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我忘了說一件事。我想如果能給美女刑警提供一些參考的話。”
“什麼事?”
“我讀了那部《推理小說》,連我這個三流作家都注意到了一個問題——”
聽久留米說了一分多鐘,雪平回到副駕駛座上。
“久留米先生給我打了個很有意思的電話。”
“啊?”
“我們把查訪的計劃稍微調整一下。”
又回到了平時的刑警那張臉。
所以,安藤沒有對雪平的決定提出異議。
12
給雪平打了電話後,久留米便完成了“國民義務”中的一項。與此同時,這個故事中久留米的作用也就結束了。他停下所有的工作,拿出了波爾多葡萄酒邀請茉莉共飲。這瓶葡萄酒產於1961年,他已經珍藏了很久,時價不低於20萬日元。
“偶爾點上一次蠟燭也不錯吧。”
像孩子一樣開心的久留米讓茉莉感到心疼。
不久,或許有關久留米是一個“雇用槍手的作家”的醜聞就會傳遍各個角落。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久留米還會繼續當他的作家嗎?能繼續當下去嗎?與我的關係會變成什麼樣呢?茉莉邊從冰箱取出莫扎里拉乾酪,切碎,加入西紅柿和新鮮的巴茲爾,用鹽和橄欖油拌在一起,邊一直這樣想著。
她端著盤子走進久留米的工作間。
“?”
久留米拿著手槍對準她。
也就在幾天前,茉莉拿著相同的東西對準田口。
“田口那小子,見到這玩意兒真的嚇得不輕,為把我出賣給瀨崎和栗山的事跪在地上向我賠禮道歉。”
久留米看上去情緒不錯。
“那您,為什麼拿手槍對準我?”
“我殺不了討厭的傢伙,也許能殺了我心愛的女人。”
“老師您,殺不了人。”
“為什麼?”
“因為老師您,是普通人。”
久留米想對她笑一下,但笑得不好。
“不管您收集了多少殺人現場的錄像帶,還是想破天荒地讓自己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普通人就是普通人。”
“是天生的啊……”
“但您也有很多優點呀。”
“這算不上安慰哦。”
茉莉將盤子放在收拾得很乾淨的接待用的大桌子上,將蠟燭放在久留米跟前。
“砰——”
久留米口中發出聲音,對著蠟燭扣下了手槍的扳機。
槍口上“噗——”的一聲,點上了火。
原來是打火機。
火慢慢地移動到蠟燭的頂端,片刻,柔和、溫暖的火光悄無聲息地充滿了整個工作室。
“真想看一下啊。”
“啊?”
“那部《推理小說》接下去的部分。那部小說絕對寫好了結局。”
久留米就像喝自來水那樣隨意地喝著時價20萬日元的波爾多。
“而且,是與現實中發生的事完全吻合的最後的結局。”
“……”
“我不是作為作家,而是作為推理小說迷,無論如何都想看一下結局。”
在茉莉的眼裡,久留米非常嫉妒《推理小說》的作者,非常羨慕他。
——這一案件結束後,這個人能寫出遠比過去出色的作品也未嘗不可能。
茉莉有這樣的預感。對什麼才是“出色”的判斷原本就是一件困難的事。茉莉並不認為,寫出出色的作品就一定能超過現在受歡迎的程度。要想得到熊掌就會失去魚,要想得到魚就得放棄熊掌。這就是現實。小說是如此,戀愛也是如此。
久留米和茉莉,沉默著輕輕地碰了下酒杯。
A大調長長的餘韻,變成了如同預告結束和開始的鐘聲般的音樂響了起來。
第六章 告白的夜晚 告白的清晨
1
“女刑警,大街上射殺17歲少年。”
這一新聞在社會上引起轟動的當初,媒體似乎為究竟應該站在雪平一邊還是站在死亡少年一邊而舉棋不定。
雪平只要化一個自然淡妝,立即召開記者見面會,掉幾滴眼淚說上幾句話,差不多大半的媒體都會站在她這一邊的吧。
而現實卻不是這樣。
雪平說:“我只是實施了我工作上應有的行為。”對於這種讓人碰一鼻子灰的解釋,那些想要把自己打扮成正義衛士的記者們一齊表示了不滿。
“究竟應不應該開槍?”
“應該沒必要開槍打死他吧。”
特別節目中翻來覆去地播放著採訪被槍殺少年同班同學的畫面:“小根,是個很善良的人”;“是個關心同學、很開朗的人”;“在染上毒癮前——染上毒癮前誰都是這樣吧——就是個普通人”。該少年在成為吸毒者之後所做的違法事幾乎沒人提到。
案件發生3天後。
為了平息社會上的騷動,警察局上層部門發表了設立情況調查委員會的公告。與此同時,對雪平則私下裡建議她“因操勞過度,休假兩星期”。
雪平拒絕了。
“什麼事?”
“我讀了那部《推理小說》,連我這個三流作家都注意到了一個問題——”
聽久留米說了一分多鐘,雪平回到副駕駛座上。
“久留米先生給我打了個很有意思的電話。”
“啊?”
“我們把查訪的計劃稍微調整一下。”
又回到了平時的刑警那張臉。
所以,安藤沒有對雪平的決定提出異議。
12
給雪平打了電話後,久留米便完成了“國民義務”中的一項。與此同時,這個故事中久留米的作用也就結束了。他停下所有的工作,拿出了波爾多葡萄酒邀請茉莉共飲。這瓶葡萄酒產於1961年,他已經珍藏了很久,時價不低於20萬日元。
“偶爾點上一次蠟燭也不錯吧。”
像孩子一樣開心的久留米讓茉莉感到心疼。
不久,或許有關久留米是一個“雇用槍手的作家”的醜聞就會傳遍各個角落。究竟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久留米還會繼續當他的作家嗎?能繼續當下去嗎?與我的關係會變成什麼樣呢?茉莉邊從冰箱取出莫扎里拉乾酪,切碎,加入西紅柿和新鮮的巴茲爾,用鹽和橄欖油拌在一起,邊一直這樣想著。
她端著盤子走進久留米的工作間。
“?”
久留米拿著手槍對準她。
也就在幾天前,茉莉拿著相同的東西對準田口。
“田口那小子,見到這玩意兒真的嚇得不輕,為把我出賣給瀨崎和栗山的事跪在地上向我賠禮道歉。”
久留米看上去情緒不錯。
“那您,為什麼拿手槍對準我?”
“我殺不了討厭的傢伙,也許能殺了我心愛的女人。”
“老師您,殺不了人。”
“為什麼?”
“因為老師您,是普通人。”
久留米想對她笑一下,但笑得不好。
“不管您收集了多少殺人現場的錄像帶,還是想破天荒地讓自己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普通人就是普通人。”
“是天生的啊……”
“但您也有很多優點呀。”
“這算不上安慰哦。”
茉莉將盤子放在收拾得很乾淨的接待用的大桌子上,將蠟燭放在久留米跟前。
“砰——”
久留米口中發出聲音,對著蠟燭扣下了手槍的扳機。
槍口上“噗——”的一聲,點上了火。
原來是打火機。
火慢慢地移動到蠟燭的頂端,片刻,柔和、溫暖的火光悄無聲息地充滿了整個工作室。
“真想看一下啊。”
“啊?”
“那部《推理小說》接下去的部分。那部小說絕對寫好了結局。”
久留米就像喝自來水那樣隨意地喝著時價20萬日元的波爾多。
“而且,是與現實中發生的事完全吻合的最後的結局。”
“……”
“我不是作為作家,而是作為推理小說迷,無論如何都想看一下結局。”
在茉莉的眼裡,久留米非常嫉妒《推理小說》的作者,非常羨慕他。
——這一案件結束後,這個人能寫出遠比過去出色的作品也未嘗不可能。
茉莉有這樣的預感。對什麼才是“出色”的判斷原本就是一件困難的事。茉莉並不認為,寫出出色的作品就一定能超過現在受歡迎的程度。要想得到熊掌就會失去魚,要想得到魚就得放棄熊掌。這就是現實。小說是如此,戀愛也是如此。
久留米和茉莉,沉默著輕輕地碰了下酒杯。
A大調長長的餘韻,變成了如同預告結束和開始的鐘聲般的音樂響了起來。
第六章 告白的夜晚 告白的清晨
1
“女刑警,大街上射殺17歲少年。”
這一新聞在社會上引起轟動的當初,媒體似乎為究竟應該站在雪平一邊還是站在死亡少年一邊而舉棋不定。
雪平只要化一個自然淡妝,立即召開記者見面會,掉幾滴眼淚說上幾句話,差不多大半的媒體都會站在她這一邊的吧。
而現實卻不是這樣。
雪平說:“我只是實施了我工作上應有的行為。”對於這種讓人碰一鼻子灰的解釋,那些想要把自己打扮成正義衛士的記者們一齊表示了不滿。
“究竟應不應該開槍?”
“應該沒必要開槍打死他吧。”
特別節目中翻來覆去地播放著採訪被槍殺少年同班同學的畫面:“小根,是個很善良的人”;“是個關心同學、很開朗的人”;“在染上毒癮前——染上毒癮前誰都是這樣吧——就是個普通人”。該少年在成為吸毒者之後所做的違法事幾乎沒人提到。
案件發生3天後。
為了平息社會上的騷動,警察局上層部門發表了設立情況調查委員會的公告。與此同時,對雪平則私下裡建議她“因操勞過度,休假兩星期”。
雪平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