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竹竿上的粗糙處,還掛著一條白線,大概是從那個人的衣服或者什麼上面剮下來的。”

  他扔過一個證物袋,這倒值得看看。是很粗的白線,感覺相當結實、有韌性。

  我一邊端詳,一邊問他說:

  “然後,你想必找了身高相仿的同事,腰系安全繩蹲在相應的位置,於是發現,他的臂長加上竹竿的長度,足以將頂層22層陽台上的花盆捅下去,讓它砸在某人頭上?”

  “不錯。我們有了這個假設後,又收到好幾條疑似相關的線索:

  “第一、類似事件,遠不止這一起。開春了,很多居民從花市買了盆栽回家養,有些放在陽台上,然後也沒人碰它,就莫名掉落了。如果沒有這樁流血事件,誰也不會當這是個事兒。樓里鄰居大多情感淡漠,有些根本不說話;就是熟識的,也頂多是遇上了順口抱怨一句,誰也不會把大伙兒湊到一塊,專門坐下來討論這個事兒。所以,信息一匯總上來,所有人都很驚訝:這一個小區里,無端掉落的花盆,共計25個之多!而且都集中在案發前這幾天,而近來一直天氣靜好。

  “第二,這個神秘男子,曾經一度跟蹤過范先生。案發後,我們去調取了小區門口的監控錄像,果然,有這麼一個人,在救護車來後、我們趕到之前,出了小區。因是黑天拍攝,畫面質量非常要命,只能大概看出,基本符合女證人的描述。而案發當天,他大約在中午就進入了小區,還牽著一大摞什麼東西——他把它們捆好了,用繩子在身後拖著走。我們暫時對不明物體存疑,又快速查看了之前許多天的錄像。結果發現,從本月初開始,回家的范先生身後總是跟了個人,就是這位,絕對沒有錯。死者自己當老闆,工作時間相當自由,每天去公司照一眼,經常下午兩三點鐘甚至中午就回來了,之後再有什麼安排另說。所以,那些跟蹤錄像都是光線相對較好的時候拍攝的,清楚多了。”

  “我提個問題:既然范先生作息如此,案發那天,為什麼那麼晚才回來?”

  “這不是Lemon小姐的案子下周一開庭,他跑去跟律師套招,一直套到那會兒。這幾天他都這樣,全天候泡在律師事務所,很有點如臨大敵的意思。而他和停車管理員爭吵,也是為此:范先生認為,他以前回來得早,現在傍晚才回來,等於少停了好幾個小時,可管理員還收他一樣的停車費;但管理員說了,以前是回來得早,但還老開出去夜生活呢,所以停車時間並不比現在長,收一樣的錢完全公平合理。倆人掰扯不清楚,打起來了。”

  “那,那個人跟蹤他,也要開車嘍?在後面尾隨著他,一路跟他到家?”

  “不。停車場也有攝像頭,卻從沒有那樣的人出現過。我們推測,這個人知道範先生平時大致的下班時間,就在小區門口附近蹲守,等目標走進小區,他便現身跟隨,但不到兩分鐘就出來了。好像只是陪他走這一段路,看著他進了樓門隨即折返,感覺是——送他一程,只不知道是送別還是送葬。”

  “既然如此,范先生這幾天晚到家,他不是要等很久?他等下來了嗎?”

  “他不是沒等下來,他是根本沒有等。就在范先生改變日程的這幾天,從月初一直持續的跟蹤突然停了。但他並非不再出現,而是不再追隨范先生的腳步。他開始不定時地出入小區,有時上午,有時下午,而且不再是來來就走——他在小區中滯留,半小時一小時不等。”

  “然後,花盆的神秘掉落事件就發生了?不過,我真不明白,這麼一個可疑人物,近一個月的時間詭秘出沒從事可疑活動,案發當天還拖進來那麼一大摞可疑的東西,小區保安都死了嗎,居然沒人上前問一句?”

  “你忘記他們是全世界最糟糕的物業了嗎?保安們根本不願辛苦站崗,只會呆在能看見攝像監控的屋子裡,但也沒人盯著屏幕,整天湊在一起打撲克。我估計,就是那提供了諸多重要線索的珍貴的攝像頭壞了,他們也不會知道。”

  “幸虧它很爭氣,沒有壞。”

  “小說里的攝像頭一向很爭氣,它們會視劇情需要來決定自己要不要壞。”A探長來了個經典的總結,“不過,還有更爭氣的。或者,這不是它的功勞,而是嫌疑人的配合。你知道,小說里的嫌疑人偶爾也會很配合。”這是幽默上癮了,“就在他結束跟蹤前最後一天,給了我們難得清晰的一幕。”

  “你看見他的臉了?”

  “看見他的臉我還找你呀?”和對待前十四位推理迷的彬彬有禮不同,A探長跟我說話相當不客氣,看來十四這個數字是他的臨界點,“一般情況下,攝像頭又高又隱蔽,很難拍到近乎特寫的畫面。但那天,那個人意外地在攝像頭下方停留,這是我們能得到的最近的距離。但即使如此,由於像素太少解析度太低,人看起來依然是黑白灰三色凝聚而成的色塊,只能看出他確實很高——跟旁邊的景物對比就知道;他的穿著顯得灰塗塗的,要沒有證人證言,我會覺得是鏡頭髒了;他的頭髮真的很濃密,比別人的都黑一個顏色。我們對他形貌的了解,主要就是從這兒來的。”

  “那這次意外停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