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理皇上既然說了"道喜",吳應熊便該跪下說"謝恩"才是,然而他明知父親所有榮耀,都是從這降清賣明中而來,"平西王"三個字好比恥辱柱,一橫一豎地記錄著父親發國難財的斑斑劣跡,官做得越大,恥辱也就越重,更有何喜可言?父親這些年來南征北戰,不是殲滅南明餘黨,就是圍剿義軍殘部,總之是為了滿人打漢人,自己此次隨父從軍,難道也要與父親一起並肩作戰,與漢人為敵嗎?因不願就這個話題談下去,只道:"臣也給皇上道喜了。普通人家講究三十而立,成家、立業,是人生兩件大事。皇上年未弱冠,已經在一年內既親政又大婚,可謂雙喜臨門,把平常人一輩子的心愿都完成了。此後國泰民安,四海昇平,建立不世基業,那是指日可待。而皇上政務繁忙,日理萬機,不再上書堂,自然也不需要伴讀郎了,因此只等皇上大婚後,臣便要告辭離京,浪跡天涯去。"

  順治苦著臉說:"你就好了,可以滿天下到處走,去找你那位明姑娘,可是我……唉,你是知道我心思的,我才不要娶那個蒙古公主,她是多爾袞選定的人,倒要朕來喝這杯苦酒。這可真是,不該來的來了,不該走的倒走了。"

  這是皇上家務事,何況願不願意都非娶不可,吳應熊自然更加不好接口,只得笑道:"應該是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皇上大婚後琴瑟和諧,後宮粉黛三千,不久兒孫繞膝,還怕不熱鬧嗎?"

  君臣二人酬酢應和,都把真心藏起,虛情寒暄,把些『迷』雲煙霧來遮住自己的本心,只說些現成的客套話兒。在吳應熊是覺得福臨已經親政,是高高在上的當朝天子,再不能同以前那般言語無忌了;在順治則是覺得吳應熊遠行在即,一心只盼自己大婚好放他早早離宮,再不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放在心上,便有些鬱鬱不樂。

  兩個人影子還未分開,心卻已經先走得遠了。

  自從二月進京,卓禮親王吳克善與女兒博爾濟吉特慧敏在行館裡已經住了整整六個月了。然而,大婚的日期仍然遲遲未定,吳克善三番幾次託了巽親王滿達海等人在朝堂向皇上奏請舉行婚禮,順治帝只是託辭親政之初,無暇他顧,將婚期一延再延,並且大有繼續拖延下去的趨勢。

  吳克善暗暗著惱,眼看秋風乍起,再不行禮就要到冬天了,到時大雪封路,連家都回不去了。只得老下臉皮,求了懿旨親自進宮向太后說項。

  來了慈寧宮,大玉兒正與洪承疇下圍棋,聽到哥哥來到,十分高興,連聲說"請"。洪承疇便要請安告辭,大玉兒笑道:"哥哥乃是至親,又不是外人,無須迴避。"又命素瑪看茶上點心。素瑪原是大玉兒的親姐姐、宸妃海蘭珠嫁到盛京時從科爾沁帶來的家生子兒,與吳克善也相熟的,看見本家王家來到,殷勤不同尋常,不一刻將各『色』茶點擺滿了一炕桌子。

  大玉兒失笑道:"這傻丫頭,還是心實,我哥哥便是大肚子彌勒佛,也吃不下這許多呀。"又讓王爺說,"哥哥好歹每樣嘗幾口,也不枉素瑪的一片痴心。"

  吳克善進宮前本是滿腹的牢『騷』,見了這般陣仗,心早已慈了,和顏悅『色』地喝了茶,又拈塊姜米糕慢慢地嚼著,緩緩奏道:"太后明察,我爺兒倆在行館裡已經住了一春一夏,眼看著秋去冬來,再不行婚禮,就要在京城過冬了。原打算我先回去,只把敏兒留在京里。無奈敏兒哭哭啼啼,非要同我一道回,所以來向太后討個主意:或是我們一道回去,再等消息;或是把敏兒留下,我自己先回,等有了准信兒再來。"

  大玉兒沉『吟』道:"哥哥說哪裡的話?慧敏是欽定的皇后,有什麼準不準信兒的,怎麼會讓她來了又走?皇后大婚,哥哥怎麼能不在場?納彩禮可交給誰呢?我這就著禮部商議,務必儘快擇定良辰吉日,舉行婚禮。"又轉身含笑向洪承疇道,"這一道懿旨,就由洪大學士代擬了,你明兒先與眾臣工們通個口風,到了朝上,務必同聲同氣,齊心協力,勸得皇上同意才好。"

  洪承疇笑道:"太后娘娘放心,卓禮親王放心,大婚是喜事,這紫禁城裡,也的確要好好辦一場喜事來熱鬧熱鬧了。微臣一定盡心盡力,促成這樁好事。"

  吳克善聽到太后一口應承,又聽洪承疇答應幫忙說通,料想他們理應外合,上下協力,這次必定會有好消息,便放下心來,又坐著說了幾句閒話,方歡歡喜喜地告辭。回到行館,歡天喜地地說:"這回好了,太后已經親自下旨,很快就有信兒來的。那些嫁妝箱子,都要趕緊準備起來,標好序目,千萬別漏掉一件半件。"又將早已備下的妝奩禮單翻查一遍,再三核實。

  果然沒幾日,宮裡便有旨下來,定準了八月十三行納彩禮。到了這日清晨,太和殿正中設立節案,內閣官員鄭重取出"節"來放在案上,丹陛下作為禮物的馬匹成左、右排列,俱披紅掛彩。正使、副使、執事官員、文武大臣一身朝服,各就各位。吉辰一到,正、副使跪聽宣制官宣制:"皇帝欽奉皇太后懿旨,納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為後,命卿等持節行納彩。"讀畢,大學士洪承疇取節授正使,正使持節下丹陛,副使隨行,御仗前導,正、副使出宮,校尉抬著龍亭,衛士牽馬,出太和中門,直奔吳克善下榻的行館。

  吳克善一早做好準備,見了洪承疇,滿口稱謝,受過彩禮,即行納彩宴,用餑餑桌一百張,酒宴桌一百席,羊八十一隻,酒一百壇,均取吉慶祥和之意。接著又行大征禮,正、副使向吳克善出示禮單,除了馬匹外,另有黃金二百兩,白銀一萬兩,緞一千匹,以及許多金、銀器物等。吳克善謝了接過,又取出妝奩禮單來請洪承疇指點,詢問該有何添減酌加處。洪承疇看時,只見描金帖子上密密麻麻寫著彩禮明細,計有:

  金如意三柄、玉如意一對、帽圍五百七十三匣、領圍五百七十三匣、各『色』尺頭二十七匹、各『色』福履五百七十三匣、各『色』花巾五百七十三匣;紫檀雕花大寶座一張、紫檀雕花炕案二對、紫檀事事如意月圓桌一對、紫檀茶几二對、紫檀足踏二對、紫檀雕花架几案二對、紫檀雕花架幾床一張、紫檀書格一對、紫檀雕龍盆架一件、紫檀雕花大櫃二對、紫檀雕花匣子二十件、紫檀雕花箱子二十隻;朱漆雕龍鳳箱子二十隻、朱漆雕龍鳳匣子二十件、大紅緞繡金雙喜帳子一架、紫檀雕福壽鏡二件;脂玉夔龍雕花『插』屏一對、漢玉雕仙人『插』屏一對、脂玉雕鶴『插』屏一對、脂玉、漢玉雕魚龍、仙人山子、喜梅仙人山子、和合山子、荷蓮雙喜六件;金福壽雙喜執壺酹盤一對、金粉妝一對、金海棠花福壽大茶盤一對、金如意茶盤一對、金福壽碗蓋一對;金胰子盒、金桂花油盒、金漱口碗、金抿頭缸、金牙筋、金羹匙、金釵子、金漱口盂、金洗手盆各一對;另有四季衣裳、金銀珠寶,不計其數。

  饒是洪承疇見多識廣,看了這副嫁妝陣勢,也不由咋舌。他早知蒙古雖然地處偏僻,然而博爾濟吉特家族福蔭綿久,家底頗豐,絕非初初建國的順治王朝可比,卻也沒有想到會豐厚到如此地步,不禁笑道:"這可把皇上的大征禮單比下去了。"又問,"我看這上面許多梳妝洗漱用具,好不細緻周到,自然是給皇后備下的,只是怎麼全是金器,連銀的也沒一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