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換了身衣服,兩人走到了大堂,點了幾個小菜一壺小竹葉青酒喝著,興致勃勃地聽著眾人的議論。
臨仙居的仕子煮酒論道越發激烈,有賦詩追懷秦楚黑河大戰的,有八卦皇帝老兒又寵幸了哪個美人的,到最後,全部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了一個問題的討論上:“土地和戰事改革的成功,到底皇帝的功勞大?還是陶相的功勞大?”
論戰的人很快分成兩派,皇帝派覺得是皇帝陛下改革決心堅定,才能力克重重阻撓讓新法得以順利實施,陶相只是起了輔助作用。
陶相派認為正是有了陶疏桐的謀略和才華,才有了新法和戰事的勝利,皇帝只是起了支持的作用。辯論本身便帶著感情色彩,欲發使得兩群人搖動三寸不爛之舌,把辯論搞得熱氣騰騰,火花四射。
第47章 劉文杰
“諸位都錯了,沒有皇帝陛下的大膽起用,就沒有陶相的華麗綻放,若沒有陶相的雄才大略,就沒有皇帝發起的改革能成功實行。所以,二人如同姜子牙與周文王;諸葛亮於劉備;衛秧與秦孝公,君臣心心相印,才能共成千古佳話。至於誰的功勞最大,這本題就錯了,諸位在這辨上一個月,也不會有任何結果。”角落裡一人站起來,邊走向中央邊朗聲說道。
看著那雙桃花眼,宋炔笑道:“這鬼才劉文杰,怎麼也跑到這裡來了?”
劉文杰的發聲贏得了眾仕子一片掌聲,幾個貴族子弟看到這風清朗月般的人物,忙上前邀請他一起喝酒,這個人也不嬌情,衝著原先坐著的角落喊:“幕白,過來,有人請咱們喝大酒呢。”
從角落的陰影里走出一個人,正是這幾年蟄伏在大理寺的蘇幕白。他不情不願地走過來,臉上冷冷淡淡的,坐下後便一聲沒吭。
宋炔看著這個頹廢的年輕人,想到殿試時無所畏懼的意氣風發,朝陶疏桐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陶疏桐看著蘇幕白,沉思了一會,才輕聲對著宋炔道:“其實還有一條路,讓他離開上京這個是非之地,到地方上任,即能發揮他的才華,也能換一種心情。”
“嗯,這法子不錯,黃怡,明天你瞅個時機向蘇幕白傳道旨,讓他就任江陵府白元縣縣令。
黃怡拱身領旨,悄悄退下。
蘇幕白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只是跟上司來江陵跟個案子,竟然還能接到皇帝陛下的封賞聖旨,還是大總管黃怡親自來宣。
看著蘇幕白手捧聖旨一頭霧水的樣子,劉文杰拿摺扇敲了敲他的頭,調侃道:“你還真是不適合我們這一行啊,直來直去的,都跟了我四五年了,半點也沒沾到我一點機靈氣。昨天在大堂,那兩個大貴人一直在看著你呢。”
“你怎麼知道?也沒見你四處看啊?”蘇幕白茫然道。
“我腦袋後面長了一雙眼睛,你瞧瞧!”劉文杰說著把後腦勺伸了過來。
看著那光溜溜的後腦勺,蘇幕白這才反應過來,又被這位不正經的上司嘲笑了。
“認出了皇帝陛下而不上去拜見,小心治你個大不敬之罪”蘇幕白氣哼哼地道 。
“說你不機靈你還真傻上了,陛下希望我去拜見嗎?裝作不知情的樣子,為那兩個大貴人在眾仕子面前樹個君明臣賢的形象,才是陛下希望的吧。”劉文杰桃花眼裡精光四射。
“你可真是個狡猾的政客。”蘇幕白冷冷道。
“錯,是個智慧的政治家。”劉文杰拍了拍蘇幕白的肩膀,桃花眼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又說道:“年輕人,對自己的上司客氣點,‘狡猾’這個詞用在我這種風雅人物身上,你覺得良心能安嗎?”
“從今天起,你已經不是我上司了,天涯路長,不必再見,狡猾的政客!”蘇幕白揚了揚手中的聖旨,頭也不回地走了。
望著稍顯清戚的背影,劉文杰輕輕地嘆了口氣。
作為白元縣的縣令,在上任之前,按制要到江陵知府衙門報導的。蘇幕白懷揣著聖旨,心裡五味雜陣地來到了江陵府正堂。
江陵府已沒有了范青,沒有了長公主,現任知府張大人是一位三十多歲的新派人物,寒門出身,為官清兼,為人清冷。
客客氣氣地作了一番為官□□後,張大人便藉口公務繁忙,出去了。讓蘇幕白自行休息,待各項手續辦完後便可去白元縣赴任了。
蘇幕白無聊地坐在那裡,喝光了快兩壺茶的時候,一個布衣書生走了過來,一雙半舊的鞋子上滿是黃泥。
蘇幕白抬頭看了去,不禁大吃一驚,脫口而出:“你,你不是那個在酒家給我報信的人嗎?”
書生雲淡風輕地笑了笑,說道:“蘇兄可真是健忘,我不但在酒家給你報信,那些帳簿還是我送給那位姑娘的呢。”
提起那位姑娘,蘇幕白臉色明顯暗了暗,書生大概也聽到點了風聲,便茬開話題道:“聽說接替老袁的新縣令到了,不會就是蘇兄吧?”
“正是在下”蘇幕白拱了拱手。
“祝賀蘇兄高升啊!”書生很真誠地笑著說。
蘇幕白突然想到一事,便問道:“上次那件大事,你也算立了大功,怎麼看你的衣服,沒有升遷嗎?”
“升不升遷無所謂,當時我在農業司里,對這種操作很是反感,所做之事只是出於道義,沒有絲毫的功利驅使。”書生淡淡地說。
臨仙居的仕子煮酒論道越發激烈,有賦詩追懷秦楚黑河大戰的,有八卦皇帝老兒又寵幸了哪個美人的,到最後,全部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到了一個問題的討論上:“土地和戰事改革的成功,到底皇帝的功勞大?還是陶相的功勞大?”
論戰的人很快分成兩派,皇帝派覺得是皇帝陛下改革決心堅定,才能力克重重阻撓讓新法得以順利實施,陶相只是起了輔助作用。
陶相派認為正是有了陶疏桐的謀略和才華,才有了新法和戰事的勝利,皇帝只是起了支持的作用。辯論本身便帶著感情色彩,欲發使得兩群人搖動三寸不爛之舌,把辯論搞得熱氣騰騰,火花四射。
第47章 劉文杰
“諸位都錯了,沒有皇帝陛下的大膽起用,就沒有陶相的華麗綻放,若沒有陶相的雄才大略,就沒有皇帝發起的改革能成功實行。所以,二人如同姜子牙與周文王;諸葛亮於劉備;衛秧與秦孝公,君臣心心相印,才能共成千古佳話。至於誰的功勞最大,這本題就錯了,諸位在這辨上一個月,也不會有任何結果。”角落裡一人站起來,邊走向中央邊朗聲說道。
看著那雙桃花眼,宋炔笑道:“這鬼才劉文杰,怎麼也跑到這裡來了?”
劉文杰的發聲贏得了眾仕子一片掌聲,幾個貴族子弟看到這風清朗月般的人物,忙上前邀請他一起喝酒,這個人也不嬌情,衝著原先坐著的角落喊:“幕白,過來,有人請咱們喝大酒呢。”
從角落的陰影里走出一個人,正是這幾年蟄伏在大理寺的蘇幕白。他不情不願地走過來,臉上冷冷淡淡的,坐下後便一聲沒吭。
宋炔看著這個頹廢的年輕人,想到殿試時無所畏懼的意氣風發,朝陶疏桐搖了搖頭,嘆了口氣。
陶疏桐看著蘇幕白,沉思了一會,才輕聲對著宋炔道:“其實還有一條路,讓他離開上京這個是非之地,到地方上任,即能發揮他的才華,也能換一種心情。”
“嗯,這法子不錯,黃怡,明天你瞅個時機向蘇幕白傳道旨,讓他就任江陵府白元縣縣令。
黃怡拱身領旨,悄悄退下。
蘇幕白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只是跟上司來江陵跟個案子,竟然還能接到皇帝陛下的封賞聖旨,還是大總管黃怡親自來宣。
看著蘇幕白手捧聖旨一頭霧水的樣子,劉文杰拿摺扇敲了敲他的頭,調侃道:“你還真是不適合我們這一行啊,直來直去的,都跟了我四五年了,半點也沒沾到我一點機靈氣。昨天在大堂,那兩個大貴人一直在看著你呢。”
“你怎麼知道?也沒見你四處看啊?”蘇幕白茫然道。
“我腦袋後面長了一雙眼睛,你瞧瞧!”劉文杰說著把後腦勺伸了過來。
看著那光溜溜的後腦勺,蘇幕白這才反應過來,又被這位不正經的上司嘲笑了。
“認出了皇帝陛下而不上去拜見,小心治你個大不敬之罪”蘇幕白氣哼哼地道 。
“說你不機靈你還真傻上了,陛下希望我去拜見嗎?裝作不知情的樣子,為那兩個大貴人在眾仕子面前樹個君明臣賢的形象,才是陛下希望的吧。”劉文杰桃花眼裡精光四射。
“你可真是個狡猾的政客。”蘇幕白冷冷道。
“錯,是個智慧的政治家。”劉文杰拍了拍蘇幕白的肩膀,桃花眼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又說道:“年輕人,對自己的上司客氣點,‘狡猾’這個詞用在我這種風雅人物身上,你覺得良心能安嗎?”
“從今天起,你已經不是我上司了,天涯路長,不必再見,狡猾的政客!”蘇幕白揚了揚手中的聖旨,頭也不回地走了。
望著稍顯清戚的背影,劉文杰輕輕地嘆了口氣。
作為白元縣的縣令,在上任之前,按制要到江陵知府衙門報導的。蘇幕白懷揣著聖旨,心裡五味雜陣地來到了江陵府正堂。
江陵府已沒有了范青,沒有了長公主,現任知府張大人是一位三十多歲的新派人物,寒門出身,為官清兼,為人清冷。
客客氣氣地作了一番為官□□後,張大人便藉口公務繁忙,出去了。讓蘇幕白自行休息,待各項手續辦完後便可去白元縣赴任了。
蘇幕白無聊地坐在那裡,喝光了快兩壺茶的時候,一個布衣書生走了過來,一雙半舊的鞋子上滿是黃泥。
蘇幕白抬頭看了去,不禁大吃一驚,脫口而出:“你,你不是那個在酒家給我報信的人嗎?”
書生雲淡風輕地笑了笑,說道:“蘇兄可真是健忘,我不但在酒家給你報信,那些帳簿還是我送給那位姑娘的呢。”
提起那位姑娘,蘇幕白臉色明顯暗了暗,書生大概也聽到點了風聲,便茬開話題道:“聽說接替老袁的新縣令到了,不會就是蘇兄吧?”
“正是在下”蘇幕白拱了拱手。
“祝賀蘇兄高升啊!”書生很真誠地笑著說。
蘇幕白突然想到一事,便問道:“上次那件大事,你也算立了大功,怎麼看你的衣服,沒有升遷嗎?”
“升不升遷無所謂,當時我在農業司里,對這種操作很是反感,所做之事只是出於道義,沒有絲毫的功利驅使。”書生淡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