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頁
太子妃一時之間也沒有太好的想法,但是總歸不能弄死這個孩子的。
結果轉頭綠珠就自盡,這孩子……自然也沒了。
那個冤字讓太子妃臉色蒼白,這一次無論她再怎麼機靈善變,也不知道該怎麼辯駁了,畢竟這是真的……一屍兩命。
太子妃咬牙讓人將事情報上去,這不能隱瞞,越是隱瞞越容易出問題,同時太子妃還要給親媽去消息求救,只希望皇帝能夠看在她爹還在為大唐開疆拓土的份上,能夠給她一個解釋的機會。
太子妃這一次才是真的恨極了綠珠,之前雖然明爭暗鬥,但在太子妃而言,這些都算不上什麼,必要手段而已,如果不是喀喇汗公主對她的威脅太大,她未必容不下綠珠,畢竟以綠珠的身份,這輩子都別想威脅到她的地位。
然而如今……這個小人物用自己的死,將太子妃拽到了坑裡,沾了一腳的泥。
李從嘉在得知綠珠自盡的時候,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有些煩悶:“就不能消停一點嗎?”
現在正處在一個十分關鍵地時期,能不能避免千百年後綠禍為患就看這一次了,結果這時候東宮還給他找事情?
最主要的是雖然說不喜歡綠珠,但李從嘉對那個孩子還是有些期待的,畢竟是他兒子的第一個孩子,如今……這更讓他心情不好了。
尤其是李仲寓新寫的信剛到他手上,這一次李仲寓遠離父親,反而讓他學會了撒嬌賣萌,還說了有關於喀喇汗公主的事情,這讓李從嘉不由得想起了阿蘇瑪,心中更鬱悶。
釋雪庭看出他不開心,不由得摸了摸他的頭說道:“不要難過,是那孩子跟咱們緣分淺。”
李從嘉搖了搖頭,一天得知兩份死訊,饒是李從嘉也覺得有點受不了,哪怕這兩個人他都沒見過,卻都讓他十分唏噓。
對於喀喇汗公主,他是同情的,但也正是這樣,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女孩子也是人啊,你把人家養成了菟絲子,就要管一輩子,怎麼會這麼心狠手辣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那就不要一起走了吧,滅了乾淨。
讓他為難的是怎麼跟李仲寓交代啊,兒子出征了,然後孫子沒出世就死了,這事情怎麼這麼煩?
釋雪庭很體貼的為他排憂解難:“別擔心,我已經派人去通知陶允了。”
通知陶允就相當於是通知太子,也就不用皇帝特地寫信給太子。
只是皇帝不寫,太子妃還要寫的,她要跟太子請罪。
李從嘉知道之後嘆了口氣:“這孩子也不容易,等這次太子回來,我覺得需要告訴他家宅不寧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之前他覺得那是兒子的家務事,他就算是父親,盯著兒子的後宅看也不太合適,可現在……李從嘉之前注重了所有教育,就是沒有在後宅這方面跟他說過什麼,當然李從嘉自己其實也不太了解,他的後宮跟沒有一樣,連個示範作用都起不到。
這一次大概只能等李仲寓回來談了。
實際上沒等他談,那邊趙匡胤已經跟李仲寓開始談了。
這一老一少在這方面比起跟李從嘉,其實更有共同話題一點,畢竟趙匡胤的後院也十分混亂,或者也說不上混亂,反正就是這些年都沒停了進人。
在這種情況下,趙匡胤更加有經驗一點。
唯一需要避諱的大概就是他是李仲寓的岳父這件事情。
只不過趙匡胤這個人,有的時候很有分寸,有的時候又會十分沒眼色,這種應該避嫌的事情,他偏要湊過去跟李仲寓說。
趙匡胤大大咧咧說道:“這種事情上面,你跟你爹不一樣,他不能理解你,你大概也不能理解他,恩,陛下還真是古往今來少有的痴情種子。”
雖然痴情的對象不一樣,但也一樣足夠讓人敬佩。
李仲寓有點彆扭,他爹痴情的對象……不是他娘啊。
趙匡胤繼續說道:“其實你是太子,將來要什麼美人沒有?怕是那個時候你反而覺得沒意思了,少年戒色還是有用的,而且,如果連後院都不能平衡,何談治天下?你這樣混亂下去,怕是陛下要看不下去了啊。”
趙匡胤說的毫無忌諱,仿佛太子妃不是他女兒一樣,可偏偏李仲寓還真吃他這一套,他覺得趙匡胤這是十分坦蕩的表現,而且從頭到尾用也沒有為太子妃說話,反而是站在他的立場上說。
當然最能起作用的其實是最後一句,李仲寓這一輩子過的太順遂,對於李從嘉雖然有敬畏有孺慕,卻沒有跟別的王朝的太子一樣,需要思考怎麼討好他爹,他一貫都是我覺得這樣做好,我這樣做我爹應該會喜歡,然後他就這麼樣做了,根本不會去想別的。
也沒有人回去提醒他這一點,萬一讓皇帝知道自己教導太子體察上意,這不是找死呢嗎?
能夠提醒他你這樣做皇帝會不喜歡的,除了之前的內閣,就只有這一個趙匡胤了。
所以李仲寓真的開始認真思索,並且思考他爹會希望他怎麼做。
趙匡胤沒再說什麼,他知道對太子,不能說太多,點到為止是最好的,再多估計就要連累太子妃了。
而實際上本來他也沒想說這些的,主要是……太閒了,真的太閒了,本來準備好了要好好打一仗,結果臨時被通知不用他動手,只要在這邊裝作和談,然後等伽色尼粉墨登場就行了。
哦,還要注意,如果伽色尼不敵的話,稍微幫一幫。
可是到了現在伽色尼都沒有動靜,趙匡胤閒的發慌,正好女婿後院差點著火,可不就忍不住過來勸導女婿了?
李仲寓聽進去了思考了,然後他就給太子妃寫了一封信,一邊安慰太子妃一邊敘說思念,最後還要太子妃好好養身體,他更希望看到他們兩個的孩子什麼的。
也算是好好安撫了一下太子妃。
這封信到太子妃手上的時候,伽色尼終於出兵了。
這一次伽色尼來勢洶洶,而喀喇汗國猝不及防之下吃了不小的虧。
如果穆薩還在的話,未必不能挽回局面,然而現在在位的是阿里·木薩,本事沒多大,卻著實有些心狠手辣的小子。
他上台之後,一邊跟大唐求和,一邊並沒有跟大臣商議以後的事情,他選擇了大清洗。
但凡以前不曾支持過他的大臣都被下獄,他看不順眼的也下獄,一時之間喀喇汗國人心惶惶,誰還有時間給他出謀劃策?都忙著自保呢!
至於他自己的幕僚……說實話,他還真沒有什麼幕僚,畢竟依照穆薩的想法,自己估計還能活個幾十年,為什麼要這麼著急給兒子配備幕僚?等著這幫小子來爭位嗎?
所以導致了阿里·木薩身邊沒有幕僚,也沒有說得上話能夠攔得住他的人,只有一群狗腿子,在這種情況下,喀喇汗能夠打得過伽色尼才怪了。
在最初被打懵頭之後,阿里·木薩也組織了反抗,可是他之前首先清理的就是各個不聽話的將領,導致現在有兵無將的窘境,一時之間被動的很。
而這也導致整個喀喇汗氣勢十分低迷,唯一能夠挽救的大概就是阿里·木薩親征,然而他又因為沒有征戰經驗,表現的十分慫,在這種情況下喀喇汗能夠贏才怪。
結果轉頭綠珠就自盡,這孩子……自然也沒了。
那個冤字讓太子妃臉色蒼白,這一次無論她再怎麼機靈善變,也不知道該怎麼辯駁了,畢竟這是真的……一屍兩命。
太子妃咬牙讓人將事情報上去,這不能隱瞞,越是隱瞞越容易出問題,同時太子妃還要給親媽去消息求救,只希望皇帝能夠看在她爹還在為大唐開疆拓土的份上,能夠給她一個解釋的機會。
太子妃這一次才是真的恨極了綠珠,之前雖然明爭暗鬥,但在太子妃而言,這些都算不上什麼,必要手段而已,如果不是喀喇汗公主對她的威脅太大,她未必容不下綠珠,畢竟以綠珠的身份,這輩子都別想威脅到她的地位。
然而如今……這個小人物用自己的死,將太子妃拽到了坑裡,沾了一腳的泥。
李從嘉在得知綠珠自盡的時候,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有些煩悶:“就不能消停一點嗎?”
現在正處在一個十分關鍵地時期,能不能避免千百年後綠禍為患就看這一次了,結果這時候東宮還給他找事情?
最主要的是雖然說不喜歡綠珠,但李從嘉對那個孩子還是有些期待的,畢竟是他兒子的第一個孩子,如今……這更讓他心情不好了。
尤其是李仲寓新寫的信剛到他手上,這一次李仲寓遠離父親,反而讓他學會了撒嬌賣萌,還說了有關於喀喇汗公主的事情,這讓李從嘉不由得想起了阿蘇瑪,心中更鬱悶。
釋雪庭看出他不開心,不由得摸了摸他的頭說道:“不要難過,是那孩子跟咱們緣分淺。”
李從嘉搖了搖頭,一天得知兩份死訊,饒是李從嘉也覺得有點受不了,哪怕這兩個人他都沒見過,卻都讓他十分唏噓。
對於喀喇汗公主,他是同情的,但也正是這樣,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心,女孩子也是人啊,你把人家養成了菟絲子,就要管一輩子,怎麼會這麼心狠手辣呢?
道不同不相為謀,那就不要一起走了吧,滅了乾淨。
讓他為難的是怎麼跟李仲寓交代啊,兒子出征了,然後孫子沒出世就死了,這事情怎麼這麼煩?
釋雪庭很體貼的為他排憂解難:“別擔心,我已經派人去通知陶允了。”
通知陶允就相當於是通知太子,也就不用皇帝特地寫信給太子。
只是皇帝不寫,太子妃還要寫的,她要跟太子請罪。
李從嘉知道之後嘆了口氣:“這孩子也不容易,等這次太子回來,我覺得需要告訴他家宅不寧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之前他覺得那是兒子的家務事,他就算是父親,盯著兒子的後宅看也不太合適,可現在……李從嘉之前注重了所有教育,就是沒有在後宅這方面跟他說過什麼,當然李從嘉自己其實也不太了解,他的後宮跟沒有一樣,連個示範作用都起不到。
這一次大概只能等李仲寓回來談了。
實際上沒等他談,那邊趙匡胤已經跟李仲寓開始談了。
這一老一少在這方面比起跟李從嘉,其實更有共同話題一點,畢竟趙匡胤的後院也十分混亂,或者也說不上混亂,反正就是這些年都沒停了進人。
在這種情況下,趙匡胤更加有經驗一點。
唯一需要避諱的大概就是他是李仲寓的岳父這件事情。
只不過趙匡胤這個人,有的時候很有分寸,有的時候又會十分沒眼色,這種應該避嫌的事情,他偏要湊過去跟李仲寓說。
趙匡胤大大咧咧說道:“這種事情上面,你跟你爹不一樣,他不能理解你,你大概也不能理解他,恩,陛下還真是古往今來少有的痴情種子。”
雖然痴情的對象不一樣,但也一樣足夠讓人敬佩。
李仲寓有點彆扭,他爹痴情的對象……不是他娘啊。
趙匡胤繼續說道:“其實你是太子,將來要什麼美人沒有?怕是那個時候你反而覺得沒意思了,少年戒色還是有用的,而且,如果連後院都不能平衡,何談治天下?你這樣混亂下去,怕是陛下要看不下去了啊。”
趙匡胤說的毫無忌諱,仿佛太子妃不是他女兒一樣,可偏偏李仲寓還真吃他這一套,他覺得趙匡胤這是十分坦蕩的表現,而且從頭到尾用也沒有為太子妃說話,反而是站在他的立場上說。
當然最能起作用的其實是最後一句,李仲寓這一輩子過的太順遂,對於李從嘉雖然有敬畏有孺慕,卻沒有跟別的王朝的太子一樣,需要思考怎麼討好他爹,他一貫都是我覺得這樣做好,我這樣做我爹應該會喜歡,然後他就這麼樣做了,根本不會去想別的。
也沒有人回去提醒他這一點,萬一讓皇帝知道自己教導太子體察上意,這不是找死呢嗎?
能夠提醒他你這樣做皇帝會不喜歡的,除了之前的內閣,就只有這一個趙匡胤了。
所以李仲寓真的開始認真思索,並且思考他爹會希望他怎麼做。
趙匡胤沒再說什麼,他知道對太子,不能說太多,點到為止是最好的,再多估計就要連累太子妃了。
而實際上本來他也沒想說這些的,主要是……太閒了,真的太閒了,本來準備好了要好好打一仗,結果臨時被通知不用他動手,只要在這邊裝作和談,然後等伽色尼粉墨登場就行了。
哦,還要注意,如果伽色尼不敵的話,稍微幫一幫。
可是到了現在伽色尼都沒有動靜,趙匡胤閒的發慌,正好女婿後院差點著火,可不就忍不住過來勸導女婿了?
李仲寓聽進去了思考了,然後他就給太子妃寫了一封信,一邊安慰太子妃一邊敘說思念,最後還要太子妃好好養身體,他更希望看到他們兩個的孩子什麼的。
也算是好好安撫了一下太子妃。
這封信到太子妃手上的時候,伽色尼終於出兵了。
這一次伽色尼來勢洶洶,而喀喇汗國猝不及防之下吃了不小的虧。
如果穆薩還在的話,未必不能挽回局面,然而現在在位的是阿里·木薩,本事沒多大,卻著實有些心狠手辣的小子。
他上台之後,一邊跟大唐求和,一邊並沒有跟大臣商議以後的事情,他選擇了大清洗。
但凡以前不曾支持過他的大臣都被下獄,他看不順眼的也下獄,一時之間喀喇汗國人心惶惶,誰還有時間給他出謀劃策?都忙著自保呢!
至於他自己的幕僚……說實話,他還真沒有什麼幕僚,畢竟依照穆薩的想法,自己估計還能活個幾十年,為什麼要這麼著急給兒子配備幕僚?等著這幫小子來爭位嗎?
所以導致了阿里·木薩身邊沒有幕僚,也沒有說得上話能夠攔得住他的人,只有一群狗腿子,在這種情況下,喀喇汗能夠打得過伽色尼才怪了。
在最初被打懵頭之後,阿里·木薩也組織了反抗,可是他之前首先清理的就是各個不聽話的將領,導致現在有兵無將的窘境,一時之間被動的很。
而這也導致整個喀喇汗氣勢十分低迷,唯一能夠挽救的大概就是阿里·木薩親征,然而他又因為沒有征戰經驗,表現的十分慫,在這種情況下喀喇汗能夠贏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