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唉,君王的心思可是深似海的,不是一般人能測度的啊。姚采瀾暗自都替他累得慌,朝政繁雜,連這種小事都能謀定而後動,這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勝任的啊。聽說,也只不過是個二十來歲的少年罷了,登基時甚至只有十三歲。只能說,坐在那個位子上的人,不是個天才,就是個變態。恩,更可能是二者的綜合體。

  不過,依著江老爺那圓滑、機智的性子,應該能夠很好的適應即將面對的新生活,倒也不用特別擔心。算算江老爺的年紀,也快五十歲了,權當提前退居二線、頤養天年吧。

  這次,姚謙能夠一雪前恥還真是挺令人意外的。顯然,他的升遷肯定與公公的大力提攜有著直接的關係。姚采瀾也清楚,自從她嫁入了江家,公公對自己老爹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再處處與他為難,動輒斥責,而是很是照顧,而且還積極為他打點、疏通關係,所以姚謙每年的政績考核都是優。這次因為興修水利而獲升遷,自然是水到渠成,那也是沾了人家江奎的光。

  姚采瀾沒想到,因為這次旱災因禍得福的居然還有另一個人,二妮。

  二妮自打上次姻緣受挫之後倒也很明智的選擇了先在江府幹著,靜觀其變。

  二妮雖然外表看著大大咧咧,心中卻很有些成算。

  二妮也是窮苦人家出來的孩子,自是知道平頭百姓家裡有多麼難過。因此,出府她是絕對不會考慮的。她知道,如果她選擇脫了奴籍出府的話,沒了江府的庇佑,再失了每月的工錢,她在李木匠家的日子未必好過。

  即使李雙喜人很難得,看著也很可靠,不是那種無情無義的人,但是,她不是那種為了男人就會把自己賴以立身的一切拋掉的女子。她是經歷過那種三餐不繼、飢餓難當的日子的,如今到了江府,真是跟上了天國一般,要她把手上這一切全拋了,她可沒有那種勇氣。

  那個李木匠說起來也算有良心,對她依然很不錯,安安分分的一邊做活,一邊等著她。

  而這次大旱,李木匠本也是家境不算太好的人家,不過是這幾年因為李木匠能幹才過上算是溫飽一些的生活,家裡置辦了十幾畝的田地,可旱情一來就全遭了殃。他們家在臨近的汾水縣,旱情要比平陽嚴重得多,因此家裡的收入銳減。

  錢少了,人口卻不少。李木匠兄弟姐妹好幾個呢,該上學的要上學,該出嫁的要出嫁,因為錢的事多生齟晤,家裡人整天跟烏眼雞似的,今天你吵吵,明天我哭鬧,讓李老爹頭痛不已。

  李木匠年紀也不小了。趁著這個亂勁,李木匠趁熱打鐵又把婚事提了起來,他爹娘也就順水推舟應了這事。

  等中秋節的時候,依著慣例,姚采瀾領著大大小小的孩子回到了府里。江清山也早早下了衙,領著幾個人騎著馬,特地提前下班來為一家老小保駕護航。

  江清山原本就極為寵愛家裡的兩個兒子,他又是個愛得瑟的人。要是只為了護著老婆,那是要被人笑掉大牙的。可是,他如今可是為了兩個寶貝疙瘩兒子,別人只會羨慕的說他是“愛子情深。”

  本來自家三兩輛青幃馬車看著絲毫不打眼,如今多了這幾個人高馬大的兵丁。。。看著路人不斷的指指點點,姚采瀾皺著眉,嫌江清山大張旗鼓,鬧的動靜太大。

  氣的一心想樹立自己盡職盡責父親形象的江清山一扭臉,不稀得理她。卻逗引的石頭看了騎著高頭大馬的父親艷羨不已。江清山一見,趕忙把石頭從車裡撈起來一下子就接到了馬上,然後提著馬小跑,惹得石頭一路大笑不止。

  姚采瀾忙扶著車窗喊道,“別跌著孩子”父子倆不約而同的對此聽而不聞,一路歡笑著跑到了隊伍前面。

  直到到了府門前,石頭猶自沒有滿足。王小六忙著給江清山牽馬墜蹬,然後拉著黑雲往馬房走。石頭一扯小樹的胳膊,兩個孩子就眼巴巴的跟在了黑雲的屁股後面也向著馬房去了。

  姚采瀾剛一進江府的大門,就看見江右和江姑姑站在二門外等候著。江姑姑平時不太愛說笑的臉上也帶出了明顯的笑意。而江右,臉上乾乾淨淨的,大鬍子早已不見了,平時老是對姚采瀾保持四十五度角望天的眼神,這次終於正正經經的平視向姚采瀾。

  那眼神很是複雜,那臉上是在笑,卻還有點彆扭,似是後悔,似是欣慰,似是感慨,似是。。。其餘的,姚采瀾沒來得及分析完,因為身邊站著那一位,自己不好對著個外男看個不停,儘管自己真是好奇得很。

  江右和江姑姑已經噗通一聲雙膝跪地,“二爺和二奶奶大恩大德,沒齒難忘,我二人願終生為奴為婢,效力江家”

  話是江姑姑說的,江右沒吭聲,下跪的速度慢了好大一拍,頭是低垂著的,看不出臉上的表情。

  姚采瀾忙上前幾步,把江姑姑摻了起來。江清山也已經把江右一把拉了起來,皺眉道,“兩位言重了江某可是把先生當朋友看的,你們夫婦如此說,置我江清山於何地啊?”

  姚采瀾仍然“記恨”著想當初江右對自己的倨傲矜持態度,便忍不住壞心眼的偷眼看江右。江右早就覺察到了她閃爍的目光,耳根處都有點紅了。

  主母 六十一 江右

  六十一 江右

  姚采瀾一回府,自是馬不停蹄的打點要過節的事宜,送節禮啊,吩咐廚房打月餅啊,置辦酒席之類。

  到了中秋節的晚上,姚采瀾吩咐好好置辦了幾桌酒席,不論主子下人,團團坐在了一處,喝酒,吃月餅,賞月,好好的過了一個熱熱鬧鬧的中秋節。

  因為有了幾個孩子不斷的鬧騰,再加上府里有了這許多的喜事,大家心情都很好,因此,這個節日過的氣氛很好,歡聲笑語不斷。

  姚采瀾因為還要奶孩子,不過是略略坐了坐、說了幾句場面話,就回了屋照顧鐵錘,也讓白嬤嬤和小蓮都有機會入席去吃喝說笑一番。

  眾人推杯換盞,直鬧到月上中天才算曲終人散。聽說,江右雖然沒怎麼說話,到底還是敬了江清山一杯酒。後來喝的有點高了,居然本性必露,強拉著江清山要拼酒,又嚷著說什麼“要在酒桌上報了一箭之仇”,江姑姑見勢不對,手下用了點巧勁兒,很輕鬆的就把手無縛雞之力的江右給弄回去了。江右一邊徒勞的掙扎著,還是大吵大嚷了一路,後來還唱了個什麼《挑滑車》之類的一齣戲。人家居然還是一副好嗓子,直唱的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小蓮一臉的回味,“江先生唱的可真好比奴婢小時候在家裡聽的那些糙台班子唱的好多了,那個唱腔。。。”

  姚采瀾聽小蓮說了這一出,忍不住的笑,同時又懊悔的要命。這樣大的熱鬧自己居然錯過了,沒能親眼看看江右發酒瘋的勝景,真是畢生一大憾事。江清山那人昨晚喝的也不少,回來就埋頭大睡,兩人連話也能沒說上一句。

  江右,用兩個字來形容,真是“悶騷”啊。

  但笑過之後,又覺得有一絲愴然。

  挑滑車?這齣戲姚采瀾是知道的。這裡居然也有這一段歷史呢。

  岳飛與金兀朮會陣於牛頭山,分派眾將,恐高寵不熟悉牛頭山地形,未予重用。高寵不滿,質問岳飛,岳飛令守軍中大纛旗。兩軍交戰,高寵見戰事於宋軍不利,不顧違抗軍令,奮勇下山,連挑金將,大敗兀朮。兀朮兵敗,高寵乘勝追擊。兀朮以鐵滑車自山頭推下,高寵奮力連挑十一輛滑車,最後人馬力盡,被滑車壓死。

  高寵,應該是一位如煙花般綻放片刻絢麗卻轉瞬即逝的悲劇英雄啊。

  那邊的戲迷已經忍不住輕聲搖頭晃腦的哼了起來:“氣的俺怒沖霄,哪怕他兵山倒,殺他個血染荒郊,單槍匹馬闖入賊巢,笑爾曹不知天高,好似天神下九霄,俺今日定把番賊掃。。。”

  第二天,正好是休沐日。江清山從外書房回來,手裡拿著兩張賣身契。姚采瀾疑惑的拿過來一看,原來是江右和江姑姑兩人的。

  姚采瀾皺眉道,“人家那麼一說,你還真收了啊?”

  江清山無奈的攤著手,“我原本打算,等事情風頭過去,就安排他們遠走高飛。。。可我要是不收的話,江右立馬收拾行禮就要走。我能讓他們走麼?暫時先收著,等過幾年風頭完全過去,再給他們另立戶籍吧。”

  江右那人是個恩怨分明的人,彆扭的時候絲毫不假辭色,後悔了的時候倒也乾脆利落。

  江姑姑一連找了姚采瀾好幾次,要求能分排些差使給他們做,姚采瀾卻不好意思真的大喇喇的應下來。

  於是,兩個人都很自覺的開始“沒事找事”做。所以,自此之後,石頭的監護工作就全程被“包圓”了。

  石頭整日裡跟小樹混在一起。至於學習,文有江右,武有江姑姑。

  姚采瀾只有在早飯、午飯和晚飯的時候能看見自己兒子了。

  其實,要不是姚采瀾堅持,石頭是恨不得連午飯都去小院子用的。

  好吧,姚采瀾自我安慰,全當是讀幼兒園吧。

  姚采瀾一把抱起肥嘟嘟、白嫩嫩的鐵錘,“吧唧”親了一口道,“鐵錘,還是你疼娘啊,不像你那個壞哥哥有了新人就把親娘我給忘嘍”

  不過,姚采瀾對於把石頭教給那“兩口子”還是十分放心的。江姑姑自不必說,教導石頭一直就是盡心盡力的。

  那江右更是個妙人兒,通過江慶又跟姚采瀾申請配置了琴、棋、畫筆、顏料等物,整日裡不再像以前那樣光教倆孩子讀書識字了,琴棋書畫各門課程居然都開全了。聽石頭的說法,江右居然還是個全才

  我的老天,人家以前居然還藏了一手。

  姚采瀾驚訝不已,更加好奇江右的身世了。這個“十項全能型”的好苗子怎麼混到山賊隊伍裡頭去的呢?

  江姑姑要時,姚采瀾便直接問了她。以前這個話題是個禁忌。那會兒蕭如江正被投到大名府大牢裡邊等著秋後問斬呢,這些過往之事是絕對不能問的啊。現在就不用顧忌了。

  一談到江右,江姑姑的臉上就有點忸怩,“夫君他。。。很少說起以前的事,不過,他家境很好是肯定的了。後來好像是遭了什麼大難,被人誣告、陷害什麼的,最後才落得個家破人亡的結果。”

  姚采瀾見她神色可疑,便起了促狹之心,笑著忽然問了一句,“哎,江姐姐,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江先生前一陣子受過重傷,現在怎麼沒看見什麼傷痕啊?”

  江姑姑慌了一下,眼睛四下里看看,裝作混不在意的樣子,“哦,他是傷在了背上了。”傷在背上靠自己自然是無法上藥的,那這上藥的人。。。

  姚采瀾知道江姑姑性子有點直,並不擅長撒謊。又見她似是對江右頗有些情意,因不知道他倆到底相處到了怎樣的程度,也就不敢再進一步的打趣她了。

  當然,姚采瀾終於見識到了江右不凡的醫術。家裡凡事有人有個頭疼腦熱的,開個方子抓個藥的,實在是大大的方便了很多。連姚采瀾都覺得現在過起日子來心裡更有底了。哎呀,醫生在手,大路好走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