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下一位是——巫馬同學。”

  “從目的來看,荊軻刺秦,一個是燕丹為了報當年在秦國為質子時,秦王‘遇之不善’之仇,另一個是為了先發制人,不被強大的秦國鯨吞;專諸刺吳王僚,是公子光認為吳王僚不是一個好的王,而他自信能成為一個好的王,簡單來說,是為了篡位;聶政之刺韓相俠累,是韓大夫嚴仲子與韓相俠累庭爭結怨,為報私仇;豫讓之刺趙襄子,是身為智氏家臣的豫讓在智氏被滅後,為報主子之仇。看起來,他們的出發點好像都是好的,可我認為,不能僅憑一個好的出發點就肯定這一整件事。秦國的強大不僅僅是因為一個秦王的存在而強大,如果刺殺一個君王就能讓整個國家覆滅,那刺客這一行業也太過令人膽寒了。刺秦的成功與否,都只會加速燕國的覆滅,如果成功了,燕國流的血只會更多。專諸刺吳王僚,從結果來看,公子光即吳王闔閭的確比吳王僚好,可這種誰殺了王誰就能成王的方式我很不贊成,這樣的話還真是誰都可以當王。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只因庭爭結怨便想殺了對方,說明嚴仲子並不是一個好的臣,有庭爭的存在說明這個國家還有救,但到了人人都指鹿為馬的時候,國將不存,而臣又安在?豫讓之刺趙襄子,只是豫讓為報智氏的知遇之恩,並不在乎智氏與趙襄子各自是怎樣的人,殺死趙襄子只會讓晉國的大地徒增更多的紛亂。所以,我對這幾個刺殺事件都是持否定態度。”巫馬一股氣說完之後,坐了下來。

  “嗯,巫馬同學很有政治眼光呢。接下來是——弓如同學。”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然而諸行無常,有了多個王,從此,世間便紛爭不斷。狼煙使天空變了顏色,對,天空也只是稍微變了點顏色,因為它高高在上。而土地卻承受了許多,馬蹄的踐踏,堆積如山的屍體,土地已經傷痕累累,也許是因為它厚重,就註定了它必須承受這些東西。‘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既可以澆灌農田,又可以澤披蒼生,還可以承載——血液和眼淚。劍是利器,刺客也只是工具,不需要同情。可是我認為這四位刺客死的時候,一定流淚了,對他們來說是恥辱的、也不能被人看見的眼淚並沒有滴落在地上,而是隱藏得很好,藏在了血液里,最終,隱藏著眼淚的血液會流到河流裡面,到了河流裡面,眼淚就不需要隱藏了,因為人們已經辨認不出它是眼淚了。這些刺客的眼淚首先會在河流里尋找另一種眼淚——帝王的眼淚。帝王不會流淚,帝王只會讓黔黎流淚,可這些刺客的眼淚相信在河流里一定可以找到帝王的眼淚。最後,我想荊軻的眼淚會在易水徘徊,那是他跟好友高漸離分別的地方,不久之後,高漸離的眼淚也會在易水跟荊軻的眼淚相遇。聶政、專諸和豫讓的眼淚會流到他們各自所辜負的人所在的地方,希望可以求得寬恕。生有所負,若無來世,則以淚寄之。水可以淡化血液的顏色,可以承載各種眼淚的重量。當虛無之淚在空中遊蕩了太久,河流會敞開他的懷抱,承受虛無的重量。”

  “嗯,不愧是弓如同學啊,角度獨特,見解也這麼有趣。那麼就問到這裡吧。”

  “為什麼呀?”千代抱怨道。

  “千代同學,你又有什麼意見嗎?”

  “老師,這不才問了幾個人嗎?”

  “你還想讓老師一個一個問完,那得花老師多少節課?剛才問的那幾位同學,都是觀點比較獨特,也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而且都是比較活躍的,平時不怎麼喜歡開口的同學想要說會自己站起來的,不想開口老師也不會強求的,這樣還不夠嗎?”

  “這個……”千代突然計上心來,“不夠,老師,至少還得再問一人,才算得圓滿。”

  “是嗎?那再問誰,才能讓你滿意?”

  “就是褚師同學啊!褚師同學肯定有獨到的見解,請老師一定讓我們聽聽。”

  ……

  教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估計現在教室里有不少同學正在暗暗詛咒千代。在教室里、在眾人面前提起褚師,無異於讓大家回想起在苦輪島時,由北宮所引出來的褚師那令人毛骨聳然的答案。好在那一次並不是由褚師本人親口說出來,不然眾人的心理陰影只會更加加深。可這一次,如果由褚師本人親口說出來的話,可能又會嚇壞不少同學吧。苦輪島歸來之後,連北宮都已經對褚師避之不及了,沒想到這次竟由千代擔當了導火線。千代這麼做並非出於想把褚師的獨特想法分享給大家的好意,之前弓如已經明確跟千代說過,與褚師已不再是朋友,要以陌生人相待。可千代畢竟是千代,跟弓如是從小玩到大的,這幾天弓如情緒這麼低落的現象她是看在眼裡的,這種現象她以前也只見過一次,是在弓如母親去世的時候。所以千代認為肯定是那個褚師傷了弓如的心,弓如很重視朋友,不會這麼簡簡單單地就不要了,那麼問題肯定是出在褚師身上,肯定是褚師的錯。千代在心裡暗自決定,不讓褚師過上好日子。

  弓如瞪了一眼千代,千代一副全都包在我身上的表情。

  “這樣啊,難得千代同學也這麼關心褚師同學,褚師同學,就說說你的答案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