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這念頭只在腦海中轉了轉,傅珺的心跳已經快了起來,方才的離愁別緒盡皆消散,心底里隱隱生出難以言明的期盼。
車外的吳鉤卻是根本摸不著頭腦。
他轉頭看了看已經遠在身後的京城,又看了看眼前緊閉著嘴唇、神情嚴肅的孟淵。
這又是怎麼話兒說的?
他的腦袋歪到了一邊兒,簡直想不明白孟淵這是什麼意思。
這離京還沒兩里地呢,這就要回去了?他們家主子這又是怎麼了?
心中雖是這般想著,他的身體卻已遵循服從命令的本能,應了聲“遵命”,便撥轉馬頭,來到了旗官面前。
“大人有令,原地待命,準備掉頭!”吳鉤此刻神情冷肅、語氣威嚴,很有幾分上官的樣子。
這支隊伍原本便是受孟淵節制的,旗官聞言並無異議,打出旗語傳下指令,這一大隊車馬很快便停了下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吳鉤這輩子也不會忘記。
他方才自旗官馬前掉過頭,猛不防眼前便閃過一道亮眼的白光。
過了好一會他才弄明白,那閃過的白光,竟然是孟淵的那一口白牙!
他們家的主子居然在笑!
不是平素的那種淡笑或冷笑,更不是獰笑與嘲笑,而是開懷露齒、縱聲長笑。那笑容如此燦爛,笑聲又是如此清越,如鶴鳴秋水、鷹嘯長空,剎時間穿透而來,直叫人心底微震。
吳鉤捂著被震得發疼的胸口,半響沒回過神。
他們家主子這又是怎麼了,竟能笑成這樣?
不就是吩咐停車待命嘛,這有什麼可樂的?他剛才可瞧見軍醫上車了,軍醫還能弄出什麼好事兒來?
此時,孟淵的長笑聲終是停息,車簾啟開一條fèng,有女子的說話聲傳了過來,那聲音清淡溫柔,給人的感覺十分舒服。
雖不敢去細聽那聲音都說了些什麼,但吳鉤知道,這一定是郡主娘娘在說話,若問這世上有誰能降服住他們家主子,除了郡主娘娘再沒第二個人。
輕柔的說話聲持續了一會,便自停了下來,不消多時,軍醫便下了車,孟淵的面色也已冷肅如常。
他向吳鉤打了個手勢:“調轉車頭,回金陵。”簡斷有力的聲線,卻似飽含著激越與欣喜,言罷他便下了馬,逕自登上了車。
“遵命。”吳鉤利落地應了一聲,一直歪著的腦袋已經擺回了正常位置。
無論如何,他們這些追隨孟淵之人,自是唯他馬首是瞻,這會兒別說掉頭回京了,就算孟淵說要攻打金陵,他吳鉤頭一個提刀跨馬殺回去……當然了,這種情況是根本不會發生的,就算他們主子曾經有過這種打算,那也是曾經罷了。
吳鉤甩甩頭,甩去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飛快地傳令下去。不多時,車隊再次駛動,只是這一次,車隊前行的方向,卻是大漢朝的首都金陵城。
車輪轆轆,帶動起一陣塵煙,小半個時辰後,西華門高大的箭樓已然在望。
傅珺依在車窗邊,面上含一縷淡淡的笑意,只覺得胸中鼓漲著無法言喻的情緒。
孟淵小心地環著她,溫暖的大手撫在她的手上,而她的手,此刻正輕輕按著小腹,那裡面,正孕育著一個小生命。
前世今生,從未有一刻如此刻這般,讓她覺出一種真切的幸福。
她抬起微濕的眼睛,看向窗外。
不知何時,天空已然放晴,朝陽在前方揮灑著燦爛金光,照亮了寬闊的大道,亦照亮了每個人的眼睛。
這一隊車馬,便如同行走在金色的河流中,沐浴著燦爛的霞光,帶著新生的力量與希望。
她忽然覺得滿足,前所未有地滿足,那酸軟而微甜的情緒,一絲一縷漲滿了她的胸臆。
在那個瞬間,她想要笑,亦想要哭,然而最終,她只是緊緊握住了身邊人的手,與他一同望著漸漸臨近的城市。
在他們的前方,絢麗的紅光正燦然躍出地平線,晴空如洗,風色正好。
(正文完)
後記
2015年3月,當我在電腦里敲下這篇文的第一個字時,我的心裡有且僅有一個念頭:寫完它。
無論這篇文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何種態勢,展現在眾人眼前的又是何等形象,我都必須完成它。
與其說這是我的決心,毋寧說是我的執念。
雖然有著多年寫作的經歷,但我從來沒有完成過一部超過十萬字的作品,以前的我最常寫的文體是散文,還是唯美抒情那一款的,我想從這篇文里你們可能也會感受到,我並不很擅長編故事。
於是,完成這樣一篇超百萬字的作品,於我而言有多麼困難,你們也應該能夠想像得到了。
好在,這篇文終於寫完了,無論過程如何,其結果終究是如我所願,我也長出了一口氣。
不可否認,這篇文在諸多方面皆有不足,節奏、人物、細節與事件之間的勾連等等,現在回頭去看,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不過有一點我必須承認,這確實就是我想寫的“那一本書”,書里的人物,也已經盡我所能地接近了我所希望塑造的“那一個”。
就像我在某篇書評里所說的那樣,我就是想寫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就是想描摹一個普通人,她有著普通人的智慧與個性,也有著普通人內心的堅守與信念。
與此同時,我還希望塑造一個堅持不肯被大環境同化的穿越者,這種不被同化,不是“舉世皆醉我獨醒”的居高臨下,而是“我就是我”的跡近於卑微的執著。
我始終覺得,這些存在於普通人心裡的渺小而堅定的願望,是這世上最迷人最美好的事物,也最能打動人心。或許並不能打動你,但毫無疑問,它打動了我。
身為作者,我總要先被自己的故事打動,才能奢望用這故事去打動讀者。
我不敢說我做到了,我只能說,我已竭盡全力。
真的很感謝耐心的你們,陪我一同守在坑裡直到結文;也很感謝包容的你們,給了我完成夢想的機會。
是的,寫作是我的夢想,亦是我的信仰。
在人生行至中途時,我很慶幸能夠領悟到這一點,放下冗餘,拾起荒廢的筆,寫下了這篇文。我更慶幸的是,能夠在這裡與你們相遇,你們的每一句評論,都讓我覺得寫作不是那麼孤獨的一件事,至少,有你們在我身邊。
剛才翻看了一下這篇文首發的時間,恰好是去年的五月間,而這篇文正文完結之時,也在五月。
五月,是薔薇盛開的時節,是春暮夏初,萬物生機盎然的時節。
不敢奢望你們每個人都喜歡這篇文,但我衷心希望著,當我再度回來時,仍然能夠看到你們,再度與你們結伴同行。
姚霽珊
ps:接下來還三張番外,會以每天一章(二合一)的形式發文,發文時間為中午一點以後。
pps:還有第599章發重的問題,讓大家多花了一次錢,非常抱歉,番外的最後一章會發在免費公眾章節里,就發在這篇後記的後面,請大家移步過去看。
番外一 春聞笛
四月的薔薇開了謝,謝了開,開開謝謝,翠翠紅紅,便如這人間歲月,總沒個消停的時候。
傅庚自前湖拐進夾道,頂著半肩的花瓣兒,眉間擰出一個川字來。
前頭的賀客擠了個滿滿當當,大花廳里已然熱鬧到了不堪的地步,他心頭絮煩,實也不願意再去前頭聽那些諛詞,與傅莊別過後,便乾脆避進了垂花門。
總歸今兒成親的是傅琮,長房才是最要緊的,他這個三叔少露幾面兒,想必也不會有人注意到。
夾道里沒什麼風,陽光正攀在牆頭上,高高地擎起一面闊大的金旗,晃得人睜不開眼。他走得有些熱,將外罩的墨綠袍子解下來,露出了裡頭靛青的長衫,衣擺下銀線纏著蟹殼青,勾起森森竹影,千枝萬葉虛虛地浮著,光線下一起一落,宛若隨風搖曳。
“山樵……”他起頭喚了一聲,便又攏住了聲息。
他倒是忘了,今兒來得人太多,山樵被大管事借去招待人客,忙得腳不點地,他身邊便只剩下了一個畦田,卻也在方才隨傅莊去取東西了。
傅庚搖了搖頭,順手將袍子搭在臂上,眸光一轉,便瞧見了肩上的花瓣兒。
粉嫩的薔薇花瓣兒,安靜地停落在靛青的衣衫上,像斂翼的粉蝶,他這廂輕輕一拂,那粉蝶便翩翩地飛了出去,牽扯著人的眼睛,像是由不得你不去細看。
只是。這世上萬般的人與事,又哪裡經得住細看與深究?越是華麗的外表下,掩藏著的。便越是陰暗與醜陋。
傅庚的眉頭鎖得更緊了些。
他想起傅珺前些時候偶爾透露的話風,還有她今天請他與袁恪演的這齣戲。
傅珺在查色盲一事,他也是知曉的。今兒他與袁恪聽了傅珺的安排,一著綠、一穿紅,若說這裡頭沒有隱情,他無論如何也不會信。
只是,他那個女兒一向口風很緊。她若不想說,他怎樣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知何故。傅庚的心裡浮起些隱約的不安,總覺得,這平南侯的繁花似錦、爛漫春光,只恐不得久長。
心裡揣著這個念頭。他走得越發心不在焉,待聽見耳畔傳來潺潺水聲時,這才發覺,他已然站在了聞笛別館的淺溪邊兒上,眼前落英成陣、亂紅飄墜,清澈的溪水裡零落了無數的粉蝶兒,石階上也滿滿皆是,堆雪似地鋪了一層,卻是東風卷得均勻。
傅庚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他原是想回秋夕居的。不想反倒來了此處,與秋夕居恰是兩個方向,看起來他方才是想得太入神了些。
略停了停。他回身便往花障里行去。
今日女客來得也多,這會子想必正是新婦入洞房之時,晴湖山莊定是熱鬧得緊。這聞笛別館雖說一向少有人來,但也並非避人之所,且此時又恰逢花期,那薔薇架搭就的穹頂別是一番意趣。萬一又像上回那樣,在這清幽花好處逢上幾個不速之客。卻也煞風景得很。
如此一想,傅庚的步子便邁得更疾了。
他還是儘快回秋夕居的好,那裡地處侯府內宅的最西邊兒,路口還有人守著,比這裡可省心得多。
心裡轉著這些念頭,他一壁加快腳步往花障的方向行去,方行至那花障的出口處,驀地眼前一花,猛不防那裡頭竟鑽出一個人來。
傅庚一下子停住了腳步。
來人想必亦是未曾想到此處竟然有人,也愣了神。
兩下里正正打了個照面兒,傅庚驀地覺出對面之人有兩分面熟。
眼前的女子穿著件水蜜色長褙子,發上只挽一支芙蓉金釵,杏黃色錦帶束出纖腰,下頭墜著羊脂玉雙環禁步,長長的流蘇結垂在裙邊,膚色白膩、容顏清美,正是上回在花障中偶遇的那位顏姑娘。
顏茉顯然也認出了傅庚,面上有著一閃而逝的尷尬。
兩個人相對而立,心底里同時生出荒謬與啼笑皆非之感。
頓了頓,傅庚終是微微點了點頭,和聲道:“顏姑娘。”
車外的吳鉤卻是根本摸不著頭腦。
他轉頭看了看已經遠在身後的京城,又看了看眼前緊閉著嘴唇、神情嚴肅的孟淵。
這又是怎麼話兒說的?
他的腦袋歪到了一邊兒,簡直想不明白孟淵這是什麼意思。
這離京還沒兩里地呢,這就要回去了?他們家主子這又是怎麼了?
心中雖是這般想著,他的身體卻已遵循服從命令的本能,應了聲“遵命”,便撥轉馬頭,來到了旗官面前。
“大人有令,原地待命,準備掉頭!”吳鉤此刻神情冷肅、語氣威嚴,很有幾分上官的樣子。
這支隊伍原本便是受孟淵節制的,旗官聞言並無異議,打出旗語傳下指令,這一大隊車馬很快便停了下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吳鉤這輩子也不會忘記。
他方才自旗官馬前掉過頭,猛不防眼前便閃過一道亮眼的白光。
過了好一會他才弄明白,那閃過的白光,竟然是孟淵的那一口白牙!
他們家的主子居然在笑!
不是平素的那種淡笑或冷笑,更不是獰笑與嘲笑,而是開懷露齒、縱聲長笑。那笑容如此燦爛,笑聲又是如此清越,如鶴鳴秋水、鷹嘯長空,剎時間穿透而來,直叫人心底微震。
吳鉤捂著被震得發疼的胸口,半響沒回過神。
他們家主子這又是怎麼了,竟能笑成這樣?
不就是吩咐停車待命嘛,這有什麼可樂的?他剛才可瞧見軍醫上車了,軍醫還能弄出什麼好事兒來?
此時,孟淵的長笑聲終是停息,車簾啟開一條fèng,有女子的說話聲傳了過來,那聲音清淡溫柔,給人的感覺十分舒服。
雖不敢去細聽那聲音都說了些什麼,但吳鉤知道,這一定是郡主娘娘在說話,若問這世上有誰能降服住他們家主子,除了郡主娘娘再沒第二個人。
輕柔的說話聲持續了一會,便自停了下來,不消多時,軍醫便下了車,孟淵的面色也已冷肅如常。
他向吳鉤打了個手勢:“調轉車頭,回金陵。”簡斷有力的聲線,卻似飽含著激越與欣喜,言罷他便下了馬,逕自登上了車。
“遵命。”吳鉤利落地應了一聲,一直歪著的腦袋已經擺回了正常位置。
無論如何,他們這些追隨孟淵之人,自是唯他馬首是瞻,這會兒別說掉頭回京了,就算孟淵說要攻打金陵,他吳鉤頭一個提刀跨馬殺回去……當然了,這種情況是根本不會發生的,就算他們主子曾經有過這種打算,那也是曾經罷了。
吳鉤甩甩頭,甩去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飛快地傳令下去。不多時,車隊再次駛動,只是這一次,車隊前行的方向,卻是大漢朝的首都金陵城。
車輪轆轆,帶動起一陣塵煙,小半個時辰後,西華門高大的箭樓已然在望。
傅珺依在車窗邊,面上含一縷淡淡的笑意,只覺得胸中鼓漲著無法言喻的情緒。
孟淵小心地環著她,溫暖的大手撫在她的手上,而她的手,此刻正輕輕按著小腹,那裡面,正孕育著一個小生命。
前世今生,從未有一刻如此刻這般,讓她覺出一種真切的幸福。
她抬起微濕的眼睛,看向窗外。
不知何時,天空已然放晴,朝陽在前方揮灑著燦爛金光,照亮了寬闊的大道,亦照亮了每個人的眼睛。
這一隊車馬,便如同行走在金色的河流中,沐浴著燦爛的霞光,帶著新生的力量與希望。
她忽然覺得滿足,前所未有地滿足,那酸軟而微甜的情緒,一絲一縷漲滿了她的胸臆。
在那個瞬間,她想要笑,亦想要哭,然而最終,她只是緊緊握住了身邊人的手,與他一同望著漸漸臨近的城市。
在他們的前方,絢麗的紅光正燦然躍出地平線,晴空如洗,風色正好。
(正文完)
後記
2015年3月,當我在電腦里敲下這篇文的第一個字時,我的心裡有且僅有一個念頭:寫完它。
無論這篇文最終呈現出來的是何種態勢,展現在眾人眼前的又是何等形象,我都必須完成它。
與其說這是我的決心,毋寧說是我的執念。
雖然有著多年寫作的經歷,但我從來沒有完成過一部超過十萬字的作品,以前的我最常寫的文體是散文,還是唯美抒情那一款的,我想從這篇文里你們可能也會感受到,我並不很擅長編故事。
於是,完成這樣一篇超百萬字的作品,於我而言有多麼困難,你們也應該能夠想像得到了。
好在,這篇文終於寫完了,無論過程如何,其結果終究是如我所願,我也長出了一口氣。
不可否認,這篇文在諸多方面皆有不足,節奏、人物、細節與事件之間的勾連等等,現在回頭去看,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不過有一點我必須承認,這確實就是我想寫的“那一本書”,書里的人物,也已經盡我所能地接近了我所希望塑造的“那一個”。
就像我在某篇書評里所說的那樣,我就是想寫一個普通人的故事,就是想描摹一個普通人,她有著普通人的智慧與個性,也有著普通人內心的堅守與信念。
與此同時,我還希望塑造一個堅持不肯被大環境同化的穿越者,這種不被同化,不是“舉世皆醉我獨醒”的居高臨下,而是“我就是我”的跡近於卑微的執著。
我始終覺得,這些存在於普通人心裡的渺小而堅定的願望,是這世上最迷人最美好的事物,也最能打動人心。或許並不能打動你,但毫無疑問,它打動了我。
身為作者,我總要先被自己的故事打動,才能奢望用這故事去打動讀者。
我不敢說我做到了,我只能說,我已竭盡全力。
真的很感謝耐心的你們,陪我一同守在坑裡直到結文;也很感謝包容的你們,給了我完成夢想的機會。
是的,寫作是我的夢想,亦是我的信仰。
在人生行至中途時,我很慶幸能夠領悟到這一點,放下冗餘,拾起荒廢的筆,寫下了這篇文。我更慶幸的是,能夠在這裡與你們相遇,你們的每一句評論,都讓我覺得寫作不是那麼孤獨的一件事,至少,有你們在我身邊。
剛才翻看了一下這篇文首發的時間,恰好是去年的五月間,而這篇文正文完結之時,也在五月。
五月,是薔薇盛開的時節,是春暮夏初,萬物生機盎然的時節。
不敢奢望你們每個人都喜歡這篇文,但我衷心希望著,當我再度回來時,仍然能夠看到你們,再度與你們結伴同行。
姚霽珊
ps:接下來還三張番外,會以每天一章(二合一)的形式發文,發文時間為中午一點以後。
pps:還有第599章發重的問題,讓大家多花了一次錢,非常抱歉,番外的最後一章會發在免費公眾章節里,就發在這篇後記的後面,請大家移步過去看。
番外一 春聞笛
四月的薔薇開了謝,謝了開,開開謝謝,翠翠紅紅,便如這人間歲月,總沒個消停的時候。
傅庚自前湖拐進夾道,頂著半肩的花瓣兒,眉間擰出一個川字來。
前頭的賀客擠了個滿滿當當,大花廳里已然熱鬧到了不堪的地步,他心頭絮煩,實也不願意再去前頭聽那些諛詞,與傅莊別過後,便乾脆避進了垂花門。
總歸今兒成親的是傅琮,長房才是最要緊的,他這個三叔少露幾面兒,想必也不會有人注意到。
夾道里沒什麼風,陽光正攀在牆頭上,高高地擎起一面闊大的金旗,晃得人睜不開眼。他走得有些熱,將外罩的墨綠袍子解下來,露出了裡頭靛青的長衫,衣擺下銀線纏著蟹殼青,勾起森森竹影,千枝萬葉虛虛地浮著,光線下一起一落,宛若隨風搖曳。
“山樵……”他起頭喚了一聲,便又攏住了聲息。
他倒是忘了,今兒來得人太多,山樵被大管事借去招待人客,忙得腳不點地,他身邊便只剩下了一個畦田,卻也在方才隨傅莊去取東西了。
傅庚搖了搖頭,順手將袍子搭在臂上,眸光一轉,便瞧見了肩上的花瓣兒。
粉嫩的薔薇花瓣兒,安靜地停落在靛青的衣衫上,像斂翼的粉蝶,他這廂輕輕一拂,那粉蝶便翩翩地飛了出去,牽扯著人的眼睛,像是由不得你不去細看。
只是。這世上萬般的人與事,又哪裡經得住細看與深究?越是華麗的外表下,掩藏著的。便越是陰暗與醜陋。
傅庚的眉頭鎖得更緊了些。
他想起傅珺前些時候偶爾透露的話風,還有她今天請他與袁恪演的這齣戲。
傅珺在查色盲一事,他也是知曉的。今兒他與袁恪聽了傅珺的安排,一著綠、一穿紅,若說這裡頭沒有隱情,他無論如何也不會信。
只是,他那個女兒一向口風很緊。她若不想說,他怎樣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不知何故。傅庚的心裡浮起些隱約的不安,總覺得,這平南侯的繁花似錦、爛漫春光,只恐不得久長。
心裡揣著這個念頭。他走得越發心不在焉,待聽見耳畔傳來潺潺水聲時,這才發覺,他已然站在了聞笛別館的淺溪邊兒上,眼前落英成陣、亂紅飄墜,清澈的溪水裡零落了無數的粉蝶兒,石階上也滿滿皆是,堆雪似地鋪了一層,卻是東風卷得均勻。
傅庚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他原是想回秋夕居的。不想反倒來了此處,與秋夕居恰是兩個方向,看起來他方才是想得太入神了些。
略停了停。他回身便往花障里行去。
今日女客來得也多,這會子想必正是新婦入洞房之時,晴湖山莊定是熱鬧得緊。這聞笛別館雖說一向少有人來,但也並非避人之所,且此時又恰逢花期,那薔薇架搭就的穹頂別是一番意趣。萬一又像上回那樣,在這清幽花好處逢上幾個不速之客。卻也煞風景得很。
如此一想,傅庚的步子便邁得更疾了。
他還是儘快回秋夕居的好,那裡地處侯府內宅的最西邊兒,路口還有人守著,比這裡可省心得多。
心裡轉著這些念頭,他一壁加快腳步往花障的方向行去,方行至那花障的出口處,驀地眼前一花,猛不防那裡頭竟鑽出一個人來。
傅庚一下子停住了腳步。
來人想必亦是未曾想到此處竟然有人,也愣了神。
兩下里正正打了個照面兒,傅庚驀地覺出對面之人有兩分面熟。
眼前的女子穿著件水蜜色長褙子,發上只挽一支芙蓉金釵,杏黃色錦帶束出纖腰,下頭墜著羊脂玉雙環禁步,長長的流蘇結垂在裙邊,膚色白膩、容顏清美,正是上回在花障中偶遇的那位顏姑娘。
顏茉顯然也認出了傅庚,面上有著一閃而逝的尷尬。
兩個人相對而立,心底里同時生出荒謬與啼笑皆非之感。
頓了頓,傅庚終是微微點了點頭,和聲道:“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