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那一日,我見到了一個很美的女子。
她梳著婦人髻,穿著普通的素衣,不施粉黛,可容顏冠絕,氣質溫婉,是我在這後宮見過的最美的女子。
可她不太說話,對我冷淡,我不知她的身份,只敢小心侍奉著。
皇上來了。
他在宮門外,凝望她許久才掀起珠簾。我正想提點新主子需朝皇上請安時,皇上竟在她身前自稱“我”。
我嚇了一跳,俯首不敢言,心中在這瞬間得知,也許皇上多年的不開心,都是因為眼前之人。
我漸漸知道了新主子的身份,她叫薛盈,是周朝的皇后,生過一子,與我們的皇上有過……一段情。
皇上還念著那段情,可是新主子心中只有她的丈夫與孩子。
我許多次瞧見皇上對月沉默,許多次瞧見皇上在新主子睡著後來到她寢宮外。
我第一次見一個皇帝寵愛一個女子可以做到這種地步,事事委屈求全,事事順如她意,甚至放下帝王的身份,只甘願求得一點情意。
新主子想住在宮外,皇上在宮中日理萬機,忙著掃清朝中的反派勢力,可他還是同意了。
我跟隨在新主子身側,來到宮外一處幽靜的小院。院子裡花草開遍,主子歡喜,皇上更歡喜。
我親眼見到皇上親手種植那些觀音掌,他手心裡都扎了刺,卻不曾說過疼。我無法理解那種感情,因為我只是一個婢女,我不曾愛過,我不是皇上,我體會不了他沉默時的心痛,也體會不了他歡喜時唇邊的笑。
我覺得,如果新主子對皇上敞開心扉,她與皇上一定可以做一對恩愛夫妻吧!
我終於替皇上感到欣慰,因為新主子待他有了好臉色,因為皇上笑的次數也變多了。
可是好景不長。
太后被劫走,皇上帶著新主子去救太后。
我與宮人們奉命守在小院,每日精心打理院中花草和那些觀音掌。一個月後,我與宮人被召回皇宮。
我滿心期待,覺得新主子與皇上的好事將成。可我在偌大的華章宮只見到皇上一人,他唇色蒼白,眉目冷厲,再也不像那穿著青衫的俊逸青年,身上只有九五至尊的帝王威嚴。
我奉太醫之令為皇上換藥,我瞧見他胸口處深深的一道傷疤。我手顫抖,低頭不敢言。我似乎在瞬間懂了,這傷,是新主子給的。哦不,她如今已經回到周朝,她是周朝的皇后。
我與曾經在小院裡服侍的宮人都不再提及那位主子半字,這皇宮裡仿佛從未有人知道過那件事,那個人,和皇上的那份心意。
東朝的一切如舊,戰爭結束,典客卿在宮中開設慶功宴,也歡慶我朝擴充了疆土。可是我沒有在皇上眼裡看見笑容,我抬頭,透過殿上眾人的歡顏,望見夜空懸掛的那輪明月。我轉身為皇上斟酒,無意撞見他眺望那輪明月的目光。
玄衣寂寥,他眸中似有哀傷。
從那後,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皇上每一日都過得一樣,早朝,批閱奏摺,宣召臣子。
我只在每逢周朝傳來喜訊時會看見他眼底的波動,那仿佛像是喜悅,也像是一份牽掛。
周朝新添了一位公主,他命使臣送去奇珍異寶祝賀。
群臣也在此時再次奏請皇上立後選妃,可是皇上駁回了。有一日,我在殿門外聽見太后與皇上的爭執,那話語聽不真切,但我知道太后是來勸皇上的。
一向慈悲的太后摔門離去,皇上坐在龍椅上,沉默著一言不發。
幾日後,宗正在籌備皇帝的大婚。
皇上沒有反對,他依舊埋首批閱奏疏,好像一切都仍是那般的隨意與平淡。
我想,皇上終於放下了吧!
新婚夜裡,我與宮人托著合卺酒候在帝後身旁。端坐在床沿的皇后身姿婉約,皇上沒有喝合卺酒,也沒有挑過皇后的蓋頭。他淡淡地:“朕忙於朝政,稍後會去紫祿殿處理政務,皇后不必等朕。一入宮門,高處不勝寒,望皇后今後自持,恪守孝義,朕自會厚待你母族。”
“臣妾謹記皇上教誨,定不負君意。”
我瞥見,皇上的身影顫了顫。他不再留戀,轉身離開。
滿殿華貴璀璨,皇后頓了頓,掀起蓋頭,我瞧見一張秀麗端莊的臉。皇后笑了笑,吩咐我們不必守著,各自回去休息。皇后以為等皇上忙完政務便會來這鳳華宮了。我也這麼以為。
可是皇上的那句話原來真的只是一句承諾而已。
他厚待著皇后的母族,但從未親近過皇后,從未正眼看過一回皇后。
一日,皇上批閱奏摺到夜裡,他擱下筆起身去了御花園散步。宮人一路掌燈,我躬身候在一側。我忽聽見前處有女子嬉鬧聲,一道女聲笑著喚起“盈盈”。
我怔住,再抬頭時已見皇上疾步走去。
他走得那樣急,我忙與宮人們跟上。
皇后在與人散步,她竟踩空台階,眼見便要滑到。
皇上衝上前,一把摟住了皇后。
皇后與那名玩鬧的女子忙跪地行禮,皇上望著皇后問:“你是誰。”
我屏息,內侍官忙回:“皇上,這是皇后娘娘。”
皇后微有黯然,但今日遇見皇上卻是高興的,她抬頭望著皇上:“臣妾入宮半載,只遠遠見過皇上幾回,皇上自大婚那夜一直不曾見過臣妾。帝後也是夫妻,此乃臣妾失德……”
她梳著婦人髻,穿著普通的素衣,不施粉黛,可容顏冠絕,氣質溫婉,是我在這後宮見過的最美的女子。
可她不太說話,對我冷淡,我不知她的身份,只敢小心侍奉著。
皇上來了。
他在宮門外,凝望她許久才掀起珠簾。我正想提點新主子需朝皇上請安時,皇上竟在她身前自稱“我”。
我嚇了一跳,俯首不敢言,心中在這瞬間得知,也許皇上多年的不開心,都是因為眼前之人。
我漸漸知道了新主子的身份,她叫薛盈,是周朝的皇后,生過一子,與我們的皇上有過……一段情。
皇上還念著那段情,可是新主子心中只有她的丈夫與孩子。
我許多次瞧見皇上對月沉默,許多次瞧見皇上在新主子睡著後來到她寢宮外。
我第一次見一個皇帝寵愛一個女子可以做到這種地步,事事委屈求全,事事順如她意,甚至放下帝王的身份,只甘願求得一點情意。
新主子想住在宮外,皇上在宮中日理萬機,忙著掃清朝中的反派勢力,可他還是同意了。
我跟隨在新主子身側,來到宮外一處幽靜的小院。院子裡花草開遍,主子歡喜,皇上更歡喜。
我親眼見到皇上親手種植那些觀音掌,他手心裡都扎了刺,卻不曾說過疼。我無法理解那種感情,因為我只是一個婢女,我不曾愛過,我不是皇上,我體會不了他沉默時的心痛,也體會不了他歡喜時唇邊的笑。
我覺得,如果新主子對皇上敞開心扉,她與皇上一定可以做一對恩愛夫妻吧!
我終於替皇上感到欣慰,因為新主子待他有了好臉色,因為皇上笑的次數也變多了。
可是好景不長。
太后被劫走,皇上帶著新主子去救太后。
我與宮人們奉命守在小院,每日精心打理院中花草和那些觀音掌。一個月後,我與宮人被召回皇宮。
我滿心期待,覺得新主子與皇上的好事將成。可我在偌大的華章宮只見到皇上一人,他唇色蒼白,眉目冷厲,再也不像那穿著青衫的俊逸青年,身上只有九五至尊的帝王威嚴。
我奉太醫之令為皇上換藥,我瞧見他胸口處深深的一道傷疤。我手顫抖,低頭不敢言。我似乎在瞬間懂了,這傷,是新主子給的。哦不,她如今已經回到周朝,她是周朝的皇后。
我與曾經在小院裡服侍的宮人都不再提及那位主子半字,這皇宮裡仿佛從未有人知道過那件事,那個人,和皇上的那份心意。
東朝的一切如舊,戰爭結束,典客卿在宮中開設慶功宴,也歡慶我朝擴充了疆土。可是我沒有在皇上眼裡看見笑容,我抬頭,透過殿上眾人的歡顏,望見夜空懸掛的那輪明月。我轉身為皇上斟酒,無意撞見他眺望那輪明月的目光。
玄衣寂寥,他眸中似有哀傷。
從那後,一年,兩年,三年,五年。皇上每一日都過得一樣,早朝,批閱奏摺,宣召臣子。
我只在每逢周朝傳來喜訊時會看見他眼底的波動,那仿佛像是喜悅,也像是一份牽掛。
周朝新添了一位公主,他命使臣送去奇珍異寶祝賀。
群臣也在此時再次奏請皇上立後選妃,可是皇上駁回了。有一日,我在殿門外聽見太后與皇上的爭執,那話語聽不真切,但我知道太后是來勸皇上的。
一向慈悲的太后摔門離去,皇上坐在龍椅上,沉默著一言不發。
幾日後,宗正在籌備皇帝的大婚。
皇上沒有反對,他依舊埋首批閱奏疏,好像一切都仍是那般的隨意與平淡。
我想,皇上終於放下了吧!
新婚夜裡,我與宮人托著合卺酒候在帝後身旁。端坐在床沿的皇后身姿婉約,皇上沒有喝合卺酒,也沒有挑過皇后的蓋頭。他淡淡地:“朕忙於朝政,稍後會去紫祿殿處理政務,皇后不必等朕。一入宮門,高處不勝寒,望皇后今後自持,恪守孝義,朕自會厚待你母族。”
“臣妾謹記皇上教誨,定不負君意。”
我瞥見,皇上的身影顫了顫。他不再留戀,轉身離開。
滿殿華貴璀璨,皇后頓了頓,掀起蓋頭,我瞧見一張秀麗端莊的臉。皇后笑了笑,吩咐我們不必守著,各自回去休息。皇后以為等皇上忙完政務便會來這鳳華宮了。我也這麼以為。
可是皇上的那句話原來真的只是一句承諾而已。
他厚待著皇后的母族,但從未親近過皇后,從未正眼看過一回皇后。
一日,皇上批閱奏摺到夜裡,他擱下筆起身去了御花園散步。宮人一路掌燈,我躬身候在一側。我忽聽見前處有女子嬉鬧聲,一道女聲笑著喚起“盈盈”。
我怔住,再抬頭時已見皇上疾步走去。
他走得那樣急,我忙與宮人們跟上。
皇后在與人散步,她竟踩空台階,眼見便要滑到。
皇上衝上前,一把摟住了皇后。
皇后與那名玩鬧的女子忙跪地行禮,皇上望著皇后問:“你是誰。”
我屏息,內侍官忙回:“皇上,這是皇后娘娘。”
皇后微有黯然,但今日遇見皇上卻是高興的,她抬頭望著皇上:“臣妾入宮半載,只遠遠見過皇上幾回,皇上自大婚那夜一直不曾見過臣妾。帝後也是夫妻,此乃臣妾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