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於朋友的遺稿,我不打算從心理的角度加以分析,更不願將之看作一篇拙劣的奇遇小說,我能想到的最好方法,是用一座迷宮來闡釋(或說破解)另一座迷宮,就像用一個人的命運解說另一個人的遭遇。在我對以下幾位迷宮製造大師及其作品的介紹中,就隱含了我的幾點解釋(它們或許彼此衝突,但這並不重要),由於它們是如此顯明,我在文中就不一一指出了。

  羅熱· 博奈(1863—1952)博奈是在旅途中降生的,其雙親是馬戲團的雜技演員。他六歲時便成了孤兒,據說其父堅持在狂風中進行鋼絲表演,結果從102 米高空墜落,當場斃命,不久後,其母也因肺癆亡故。博奈在馬戲團老闆的壓榨、虐待之下,度過黑暗的童年,曾做過雜役、馬夫、小丑、鼓手。1878 年,博奈被迫開始了鋼絲表演生涯,曾因在幾根鋼絲間做大幅度跨越而名噪一時。1885 年發生了一件改變博奈一生的事,他經人介紹認識了弗朗基男爵夫人,並被這位仰慕他勇敢品質的貴夫人帶入上流社交圈。這以後,博奈又結識了偉大的巫師拜沃特,在拜沃特的啟發誘導下,博奈轉而潛心鑽研迷宮製造。

  早年悽慘的經歷,造就了博奈乖戾的性情,這種乖戾也表現在他前期的迷宮作品當中。他對迷宮的興趣肇始於對死亡迷宮的痴迷,他認為迷宮對於迷失其中的人應當是致命的。1890 年,他在尼維斯山的懸崖峭壁上修造了一座鋼絲迷宮,並向當時許多迷宮製造者、鋼絲表演大師和魔術師發出挑戰。據記載,到1894 年底,已有7 名進入鋼絲迷宮的人墜落山澗身亡。1897 年,該迷宮被英國人斯托克斯征服。

  正當博奈準備再造一座鋼絲迷宮,向斯托克斯挑戰的時候,他遭受了一次幾乎致命的打擊,使他從此拋棄了對死亡迷宮的狂熱。1898 年春天,博奈正在歐洲各地挑選修造新一代鋼絲迷宮的最佳地點,他的幼子趁他不在,偷偷闖進了一直作為禁地的迷宮實驗室,結果這個可憐的孩子陷入了恐怖的絲線迷宮。絲線迷宮的危險之處在於,迷宮探訪者只要走錯一步,就會被一根絲線纏住,繼續走下去,絲線會越纏越多,並迅速收緊,最終令探訪者窒息而死。當博奈的妻子尋找兒子尋至迷宮實驗室的時候,孩子已然被裹死在了一大團厚重的絲線當中。

  經歷喪子之痛的博奈從此過上隱居生活,變成了一個靜謐、深邃的人。在倫敦郊區,他開始製造那種後來令其在迷宮製造史上留名的作品,我們可以暫且稱之為“隱形迷宮”。有研究者認為,隱形迷宮是博奈首創的,這未免言過其實。有證據表明,古時已出現過不只一座隱形迷宮,只不過因為年代久遠,無法確切考證,所以只能權且將它們視為想像力的產物。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或顯或隱》一書收入的一則傳說—公元1644 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占領了紫禁城,但他並不知道,早在十年之前,崇禎皇帝便已著手在紫禁城中秘密修建一座迷宮,這座迷宮並不是獨立的建築,它依附於其他殿宇宮室的夾層、影壁、迴廊、假山、暗影、枯井……這是個巧妙利用皇宮中層出不窮的暗處、死角,並以密道貫通它們的系統。城破之後,崇禎並未自裁,他躲入了早已建好的隱形迷宮。此後,滿人入主皇城,崇禎仍在紫禁城中,我們可以想像,他還曾以那種近乎幽靈的目光窺視過清朝王室的生活起居。

  但博奈的“隱形迷宮”並沒有強調躲藏的功能,實際上隱蔽的只是迷宮本身,但它的每個局部又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其間沒有暗道、密室。這類迷宮潛藏於鄉村別墅、農舍、曠野、樹林之中,它借用了其他事物的布局特點和人們習慣性的視角,外行人在這裡看不到迷宮,他們迷失其中,只會感到納悶兒。博奈說,他只想通過這種方式留住客人,看他們迷路時的滑稽相兒。他會坐在家門口,等待剛剛告別的客人跌跌撞撞地走回來。而那些帶有挑戰意味的迷宮和他再沒關係了。

  博奈晚年痴迷於觀測星相,這一愛好和他的迷宮製造也扯上了關係,他在星相圖上連線,由此構造出很多個迷宮星座。研究者們將這些以星球為點,要用光年丈量的迷宮,也歸入了隱形迷宮一類。

  保羅· 霍爾默(1895—1967)霍爾默生於優裕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律師,母親是畫家。他自幼迷戀各種機械裝置,同時堅信自己肩負著神秘的使命。在寫於1957 年的自傳中,他回憶說,他七歲那年夏天曾在一面古老的鏡子裡看到過不可思議的幻象。他早年的學習成績一直優異,被認為是神童。十七歲時,他還親手打造過一架專門生產塵埃的機器。

  上大學時霍爾默主修建築,後來他又轉向城市規劃領域。在周圍人看來,他是個前途無量的青年,但霍爾默真正的目的並不是要做一名單純的城市規劃師。在研習建築的過程中,他接觸到了羅熱· 博奈關於隱形迷宮的幾篇論文,深受觸動,從那以後便秘密投身於對迷宮製造的研究。這一時期,他曾在家中造過幾個超小型迷宮,他稱它們為迷宮捕鼠器。1923 年,霍爾默造了一座由三根扭曲的鐵管組構而成的迷宮,這座迷宮只能容納一人,所以也稱單人迷宮,探訪者必須嘗試變換各種體態,才能挪出迷宮。

  不久以後,霍爾默便不再滿足於這類玩具式的作品了,他心中暗藏著宏闊的計劃。在他成為城市規劃師後,他開始將隱形迷宮的思想與城市規劃結合起來,但他無疑比羅熱· 博奈走得更遠,他的迷宮代表作被研究者稱為“變幻迷宮”。變幻迷宮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不僅是隱形的,而且它們只在特定條件出現的時刻,才成為迷宮。所謂的特定條件,可以是晝夜更替、季節轉換、天氣變化等等。1935 年,霍爾默主持了瑞典城市約克莫克的規劃工作,後來人們發現,這座城市在天氣晴好的日子普普通通,但一到雨天便會化身為一座清冷、朦朧的迷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