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力瑪純陽搖一搖我腰間的佩戴的腰鈴,金質的腰鈴傳來清脆的金屬聲。阿力瑪純陽道,過陰後不管你走到哪兒,不管遇到啥,你都要記住這金鈴聲,你只管往有金鈴響聲的地方走,你就能走回來。

  我說好。

  想一想,我告訴阿力瑪純陽,我有一種預感,可能我走的時間會很長。

  這時,道爾基書記聽到後,轉過身對我說,你就放心吧,陳之漢醫生是我省有名的醫學權威,他會隨時注意你的身體變化。

  我說謝謝大家了。

  在阿力瑪純陽的指揮下,大家把尼瑪女神和孟溪屍體的腳的方向衝著火堆,而我則把頭沖向她們倆的頭,也躺在地上。黃亮和許玲把腦電波探測儀接駁在我的頭上,陳之漢教授也在我頭上胸上接駁了幾個探測儀。洪喜和老彭坐在我的身邊,阿力瑪純陽交代給他們的工作是,在我昏迷後,不斷地搖著我腰間的金鈴……看一切準備妥當後,阿力瑪純陽輕輕地敲了一聲薩滿鼓,隨之,鼓聲越來越急,在阿力瑪純陽的鼓聲中,洪喜搖響我腰間的金鈴,鼓聲、鈴聲在地宮中迴響著,占滿了整個空間……這時,阿力瑪純陽開始高聲唱起了催眠歌謠,可能怕我不懂,阿力瑪純陽是用漢語演唱的,歌兒聽起來更像是一首讚美春天的樂曲:

  雪已融化,

  大江已開,

  草木萌芽,

  蝶鳥齊來。

  春天的景致多麼美麗!

  男女青年們,

  愉快地在柳林中歌唱,

  在鑽天楊林里玩耍。

  村裡的青年們雙手不停地往船上裝網。

  繞過灘嘴,

  奔向網灘,

  搬著四副槳的漁船,

  劃破了平靜的江面……

  阿力瑪純陽的歌唱,像一陣風,如一汪水,正浸入我的四肢八脈,把我帶向一種春間濃濃之中。我的腦海漸漸排出雜念,困意襲來,感覺自己輕飄飄地飛起,被一陣風推著,飛向一處充滿生機的天邊……

  後來的故事,不是我講的,是七天後我醒過來時,在黃亮的腦電波轉化成像的電腦中看到的,看到了千年前那個神秘的世界,看到了渤海國和契丹國,看到了千年前的我,還有尼瑪,還有耶律阿保機和述津平,還有更多的人,他們正從遙遠的千年前向我們走過來……

  第三十三章 尋找女神尼瑪

  打開遠古之門,渤海宮廷的明爭暗鬥,荒野牧豬人的傳奇生活,神奇鷹女不可思議的降生和表演……這些,已經穿越到了千年前。

  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是渤海國的盛大節日。

  這一天叫柳條節,也叫春祭。渤海人相信,柳條通神。這一天,薩滿在河畔砍取柳條,編成神偶,就是春神,以此祈禱一年中的風調雨順。這一天,大戶人家會把青牛、青羊牽到河畔,作為春神的犧牲。同時,渤海國在這一天還有一個特別習俗,男男女女,只要兩情相悅,砍一支柳條,去掉皮,河畔一插,便可以自由野合。當然,還有公祭,那是春神和少女們在祭台上的交合……野合也好,公祭也好,祭祀的都是春神,祈禱的都是人丁興旺。

  渤海國建國之初,大柞榮嘆息偌大的一片國土,卻少有炊煙……這時,漢官孟儒繩建議,何不恢復夏周時代的“社祭”之風……孟儒繩所說的夏周“社祭”,也就是集體交合,《老子》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這一天,老百姓聚在一起,殺豬宰羊,吃飽喝足,集體性交……這是古代中國,用來促進人口繁榮的一種方式。聽孟儒繩如此介紹,大柞榮道,這確實是讓人口多繁殖的一個好辦法。於是以夏周之風為榜樣,號令國人在春祭時自由交合,借春神的保佑,讓女人都懷上孕……男男女女,在幾天前便開始準備這一天的節日,女人在解凍的河中,把自己洗了一遍又一遍,男人們,則把積存了一冬的牛骨豬骨羊骨砸開,吸取裡面的骨髓……男女如此興奮,除了想要釋發身體裡的欲望外,更是通過這一形式,希望自己的或別人的女人都懷上孕,以便生出更多的孩子,讓渤海國更強盛……渤海國中,被尊為國母的烏都赫媽媽,一生中生育了三十六個孩子,國王大文藝封她為國母,親自為她家趕去了一百頭黃牛……渤海國就是運用了這種方法,使人口從建國初期的八萬多,一路繁衍,到了大諲譔這代,人口已達五十萬,成為遠近聞名的海東盛國。

  四月初八這一天,不僅百姓興奮,就連皇宮中,也是一片春情躁動。國王和王子們,也早就準備好了,要到外面去,和百姓同歡;娘娘嬪妃宮女們,也都梳洗打扮成農婦狀,要去與民同樂……作為渤海國三王子、大公鼎的我也處在一片躁動中。

  我自然不缺女人,滿宮廷奼紫嫣紅,我相中哪朵,還不是一招手的事兒。但正應了羊羹雖好,眾口難調那個理兒,總吃羊羹,還能吃出什麼味兒來。我有自己的口味,那就是尼瑪女神。尼瑪女神相對於眾羊羹來說,就是野味兒。我之所以惦記她,一是我沒有馴服她,再者,她也是我千里迢迢尋進宮的,如果我不能和她豎起柳條兒,還有誰能豎起。

  世上的男女講因緣,我和尼瑪就是因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