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原似乎有些嫌麻煩的樣子,但還是回答了。

  “嗯,白河的名字就是平假名啊。”

  “對,是平假名。平假名本來就是表音文字,不會有所謂的矛盾。所以,把白河的話說得正確一點,應該是‘いずる這個名字之所以是平假名,是因為用漢字寫起來會產生矛盾’才對,沒錯吧?”

  “嗯,應該吧。”

  “對,沒錯,就是這樣,一點也沒錯。”

  一般而言,不厭其煩地再三確認,或是重複對方的話,都是為了爭取思考時間。接下來應該是什麼呢?我夾起蛋壽司,細細品嘗其中含蓄的甜味,一邊動腦。

  “啊啊,然後,這種事常有嘛。好,文原,舉一個日本歷史上的人物。”

  一聽這話,文原立刻回答。

  “足利尊氏。”

  “……怎麼想到足利尊氏啊?他又不是多出名的人物,也不是平常第一個會想到的人啊。”

  “不行嗎?我最近在看太平記。”

  “不會啊,一點都不會不行。瑪亞,足利尊氏這個人啊,是個很壞的人,他背叛了後醍醐天皇……”

  一句反手拳般的吐槽擊中我的心窩。

  “你那是什麼時代的尊氏觀啊。”

  “好好,這個不重要。”

  瑪亞眼睛只顧著看記事本,專心做筆記。我心想,如果室町幕府的風評在南斯拉夫遭到扭曲,那可能是我的責任,但想歸想,嘴上卻沒有停。

  “然後呢,尊氏以前不是叫尊氏這個名字,對不對,文原?”

  文原用鼻子哼了一聲。

  “沒想到選修世界史的人,日本史記得還滿清楚的嘛。”

  “可別把我給看扁了。他叫尊氏之前,叫作高氏。”

  聽發音是“他叫takauji之前叫作takauji”,瑪亞的筆立刻停下來。

  “嗯--現在講的我有點不懂。”

  “發音雖然一樣,但漢字不一樣。”

  我揮手借來瑪亞的記事本。上面密密麻麻書寫的文字,不是那種有很多地方跟常見的文字呈左右相反的西里爾字母,而是我們看慣的字母,拉丁文字。我在上面並排寫下“高氏”和“尊氏”,還給瑪亞。

  “他本來是叫左邊那個名字,後來立下大功,就變成右邊那個了。他的主人後醍醐天皇叫作……對喔,文原,後醍醐天皇怎麼會有‘尊’這個字?”

  表情已經顯得不耐煩的文原還是告訴我:“他的名字叫作尊治啊。”

  天皇名字里竟然沒有仁這個字,真教人意外。我心裡想著,嘴裡口若懸河般滔滔不絕:

  “啊--我講到哪裡了?”

  “講到他的主人的名字。”

  “對對對。他的主人後醍醐天皇從名字里賜了這個字給他,作為獎勵,就變成後來的那個尊氏了。以後在日本說到名字呢,名字、名字……”說到這裡,我突然噤聲了。

  我一直是帶著醉意,半開完笑半信口開河的。但是,也許我無意中射穿了“金的”【註:日本弓道的餘興遊戲中,設有“金的”、“銀的”等,供射手射箭取樂。“金的”即金色的標靶,標準大小約5.5公分,“銀的”較金的大】也說不定。說到這,我學弓箭學了兩年多,“銀的”是射過,但“金的”倒是一次都沒有,太小了。反正,本來取名的方式就沒有那麼多種變化。不,不如說,若要舉出具有特色的日本命名法,一定會提到這個。

  因為我突然沉默低頭,瑪亞探過頭來看我的臉。

  “守屋?接下來呢?”

  “……?”

  “該不會連你都倒了吧?”

  但我還是不開口,伸手去拿麥茶的寶特瓶,往杯子裡斟了三分之一,喝光。我瞄了太刀洗一眼,她仍維持跪坐的姿勢。像她這樣,可以說是睡相好嗎?

  “尊氏從主人那裡得到一個字。就像德川家也有很多人也繼承了‘家’這個字一樣。應該說,幾乎都是這樣。這種情況該怎麼說啊?”

  文原也一起動腦。

  “哦,我記得有聽說過。德川的‘家’字是通用的,給一個字好像是叫作僭位還是嫌忌麼的。”

  “喂,加油啊,選修日本史的人。日本史讀到哪裡去了?快想起來啊,選修日本史的。照我的記憶,好像是從‘偏’這個字開始的哦。”

  “偏。偏……偏諱【註:日文中的”偏諱“與中文不同,原意為天皇、將軍或諸侯於臣下成年正式取名時,由本身的名字賜一個字為名,以示惠於臣下】!”

  我啪的一聲,把膝蓋打得好響。

  “沒錯,就是偏諱。偏諱不限於主人送給下屬,也常從親人的名字里取。”

  聽到這裡,瑪亞睜圓了眼睛,表情發亮,振筆疾書。

  “偏諱。從別人的名字來取名字嗎?嗯--原來如此。這個我們就沒辦法了。而且,我在中國聽說,在中國絕對不能用皇帝的字。和這個比起來,非常有趣。”

  我雙手在胸前交叉,然後上半身直接向前傾,往桌上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