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孩子們還在睡嗎?”他問,以便改變話題。
“是啊,放暑假了。我們那個女兒昨天晚上很晚才回來。我不喜歡她那麼晚出門,尤其是在那個瘋子還沒抓到的時候。她還是個小孩子。”
“她已經快十六歲了。”他說,“再說,據我所知,她是和隔壁那個朋友在一起。”
“昨天樓下的尼爾森說,當父母的讓小孩子出去亂跑,不好好看管他們,那就只能怪自己,他說我們社區裡有一些人——暴露狂之類的——總要找門路發泄他們的兇惡本性,如果小孩子遇到麻煩,那是父母自己的錯。”
“誰是尼爾森?”
“住在我們下面的那個生意人。”
“他有孩子嗎?”
“沒有。”
“那還有什麼好講的。”
“就像我說的嘛,他不知道家裡有孩子的難處,人家做父母的會多擔心啊。”
“你怎麼會去跟他說話?”
“哎呀,對鄰居要友善啊。你有時也對人家友善一點兒,這對你不會有壞處的。總之,他們是很好的人。”
“聽起來不像。”馬丁·貝克說。
意識到一場戰火就要點燃了,他趕快喝光杯子裡的咖啡。
“我得趕緊去換衣服了。”他說著站了起來。
他走進臥室,在床沿坐了下來。英雅在洗碗盤。他聽見水聲停止而她的腳步聲逐漸迫近時,便迅速溜進浴室把門鎖起來。
然後他打開水龍頭,脫下衣服,泡進熱水缸里。
他靜靜躺著,放鬆心神。他閉上眼睛,試圖回想自己做的那個夢。他想到貢瓦爾·拉爾森。他和科爾貝里都不喜歡貢瓦爾·拉爾森,但他們偶爾必須跟他共事,他猜恐怕連梅蘭德都不是很欣賞這位同事,雖然他並沒有表露出來。貢瓦爾·拉爾森有一種能讓馬丁·貝克心煩的罕見能力,即使現在只是想到他這個人而已,馬丁·貝克就覺得似乎要生起氣來。可是就某方面來說,他覺得自己此時的煩躁和貢瓦爾·拉爾森個人並無關聯,反而是和他曾經說過或者做過的某件事有關。馬丁·貝克感覺到貢瓦爾·拉爾森說過或做過某件很重要的事——某件對公園謀殺案具有關鍵性的事。無論那是什麼事,總之他非常困惑,而且此時令他煩躁的正是那件事情。
他打消念頭爬出浴缸。大概是和所做的夢混淆在一起了吧,他一邊刮鬍子一邊想。
十五分鐘後,他坐在進城的地鐵里,打開早報。頭版上是一張女童謀殺犯的畫像,是由警方畫家根據證人——最主要是羅爾夫·艾弗特·倫德格林——所提供的簡略描述畫出來的。沒有一個人對這張畫感到滿意。尤其是畫那張像的畫家和羅爾夫·艾弗特·倫德格林。
馬丁·貝克把報紙拿遠一點兒,眯起眼睛端詳那張畫像。他納悶兒這張畫到底和他們所要追捕的人近似到什麼程度。他們也把畫像拿去給恩格斯特倫太太看過,起初她說那一點兒也不像她死去的丈夫,但後來又承認可能有一點點相似。
畫像底下有一段不完整的描述。馬丁·貝克讀了那段短文。
突然之間,他整個人坐直起來。一陣暖流掠過心頭,他屏住呼吸。剎那問他明白了自從他們抓到那個搶劫犯以後,是什麼事情一直在讓他煩惱,是什麼原因一直叫他的心頭惶惶不安,而且為什麼這會和貢瓦爾·拉爾森扯在一起了。
就是那段描述。
貢瓦爾·拉爾森根據倫德格林的描述所做的總結,和馬丁·貝克在兩星期前聽到他在電話上說過的話,幾乎是一字一句兩相重疊。
他記得自己站在檔案櫃旁邊,聽見貢瓦爾·拉爾森接了那通電話。梅蘭德也在房間裡面。
他不記得整段談話的內容,但是依稀記得那是一個女人,她要報警說對面的公寓樓房上,有個男子一直站在陽台上。貢瓦爾·拉爾森曾經要求她描述那個男子,然後他複述的字眼兒和後來倫德格林受訊時所使用的字眼兒幾乎一模一樣;而且女人還說,那個男子一直在注視街上玩耍的小孩子。
馬丁·貝克把報紙折起來,望向窗外,試圖回想那天早上他們到底說了什麼和做了什麼。他知道那通電話談話是在哪天發生的,因為在那之後不久,他就開車去中央火車站,再搭火車去穆塔拉市。那天是六月二日星期五,正好在瓦納迪斯公園謀殺案發生前一個禮拜。
他試著回想電話上那個女人有沒有留下地址,可能有,倘若如此,那麼貢瓦爾·拉爾森應該會把它記在某處。
隨著火車接近市中心,馬丁·貝克對自己這個新主意也越感消沉。那個描述如此不完整,大概可以符合上千名民眾。即使貢瓦爾·拉爾森在兩個完全不相同的場合使用一模一樣的字眼兒,也不一定表示它所指的就是同一個人。即使一個男子整天整夜站在他家的陽台上,也不一定表示他就會成為兇手。即使馬丁·貝克過去曾有靠靈感解決疑案的經驗,也不表示這次還會奏效。
然而,還是值得一試。
通常,他都在T一中央站下車,然後走過克拉拉堡陸橋去國王島街警局,可是今天他改搭計程車。
“是啊,放暑假了。我們那個女兒昨天晚上很晚才回來。我不喜歡她那麼晚出門,尤其是在那個瘋子還沒抓到的時候。她還是個小孩子。”
“她已經快十六歲了。”他說,“再說,據我所知,她是和隔壁那個朋友在一起。”
“昨天樓下的尼爾森說,當父母的讓小孩子出去亂跑,不好好看管他們,那就只能怪自己,他說我們社區裡有一些人——暴露狂之類的——總要找門路發泄他們的兇惡本性,如果小孩子遇到麻煩,那是父母自己的錯。”
“誰是尼爾森?”
“住在我們下面的那個生意人。”
“他有孩子嗎?”
“沒有。”
“那還有什麼好講的。”
“就像我說的嘛,他不知道家裡有孩子的難處,人家做父母的會多擔心啊。”
“你怎麼會去跟他說話?”
“哎呀,對鄰居要友善啊。你有時也對人家友善一點兒,這對你不會有壞處的。總之,他們是很好的人。”
“聽起來不像。”馬丁·貝克說。
意識到一場戰火就要點燃了,他趕快喝光杯子裡的咖啡。
“我得趕緊去換衣服了。”他說著站了起來。
他走進臥室,在床沿坐了下來。英雅在洗碗盤。他聽見水聲停止而她的腳步聲逐漸迫近時,便迅速溜進浴室把門鎖起來。
然後他打開水龍頭,脫下衣服,泡進熱水缸里。
他靜靜躺著,放鬆心神。他閉上眼睛,試圖回想自己做的那個夢。他想到貢瓦爾·拉爾森。他和科爾貝里都不喜歡貢瓦爾·拉爾森,但他們偶爾必須跟他共事,他猜恐怕連梅蘭德都不是很欣賞這位同事,雖然他並沒有表露出來。貢瓦爾·拉爾森有一種能讓馬丁·貝克心煩的罕見能力,即使現在只是想到他這個人而已,馬丁·貝克就覺得似乎要生起氣來。可是就某方面來說,他覺得自己此時的煩躁和貢瓦爾·拉爾森個人並無關聯,反而是和他曾經說過或者做過的某件事有關。馬丁·貝克感覺到貢瓦爾·拉爾森說過或做過某件很重要的事——某件對公園謀殺案具有關鍵性的事。無論那是什麼事,總之他非常困惑,而且此時令他煩躁的正是那件事情。
他打消念頭爬出浴缸。大概是和所做的夢混淆在一起了吧,他一邊刮鬍子一邊想。
十五分鐘後,他坐在進城的地鐵里,打開早報。頭版上是一張女童謀殺犯的畫像,是由警方畫家根據證人——最主要是羅爾夫·艾弗特·倫德格林——所提供的簡略描述畫出來的。沒有一個人對這張畫感到滿意。尤其是畫那張像的畫家和羅爾夫·艾弗特·倫德格林。
馬丁·貝克把報紙拿遠一點兒,眯起眼睛端詳那張畫像。他納悶兒這張畫到底和他們所要追捕的人近似到什麼程度。他們也把畫像拿去給恩格斯特倫太太看過,起初她說那一點兒也不像她死去的丈夫,但後來又承認可能有一點點相似。
畫像底下有一段不完整的描述。馬丁·貝克讀了那段短文。
突然之間,他整個人坐直起來。一陣暖流掠過心頭,他屏住呼吸。剎那問他明白了自從他們抓到那個搶劫犯以後,是什麼事情一直在讓他煩惱,是什麼原因一直叫他的心頭惶惶不安,而且為什麼這會和貢瓦爾·拉爾森扯在一起了。
就是那段描述。
貢瓦爾·拉爾森根據倫德格林的描述所做的總結,和馬丁·貝克在兩星期前聽到他在電話上說過的話,幾乎是一字一句兩相重疊。
他記得自己站在檔案櫃旁邊,聽見貢瓦爾·拉爾森接了那通電話。梅蘭德也在房間裡面。
他不記得整段談話的內容,但是依稀記得那是一個女人,她要報警說對面的公寓樓房上,有個男子一直站在陽台上。貢瓦爾·拉爾森曾經要求她描述那個男子,然後他複述的字眼兒和後來倫德格林受訊時所使用的字眼兒幾乎一模一樣;而且女人還說,那個男子一直在注視街上玩耍的小孩子。
馬丁·貝克把報紙折起來,望向窗外,試圖回想那天早上他們到底說了什麼和做了什麼。他知道那通電話談話是在哪天發生的,因為在那之後不久,他就開車去中央火車站,再搭火車去穆塔拉市。那天是六月二日星期五,正好在瓦納迪斯公園謀殺案發生前一個禮拜。
他試著回想電話上那個女人有沒有留下地址,可能有,倘若如此,那麼貢瓦爾·拉爾森應該會把它記在某處。
隨著火車接近市中心,馬丁·貝克對自己這個新主意也越感消沉。那個描述如此不完整,大概可以符合上千名民眾。即使貢瓦爾·拉爾森在兩個完全不相同的場合使用一模一樣的字眼兒,也不一定表示它所指的就是同一個人。即使一個男子整天整夜站在他家的陽台上,也不一定表示他就會成為兇手。即使馬丁·貝克過去曾有靠靈感解決疑案的經驗,也不表示這次還會奏效。
然而,還是值得一試。
通常,他都在T一中央站下車,然後走過克拉拉堡陸橋去國王島街警局,可是今天他改搭計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