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赤砂描就的生辰八字赫然在望,布偶身上插滿了七七四十九根銀針,一眼看去,兩隻黑溜溜的眼珠滲人得很。

  女眷們連同後宮大大小小的娘娘們均看在眼裡,大氣不敢出一聲。

  生辰八字這等私密事,除了欽天監與自家父母、接生婆子,旁人誰也不曉得。

  偏生聖德太后跟前的兩位嬤嬤知曉,面色大變,又提了容妃娘娘的辱娘孫氏來問,孫氏性軟,不過幾個刑枷,便乖乖招了。還從胸口掏了一個薄薄的冊子出來,其上顛三倒四地記了一堆語焉不詳之話。

  “娘娘在閨中時,便酷愛這怪力亂神之事,譬如早年便知曉,定州有一戶蘇姓人家,有名令蠻之人,還……”

  孫氏雖怕得顫顫巍巍,交代卻清楚詳盡,將一樁樁奇詭之事交代來,甚至交代了年前那地龍翻身之事,直言道:

  “聖人受蠱,對我家娘娘素來言聽計從,甚至完全不計較娘娘與房郎君之事,可見巫蠱之術的厲害……”

  孫氏形容害怕,老實懦弱的面上一臉深信不疑之色,顯然自己也是信了的。

  此話一出,與眾譁然。

  若旁人之前還將信將疑,但地龍預知、包括聖人忍了綠帽之羞,確實為真。

  是問,這世道除了巫蠱之術,還有何物能引得一個郎君對一個紅杏出牆之婦人忍讓再三,恩寵如斯?

  “是以,容妃娘娘身上果真有痣?”

  有人悄聲問,可這位私密,孫氏到底沒說,只是訥訥朝容妃看了一眼,沒敢對容妃的眼睛,便深深地垂下了頭。

  後宮所發生之事,迅速傳到了前朝夜宴之上。

  一石激起千層浪,巫蠱之事,但凡發生,便不再是小事了。

  中山王一臉痛心,立時站起,大呼要為聖人“誅妖邪、清君側”,一呼百應,文武百官悉數跪地,除了王右相大呼冤枉。

  楊照多思多疑,又因著容妃先知之事,略一遲疑,便被中山王捉住話頭,道:“聖人受妖邪所蠱,恐要請道士方能回魂,否則國祚不穩。”

  底下又是一呼百應。

  “中山王,爾欲造反?”

  聖人擲杯,驚怒不定。

  第212章 稱帝業(修)

  諾大的明華宮內, 瓷盞碎裂的聲音,如石破天驚,殿下立時伏了一地烏泱泱的人頭。

  楊徹忙伏地三呼萬歲,口稱不敢,一臉的誠惶誠恐。

  “聖人明鑑,臣拳拳之心,日月可鑑, 天地可明啊!”

  聖人驚疑不定地看著他,過分蒼白的面上因激動隱現一抹血色, 胸膛起伏不定。碎裂的瓷片濺起, 割破了楊徹落地的膝蓋, 一抹殷紅浸得那玄紫朝服擺渲染上了一層沉鬱。

  這世道, 要說皇權有多權威,那是真沒有。

  世家初初沒落, 可皇權還未高漲到人人敬仰之時, 尤其這聖人還年輕得過分,大梁朝建國四十餘年,在朝代更迭的亂象里, 還不曾建立霸主一樣的威嚴。

  底下臣子們伏地都伏得很盡心盡力, 可楊廷仿佛看到了他們的眉來眼去。親政不多年,這些油滑如蛇一般的臣子們, 推三阻四陽奉陰違之事著實是幹得太多,他不信他們。

  或許連他曾經的老丈人——史家如今的族長,因著這次夜宴的特殊被邀, 伏地的姿勢,也是帶著點漫不經心的鄙夷的。

  龍鱗衛自擲杯後,如流水一般湧入這不算太大又不算太小的前殿,刀槍劍戟林立,幾乎是立時將所有朝臣圍了起來。

  楊照窒息一般的不安在這些龍鱗衛的拱衛下,潮水一般退去了。

  “聖人這是意欲何為?!”

  有文臣惶惑問道,長几上的酒水菜品,反射著刀劍的森森冷光,仿佛泛著無邊寒意。

  楊宰輔王右相這一等一的朝臣,並未隨之跪下去,此時微微立著,與聖人和身後的鐵甲相對,不約而同地沉默下去。

  楊徹輕笑了聲,他身子瘦,有一雙文秀的眉,此時微微蹙起,帶著痛心的譴責道:“聖人當真魔怔了!不過區區一個宮妃,便蠱惑得您是非不分,加害忠良?!我楊氏先祖若在世,恐怕要寢食難安!”

  他文雅而優容,此時做這痛責之態,唱念俱佳,任誰看來,也不過是個為上憂心,為國痛惜的模樣。

  聖人冷冷地看著他,承襲至楊氏先祖的鳳眸如陰鶩的鷹隼,欲擇人而噬。

  “孤確實沒想到,你中山王,竟也是個狼子野心之人。容妃與孤道時,孤只當是夢話,幸好——”

  話音還未落,方才還靜止不動只是將群臣圍攏的龍鱗衛們,刀劍齊出,鋒銳之刃悉數對準了群臣,楊徹未反應過來,便被肩頭壓來的長槍給抵住,動彈不得了。

  明華宮內一片死寂。

  龍鱗衛歷屬聖人私兵,只聽一人號令,聖人擲杯為號,看樣子——今日容妃生辰宴,本身便是一場局。

  他們這些人,不過都是陪演的棋子。

  有些附和中山王兩頭不靠的小嘍囉們不約而同地偃旗息鼓:蔫了。

  楊徹唇角勾了勾,眼神詭異,聖人正覺不對,卻聽不知何處的一陣清脆擊掌聲,整齊的甲冑敲擊聲規律地從殿外一路往裡,兵士蜂窩一般湧進紅漆大門,盔甲上的黑羽在在顯示:這是拱衛皇宮的羽林衛。

  龍鱗衛為私兵,而羽林衛,卻不專屬一人,為整個楊氏服務,平日裡都在外宮巡視,並不入內,此時卻出現在這明華宮內——

  有伏地大臣高呼:“清君側,誅妖邪!”

  羽林衛將龍鱗衛包餃子似的在外又包了一層,龍鱗衛刀劍對著群臣,而羽林衛刀劍,則對著羽林衛。

  文官內膽氣小些的,腿腳早已抖若篩糠,面無人色,生怕自己成了今日權力相軋的踏腳石,便是沒眼色的,也都瞧出來了:

  今日這情形,歷朝歷代,總有那麼一兩起,不論前朝的中冶門兵變,到今日的“後宮巫蠱之變”,只是不知,今日這一起,究竟是誰起的頭了。

  楊照居高臨下地看去,發覺幾個素來親近的,從前的房太保、禮部侍郎,不甚親近的戶部侍郎,前老丈人,都在那高呼隊列,心頭登時一片徹冷。

  容妃不過是尋常,可他們挑戰的——卻是他楊照的權威,聖人的顏面。

  一股悶氣直衝喉頭,他猛地咳了一聲,手掩住,李公公尖叫一聲:“聖人咳血了!”

  “中山王謀逆,爾等若欲追隨,等同逆賊!”楊照擺袖甩開李德富的驚惶失措,一雙黑眸冷冰冰地看著外圍層層疊疊的甲士,“謀逆者,九族俱滅,闔族無存!”

  羽林衛們噤聲不語。

  “常在喜!”

  “穆琛!”

  楊照每喚一人,那人都低下了頭顱,不敢與那雙鳳眸相對。

  “聖人為妖妃蠱惑,早已失了倫常,如今竟為了一屆妖妃,欲將群臣屠戮於此,臣等再是忠義,尚有一家老小在養,聖人啊……”

  有老臣流涕。

  周圍甲兵加身,御史右大夫榮科淮推搡不能,竟直接烈性地往廊柱上一撞,“嘭”一聲清脆的響聲,血濺朝堂,腦袋上破了個大洞,進氣不及出氣多,眼瞅著是不行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