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但是,一些當事人卻有權對這種結局大失所望。迪安·福賽思先生和西德尼·赫德爾森博士,去憑弔他們的火流星爆炸的地方時,是何等傷心呀!他們兩手空空地回去,沒有帶回一丁點兒天上的金子,這未免太難堪了。就算德·施奈克先生不會為國爭球了,他倆連個天金制的領帶別針或者袖扣都沒撈到手,連一顆可留作紀念的小金粒兒都沒有。
他倆同病相憐,竟至把前一度的爭鬥都忘光了。要不,又能怎麼樣呢?赫德爾森博士難道能對冒死救他的恩人銜恨嗎?而從對方來說,赤誠對待自己差點兒為之捐軀的人難道不是人情之常嗎?火流星既已消亡,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只有重修舊好。何苦去爭那一去不復返的流星的名字呢?
這兩個舊日的冤家,當他們一面手挽手地散著步,初度言歸於好的蜜月,一面爭著為他人著想時,是否意識到他們那馬後炮式的慷慨大度已毫無意義了呢?
“失去福賽思火流星真是天大的不幸。”赫德爾森博士說著。
“是赫德爾森火流星,”迪安·福賽思先生更正道。“它是您的,我親愛的朋友,完全是您的。”
“不對!我寫給辛辛那提天文台的信尚欠準確,必要時這倒是個明證。我只說過在幾點到幾點之間,而不是像您所說的從幾點到幾點。這可大不相同呢!”
這位呱呱叫的博士不肯鬆口,而迪安·福賽思先生也是如此。因此他們又重新爭執起來,好在這些爭執並不傷人。
他們這種一百八十度的拐彎雖說頗為感人,總未免有點滑稽可笑。但是,有個人可不想笑話這一點,此人就是弗郎西斯·戈登。他已正式恢復為他心愛的珍妮的未婚夫。兩個年輕人經歷了這麼多場暴風雨之後,便拚命利用這雨過天晴的好天氣,以彌補那些失去了的大好時光。
泊在烏貝尼維克的軍艦和大客輪都在九月四日上午起錨,開往偏南一些的緯度上。那些曾使這個地處北極的島嶼盛極一時的好事者幾乎全都走了,只剩下羅伯特·勒格爾先生和他的假侄子。因為他們非得等“大西洋”號返航不可。那隻快艇到第二天才回來。勒格爾先生和澤費蘭·西達爾馬上上船,他們在烏貝尼維克多呆了二十四小時簡直呆夠了。
他們的木板棚早就叫火流星爆炸所激起的滔滔海浪沖光了。他們不得不在露天過夜,境況苦不堪言。海水不只席捲了他們的家,同時還把他們兩個人里里外外都浸透了。北極慘澹的陽光又曬不干他們。他們甚至連在短短几小時的黑夜裡用以禦寒的毯子都沒有了。什麼都被洗劫一空,乃至露營需用的零碎東西,手提箱,以及澤費蘭·西達爾的種種儀器都未能倖免。他那個觀測過多少次流星的忠心的望遠鏡已壽終正寢,還有那個先把流星拉上地球後又將它推入海底的機器也是同樣完蛋了。
這個儀器何等奇妙,勒格爾先生忘不了這失物之痛,西達爾反而一笑置之。既然他造了個機器,他就大可以再造另一個更好、更強有力的機器。
他當然可以做到,這是不容置疑的。可惜的是,他卻從不想它。他的教父催促他動手,也是白搭。他總是一天天地往後推,一直推到晚年的某一天,終於帶著他的秘密進了墳墓。
人類永遠失去了這個不可思議的機器,而且,只要地球上不出現第二個澤費蘭·西達爾,那機器的原理就將始終沒人知曉。總之,澤費蘭·西達爾從格陵蘭回來時,要比去的時候更貧窮了。除了各種儀器和他那闊綽的行頭之行,他還撇下了一大片土地。這片地很難重新賣掉,何況這項產業的主要部分還位於海底之下。
相反地,他的教父卻在這次旅行中,撈到了多少錢哪!這些錢,他一回到巴黎德勞特街就可以到手。這筆勢必使勒格爾銀行與世界上最強有力的金融機構平起平坐的財富,就是這樣來的。說實在的,勒格爾先生大發橫財之後,澤費蘭·西達爾並非不知內情。勒格爾先生現在知道了他的特長,便大加利用。凡是從這個天才的腦袋瓜里出來的發明,這家銀行都從實用的觀點出發加以採用。在這點上,他沒有什麼可埋怨的。他雖說沒撈到天上的黃金,卻把地上相當可觀的一部分黃金聚斂在自己的保險柜里了。
當然,勒格爾先生並不是個歇洛克①式的守財奴。在這筆他一手創造的財富中,澤費蘭·西達爾會分得一份,而且,要是他想要的話,還可以分到最大的一份。然而,在這一章的開頭,西達爾那麼呆頭呆腦地望著你們,所以大家還是不太想過分堅持這一點了。錢?金子?他能派什麼用場?不定期地去領些小款子,夠他起碼的生活需要,這個辦法倒是對他十分合適的。他直到去世之前,始終都是抱著這個目的步行來看望他的“叔叔”兼銀行家,並且從來不肯離開他那卡塞特街的七層樓,也不肯離開那位舊日的女屠戶蒂波老寡婦,她自始至終都是他的嘮嘮叨叨的女傭人。
在勒格爾先生把他的意見通知巴黎的銀行一星期之後,全世界都已知道火流星徹底完蛋了。法國巡洋艦從烏貝尼維克返航時,把這個消息傳給了第一個信號台,並由這信號台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傳播到全世界。
不出所料,普天下都激動萬分,但這種情緒很快就平息下來。面臨一個既成的事實,最好還是別去想它。過不了多久,人們便照常各操各的心,而不再去想那個遭到悲慘——甚至可以說是可笑下場的“天使”。
他倆同病相憐,竟至把前一度的爭鬥都忘光了。要不,又能怎麼樣呢?赫德爾森博士難道能對冒死救他的恩人銜恨嗎?而從對方來說,赤誠對待自己差點兒為之捐軀的人難道不是人情之常嗎?火流星既已消亡,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只有重修舊好。何苦去爭那一去不復返的流星的名字呢?
這兩個舊日的冤家,當他們一面手挽手地散著步,初度言歸於好的蜜月,一面爭著為他人著想時,是否意識到他們那馬後炮式的慷慨大度已毫無意義了呢?
“失去福賽思火流星真是天大的不幸。”赫德爾森博士說著。
“是赫德爾森火流星,”迪安·福賽思先生更正道。“它是您的,我親愛的朋友,完全是您的。”
“不對!我寫給辛辛那提天文台的信尚欠準確,必要時這倒是個明證。我只說過在幾點到幾點之間,而不是像您所說的從幾點到幾點。這可大不相同呢!”
這位呱呱叫的博士不肯鬆口,而迪安·福賽思先生也是如此。因此他們又重新爭執起來,好在這些爭執並不傷人。
他們這種一百八十度的拐彎雖說頗為感人,總未免有點滑稽可笑。但是,有個人可不想笑話這一點,此人就是弗郎西斯·戈登。他已正式恢復為他心愛的珍妮的未婚夫。兩個年輕人經歷了這麼多場暴風雨之後,便拚命利用這雨過天晴的好天氣,以彌補那些失去了的大好時光。
泊在烏貝尼維克的軍艦和大客輪都在九月四日上午起錨,開往偏南一些的緯度上。那些曾使這個地處北極的島嶼盛極一時的好事者幾乎全都走了,只剩下羅伯特·勒格爾先生和他的假侄子。因為他們非得等“大西洋”號返航不可。那隻快艇到第二天才回來。勒格爾先生和澤費蘭·西達爾馬上上船,他們在烏貝尼維克多呆了二十四小時簡直呆夠了。
他們的木板棚早就叫火流星爆炸所激起的滔滔海浪沖光了。他們不得不在露天過夜,境況苦不堪言。海水不只席捲了他們的家,同時還把他們兩個人里里外外都浸透了。北極慘澹的陽光又曬不干他們。他們甚至連在短短几小時的黑夜裡用以禦寒的毯子都沒有了。什麼都被洗劫一空,乃至露營需用的零碎東西,手提箱,以及澤費蘭·西達爾的種種儀器都未能倖免。他那個觀測過多少次流星的忠心的望遠鏡已壽終正寢,還有那個先把流星拉上地球後又將它推入海底的機器也是同樣完蛋了。
這個儀器何等奇妙,勒格爾先生忘不了這失物之痛,西達爾反而一笑置之。既然他造了個機器,他就大可以再造另一個更好、更強有力的機器。
他當然可以做到,這是不容置疑的。可惜的是,他卻從不想它。他的教父催促他動手,也是白搭。他總是一天天地往後推,一直推到晚年的某一天,終於帶著他的秘密進了墳墓。
人類永遠失去了這個不可思議的機器,而且,只要地球上不出現第二個澤費蘭·西達爾,那機器的原理就將始終沒人知曉。總之,澤費蘭·西達爾從格陵蘭回來時,要比去的時候更貧窮了。除了各種儀器和他那闊綽的行頭之行,他還撇下了一大片土地。這片地很難重新賣掉,何況這項產業的主要部分還位於海底之下。
相反地,他的教父卻在這次旅行中,撈到了多少錢哪!這些錢,他一回到巴黎德勞特街就可以到手。這筆勢必使勒格爾銀行與世界上最強有力的金融機構平起平坐的財富,就是這樣來的。說實在的,勒格爾先生大發橫財之後,澤費蘭·西達爾並非不知內情。勒格爾先生現在知道了他的特長,便大加利用。凡是從這個天才的腦袋瓜里出來的發明,這家銀行都從實用的觀點出發加以採用。在這點上,他沒有什麼可埋怨的。他雖說沒撈到天上的黃金,卻把地上相當可觀的一部分黃金聚斂在自己的保險柜里了。
當然,勒格爾先生並不是個歇洛克①式的守財奴。在這筆他一手創造的財富中,澤費蘭·西達爾會分得一份,而且,要是他想要的話,還可以分到最大的一份。然而,在這一章的開頭,西達爾那麼呆頭呆腦地望著你們,所以大家還是不太想過分堅持這一點了。錢?金子?他能派什麼用場?不定期地去領些小款子,夠他起碼的生活需要,這個辦法倒是對他十分合適的。他直到去世之前,始終都是抱著這個目的步行來看望他的“叔叔”兼銀行家,並且從來不肯離開他那卡塞特街的七層樓,也不肯離開那位舊日的女屠戶蒂波老寡婦,她自始至終都是他的嘮嘮叨叨的女傭人。
在勒格爾先生把他的意見通知巴黎的銀行一星期之後,全世界都已知道火流星徹底完蛋了。法國巡洋艦從烏貝尼維克返航時,把這個消息傳給了第一個信號台,並由這信號台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傳播到全世界。
不出所料,普天下都激動萬分,但這種情緒很快就平息下來。面臨一個既成的事實,最好還是別去想它。過不了多久,人們便照常各操各的心,而不再去想那個遭到悲慘——甚至可以說是可笑下場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