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伸手將她從地上扶起,他將她拉到自己的身側坐下,抬手拭了拭她的淚,輕哂。
“我不餓。”
“可是您已經很久沒有吃過東西……”她的眼淚怔怔地墜下,怎能不明白他心中所思?一邊是忠君孝義,一邊是他的摯愛至親,沈長歆逼他在三日之內做出抉擇,而無論是怎般的抉擇,對他來說都無異於萬剮千割,他根本做不出選擇。
倦於掩飾自己真實的情緒,他輕嘆息了一口氣,目光盯了她許久,半垂在膝上的雙手逐漸握緊。靜了好一會兒,他微微張了張口,話語極低,“臨霜。”
臨霜抬起頭。
輕輕撫了撫她披肩的長髮,他低低開口,目光溫柔,“如果……我是說如果……”
“……”
“如果我死了……”
霍然睜大眸!臨霜面目驚愕。
“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靜靜說完了下半句,他微低了低眸,不再看著她。
似乎是回憶起什麼,他的心裡化開一點微微的苦澀,目光逐漸幽遠,低聲道:“你記得,你要為自己而活,千萬不要隨意用自己的性命去開玩笑,尤其是因為我……”
“只要有機會,你一定要努力去逃,離開京州,離開定國公府,往北走往南走都好,總之,一定要活著……”
臨霜的心中赫地一悚,有種不好的預感漫開,驚道:“少爺,你……為什麼突然說這個,你要做什麼?!”
他卻笑了,似乎有些釋然,道:“不管我做什麼,這一次,怕是註定都要難逃死局。”
沈長歆不會那麼輕易應允的放過他,可是她與他畢竟還不一樣。從一開始,他一直想方設法自臨霜身上下手,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掣肘住他,那麼他而今他已得手,故無論這封文書他寫與不寫,恐怕下場皆不盡相同。
反手握住他的手,他鄭重地道,聲音淡渺而清晰,“聽我的,臨霜。”
“無論這一次,結果如何,你一定都要好好的活著。就算是為了我也好,為了你爹娘也好,你都要活著,努力活下去。”
“……不……不行!”她的眼淚驟地滾落了,一張臉震驚而愕然,忽地一折腰抱住他,反令他一瞬有些不知所措。
她止不住地哭道:“你不能死,你如果死了,我就跟你一起死!”
他的眉宇間有了一絲動容,靜了靜,想要伸手安撫她的臂膀,可還未等手掌碰觸到她的背,又不禁緩緩停住了。
“傻瓜……”輕嘆了一口氣,他默默收回手,道:“死又不是什麼很有趣的事。”
更何況,上一世,她已為他死過那麼一次。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不能重蹈上一世的覆轍。
靜了靜,他輕輕挪開她,眼神輕柔。
“你放心,只要有一線生機,我都會努力活下去。所以,你也一定要努力的活著。等我寫完那封信,我會讓他們把你送出去。你等我,只要我活下來了,我就去找你。”
她哭得卻更凶了,眼淚噼啪地砸落,將整個袂袖都濡濕得透徹,只一直拼命地搖頭。
深深嘆了一口氣,沈長歌慢慢放開她,走到那個那個小木桌前,提起沈長歆早已為他備好的筆墨。
燭光昏黃,將桌上那幾頁雪白的雪宣映得昏黃,深黑的水墨似一潭深淵,微微倒映著如豆的燭火,泛出螢亮的光。
一側的暗角,水磨方磚的牆壁處的一個機括十分隱秘。牆後似隱著一雙精銳的眸,看著室內沈長歌的舉動,無聲無息合上機括,轉身離去。
……
第129章 宮變
沈長歆步履匆匆, 疾步走到蕭瑞的寢宮,臉上掩不住的興奮。
“殿下!”
恭敬將那一封信箋呈上,他面上的神情是種以往從未有過的激動。
蕭瑞怔了一怔, 目光一眼輕瞥到那信封之上的“沈長歡”三字上, 神思有一瞬的凝固。
“他竟真的寫下了?”
劈手將那封信取過,他忍耐不住便要拆封閱讀。沈長歆輕笑, 目光落在信箋之上,笑道:“殿下一看便知。這一次, 只要拿到了鎮遠軍兵符, 我們便再無後顧之憂。”
信箋張開, 潔白的雪宣之上跳躍的正是沈長歌的筆跡,筆觸蒼勁利落。信中所書寫的內容正是沈長歌聲稱自己徒然翻悔,以定國公府世子的身份, 向沈長歡重討鎮遠軍兵符,並令其半月之內必快馬加鞭將兵符呈予京州。他字句幹練簡潔,意思鮮明,正是沈長歌以往的行文風格, 絲毫無令人疑惑。
反覆默看了許久,他確鑿了這信中絕對無恙,終於放下心, 將紙頁重置於信封之中,難以抑制心中的振奮,蕭瑞眸光閃亮,精神抖擻而高昂。
“好, 好,這一下真是太好了!只要鎮遠軍的兵符一拿到我的手中,這太子之位,這皇位,便無疑都會是我們的了!好!太好了!”
沈長歆臉上帶著莫測的笑,胸口似也澎湃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這將近二十餘年來的隱忍與蟄伏,等待與不甘,似乎終於在這一刻破土生芽,令他看到了成功的終點。頓了頓,他倏地一撂衣擺屈膝跪下,朝著他鄭重叩了三首,凝聲道:“臣,沈長歆,恭祝陛下,馬到成功!”
蕭瑞的神思瞬時怔了一怔,“你剛剛叫我什麼?”
他只是笑,微微抬起頭,一雙狹長的眸隱含冷銳,“陛下,萬歲萬萬歲!”
整個大殿靜了一剎,倏地爆開一陣大笑,笑聲放肆而貪婪,他驟地甩袖大步走到高座之上,摩挲著手中那枚鋥亮的扳指,眸目生光。
……
·
十五日後,一則自大梁北境傳遞而來的信物悄然到達京州。
第二日,僵滯了近半月之久的朝局終於有了破冰之勢,緊閉的宮門再次打開,恢復了這自太子謀逆的消息傳出後,首次的朝堂。大梁朝內的文武百官齊具,皆惑此次這宮廷驟變背後的真相,
整個朝殿輝煌而莊嚴,百官無聲縱列,齊聚一堂,殿堂的高位之上,那居上的龍座卻始終無人到臨,四周的氣氛嚴肅而緊凝,似隱隱含著刀光劍影的森冷。
“三殿下到——”
默待了許久,大殿之外忽然一聲高喚傳至,蕭瑞一身錦墨四爪蟒袍的太子朝服,自殿門之外靜靜步入,他大步走到眾臣之前,目光睥睨,輕微動手,命身後的隨侍的太監上前。
那太監得令步上前來,自袖中取出一封明黃的聖旨,靜靜打開來,放聲宣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蕭珏,品性無端,謀逆罔上,不法祖德,不遵朕訓,專擅威權,鳩聚黨羽。今昭於天下、宗廟,廢其太子之位,以正朝綱。令,朕今時年邁,體質抱恙,三皇子蕭瑞天縱神武,智韞機深,即今日起,由其理政監國,以固朝綱,重臣工當悉心輔弼,同扶社稷。欽此——”
“我不餓。”
“可是您已經很久沒有吃過東西……”她的眼淚怔怔地墜下,怎能不明白他心中所思?一邊是忠君孝義,一邊是他的摯愛至親,沈長歆逼他在三日之內做出抉擇,而無論是怎般的抉擇,對他來說都無異於萬剮千割,他根本做不出選擇。
倦於掩飾自己真實的情緒,他輕嘆息了一口氣,目光盯了她許久,半垂在膝上的雙手逐漸握緊。靜了好一會兒,他微微張了張口,話語極低,“臨霜。”
臨霜抬起頭。
輕輕撫了撫她披肩的長髮,他低低開口,目光溫柔,“如果……我是說如果……”
“……”
“如果我死了……”
霍然睜大眸!臨霜面目驚愕。
“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靜靜說完了下半句,他微低了低眸,不再看著她。
似乎是回憶起什麼,他的心裡化開一點微微的苦澀,目光逐漸幽遠,低聲道:“你記得,你要為自己而活,千萬不要隨意用自己的性命去開玩笑,尤其是因為我……”
“只要有機會,你一定要努力去逃,離開京州,離開定國公府,往北走往南走都好,總之,一定要活著……”
臨霜的心中赫地一悚,有種不好的預感漫開,驚道:“少爺,你……為什麼突然說這個,你要做什麼?!”
他卻笑了,似乎有些釋然,道:“不管我做什麼,這一次,怕是註定都要難逃死局。”
沈長歆不會那麼輕易應允的放過他,可是她與他畢竟還不一樣。從一開始,他一直想方設法自臨霜身上下手,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掣肘住他,那麼他而今他已得手,故無論這封文書他寫與不寫,恐怕下場皆不盡相同。
反手握住他的手,他鄭重地道,聲音淡渺而清晰,“聽我的,臨霜。”
“無論這一次,結果如何,你一定都要好好的活著。就算是為了我也好,為了你爹娘也好,你都要活著,努力活下去。”
“……不……不行!”她的眼淚驟地滾落了,一張臉震驚而愕然,忽地一折腰抱住他,反令他一瞬有些不知所措。
她止不住地哭道:“你不能死,你如果死了,我就跟你一起死!”
他的眉宇間有了一絲動容,靜了靜,想要伸手安撫她的臂膀,可還未等手掌碰觸到她的背,又不禁緩緩停住了。
“傻瓜……”輕嘆了一口氣,他默默收回手,道:“死又不是什麼很有趣的事。”
更何況,上一世,她已為他死過那麼一次。這一次,他無論如何,也不能重蹈上一世的覆轍。
靜了靜,他輕輕挪開她,眼神輕柔。
“你放心,只要有一線生機,我都會努力活下去。所以,你也一定要努力的活著。等我寫完那封信,我會讓他們把你送出去。你等我,只要我活下來了,我就去找你。”
她哭得卻更凶了,眼淚噼啪地砸落,將整個袂袖都濡濕得透徹,只一直拼命地搖頭。
深深嘆了一口氣,沈長歌慢慢放開她,走到那個那個小木桌前,提起沈長歆早已為他備好的筆墨。
燭光昏黃,將桌上那幾頁雪白的雪宣映得昏黃,深黑的水墨似一潭深淵,微微倒映著如豆的燭火,泛出螢亮的光。
一側的暗角,水磨方磚的牆壁處的一個機括十分隱秘。牆後似隱著一雙精銳的眸,看著室內沈長歌的舉動,無聲無息合上機括,轉身離去。
……
第129章 宮變
沈長歆步履匆匆, 疾步走到蕭瑞的寢宮,臉上掩不住的興奮。
“殿下!”
恭敬將那一封信箋呈上,他面上的神情是種以往從未有過的激動。
蕭瑞怔了一怔, 目光一眼輕瞥到那信封之上的“沈長歡”三字上, 神思有一瞬的凝固。
“他竟真的寫下了?”
劈手將那封信取過,他忍耐不住便要拆封閱讀。沈長歆輕笑, 目光落在信箋之上,笑道:“殿下一看便知。這一次, 只要拿到了鎮遠軍兵符, 我們便再無後顧之憂。”
信箋張開, 潔白的雪宣之上跳躍的正是沈長歌的筆跡,筆觸蒼勁利落。信中所書寫的內容正是沈長歌聲稱自己徒然翻悔,以定國公府世子的身份, 向沈長歡重討鎮遠軍兵符,並令其半月之內必快馬加鞭將兵符呈予京州。他字句幹練簡潔,意思鮮明,正是沈長歌以往的行文風格, 絲毫無令人疑惑。
反覆默看了許久,他確鑿了這信中絕對無恙,終於放下心, 將紙頁重置於信封之中,難以抑制心中的振奮,蕭瑞眸光閃亮,精神抖擻而高昂。
“好, 好,這一下真是太好了!只要鎮遠軍的兵符一拿到我的手中,這太子之位,這皇位,便無疑都會是我們的了!好!太好了!”
沈長歆臉上帶著莫測的笑,胸口似也澎湃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這將近二十餘年來的隱忍與蟄伏,等待與不甘,似乎終於在這一刻破土生芽,令他看到了成功的終點。頓了頓,他倏地一撂衣擺屈膝跪下,朝著他鄭重叩了三首,凝聲道:“臣,沈長歆,恭祝陛下,馬到成功!”
蕭瑞的神思瞬時怔了一怔,“你剛剛叫我什麼?”
他只是笑,微微抬起頭,一雙狹長的眸隱含冷銳,“陛下,萬歲萬萬歲!”
整個大殿靜了一剎,倏地爆開一陣大笑,笑聲放肆而貪婪,他驟地甩袖大步走到高座之上,摩挲著手中那枚鋥亮的扳指,眸目生光。
……
·
十五日後,一則自大梁北境傳遞而來的信物悄然到達京州。
第二日,僵滯了近半月之久的朝局終於有了破冰之勢,緊閉的宮門再次打開,恢復了這自太子謀逆的消息傳出後,首次的朝堂。大梁朝內的文武百官齊具,皆惑此次這宮廷驟變背後的真相,
整個朝殿輝煌而莊嚴,百官無聲縱列,齊聚一堂,殿堂的高位之上,那居上的龍座卻始終無人到臨,四周的氣氛嚴肅而緊凝,似隱隱含著刀光劍影的森冷。
“三殿下到——”
默待了許久,大殿之外忽然一聲高喚傳至,蕭瑞一身錦墨四爪蟒袍的太子朝服,自殿門之外靜靜步入,他大步走到眾臣之前,目光睥睨,輕微動手,命身後的隨侍的太監上前。
那太監得令步上前來,自袖中取出一封明黃的聖旨,靜靜打開來,放聲宣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蕭珏,品性無端,謀逆罔上,不法祖德,不遵朕訓,專擅威權,鳩聚黨羽。今昭於天下、宗廟,廢其太子之位,以正朝綱。令,朕今時年邁,體質抱恙,三皇子蕭瑞天縱神武,智韞機深,即今日起,由其理政監國,以固朝綱,重臣工當悉心輔弼,同扶社稷。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