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是請記住一件事,正是這顆犬齒留下的凹痕,以及它周圍各齒留下的印跡,使檢驗得出了肯定的結論。鉛筆和鋼筆上面的齒痕照片完全一致,它們肯定是由同一顆牙齒造成的。那麼,是誰在那房間裡遺落了這支鉛筆呢——那飛出了殺死安·布魯沫的子彈的房間?是在罪行發生時占據那個房間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那個兇手。”

  德卡洛斯費力地想說些什麼。

  “嗯,德卡洛斯先生?”

  “那不是——那不是我的筆,”他喘著粗氣說,“不是我的!”

  “不是嗎?”奎因先生溫和地問,“那麼也許我們現在就可以省去許多口舌之苦了,德卡洛斯先生。如果那鋼筆和鉛筆不是你的,那麼它們屬於誰呢?”

  德卡洛斯環顧四周,一副大惑不解的表情。隨後他低下頭,垂下眼睛,小聲說:“我不說。我一個字也不說。”

  “也許再過一會兒,”奎因先生咕噥道,“你會願意談論這件事的,德卡洛斯先生。兇手的第二個特點:這一點非常奇特,我險些疏漏了它。但我是個講究條理的人,對於我們拘泥的兇手朋友來說這是很不幸的事。我回過頭去重新梳理了所有細節,這時我才頭一次發現了它——形狀和尺寸都符合要求。

  “在肖恩小姐和魯梅爾先生締結了所謂婚姻的第二天,警方收到了一封匿名告密電報。負有責任心的告密者指出那個婚姻實非婚姻。警方的調查證實了該婚姻,正如密報所說,是一場騙局。這一信息,為正在羅織肖恩小姐罪證的警方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動機。

  “是誰想要把這個罪名牢牢地釘在肖恩小姐身上呢?顯然就是那個偷走她的左輪槍的人,那個用這支槍殺了安·布魯沫的人,也是那個隨後從1726房間隔著院子拐角把槍扔進這個房間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那個處心積慮地企圖把謀殺罪嫁禍於肖恩小姐的人……兇手本人。如果還需要更多事實來證實這個推理,我只須指出一點,此人向警方告密時所採用的手段——打公用電話給電報局,口述電報內容,由電報局發送給收報人——與謀殺案發生那晚預訂1726房間的手段如出一轍。”

  奎因警官內疚地點著頭,仿佛他的確想到過這一點,而地方檢察官則漲紅了臉,似乎他從未想到過。

  “這又把我們引向,”奎因先生用悅耳的聲調繼續說,“第三個特點。在此前不久一個不太難忘的場合,我曾以一個嚴密的邏輯推理指出,那個冒名瑪戈·科爾的女人——也就是安·布魯沫——必定有一個同夥……一個默默無聞的,隱蹤匿跡的同夥。該同夥向聲名狼藉的安·布魯沫提供了各種身份證明文件,這些文件又確立了她作為科爾財產女繼承人之一的地位。

  “這個默默無聞的同夥有三個謀殺安·布魯沫的動機:第一,復仇,如果安·布魯沫作為瑪戈·科爾被接納以後拒絕分贓——以安·布魯沫的向為人知的性格,這很有可能;第二,恐懼,怕她暴露了她同夥的身份,也許是主動揭露,在她的假身份不巧被識破以後,也可能是無意泄露——事實如此——在警惕性鬆懈時不慎說露;而那第三個動機我必須——”奎因先生抱歉地笑笑說,“暫不說明,留待諸位稍後欣賞。

  “總知,揭露了布魯沫小姐同夥的身份,挖出她冒領遺產一事的幕後策劃人,顯然你也就找到了謀殺她的兇手。

  “綜上所述,我們有何發現呢?我們要找的人是:一、鋼筆、鉛筆套裝的主人;二、向警方密告肖恩小姐和魯梅爾先生假結婚之人;三、安·布魯沫的秘密同夥。

  “或者,換一種說法,我們必須找出那個唯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人:有犯罪機會——鉛筆可以證明那人身處射出致命子彈的那個房間;有犯罪動機——向安·布魯沫復仇的同夥同時也想殺人滅口以免身份敗露;有陷害肖恩小姐的企圖——具體體現在向警方密報偽婚之事。

  “這是一幅相當完整的圖畫,”奎因先生滿意地嘟嚷著,“還需要我繼續往下說嗎?難道我們那個默默無聞的同夥朋友還不想站出來結束這令人難以忍受的猜疑嗎?”

  在緊隨其後的沉默中奎因先生惱火地想:“該死的博!他怎麼還不來呢?”

  仍然是在這一片沉默中,仿佛是在回答奎因先生心中的疑問,電話鈴聲驟然響起。

  聽眾們吃了一驚,表情也愈發緊張。但奎因先生卻心花怒放地撲向電話:“是我一直在等的電話。你們不介意吧?”

  傳到他耳中的疲倦卻充滿歡欣的聲音說:“我是博·魯梅爾。你是誰?”

  “正是你要找的人,”奎因急急地說,“怎麼樣?”

  “我拿到貨了,朋友。”

  “好,好。”奎因先生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喜上眉梢,“你什麼時候能帶著——呃——貨物趕到這兒?”

  “我在市中心,大概十五分鐘吧。進展如何了?”

  “到目前為止,一切正常。”

  “把最後一張牌留給我打。凱麗還好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