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他太太,就是上次探長在臥房裡見到的那位啜泣不已的女士,仍緊緊握著手帕。每問完一個問題後,都期待著別人的鼓勵或安撫,她比其他人接受了更長的偵訊,因為她是惟一站在死者正後方的人。
“女士,我們是不是來了解一下,”驗屍官說:“你站得離死者最近,將近兩個鐘頭,難道對這個人或他的同伴沒有一點印象?”
“我不是一直都排在他的後面!我說過,我沒有注意到他,直到他倒在我的腳前。”
“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誰排在你的前面?”
“我不記得了。是個男孩子——一名年輕男子。”
“那名年輕男子後來到哪兒去了?”
“我不知道。”
“你看到他離隊嗎?”
“沒有看到。”
“描述得出他的長相嗎?”
“可以。膚色黝黑,長相像外國人。”
“他一個人?”
“我不清楚。應該不是,他當時正在和人說話。”
“你怎麼會不清楚三個晚上前發生了什麼事?”
驚恐嚇得她花容失色,她說:“因為,”她補充,驗屍官突如其來的惡意嘲弄使得她骨幹僵直。“排隊的時候,沒有人會去注意旁邊的人。我和我丈夫當時幾乎都在看書。”然後她又開始一陣歇斯底里的哭泣。
一身光滑絲緞的胖太太,剛從受驚和難過中恢復。她回憶案發當時的恐怖多於自願告知己身的故事。豐滿的臉和棕色紐扣眼無一不顯示出她對自己在這樁案子裡的角色十分自豪。直到驗屍官向她道謝,毫不理會她說到一半的話,她才有些失望。
一名生性溫和的瘦小男子,行為嚴謹得像個警察,顯然相信驗屍官是個智力平庸的人,耐心回答長官的問話。
他說:“是的,我注意到當時隊伍是兩人兩人並排。”陪審團不禁吃吃竊笑起來,溫和瘦小的男人看起來有點難過。
他和另三名隊伍中的目擊者對死者不是沒印象,就是根本沒有注意到離隊的人。他們微不足道的資料都於事無補。
自命不凡的劇院門房倒還幫上一點忙,他告訴驗屍官他以前見過死者——好幾次。他是沃芬頓的常客,但他對這個人一無所知。他總是西裝筆挺的,不,門房守衛說,他不記得他有同伴,雖然他確定那名男子以前從不獨自前來。
訊問過程中的氣氛讓格蘭特沮喪,一名沒有人認識的男子,被一個沒有人看見的人刺殺。這事太離奇了。除了、從匕首推斷出兇手的食指或大拇指受傷之外,沒有其他線索。被害者方面,僅能等信實兄弟的職員查出是誰賣掉那條同色系圖案相同的淡紅色領帶。在一群無知的人對兇案作出決議之際,格蘭特腦中縈繞不去的是洛克萊太太提到的那名年輕外國男子,他起身去打電話。她的印象會不會只是空穴來風——她對那把匕首所產生的聯想,正好和他對地中海人的假設不謀而合?兇案曝光時,洛克萊太太口中的年輕外國男子就已經不在現場了。惟一從隊伍里消失的人肯定就是殺死被害人的兇手。
無論如何,如果有任何新的消息,他會在蘇格蘭場找到答案,若是沒有,他決定請自己喝杯茶。他正需要。徐徐啜口茶有助于思考,沒有巴爾克不堪其擾的報表,沒有總督察的頂頭上司。有幾個特別想法讓他懸念不已,格蘭特就要有所發現了。他輕啜著茶,以平直的調子,一篇篇念著他熟悉的詩句及文章,慢慢催生出他的驚世巨著。他寫的報告已到了驚人的水準,能讓他聲名大噪,躋身為現代文學的巨擘之一。
第四章
格蘭特通過電話得到的消息,讓他把喝茶時所想的事全拋諸腦後。一封用大寫字母寫的信函在等著他,格蘭特對這檔事已經司空見慣。蘇格蘭場對於大寫字母信函經驗豐富,他攔計程車時,不覺莞爾一笑。人們總是用大寫字母以表示信並非出自於他們之手!而他真誠地希望他們不要這麼做。
在他拆開那封待拆之信前,在上面沾了些粉末以便採集指紋。他優雅地裁開信封口,用鑷子鉗著那封看來厚重但其實很輕的信,從中抽出一捆英格蘭銀行發行的5英鎊銀行券(BankNote,為當時中央銀行發行的期票,可代替貨幣使用。——譯者注)和半張便箋。便箋上寫著,“埋了這個在隊伍中被發現的人。”
五張5英鎊,總共是25英鎊。
格蘭特坐下來,凝視著那疊銀行券。他在蘇格蘭場待這麼久以來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今晚倫敦某處有個十分關心死者的人願意花25英鎊讓他安息在貧民墓地,而那名人士又不願現身。這與格蘭特的恐嚇假設相符嗎?這筆錢是用來買心安的嗎?還是兇手因為迷信,不得不對被害者的屍體做些什麼?格蘭特不認為如此。從背後刺殺別人的人不會在意屍體最後的下場如何。兇手有個朋友——不管男女都有可能——今晚在倫敦。一個因關心而寄了25英鎊的朋友。
格蘭特把威廉斯找來,一起研究這個極為普通且廉價的白色信封和信封上突兀卻平板的大寫字體。
格蘭特說:“你看出了什麼?”
“是個男人,”威廉斯推測,“生平不太順利,不習慣寫字。乾淨,吸菸,易
“女士,我們是不是來了解一下,”驗屍官說:“你站得離死者最近,將近兩個鐘頭,難道對這個人或他的同伴沒有一點印象?”
“我不是一直都排在他的後面!我說過,我沒有注意到他,直到他倒在我的腳前。”
“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誰排在你的前面?”
“我不記得了。是個男孩子——一名年輕男子。”
“那名年輕男子後來到哪兒去了?”
“我不知道。”
“你看到他離隊嗎?”
“沒有看到。”
“描述得出他的長相嗎?”
“可以。膚色黝黑,長相像外國人。”
“他一個人?”
“我不清楚。應該不是,他當時正在和人說話。”
“你怎麼會不清楚三個晚上前發生了什麼事?”
驚恐嚇得她花容失色,她說:“因為,”她補充,驗屍官突如其來的惡意嘲弄使得她骨幹僵直。“排隊的時候,沒有人會去注意旁邊的人。我和我丈夫當時幾乎都在看書。”然後她又開始一陣歇斯底里的哭泣。
一身光滑絲緞的胖太太,剛從受驚和難過中恢復。她回憶案發當時的恐怖多於自願告知己身的故事。豐滿的臉和棕色紐扣眼無一不顯示出她對自己在這樁案子裡的角色十分自豪。直到驗屍官向她道謝,毫不理會她說到一半的話,她才有些失望。
一名生性溫和的瘦小男子,行為嚴謹得像個警察,顯然相信驗屍官是個智力平庸的人,耐心回答長官的問話。
他說:“是的,我注意到當時隊伍是兩人兩人並排。”陪審團不禁吃吃竊笑起來,溫和瘦小的男人看起來有點難過。
他和另三名隊伍中的目擊者對死者不是沒印象,就是根本沒有注意到離隊的人。他們微不足道的資料都於事無補。
自命不凡的劇院門房倒還幫上一點忙,他告訴驗屍官他以前見過死者——好幾次。他是沃芬頓的常客,但他對這個人一無所知。他總是西裝筆挺的,不,門房守衛說,他不記得他有同伴,雖然他確定那名男子以前從不獨自前來。
訊問過程中的氣氛讓格蘭特沮喪,一名沒有人認識的男子,被一個沒有人看見的人刺殺。這事太離奇了。除了、從匕首推斷出兇手的食指或大拇指受傷之外,沒有其他線索。被害者方面,僅能等信實兄弟的職員查出是誰賣掉那條同色系圖案相同的淡紅色領帶。在一群無知的人對兇案作出決議之際,格蘭特腦中縈繞不去的是洛克萊太太提到的那名年輕外國男子,他起身去打電話。她的印象會不會只是空穴來風——她對那把匕首所產生的聯想,正好和他對地中海人的假設不謀而合?兇案曝光時,洛克萊太太口中的年輕外國男子就已經不在現場了。惟一從隊伍里消失的人肯定就是殺死被害人的兇手。
無論如何,如果有任何新的消息,他會在蘇格蘭場找到答案,若是沒有,他決定請自己喝杯茶。他正需要。徐徐啜口茶有助于思考,沒有巴爾克不堪其擾的報表,沒有總督察的頂頭上司。有幾個特別想法讓他懸念不已,格蘭特就要有所發現了。他輕啜著茶,以平直的調子,一篇篇念著他熟悉的詩句及文章,慢慢催生出他的驚世巨著。他寫的報告已到了驚人的水準,能讓他聲名大噪,躋身為現代文學的巨擘之一。
第四章
格蘭特通過電話得到的消息,讓他把喝茶時所想的事全拋諸腦後。一封用大寫字母寫的信函在等著他,格蘭特對這檔事已經司空見慣。蘇格蘭場對於大寫字母信函經驗豐富,他攔計程車時,不覺莞爾一笑。人們總是用大寫字母以表示信並非出自於他們之手!而他真誠地希望他們不要這麼做。
在他拆開那封待拆之信前,在上面沾了些粉末以便採集指紋。他優雅地裁開信封口,用鑷子鉗著那封看來厚重但其實很輕的信,從中抽出一捆英格蘭銀行發行的5英鎊銀行券(BankNote,為當時中央銀行發行的期票,可代替貨幣使用。——譯者注)和半張便箋。便箋上寫著,“埋了這個在隊伍中被發現的人。”
五張5英鎊,總共是25英鎊。
格蘭特坐下來,凝視著那疊銀行券。他在蘇格蘭場待這麼久以來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今晚倫敦某處有個十分關心死者的人願意花25英鎊讓他安息在貧民墓地,而那名人士又不願現身。這與格蘭特的恐嚇假設相符嗎?這筆錢是用來買心安的嗎?還是兇手因為迷信,不得不對被害者的屍體做些什麼?格蘭特不認為如此。從背後刺殺別人的人不會在意屍體最後的下場如何。兇手有個朋友——不管男女都有可能——今晚在倫敦。一個因關心而寄了25英鎊的朋友。
格蘭特把威廉斯找來,一起研究這個極為普通且廉價的白色信封和信封上突兀卻平板的大寫字體。
格蘭特說:“你看出了什麼?”
“是個男人,”威廉斯推測,“生平不太順利,不習慣寫字。乾淨,吸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