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韋香順勢貼緊了他的胸膛,聽他澎湃的心潮,心中亦有三分悸動:“殿下真是笑話了,我一個婦道人家,哪裡有什麼期望不期望的,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殿下您啊。”
“我知道。”李哲不由深深動容,“我與太子本是同根生,你為他的考慮,都是為了我的考慮。”
韋香望著那對纏綿風雨中的燕子,無聲地笑了笑。
“你的衣衫都濕了。”李哲這才發覺韋香不知道已經翹首盼了多久,連帶藕絲繡荷花襦裙的一角都已經濺上了零星的雨點,連忙將人拉進屋裡,又讓人上了兩碗熱熱的薑茶,好避風寒。
“下雨的時候,門都不能出,除了站在那裡等您,我還能做什麼呢?”韋香話中不由含了三分淡淡的幽怨,但出口便是柔情似水的宛然,“不說這個了,今天朝堂上可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李哲道:“哪裡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倒是又出了一樁命案,已經移交給大理寺處理了,聽說狄仁傑聰明過人,破案無數,應當很快就會斷案了吧。”
韋香心下一動,面上依然是淡若春風的笑意:“是什麼人的命案,竟然要驚動狄公親自查辦?”
李哲倒未曾把這事放在心上:“就是那個常跟太子殿下唱反調的明崇儼!聽說是太招搖了,而被盜賊殺死的,不過那盜賊至今也沒被抓捕歸案,所以才讓狄公親自辦理此案。”
盜賊?韋香不由在心中冷笑片刻,什麼樣的盜賊有這樣大的膽子,竟敢弒殺帝後面前的大紅人?
“聽說明公曾經說過您面相最似太宗,是可堪大任之人,而太子殿下庸碌無能,不能繼承大寶。會不會是這樣的話惹怒了太子殿下,才……”
“不可能!”李哲猛然扣下手中的茶碗,砰一聲,仿佛一塊石頭,重重砸在韋香的心上。
“妾身失言了……”韋香不由眼圈一紅,聲音中都帶了三分微微的顫抖,仿佛搖曳於寒風冷雨中的柳葉,淒淒可憐。
“我不是朝你發火。”李哲忙握住她的手,安撫著她,“太子哥哥雖然行事有些果決,但決計不是這樣的小人,他就算要除去政見不合的敵人,也不會用這樣下作的手段。明崇儼平素為人招搖,才惹來了這樣的禍事,這是他的報應,就算他曾對我有幾句美言,我也不會因此而可憐他的遭遇。你……你就別哭了。”
韋香猶自微微垂淚:“妾身不是哭明崇儼,而是為殿下哭。明崇儼曾多次誇讚您,而您卻對他的死亡報以這樣冷漠的態度,換做旁人,會怎麼想您呢?”
李哲不由一愣:“那我……”
“您就算走個過場,也要去他的葬禮弔唁一番呀。”韋香用手絹擦了擦濕潤的眼角,眼中泛著委屈的淚光,“再說了,明崇儼是父親和母親近些年來倚重的人才,他們失去了一位信任的大臣,一定會覺得非常悲痛,您身為人子,自然應當感同身受、同悲共苦,才符合孝道,否則,又會落下別人的話柄了……”
她雖然語帶抽噎,說的話卻依然有條有理,讓李哲反駁不得。
“既然如此,我就去走這一趟就是了,香兒,你就別哭了。”
“不僅要去弔唁他,最好還要寫一篇唁文,這樣,才能讓天皇天后瞧出您的孝心。”韋香難得堅持道。
“好好好,我什麼都依你的。”李哲連哄帶勸,寬慰了許久,才哄得韋香重新露出了笑顏。
兩人閒話片刻,誰也沒料到,就是這浮生半日的閒聊,就無意中改變了整個王朝接下來的命運。
第119章 番外——李唐的末路(二)
明崇儼的死亡, 就是一枚墮入深淵的石子,在激起一陣動盪的漣漪之後, 很快歸復為死水般的寧靜。
時光就這樣悄然無聲地走了近一年,他的死訊也被掩蓋在厚厚的冰雪之下,直到春暖雪化, 才又重新露出一點苗頭。
而這一點點苗頭, 就出自東宮的閒言碎語之中。
也不知哪個舌頭長的傳出了話來,說是明崇儼原系太子李賢派人所殺害, 這道本來已經跟著事情的真相一起冰封雪掩的流言,就像春光破開冰雪一般,重新流傳在了東都洛陽的大街小巷之中。
不過流言終究只是流言罷了, 就算再甚囂塵上,也只能是茶餘飯後的一點談資, 上不得台面。
犯罪的盜賊一日沒有被緝拿, 這樁案子一日就還是件懸案, 它就像一把刀刃一般, 隨時都能往下一刺, 將血淋淋的真相捅破出來。
英王府中, 也照舊一派靜日綿綿的寧和, 蘸滿了一冬的雪的天穹在初陽的日子裡懶洋洋地畫上一抹帶著冰雪氣息的春色, 就連凝在枝頭的初紅新綠都似著了一層淡淡的霜, 顏色淺而淡薄,像春神無意呵出的一口氣,那樣冷而清淡。
韋香坐在垂下的瀟湘竹簾後頭, 手中挽著長長的五彩繡線,明晃晃的日光從消融的春雪上頭折過來,在眼前渲成一片迷濛晃眼的華彩。她眯著眼睛從中一根根挑出顏色不一的繡線,就像理清近日來朝堂上發生的諸多雜事,需要時間和耐心,把其中的色彩一點點分得清清楚楚。
韋承慶上奏的一篇言辭懇切的《諭善箴》並沒有勸動太子,反倒是引發了他的諸多不滿,也不知道那趙道生究竟使了什麼狐媚的功夫,竟迷得這位太子爺如此神魂顛倒。
“我知道。”李哲不由深深動容,“我與太子本是同根生,你為他的考慮,都是為了我的考慮。”
韋香望著那對纏綿風雨中的燕子,無聲地笑了笑。
“你的衣衫都濕了。”李哲這才發覺韋香不知道已經翹首盼了多久,連帶藕絲繡荷花襦裙的一角都已經濺上了零星的雨點,連忙將人拉進屋裡,又讓人上了兩碗熱熱的薑茶,好避風寒。
“下雨的時候,門都不能出,除了站在那裡等您,我還能做什麼呢?”韋香話中不由含了三分淡淡的幽怨,但出口便是柔情似水的宛然,“不說這個了,今天朝堂上可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
李哲道:“哪裡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倒是又出了一樁命案,已經移交給大理寺處理了,聽說狄仁傑聰明過人,破案無數,應當很快就會斷案了吧。”
韋香心下一動,面上依然是淡若春風的笑意:“是什麼人的命案,竟然要驚動狄公親自查辦?”
李哲倒未曾把這事放在心上:“就是那個常跟太子殿下唱反調的明崇儼!聽說是太招搖了,而被盜賊殺死的,不過那盜賊至今也沒被抓捕歸案,所以才讓狄公親自辦理此案。”
盜賊?韋香不由在心中冷笑片刻,什麼樣的盜賊有這樣大的膽子,竟敢弒殺帝後面前的大紅人?
“聽說明公曾經說過您面相最似太宗,是可堪大任之人,而太子殿下庸碌無能,不能繼承大寶。會不會是這樣的話惹怒了太子殿下,才……”
“不可能!”李哲猛然扣下手中的茶碗,砰一聲,仿佛一塊石頭,重重砸在韋香的心上。
“妾身失言了……”韋香不由眼圈一紅,聲音中都帶了三分微微的顫抖,仿佛搖曳於寒風冷雨中的柳葉,淒淒可憐。
“我不是朝你發火。”李哲忙握住她的手,安撫著她,“太子哥哥雖然行事有些果決,但決計不是這樣的小人,他就算要除去政見不合的敵人,也不會用這樣下作的手段。明崇儼平素為人招搖,才惹來了這樣的禍事,這是他的報應,就算他曾對我有幾句美言,我也不會因此而可憐他的遭遇。你……你就別哭了。”
韋香猶自微微垂淚:“妾身不是哭明崇儼,而是為殿下哭。明崇儼曾多次誇讚您,而您卻對他的死亡報以這樣冷漠的態度,換做旁人,會怎麼想您呢?”
李哲不由一愣:“那我……”
“您就算走個過場,也要去他的葬禮弔唁一番呀。”韋香用手絹擦了擦濕潤的眼角,眼中泛著委屈的淚光,“再說了,明崇儼是父親和母親近些年來倚重的人才,他們失去了一位信任的大臣,一定會覺得非常悲痛,您身為人子,自然應當感同身受、同悲共苦,才符合孝道,否則,又會落下別人的話柄了……”
她雖然語帶抽噎,說的話卻依然有條有理,讓李哲反駁不得。
“既然如此,我就去走這一趟就是了,香兒,你就別哭了。”
“不僅要去弔唁他,最好還要寫一篇唁文,這樣,才能讓天皇天后瞧出您的孝心。”韋香難得堅持道。
“好好好,我什麼都依你的。”李哲連哄帶勸,寬慰了許久,才哄得韋香重新露出了笑顏。
兩人閒話片刻,誰也沒料到,就是這浮生半日的閒聊,就無意中改變了整個王朝接下來的命運。
第119章 番外——李唐的末路(二)
明崇儼的死亡, 就是一枚墮入深淵的石子,在激起一陣動盪的漣漪之後, 很快歸復為死水般的寧靜。
時光就這樣悄然無聲地走了近一年,他的死訊也被掩蓋在厚厚的冰雪之下,直到春暖雪化, 才又重新露出一點苗頭。
而這一點點苗頭, 就出自東宮的閒言碎語之中。
也不知哪個舌頭長的傳出了話來,說是明崇儼原系太子李賢派人所殺害, 這道本來已經跟著事情的真相一起冰封雪掩的流言,就像春光破開冰雪一般,重新流傳在了東都洛陽的大街小巷之中。
不過流言終究只是流言罷了, 就算再甚囂塵上,也只能是茶餘飯後的一點談資, 上不得台面。
犯罪的盜賊一日沒有被緝拿, 這樁案子一日就還是件懸案, 它就像一把刀刃一般, 隨時都能往下一刺, 將血淋淋的真相捅破出來。
英王府中, 也照舊一派靜日綿綿的寧和, 蘸滿了一冬的雪的天穹在初陽的日子裡懶洋洋地畫上一抹帶著冰雪氣息的春色, 就連凝在枝頭的初紅新綠都似著了一層淡淡的霜, 顏色淺而淡薄,像春神無意呵出的一口氣,那樣冷而清淡。
韋香坐在垂下的瀟湘竹簾後頭, 手中挽著長長的五彩繡線,明晃晃的日光從消融的春雪上頭折過來,在眼前渲成一片迷濛晃眼的華彩。她眯著眼睛從中一根根挑出顏色不一的繡線,就像理清近日來朝堂上發生的諸多雜事,需要時間和耐心,把其中的色彩一點點分得清清楚楚。
韋承慶上奏的一篇言辭懇切的《諭善箴》並沒有勸動太子,反倒是引發了他的諸多不滿,也不知道那趙道生究竟使了什麼狐媚的功夫,竟迷得這位太子爺如此神魂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