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美繡娘與她夫君一個作畫,一個繡畫,所繡山水花鳥全都栩栩如生,畫上筆墨韻味都在繡品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時人都說這是“以針作畫”,說二人乃是珠聯璧合、天造地設的一對。
夏意聽完瞢然,一面又對“以針作畫”心動不已,她若是能以針作畫,是不是也能和景深做珠聯璧合、天造地設的一對?
想著煙視媚行深埋下頭,唯恐芝婆婆看了她窘態去,卻不知芝婆婆一直眯眼偷笑著她,連手上的繡活都停下來。
是日後,夏意就捏緊繡花針,下定決心要繡一幅畫來,選的便是春日裡崔祜伯伯給二人畫的那幅……青草地、垂楊柳、倒映著一小片天的湖以及湖邊坐著的少年少女。
雖不知繡不繡得好,但試試終歸要比不試好罷?
她吸吸鼻翼,仔細研究起牆上的畫,畫幅不大,如若開春時候就著手繡,稍順手些到四五月就能繡好。
到那時還能拿它送景深當生辰禮物。
雖然,她早就“送”過他一個了,那時她天真以為景深歸家後就與她再無瓜葛的,於是私心在荷塘里尋了枝生了十七顆蓮子的蓮蓬,想著就算不能陪著他,到底能送他點什麼。
……
一年快便到了頭,年後幾日夏意又收到個大驚喜,便是阿雙姐姐的信,這次不是由往日那個小貨郎捎來,而是和景深的信一起送來,景深竟真找著了阿雙姐姐。
她歡喜看過二人的信,笑不可支。
在景深的信里,他百般委屈地說他早在京里所有陳姓官員家查過的,皆說沒有阿雙這人,後來才知起初沒找著的緣故僅僅是阿雙在陳府上不叫阿雙,而是叫無雙……
阿雙姐姐信里說明了這緣故,當初她去陳府時就說過她叫吳雙,陳府小姐就給她改叫無雙了,卻不知那個小少年聽後會氣。
還在信里與夏意說那小少年本是想替她贖身教她早些歸家的,可她究竟還記得“無功不受祿”這句話,這才沒敢應承,結果那個小少年又慪氣來,像個小炮仗。
小炮仗這幾字又教夏意笑個不停。
可她心底覺得,他更像個方柿子,硬會子就沒了脾氣,裡頭還是甜甜的。
第64章 夕相待
梧桐樹與井亭間晾著一串串將采來不久的小蕈菇, 風一吹就擺幾下,就似掛著張帘子,福寶歪著腦袋在底下看。
忽忽數月,一晃而過, 轉眼又到石榴花開的時節。
夏意將那幅堪堪繡好的畫拿在手上看了又看, 眼見著就要捨不得它時總算卷好來, 裝在個素藍色緞袋裡, 系好才帶去堂屋裡。
小堂屋裡坐著的信人正在喝茶,見她來忙起身來。
書信往來這許久, 只有這人是見過兩回的, 便是中秋時來過的信人,夏意把東西交與他,邊央他帶句話給景深,要他在生辰那日再拆開。
信人點頭應下, 又吃了兩鍾茶才騎馬去,不見人影后夏意才退回院到石榴樹下看信, 福寶便跑來她腳下打呼嚕。
如今的福寶,蜷縮著大睡時比七八個橘子圈起來還要大,世上怎會有長得如此快的貓呢?
她不禁拿腳背蹭蹭它, 意料之中地得了福寶不滿的喵嗚聲。
遠在帝京的睿王府內,亦有一棵石榴樹, 石榴花開得一如夏家小院裡。
花下快步走過一個少年,肩上掛著個小包袱,待他出府後就有輛小馬車候在巷子裡, 駕車的正是阿溟。
清明過後就起了心思要回若榴,奈何四月里有聖上誕辰,便只有等這事過去再說,想著五月去亦好,將好能陪夏意過生辰。
坐上馬車時雀躍得像個趕去郊遊的黃口小兒,素來面無表情的阿溟也提著唇角笑了笑,扯著韁繩馭馬出了巷子。
可惜車上載著許多東西,不然景深也不願坐馬車,早就騎馬往若榴去,還快上二三日。
罷,只要能見著她,怎樣都好。
二人這端將出巷不久,睿王的馬車也回府來,只見他匆匆下來問世子可還在府上的話,得知將走不久忙教人追他去。
***
太后寢宮外,冰雪冒著絲絲涼氣,風輪轉著寒氣,底下的人卻覺察不到絲毫涼爽之意。
殿內只有風輪聲與眾人細微的呼吸聲,良久裡頭才出來個丫鬟,顫聲稟話道太后已安穩下來,眾人這才舒口氣,但仍不敢懈怠。
是日辰時,服侍太后的小丫鬟婉兒照舊進她寢宮喚她起床,卻發現兩張擱冰塊的小几被移去床帳邊,就知是太后她老人家貪涼夜間偷偷推去床邊的。
卻非婉兒不盡責,而是太后娘娘宮中有規矩,亥時後除非她有喚,否則都不能進寢殿打攪她歇息,就連她最疼惜的明珠姑娘也不得在這時候進去,這才教她將冰雪放在床頭一整夜。
婉兒見後無奈挪開小几,後才輕聲喚老人家醒來,原本好好兒的,太后也坐將起來,卻在婉兒轉頭取回衣裳時忽然咿咿啊啊幾下,再之後就嘔吐出穢物來,婉兒大驚,心急如焚叫來殿上眾人,這時太后已昏倒過去。
太醫忙不迭趕來醫治,另一端話也傳去皇后娘娘那兒,一時間都心急火燎。
待皇上下朝後也得知這事,睿王自也曉得來,這才急忙回府把景深攔住,此時他與其餘皇子、世子都守在外殿,聽已無性命之憂時才鬆了眉頭。
如此來,近些時候是再動不了身去若榴的,景深失落也不是,不失落更不是,只得留在帝京,日日與兄弟姊妹們探望太后她老人家。
夏意聽完瞢然,一面又對“以針作畫”心動不已,她若是能以針作畫,是不是也能和景深做珠聯璧合、天造地設的一對?
想著煙視媚行深埋下頭,唯恐芝婆婆看了她窘態去,卻不知芝婆婆一直眯眼偷笑著她,連手上的繡活都停下來。
是日後,夏意就捏緊繡花針,下定決心要繡一幅畫來,選的便是春日裡崔祜伯伯給二人畫的那幅……青草地、垂楊柳、倒映著一小片天的湖以及湖邊坐著的少年少女。
雖不知繡不繡得好,但試試終歸要比不試好罷?
她吸吸鼻翼,仔細研究起牆上的畫,畫幅不大,如若開春時候就著手繡,稍順手些到四五月就能繡好。
到那時還能拿它送景深當生辰禮物。
雖然,她早就“送”過他一個了,那時她天真以為景深歸家後就與她再無瓜葛的,於是私心在荷塘里尋了枝生了十七顆蓮子的蓮蓬,想著就算不能陪著他,到底能送他點什麼。
……
一年快便到了頭,年後幾日夏意又收到個大驚喜,便是阿雙姐姐的信,這次不是由往日那個小貨郎捎來,而是和景深的信一起送來,景深竟真找著了阿雙姐姐。
她歡喜看過二人的信,笑不可支。
在景深的信里,他百般委屈地說他早在京里所有陳姓官員家查過的,皆說沒有阿雙這人,後來才知起初沒找著的緣故僅僅是阿雙在陳府上不叫阿雙,而是叫無雙……
阿雙姐姐信里說明了這緣故,當初她去陳府時就說過她叫吳雙,陳府小姐就給她改叫無雙了,卻不知那個小少年聽後會氣。
還在信里與夏意說那小少年本是想替她贖身教她早些歸家的,可她究竟還記得“無功不受祿”這句話,這才沒敢應承,結果那個小少年又慪氣來,像個小炮仗。
小炮仗這幾字又教夏意笑個不停。
可她心底覺得,他更像個方柿子,硬會子就沒了脾氣,裡頭還是甜甜的。
第64章 夕相待
梧桐樹與井亭間晾著一串串將采來不久的小蕈菇, 風一吹就擺幾下,就似掛著張帘子,福寶歪著腦袋在底下看。
忽忽數月,一晃而過, 轉眼又到石榴花開的時節。
夏意將那幅堪堪繡好的畫拿在手上看了又看, 眼見著就要捨不得它時總算卷好來, 裝在個素藍色緞袋裡, 系好才帶去堂屋裡。
小堂屋裡坐著的信人正在喝茶,見她來忙起身來。
書信往來這許久, 只有這人是見過兩回的, 便是中秋時來過的信人,夏意把東西交與他,邊央他帶句話給景深,要他在生辰那日再拆開。
信人點頭應下, 又吃了兩鍾茶才騎馬去,不見人影后夏意才退回院到石榴樹下看信, 福寶便跑來她腳下打呼嚕。
如今的福寶,蜷縮著大睡時比七八個橘子圈起來還要大,世上怎會有長得如此快的貓呢?
她不禁拿腳背蹭蹭它, 意料之中地得了福寶不滿的喵嗚聲。
遠在帝京的睿王府內,亦有一棵石榴樹, 石榴花開得一如夏家小院裡。
花下快步走過一個少年,肩上掛著個小包袱,待他出府後就有輛小馬車候在巷子裡, 駕車的正是阿溟。
清明過後就起了心思要回若榴,奈何四月里有聖上誕辰,便只有等這事過去再說,想著五月去亦好,將好能陪夏意過生辰。
坐上馬車時雀躍得像個趕去郊遊的黃口小兒,素來面無表情的阿溟也提著唇角笑了笑,扯著韁繩馭馬出了巷子。
可惜車上載著許多東西,不然景深也不願坐馬車,早就騎馬往若榴去,還快上二三日。
罷,只要能見著她,怎樣都好。
二人這端將出巷不久,睿王的馬車也回府來,只見他匆匆下來問世子可還在府上的話,得知將走不久忙教人追他去。
***
太后寢宮外,冰雪冒著絲絲涼氣,風輪轉著寒氣,底下的人卻覺察不到絲毫涼爽之意。
殿內只有風輪聲與眾人細微的呼吸聲,良久裡頭才出來個丫鬟,顫聲稟話道太后已安穩下來,眾人這才舒口氣,但仍不敢懈怠。
是日辰時,服侍太后的小丫鬟婉兒照舊進她寢宮喚她起床,卻發現兩張擱冰塊的小几被移去床帳邊,就知是太后她老人家貪涼夜間偷偷推去床邊的。
卻非婉兒不盡責,而是太后娘娘宮中有規矩,亥時後除非她有喚,否則都不能進寢殿打攪她歇息,就連她最疼惜的明珠姑娘也不得在這時候進去,這才教她將冰雪放在床頭一整夜。
婉兒見後無奈挪開小几,後才輕聲喚老人家醒來,原本好好兒的,太后也坐將起來,卻在婉兒轉頭取回衣裳時忽然咿咿啊啊幾下,再之後就嘔吐出穢物來,婉兒大驚,心急如焚叫來殿上眾人,這時太后已昏倒過去。
太醫忙不迭趕來醫治,另一端話也傳去皇后娘娘那兒,一時間都心急火燎。
待皇上下朝後也得知這事,睿王自也曉得來,這才急忙回府把景深攔住,此時他與其餘皇子、世子都守在外殿,聽已無性命之憂時才鬆了眉頭。
如此來,近些時候是再動不了身去若榴的,景深失落也不是,不失落更不是,只得留在帝京,日日與兄弟姊妹們探望太后她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