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安娜的特殊熔爐雖然能夠讓劣質的生鐵轉化為質量可控的鋼材,但產量僅夠軍工廠使用。放在秋天時,基本能滿足小鎮的需求,而冬天到來後,軍隊經過兩次擴充,加上新式槍械和火炮的研製,這點鋼材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露西亞的進化可謂一針強心劑,針對性的分離能力可以輕鬆剔除材料中的不良成分,還能在熔煉階段就調控各元素比例,使每一爐鋼水都保持在一個性能上。

  可以說,有了安娜和露西亞兩人,邊陲鎮的冶煉水平足以瞬間提高好幾個檔次。

  為此,羅蘭已經讓安娜放下手頭其他工作,專心製造新一代特大熔爐了。

  比起此前為她設計的專用熔爐,新爐子體積翻了十餘倍,長度延伸到五十米,寬度十米,高度近四米,乍看起來像是一個細長的游泳池。它本質上和前一代專用爐沒有區別,仍是個鐵盒子,沒有加熱設備,全靠安娜的黑火熔煉。不過它埋在地里,依靠土壤來支撐起鐵水對四壁的壓力,正中央設有一條走道,正好能讓安娜同時加熱到兩邊的鐵錠。

  它的優點只有一個,就是體積足夠大——若按之前的方法來冶煉,光是用於除雜的石灰石都是個大數目,而且需要花費大量功夫來清理生成的雜質,加料和攪拌也是個大麻煩,所以必然不能做得太大。而現在則完全沒有了這些顧慮,只要放入生鐵燒溶,再由露西亞清除磷、硫等有害成分即可。

  羅蘭打算新建一批爐窯,和老高爐、老豎爐一起,只負責初次冶煉,不在乎成品質量,只要能把礦石熔化,變成方方正正的鐵錠就行。然後再將這些鐵錠統統放入新熔爐里進行二次精煉,成型的鋼水通過閘門流入地勢更低的模板中,直接形成可供加工的材料——之後蒸汽機廠也會轉為鋼材生產,必然能給小鎮帶來更強勁的動力來源。

  羅蘭將新熔爐稱為「鋼鐵之星」。

  一旦安娜製造完工,鋼鐵之星投入正式生產後,小鎮的鋼鐵產量能提高十倍不止。

  可以說,新的大生產計劃正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

  另外,新式輕武器的研製工作也有了結論。

  羅蘭發現自己最初的構想並不妥當,他參照後世導氣式自動步槍的原理,自己設計了幾把原型武器——簡單來說,自動武器就是利用子彈發射時的一部分高壓燃氣,來完成退殼、上膛動作,從而實現再裝填這一過程。

  這項工作持續了約半個月,說不上有多困難,只是需要反覆測試每一個部件能否正常運作。他用不著記憶某一把步槍的具體結構,只要知道它的運作方式,多試幾次總能拼湊出一把堪用的武器。

  問題也就出在這裡。

  拼出來的原型武器傻大黑粗也就罷了,其零部件多達近百個,每個都是安娜親手加工而成,特別是彈簧、擊針、導氣活塞之類的小玩意,以現在的工具機水平還難以量產。若想把士兵手中的轉輪步槍全部換裝成自動武器,不光對安娜的負擔極大,那些已經投入生產的槍械加工設備也會造成浪費。

  另外,所有士兵都裝備自動武器的話,其彈藥消耗量無疑是個天文數字。羅蘭一開始並沒有太在意這個,覺得可以通過增加生產人數來解決,不過他很快發現,一旦新武器形成規模後,能夠輕易吞掉制酸廠的全部產出。

  至於試射時經常出現的卡殼、擊發失敗等小問題,反倒不重要了。

  反覆權衡下,他最終還是打消了大規模換裝自動武器的構想,不過提高軍隊火力輸出是迫在眉睫的需求,他將目光放在了另一種連發武器上。

  那就是重機槍。

  二十到五十人分配一挺重機槍,這樣一來武器的數量也大幅降低,最棘手的兩個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它同樣可以採用導氣方式進行自動裝填,結構和試製的原型武器相似,拿來改改就可以投入原理性試驗,加上可以做得更大一些,零件也無須設計得嚴絲合縫,對自己來說相當於降低了難度。

  第四百三十一章 來自晨曦

  除了提升火力的重機槍外,羅蘭還打算開發一款栓動步槍作為中遠距離精確射擊的補充,不用生產太多,一百來把即可。口徑和重機槍一致,套上瞄準鏡就是一把簡易的狙擊步槍。

  如此一來,轉輪槍枝和黑火藥子彈的生產線也可以繼續保持下去,不至於造成太過浪費。

  在戰鬥時,由野戰炮負責壓制一千至八百米的敵人,八百到五百米是重機槍收割的最好區間,進入五百米的敵人交由狙擊手點名,最後兩百米則是轉輪步槍清場,理論上可以保證沒有攻擊間歇。

  當然,徹底實現這套配置可能需要三到四個月時間,興許無法趕上春季攻勢,所以他還需要另一件裝備來彌補進攻火力的不足——搭載了152毫米長管炮的內河炮艦。只要有一艘,就能在主動出擊時給敵人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

  一想到邪月結束後便要舉行建城大典,統合整個西境,加上還得把提費科趕下王位,以及接納新湧入的人口,羅蘭覺得肩頭的任務越來越重了,他甚至希望時間過得再慢點,邪月不要如此快結束就好。

  ……

  進入西境地界後,周遭的景象就變得不一樣起來。

  奧托·洛西挑起窗口的木板向外張望,只見天上地下都是白茫茫一片,天空布滿了密集的雪花,順著凜冽的寒風飄蕩旋轉,最終融入這片白色之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