第95頁
婚禮的一切都由教堂負責安排,可能是教堂創收的一種方式。兩家在美國的親戚朋友都趕來參加了他們的婚禮,當然少不了崔靈和木亞華。崔靈說就衝著婚禮的這份浪漫與神聖,她也要逮一個人結婚,木亞華說回去就逼著洋丈夫補辦一個教堂婚禮。
幾乎從聖誕節起,安潔就在遊說 ANDY 讓她做試管嬰兒,她覺得他們跟別的夫妻不同,別的夫妻一開始往往並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自然懷孕,所以都會試上一段時間,等到確信不能自然懷孕了,再去考慮做試管。但他的前次婚姻已經確定了不能自然懷孕,雖然她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曾經懷過孕,但她到現在也不知道那是誰的功勞加苦惱,所以她從一開始就決定做試管嬰兒。
他什麼都聽她的,就是在這個問題上很固執。她一催著去做試管嬰兒,他就反對:“我不想你為我受那些苦,還是等我來想辦法吧。”
他的問題比較難辦,上次回國,他去以前為他治療運動創傷的醫院查找他的病史資料,但沒找到多少信息,醫院說那時還沒有電子資料庫,病人的資料一般都交給病人帶回家去了。他在家裡翻箱倒櫃地尋找,也沒找到多少資料。可能那時並沒把這當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使有過資料,也沒注意保存下來。
他在國內治療男性不育最有名的醫院做了徹底的檢查,醫生診斷為一側輸精管完全堵塞,另一側嚴重堵塞,醫生根據他的既往傷病史診斷為繼發性堵塞,可能是打球受傷和不正確的手術引起的。醫生說可以做一個輸精管貫通術,但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堵塞時間太長,堵塞部位已經發生了病理性變化,手術有一定風險,但成功率很低。
醫生建議他如果要做手術,最好在國內做,因為這家醫院在這方面的水平在國際上都是一流的,而費用肯定比美國低,因為美國的醫療保險一般是不包括治療不育的費用的,不少美籍華人都是回國到他們醫院來做不育治療。
他在國內做了貫通的手術,但效果不明顯,精液中的精子數沒有增加什麼,仍然屬於不育範圍。醫生建議他如果想要孩子的時候,直接做試管嬰兒就行了。從那之後,他一直在請中醫治療,算是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安潔用測試排卵的方法試了幾個月,把功課都集中到每個月最 FERTILE 的那幾天做,但她那從不按時的例假月月都如期而至,使她對姐姐曾經的痛苦有了切身體會。雖然那不是她的問題,所以她的體會不可能有姐姐那麼深,但她能感受到不育的一方壓力有多麼大。
她怕這樣下去他思想負擔太重,即使現在有了那句“ until death do us part ”,可能他不會逃跑,但她怕把他給整成 ED.D 了,就成天向他要求去做試管嬰兒術。她說:“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的,這麼多人做,你見誰有後遺症了?你見誰提前衰老了?”
“試管嬰兒的歷史不長,現在還看不出對女性究竟有多大危害,但是 --- 危害肯定是有的 --- 我不想你為我 --- 受這些苦 --- ”
她撒嬌:“為什麼你總不聽我的?我想做的事,你不讓我做,對我心理上的傷害太大了 --- ”
她費勁了口舌,又是撒嬌,又是“赫武器”, ANDY 終於同意去做一次試管。
命運再一次對他們微笑 ! 2005 年 6 月,安潔懷孕了,用的是 ICSI 的方法,不是象一般的試管嬰兒術那樣把取出的精子和卵子放在一起,讓它們自己結合,而是直接把精子注入卵子裡,做成受精卵,再植入安潔體內。
2006 年 3 月,她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安康,英語名字叫 ANDY 。小 ANDY 的到來圓了他們的天使夢,使他們有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安潔野心很大,準備等小 ANDY 長大一點了,就再為姐姐代孕一次,生一個女兒,做成一個“好”字。然後再為自己生一個女兒,也做成一個“好”字。她連名字都想好了,一個叫梁靜,一個叫蒼潔。
那時,故事的名字就要改成“四人行”了。
( 完 )
艾米:三人行(後記) 2007-02-04 08:07:04
這個故事曾經叫做“天使夢”,安潔以這個題目在別的論壇發過幾篇,因為反應不熱烈,也因為忙,她沒再貼下去。我接手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把原本浪漫的“天使夢”改成了平庸的“三人行”,主要是因為“天使夢”直接點題,大家一看就知道了故事的主題,搞得我無法製造懸念,所以想弄得隱蔽一點。
安潔很喜歡這個新題目,我自己也很得意,因為這個題目使大家老在揣摩到底是哪三個人呢?正如黃顏早就透露的那樣,這個“三人”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究竟是哪三人在行,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可以說故事裡的人物基本都是三個三個地行著。
木亞華的丈夫綠桃出院 ( 男人出軌不叫“紅杏出牆”吧? ) ,扯進一個嚴莘,於是變成了三人行;崔靈插足到 BRYAN 夫妻之間,做了秘密情人,所以也是三人行。安潔、烏鋼、還有老康,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三人行。即便在安潔與老康“接上關係”之前,也一直有一個影子夾在她跟老康之間,有時是崔靈,有時是木亞華,有時是他前妻,後來又出來一個“初戀”,所以都算得上三人行。
這個三人行,可以一直追溯到安潔的爺爺奶奶身上,他們那才是名符其實的三人行。到最後,安潔為姐姐代孕成功,她自己也跟老康有了孩子,每家三口,其樂融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三人行。
一個“三人行”,把所有人物一網打盡,叫我怎麼能不得意呢? ( 笑 )
《 三人行 》 是一個有關不育和代孕的故事。據說中國現在每八對夫妻當中就有一對有不孕不育的苦惱,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否屬實,看看自己身邊的人,似乎沒這麼大的比例。但在“親親寶貝”壇隨便翻翻,也的確能看到很多為不孕苦惱的貼子。男女方面的問題都有,但正如故事裡的蓉兒抱怨的那樣,不管是男方的問題,還是女方的問題,最後吃苦的主要還是女方。造物主之不公平,由此可見一斑。
我個人認為這是個帶有命運悲劇色彩的故事,因為不育不能算是一個性格問題,而是不幸被命運隨機選中了,成了某八對夫妻中的一對。不育的問題在很多人眼裡不算什麼大問題,尤其是年輕人,或者已經有了孩子的人。但對當事人來說,則是個很大的苦惱。問題是我現在已經有了孩子,所以未必能深刻體會他們的苦惱。如果這個故事表達出了不育患者百分之一的痛苦,我已經很滿足了。
我們大多數人都說,如果我是安潔,我也會為姐姐代孕;如果我是安靜,我一定不會讓妹妹為我代孕,至少不會讓她在婚前代。
這說明我們大家都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思想,跟毛澤東歌頌過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有得一拼。但是一個要代,一個不讓代,豈不是搞出了一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之所以有這個故事,或者說這個故事會搞得這麼複雜,就是因為故事裡有那麼幾個人,具有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 再笑 )
首先是姐姐,如果她不為自己的不育想要離開姐夫,姐夫也不會嫌棄她、拋棄她,可能日子也能過得平靜幸福;再就是老康,如果他不因為自己的不育就躲避安潔,可能他們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烏鋼在這一點上也不示弱,如果他不好心承擔那個罪名,事情也不會搞得那麼複雜,那個孩子說不定就保住了。
我更願意把每個人的動機理解為出於好心,出於愛情,所以這個故事是一個“好心辦壞事”的故事,而這個“壞事”只是兩壞中的一壞,他們不辦這件“壞事”,也會辦另一件“壞事”,因為他們面臨的是個兩難處境。
黃顏在很久以前就說過,我們只能希望我們在生活中不遇到 DILEMMA ,如果遇到了,就沒有什麼皆大歡喜的解決辦法,只能兩害之中求其次。他在說那個話的時候,還不知道他馬上就會遇到一個 BIG DILEMMA ,所以他只是在說一個一般情況。當他真正遇到那個 DILEMMA 的時候,他自作主張選擇了他認為的“小害”,於是有了十年忽悠。
《 三人行 》 中的幾位主要人物,幾乎都遇到了自己的 BIG DILEMMA 。姐姐的兩難問題,首先是她的不育。跟姐夫廝守在一起,她怕讓姐夫陪著她“無後”;不跟姐夫在一起,她怕姐夫會失去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變成老康那樣的人。然後是代孕的問題,同意妹妹代孕,會使妹妹冒很大風險,有可能影響妹妹今後的幸福;不同意妹妹代孕,也可能耽誤妹妹的前程,因為妹妹主意已定,不做這個代孕,就沒心思考慮自己的問題。
應該說烏鋼也一直處在一個兩難境地,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跟你在一起,我也很痛苦;但不跟你在一起,又覺得更痛苦。”
老康的兩難處境,主要是因為他的不育。當安潔車禍受傷,臉上留下疤痕,似乎為此失去生活勇氣的時候,老康是兩難的。向安潔表達自己的愛情,可以鼓起她生活的勇氣,但也可能把安潔拖進一個泥坑;不向她表達愛情,又有可能真的使她動了死的念頭。一旦表達了,他又陷入另一個兩難境地:一直跟安潔走下去,有可能讓她一輩子承受沒孩子的痛苦;跟她分手,又可能會傷害她的感情。
我想,這幾個人物都選擇了自己認為是較小的那一“害”,以求避免更大的那一“害”。他們選擇的對不對,我們大家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該他們自己來承擔。 ( 再笑 )
292 艾米:三人行
生活中遇到 DILEMMA ,是件很苦惱的事,可能怎麼樣做都是錯,怎麼選擇都有傷害,怎麼行動都有弊端,不然也就不叫 DILEMMA 了。但是故事中有 DILEMMA ,就有所謂“故事性”,“可讀性”,“戲劇性”。這個故事之所以吸引了一些讀者,引起了一些爭論,打動了一些人心,博取了一些同情,就是因為故事裡的人物經常是處於兩難的境地。
有人曾經問我:“你是怎麼選擇故事的?你認為什麼樣的故事能吸引讀者?”
說老實話,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樣的故事能吸引讀者,但是我知道一類故事只能吸引一類讀者。老少咸宜,人人愛讀的故事,如果不是根本沒有,那也是很少的。在黃顏貼 《 幾個人的平凡事 >> 之前,我從來沒想過這種生活中的 RAW MATERIAL 會有人感興趣。 《 幾個人的平凡事 》 還不算完全的 RAW MATERIAL ,因為楊紅的原型是好幾個人。而我寫的東西,則是完全的 RAW MATERIAL ,我所做的加工,就是砍掉我認為不必要寫的東西。
幾乎從聖誕節起,安潔就在遊說 ANDY 讓她做試管嬰兒,她覺得他們跟別的夫妻不同,別的夫妻一開始往往並不知道究竟能不能自然懷孕,所以都會試上一段時間,等到確信不能自然懷孕了,再去考慮做試管。但他的前次婚姻已經確定了不能自然懷孕,雖然她跟他在一起的時候曾經懷過孕,但她到現在也不知道那是誰的功勞加苦惱,所以她從一開始就決定做試管嬰兒。
他什麼都聽她的,就是在這個問題上很固執。她一催著去做試管嬰兒,他就反對:“我不想你為我受那些苦,還是等我來想辦法吧。”
他的問題比較難辦,上次回國,他去以前為他治療運動創傷的醫院查找他的病史資料,但沒找到多少信息,醫院說那時還沒有電子資料庫,病人的資料一般都交給病人帶回家去了。他在家裡翻箱倒櫃地尋找,也沒找到多少資料。可能那時並沒把這當一個很大的問題,即使有過資料,也沒注意保存下來。
他在國內治療男性不育最有名的醫院做了徹底的檢查,醫生診斷為一側輸精管完全堵塞,另一側嚴重堵塞,醫生根據他的既往傷病史診斷為繼發性堵塞,可能是打球受傷和不正確的手術引起的。醫生說可以做一個輸精管貫通術,但是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堵塞時間太長,堵塞部位已經發生了病理性變化,手術有一定風險,但成功率很低。
醫生建議他如果要做手術,最好在國內做,因為這家醫院在這方面的水平在國際上都是一流的,而費用肯定比美國低,因為美國的醫療保險一般是不包括治療不育的費用的,不少美籍華人都是回國到他們醫院來做不育治療。
他在國內做了貫通的手術,但效果不明顯,精液中的精子數沒有增加什麼,仍然屬於不育範圍。醫生建議他如果想要孩子的時候,直接做試管嬰兒就行了。從那之後,他一直在請中醫治療,算是死馬當作活馬醫了。
安潔用測試排卵的方法試了幾個月,把功課都集中到每個月最 FERTILE 的那幾天做,但她那從不按時的例假月月都如期而至,使她對姐姐曾經的痛苦有了切身體會。雖然那不是她的問題,所以她的體會不可能有姐姐那麼深,但她能感受到不育的一方壓力有多麼大。
她怕這樣下去他思想負擔太重,即使現在有了那句“ until death do us part ”,可能他不會逃跑,但她怕把他給整成 ED.D 了,就成天向他要求去做試管嬰兒術。她說:“不會有什麼後遺症的,這麼多人做,你見誰有後遺症了?你見誰提前衰老了?”
“試管嬰兒的歷史不長,現在還看不出對女性究竟有多大危害,但是 --- 危害肯定是有的 --- 我不想你為我 --- 受這些苦 --- ”
她撒嬌:“為什麼你總不聽我的?我想做的事,你不讓我做,對我心理上的傷害太大了 --- ”
她費勁了口舌,又是撒嬌,又是“赫武器”, ANDY 終於同意去做一次試管。
命運再一次對他們微笑 ! 2005 年 6 月,安潔懷孕了,用的是 ICSI 的方法,不是象一般的試管嬰兒術那樣把取出的精子和卵子放在一起,讓它們自己結合,而是直接把精子注入卵子裡,做成受精卵,再植入安潔體內。
2006 年 3 月,她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安康,英語名字叫 ANDY 。小 ANDY 的到來圓了他們的天使夢,使他們有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安潔野心很大,準備等小 ANDY 長大一點了,就再為姐姐代孕一次,生一個女兒,做成一個“好”字。然後再為自己生一個女兒,也做成一個“好”字。她連名字都想好了,一個叫梁靜,一個叫蒼潔。
那時,故事的名字就要改成“四人行”了。
( 完 )
艾米:三人行(後記) 2007-02-04 08:07:04
這個故事曾經叫做“天使夢”,安潔以這個題目在別的論壇發過幾篇,因為反應不熱烈,也因為忙,她沒再貼下去。我接手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把原本浪漫的“天使夢”改成了平庸的“三人行”,主要是因為“天使夢”直接點題,大家一看就知道了故事的主題,搞得我無法製造懸念,所以想弄得隱蔽一點。
安潔很喜歡這個新題目,我自己也很得意,因為這個題目使大家老在揣摩到底是哪三個人呢?正如黃顏早就透露的那樣,這個“三人”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究竟是哪三人在行,不是一成不變的,也可以說故事裡的人物基本都是三個三個地行著。
木亞華的丈夫綠桃出院 ( 男人出軌不叫“紅杏出牆”吧? ) ,扯進一個嚴莘,於是變成了三人行;崔靈插足到 BRYAN 夫妻之間,做了秘密情人,所以也是三人行。安潔、烏鋼、還有老康,自然是當仁不讓的三人行。即便在安潔與老康“接上關係”之前,也一直有一個影子夾在她跟老康之間,有時是崔靈,有時是木亞華,有時是他前妻,後來又出來一個“初戀”,所以都算得上三人行。
這個三人行,可以一直追溯到安潔的爺爺奶奶身上,他們那才是名符其實的三人行。到最後,安潔為姐姐代孕成功,她自己也跟老康有了孩子,每家三口,其樂融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三人行。
一個“三人行”,把所有人物一網打盡,叫我怎麼能不得意呢? ( 笑 )
《 三人行 》 是一個有關不育和代孕的故事。據說中國現在每八對夫妻當中就有一對有不孕不育的苦惱,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否屬實,看看自己身邊的人,似乎沒這麼大的比例。但在“親親寶貝”壇隨便翻翻,也的確能看到很多為不孕苦惱的貼子。男女方面的問題都有,但正如故事裡的蓉兒抱怨的那樣,不管是男方的問題,還是女方的問題,最後吃苦的主要還是女方。造物主之不公平,由此可見一斑。
我個人認為這是個帶有命運悲劇色彩的故事,因為不育不能算是一個性格問題,而是不幸被命運隨機選中了,成了某八對夫妻中的一對。不育的問題在很多人眼裡不算什麼大問題,尤其是年輕人,或者已經有了孩子的人。但對當事人來說,則是個很大的苦惱。問題是我現在已經有了孩子,所以未必能深刻體會他們的苦惱。如果這個故事表達出了不育患者百分之一的痛苦,我已經很滿足了。
我們大多數人都說,如果我是安潔,我也會為姐姐代孕;如果我是安靜,我一定不會讓妹妹為我代孕,至少不會讓她在婚前代。
這說明我們大家都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思想,跟毛澤東歌頌過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有得一拼。但是一個要代,一個不讓代,豈不是搞出了一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之所以有這個故事,或者說這個故事會搞得這麼複雜,就是因為故事裡有那麼幾個人,具有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 再笑 )
首先是姐姐,如果她不為自己的不育想要離開姐夫,姐夫也不會嫌棄她、拋棄她,可能日子也能過得平靜幸福;再就是老康,如果他不因為自己的不育就躲避安潔,可能他們的孩子都能打醬油了;烏鋼在這一點上也不示弱,如果他不好心承擔那個罪名,事情也不會搞得那麼複雜,那個孩子說不定就保住了。
我更願意把每個人的動機理解為出於好心,出於愛情,所以這個故事是一個“好心辦壞事”的故事,而這個“壞事”只是兩壞中的一壞,他們不辦這件“壞事”,也會辦另一件“壞事”,因為他們面臨的是個兩難處境。
黃顏在很久以前就說過,我們只能希望我們在生活中不遇到 DILEMMA ,如果遇到了,就沒有什麼皆大歡喜的解決辦法,只能兩害之中求其次。他在說那個話的時候,還不知道他馬上就會遇到一個 BIG DILEMMA ,所以他只是在說一個一般情況。當他真正遇到那個 DILEMMA 的時候,他自作主張選擇了他認為的“小害”,於是有了十年忽悠。
《 三人行 》 中的幾位主要人物,幾乎都遇到了自己的 BIG DILEMMA 。姐姐的兩難問題,首先是她的不育。跟姐夫廝守在一起,她怕讓姐夫陪著她“無後”;不跟姐夫在一起,她怕姐夫會失去對幸福生活的追求,變成老康那樣的人。然後是代孕的問題,同意妹妹代孕,會使妹妹冒很大風險,有可能影響妹妹今後的幸福;不同意妹妹代孕,也可能耽誤妹妹的前程,因為妹妹主意已定,不做這個代孕,就沒心思考慮自己的問題。
應該說烏鋼也一直處在一個兩難境地,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跟你在一起,我也很痛苦;但不跟你在一起,又覺得更痛苦。”
老康的兩難處境,主要是因為他的不育。當安潔車禍受傷,臉上留下疤痕,似乎為此失去生活勇氣的時候,老康是兩難的。向安潔表達自己的愛情,可以鼓起她生活的勇氣,但也可能把安潔拖進一個泥坑;不向她表達愛情,又有可能真的使她動了死的念頭。一旦表達了,他又陷入另一個兩難境地:一直跟安潔走下去,有可能讓她一輩子承受沒孩子的痛苦;跟她分手,又可能會傷害她的感情。
我想,這幾個人物都選擇了自己認為是較小的那一“害”,以求避免更大的那一“害”。他們選擇的對不對,我們大家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該他們自己來承擔。 ( 再笑 )
292 艾米:三人行
生活中遇到 DILEMMA ,是件很苦惱的事,可能怎麼樣做都是錯,怎麼選擇都有傷害,怎麼行動都有弊端,不然也就不叫 DILEMMA 了。但是故事中有 DILEMMA ,就有所謂“故事性”,“可讀性”,“戲劇性”。這個故事之所以吸引了一些讀者,引起了一些爭論,打動了一些人心,博取了一些同情,就是因為故事裡的人物經常是處於兩難的境地。
有人曾經問我:“你是怎麼選擇故事的?你認為什麼樣的故事能吸引讀者?”
說老實話,我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樣的故事能吸引讀者,但是我知道一類故事只能吸引一類讀者。老少咸宜,人人愛讀的故事,如果不是根本沒有,那也是很少的。在黃顏貼 《 幾個人的平凡事 >> 之前,我從來沒想過這種生活中的 RAW MATERIAL 會有人感興趣。 《 幾個人的平凡事 》 還不算完全的 RAW MATERIAL ,因為楊紅的原型是好幾個人。而我寫的東西,則是完全的 RAW MATERIAL ,我所做的加工,就是砍掉我認為不必要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