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如果真的是這樣,叔叔,我想問你,你會感到幸福嗎?您會因為你成功地把精英同糟粕人類分開後而滿足嗎?我得不出答案來,但我卻知道,如果你是我,同樣是一種特殊的rh人的話,一定會重新在郁婕面前選擇一下,那是愛的宣言……”
第37節 你一生都可以這樣叫我
57
我突然明白為什麼嘉嘉讓我在寫我們的故事時突然轉筆寫老驢同郁婕的故事上來,原來它的確一寫,而且正是他的那次選擇,改變了他的一生。由此變化的不光是他一個人的,也不光他和郁婕的,更有孔方林、李璞玉;我和嘉嘉。
在李阿姨的協助下,老驢和郁婕終於做了心臟架橋手術,郁婕的胸口有一個接收器,專門負責接收老驢心臟發出來的能量,但我卻認為,那個接收器所收到不光是能量,更有一種老驢始終沒有解釋清楚的東西……
手術後的第二月,他們出院了,為了一個新的開始。他們兩家人一起離開了牛城,我們經常聯繫,幾乎每一周他們都回來一次。一直到事後一年多後,我和老驢又考到了同一所工業學校,他學會計,我學微機的時候,又做了同學。那時我就問他現在後悔不,因為你的生命被另一個人要去了一半。他說不後悔,他說郁婕就是他的另一半。我說你別逗了,好像我真的相信你多偉大。他笑著說:說不後悔是假的,但我知道如果我當時選擇了“不後悔”,那麼現在的我將更後悔。
他的回答我很滿意……
從我十六歲上了工業學校後,就一直在心中祝福這兩個朋友了。因為只有我離開了正統學校,上了中專之後,才有經歷知道什麼是人生的幸福,也知道兩個人結合後的那種“福”,應該怎樣去“祝”……
58
孔方林自此消失了。
我們知道郁婕的父親並沒有離開我們而是生活在那個新地球中了,那天我們為他送行。他拍著老驢的肩膀,像一個長輩的託付。他說:年輕人你付出的東西,足以改變最少四個人的人生!
當時我推論出了兩個人,一個人郁婕,她擁有了新的生命;另一個人應該是他本人,因為從他改變初衷就完全看出來了,他已經對“糟粕人類”有了全新的認識,可以說他“愛”的火種開始燃燒了。
第三個人,我完全是猜測:她可能是李璞玉阿姨。也許正是因為知道了愛是怎麼回事,孔方林才要離開這裡,開始他全新的人生。或者他根本就不曾要離開我們——所謂的“複製地球”也是我們心中的夢想。在夢到了盡頭,並沒有人可以放棄希望,放棄愛。
最後那個人我不敢去奢望去幻想,我想可能不是,因為這個人的人生發生了改變後,緊接著,我的人生也會變的……
59
十六歲那年,我考入了牛城的工業學校。當時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上高中,然後上大學深造;另一個是上中專,早早進入社會。我更覺得第二個選擇適合我,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上學的料,我上學上了十年,上累了也上傷了。不過話說回來了,當我離開學校後,又重新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於是又拿起了書本,考到牛城外的一個叫做邯鄲的地方上大學。這是另外的事情了,不再贅述,更何況,這是我走的彎路。也幸好我走了這條路,要不我還一直以為自己的吉他技術無人可及,而自己的文字能力一無是處……
當我上了工業學校後,得知老驢也在這個學校中,簡直高興極了,我為我們又能在一起而高興。在學校中我認識了更多的新的朋友。同時我同以前的朋友、同學都保持著聯繫。但我心中始終記得一個人,每每想起她我都倍感孤獨。
直到有一天,我們班上的黎韻坐在我同桌的位置上,看著我不停地微笑。我才感到一絲曙光。
我努力在心中尋找黎韻以前在我腦海中的記憶,但我卻只能存留在表面上那一點認識。我只能這麼說,她是完全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的,而我卻完全可以坦然接受她,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又有人從“複製地球”中回來了。
我無從分辨這女孩究竟是誰,因為上課了。
她悄悄地低下頭,用書當在她和老師之間,小聲對我說:
“你說,人要有一個夢想,可能實現嗎?”
“那得看是什麼夢想了——如果你‘夢想’請我吃一頓,那就特好實現。其它的就不好說了,我認識一掃大街的,小時候他的夢想是當科學家。”我當時仍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你肯定沒有聽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從現在起每天都給自己說一句話,一直到我老死,這句話會傳到我的兒孫那裡,話的內容是:‘我的孩子們呵,我堅信有一天時間機器研究成功,到時候請務必回到過去,在我的那個一生的轉折點上通知我一聲吧。’……”
我幾乎要尖叫起來了。
我哆嗦地在書桌底下拉住了黎韻的手:“黎韻,以後我可以叫你嘉嘉嗎?”
“可以的,”她的目光閃閃,“你一生都可以這樣叫我!”
—終—
第37節 你一生都可以這樣叫我
57
我突然明白為什麼嘉嘉讓我在寫我們的故事時突然轉筆寫老驢同郁婕的故事上來,原來它的確一寫,而且正是他的那次選擇,改變了他的一生。由此變化的不光是他一個人的,也不光他和郁婕的,更有孔方林、李璞玉;我和嘉嘉。
在李阿姨的協助下,老驢和郁婕終於做了心臟架橋手術,郁婕的胸口有一個接收器,專門負責接收老驢心臟發出來的能量,但我卻認為,那個接收器所收到不光是能量,更有一種老驢始終沒有解釋清楚的東西……
手術後的第二月,他們出院了,為了一個新的開始。他們兩家人一起離開了牛城,我們經常聯繫,幾乎每一周他們都回來一次。一直到事後一年多後,我和老驢又考到了同一所工業學校,他學會計,我學微機的時候,又做了同學。那時我就問他現在後悔不,因為你的生命被另一個人要去了一半。他說不後悔,他說郁婕就是他的另一半。我說你別逗了,好像我真的相信你多偉大。他笑著說:說不後悔是假的,但我知道如果我當時選擇了“不後悔”,那麼現在的我將更後悔。
他的回答我很滿意……
從我十六歲上了工業學校後,就一直在心中祝福這兩個朋友了。因為只有我離開了正統學校,上了中專之後,才有經歷知道什麼是人生的幸福,也知道兩個人結合後的那種“福”,應該怎樣去“祝”……
58
孔方林自此消失了。
我們知道郁婕的父親並沒有離開我們而是生活在那個新地球中了,那天我們為他送行。他拍著老驢的肩膀,像一個長輩的託付。他說:年輕人你付出的東西,足以改變最少四個人的人生!
當時我推論出了兩個人,一個人郁婕,她擁有了新的生命;另一個人應該是他本人,因為從他改變初衷就完全看出來了,他已經對“糟粕人類”有了全新的認識,可以說他“愛”的火種開始燃燒了。
第三個人,我完全是猜測:她可能是李璞玉阿姨。也許正是因為知道了愛是怎麼回事,孔方林才要離開這裡,開始他全新的人生。或者他根本就不曾要離開我們——所謂的“複製地球”也是我們心中的夢想。在夢到了盡頭,並沒有人可以放棄希望,放棄愛。
最後那個人我不敢去奢望去幻想,我想可能不是,因為這個人的人生發生了改變後,緊接著,我的人生也會變的……
59
十六歲那年,我考入了牛城的工業學校。當時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上高中,然後上大學深造;另一個是上中專,早早進入社會。我更覺得第二個選擇適合我,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上學的料,我上學上了十年,上累了也上傷了。不過話說回來了,當我離開學校後,又重新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於是又拿起了書本,考到牛城外的一個叫做邯鄲的地方上大學。這是另外的事情了,不再贅述,更何況,這是我走的彎路。也幸好我走了這條路,要不我還一直以為自己的吉他技術無人可及,而自己的文字能力一無是處……
當我上了工業學校後,得知老驢也在這個學校中,簡直高興極了,我為我們又能在一起而高興。在學校中我認識了更多的新的朋友。同時我同以前的朋友、同學都保持著聯繫。但我心中始終記得一個人,每每想起她我都倍感孤獨。
直到有一天,我們班上的黎韻坐在我同桌的位置上,看著我不停地微笑。我才感到一絲曙光。
我努力在心中尋找黎韻以前在我腦海中的記憶,但我卻只能存留在表面上那一點認識。我只能這麼說,她是完全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的,而我卻完全可以坦然接受她,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又有人從“複製地球”中回來了。
我無從分辨這女孩究竟是誰,因為上課了。
她悄悄地低下頭,用書當在她和老師之間,小聲對我說:
“你說,人要有一個夢想,可能實現嗎?”
“那得看是什麼夢想了——如果你‘夢想’請我吃一頓,那就特好實現。其它的就不好說了,我認識一掃大街的,小時候他的夢想是當科學家。”我當時仍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你肯定沒有聽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從現在起每天都給自己說一句話,一直到我老死,這句話會傳到我的兒孫那裡,話的內容是:‘我的孩子們呵,我堅信有一天時間機器研究成功,到時候請務必回到過去,在我的那個一生的轉折點上通知我一聲吧。’……”
我幾乎要尖叫起來了。
我哆嗦地在書桌底下拉住了黎韻的手:“黎韻,以後我可以叫你嘉嘉嗎?”
“可以的,”她的目光閃閃,“你一生都可以這樣叫我!”
—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