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其中無一字是假,偏省略了許多細枝末節,讓人腦補出來,便是一出大戲。
長安權貴圈裡的,也沒幾個心思簡單的,腦補出的,自然也不是什麼天下大和的好事。
心道必是那敬王妃在定州見了敬王見異思遷,使計將婚事退了,又塞了不睦長姐過去應付那性好男色的表哥,自己卻一路來了長安,與敬王勾勾纏纏終於勾搭到了一處,得了盛世榮華——手段端得是厲害。
原來嘛,這能成了鳳凰的麻雀,也沒幾個簡單的。
世道艱難,哪裡有那般正正好的靜好歲月、金風玉露。
“蘇大娘子”這一番條分縷析的言語下來,莫說敬王妃成了何等狐媚險惡之流,便敬王也成了一個好色無恥之徒。
單看席間的眉飛色舞,便也能觀出一二來。
自然,無人認為這主辦宴會的容妃無辜,不過容妃本就聲名掃地,這般作來也不會比從前更污,算起來,倒是烏鴉面前兩頭黑——無甚損失。
蘇令蠻低眉順眼地站在角落,作為一個毫不起眼的黑瘦小太監,除了一雙眼睛過分靈動,全然沒引起旁人注意。
隱約知道她身份的小官家眷小心翼翼地覷了她一眼,眼見敬王妃神思不屬地看著殿中,看似全然沒在意,心裡不免贊了聲胸襟不俗。
殿中上首位,容妃娘娘目露悲憫道:
“倒是怪可憐的,來人,賜些金銀,給大娘子贖了身,好好送出去安置了。”
這番越俎代庖,莫說鄂國公府家眷還在,輪不到一個外人來管;便這一聲“可憐”“賜銀”,不但是間接定了敬王妃所行無德,更是侮辱了蘇家之人。
蘇玉瑤性子爆,不待蓼氏阻止,便已拍案而起:
“娘娘好生無禮,莫說這不過是一面之詞,不堪足信,便這婦人侮辱敬王府,言行影射,也該拖出去杖責才是。”
“再者,我阿蠻姐姐素行良好,在白鷺書院便是中元魁首,屢屢得先生讚許,娘娘莫非是想說,您這一言,比書院的先生還有德行?”
這話一落,在座不由竊竊私語、隱笑不斷。
有那婦人讚嘆這蘇四娘子口舌厲害,不過三言兩語,便將容妃娘娘私德有虧之事隱射了一番,真真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蓼氏不免憂心地嘆了口氣,阿瑤這般寧折不彎的性子,嫁去謝家,也不知好還是不好。
容妃被堵了話頭,臉不紅心不跳地笑笑,好似阿瑤全是孩子間的氣話,道:“本宮不過是看這歌姬可憐,賜些度日銀錢罷了——”
話還未落,卻見方才還淚眼婆娑的“蘇大娘子”伏地道謝,又道:
“奴本為吳家婦,和離歸家,孰料容妃娘娘竟未卜先知,知曉奴公爹會橫死,事先派人一路將奴自定州接來,路途種種顛沛流離自不必說,奴方才所言,也俱為容妃所授……奴作歌姬,撐至殿前,種種苦楚只為奴自己討個公道,為公爹橫死討個說法!”
落地有聲,蘇令嫻義正言辭之態,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壯烈了。
此話一出,殿中女眷幾乎是沒反應過來——這反轉,鬧大發了。
這般說來,這歌姬方才所言,全是假的,都是容妃苦心孤詣安排來污衊敬王妃的?容妃娘娘苦心孤詣地安排了這一出,竟讓這歌姬倒打一耙,成了自家出洋相的一幕?
容妃那張白麵皮子立時漲得通紅,神情不穩道:“哪來的婦人胡沁?來人,將人拖下去杖斃!”
“慢著。”
鄂國公夫人不緊不慢地站起,“這歌姬所言還未得證實,娘娘不如讓她繼續說下去,好讓我等辨一辨真假?”
蘇令嫻不緊不慢地道:“奴所言句句屬實。當初容妃娘娘尚在閨中時,便去過定州一趟,那時奴家的二妹妹,哦,也就是如今的敬王妃早因鎮表哥好男風而和平退親。”
“偏容妃娘娘嫉妒奴家二妹妹風姿過人,指使奴家暗中下藥,欲將鎮表哥與二妹妹一道成其好事,好毀奴家二妹妹的一生。奴不忍,卻因位卑人微而不得不屈從,所幸二妹妹得當時的威武侯相救,此時想來……二妹妹與敬王爺的緣分,也該是自此始。”
“容妃娘娘偷雞不著蝕把米,偏生害苦了奴家,奴家反抗不得,只得嫁予了鎮表哥。”
“可事情奇便奇在這,容妃娘娘好似事先知道奴家公爹會橫死,將奴接來此地,如此三番地交代,好叫奴污衊敬王妃。奴不忍,又欲查清公爹橫死真相,便一直與容妃娘娘虛以為蛇,功夫不負有心人……”
蘇令嫻還欲說下去,卻被宮婢一左一右地掩住了口,再說不得。
只是這般欲蓋彌彰的做派,實在是讓人不得不生疑。
王文窈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只覺得計劃全被打亂了,席間房夫人輕聲笑道:
“娘娘若讓這歌姬之語不清不楚地傳下去,往後恐有更可怖的流言傳出來,何不讓這歌姬一次性吐出?真相,總是掩蓋不了的。”
房夫人清清淡淡地說著,儀容坐態無一不美,連說話也是讓人無可挑剔。若容妃娘娘執意不讓人說,那便是坐實了歌姬之語——
王文窈有點心慌。
今日這一切,她原是想就此挫一挫敬王府威名,但蘇令嫻臨時反水,讓她覺得事情不大對勁。聖人今日還有要事……
她眼珠子骨碌碌動,房夫人瞧她不順眼,她素來清楚,畢竟房二郎對她情有獨鍾因此前程盡失,換做任何一個娘親,也不會比她做得更好。
蘇令蠻在角落看得清楚,容妃面頰緋紅,口中不知咕噥著什麼,看上去仿佛……不大對頭,跟魔怔了似的發癲。
容妃這一糊塗地思來想去,那邊宮婢早被人著人拉開,蘇令嫻又得以道:
“奴發覺,容妃娘娘素喜行巫蠱之術,有妖言惑主之嫌,此事……傳容妃辱娘,一問便知。”
巫蠱之術?
在座若原先還有言笑晏晏純當看八卦的官眷,此時大殿內卻是針落可聞,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不過一個妯娌傾軋,竟扯出這麼一段公案來。
若之前證明容妃素行無德,那這巫蠱之術提出——
若當真坐實,卻是要了容妃的性命。
可在座諸位,沒有誰敢動彈。
這等幾乎能動搖國祚之事,哪裡是她們這群百官家眷所能管得?宮中唯一能管的,除了那金鑾殿上坐著的那位,恐怕也只有常年幽居慈寧宮受頭風所苦的聖德太后了。
容妃猶自愣愣地回不過神來,她怎麼也不明白,事情竟進行到這一步了。
半晌,鄂國公夫人蓼氏站了起來,容長臉上,兩條深深的法令紋顯了出來,袖手道:“臣婦斗膽,去請聖德太后聖諭。”
皇宮雖大,可這輦轎來來去去,也不過是一炷香時間,便當真請到了聖德太后諭旨,太后慣常不出面,派了身前兩個得力的嬤嬤督辦,由著一眾宮人,當真從漪瀾宮正院中一中一西的兩棵槐樹下,起出了一個巫蠱布偶。
長安權貴圈裡的,也沒幾個心思簡單的,腦補出的,自然也不是什麼天下大和的好事。
心道必是那敬王妃在定州見了敬王見異思遷,使計將婚事退了,又塞了不睦長姐過去應付那性好男色的表哥,自己卻一路來了長安,與敬王勾勾纏纏終於勾搭到了一處,得了盛世榮華——手段端得是厲害。
原來嘛,這能成了鳳凰的麻雀,也沒幾個簡單的。
世道艱難,哪裡有那般正正好的靜好歲月、金風玉露。
“蘇大娘子”這一番條分縷析的言語下來,莫說敬王妃成了何等狐媚險惡之流,便敬王也成了一個好色無恥之徒。
單看席間的眉飛色舞,便也能觀出一二來。
自然,無人認為這主辦宴會的容妃無辜,不過容妃本就聲名掃地,這般作來也不會比從前更污,算起來,倒是烏鴉面前兩頭黑——無甚損失。
蘇令蠻低眉順眼地站在角落,作為一個毫不起眼的黑瘦小太監,除了一雙眼睛過分靈動,全然沒引起旁人注意。
隱約知道她身份的小官家眷小心翼翼地覷了她一眼,眼見敬王妃神思不屬地看著殿中,看似全然沒在意,心裡不免贊了聲胸襟不俗。
殿中上首位,容妃娘娘目露悲憫道:
“倒是怪可憐的,來人,賜些金銀,給大娘子贖了身,好好送出去安置了。”
這番越俎代庖,莫說鄂國公府家眷還在,輪不到一個外人來管;便這一聲“可憐”“賜銀”,不但是間接定了敬王妃所行無德,更是侮辱了蘇家之人。
蘇玉瑤性子爆,不待蓼氏阻止,便已拍案而起:
“娘娘好生無禮,莫說這不過是一面之詞,不堪足信,便這婦人侮辱敬王府,言行影射,也該拖出去杖責才是。”
“再者,我阿蠻姐姐素行良好,在白鷺書院便是中元魁首,屢屢得先生讚許,娘娘莫非是想說,您這一言,比書院的先生還有德行?”
這話一落,在座不由竊竊私語、隱笑不斷。
有那婦人讚嘆這蘇四娘子口舌厲害,不過三言兩語,便將容妃娘娘私德有虧之事隱射了一番,真真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蓼氏不免憂心地嘆了口氣,阿瑤這般寧折不彎的性子,嫁去謝家,也不知好還是不好。
容妃被堵了話頭,臉不紅心不跳地笑笑,好似阿瑤全是孩子間的氣話,道:“本宮不過是看這歌姬可憐,賜些度日銀錢罷了——”
話還未落,卻見方才還淚眼婆娑的“蘇大娘子”伏地道謝,又道:
“奴本為吳家婦,和離歸家,孰料容妃娘娘竟未卜先知,知曉奴公爹會橫死,事先派人一路將奴自定州接來,路途種種顛沛流離自不必說,奴方才所言,也俱為容妃所授……奴作歌姬,撐至殿前,種種苦楚只為奴自己討個公道,為公爹橫死討個說法!”
落地有聲,蘇令嫻義正言辭之態,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壯烈了。
此話一出,殿中女眷幾乎是沒反應過來——這反轉,鬧大發了。
這般說來,這歌姬方才所言,全是假的,都是容妃苦心孤詣安排來污衊敬王妃的?容妃娘娘苦心孤詣地安排了這一出,竟讓這歌姬倒打一耙,成了自家出洋相的一幕?
容妃那張白麵皮子立時漲得通紅,神情不穩道:“哪來的婦人胡沁?來人,將人拖下去杖斃!”
“慢著。”
鄂國公夫人不緊不慢地站起,“這歌姬所言還未得證實,娘娘不如讓她繼續說下去,好讓我等辨一辨真假?”
蘇令嫻不緊不慢地道:“奴所言句句屬實。當初容妃娘娘尚在閨中時,便去過定州一趟,那時奴家的二妹妹,哦,也就是如今的敬王妃早因鎮表哥好男風而和平退親。”
“偏容妃娘娘嫉妒奴家二妹妹風姿過人,指使奴家暗中下藥,欲將鎮表哥與二妹妹一道成其好事,好毀奴家二妹妹的一生。奴不忍,卻因位卑人微而不得不屈從,所幸二妹妹得當時的威武侯相救,此時想來……二妹妹與敬王爺的緣分,也該是自此始。”
“容妃娘娘偷雞不著蝕把米,偏生害苦了奴家,奴家反抗不得,只得嫁予了鎮表哥。”
“可事情奇便奇在這,容妃娘娘好似事先知道奴家公爹會橫死,將奴接來此地,如此三番地交代,好叫奴污衊敬王妃。奴不忍,又欲查清公爹橫死真相,便一直與容妃娘娘虛以為蛇,功夫不負有心人……”
蘇令嫻還欲說下去,卻被宮婢一左一右地掩住了口,再說不得。
只是這般欲蓋彌彰的做派,實在是讓人不得不生疑。
王文窈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只覺得計劃全被打亂了,席間房夫人輕聲笑道:
“娘娘若讓這歌姬之語不清不楚地傳下去,往後恐有更可怖的流言傳出來,何不讓這歌姬一次性吐出?真相,總是掩蓋不了的。”
房夫人清清淡淡地說著,儀容坐態無一不美,連說話也是讓人無可挑剔。若容妃娘娘執意不讓人說,那便是坐實了歌姬之語——
王文窈有點心慌。
今日這一切,她原是想就此挫一挫敬王府威名,但蘇令嫻臨時反水,讓她覺得事情不大對勁。聖人今日還有要事……
她眼珠子骨碌碌動,房夫人瞧她不順眼,她素來清楚,畢竟房二郎對她情有獨鍾因此前程盡失,換做任何一個娘親,也不會比她做得更好。
蘇令蠻在角落看得清楚,容妃面頰緋紅,口中不知咕噥著什麼,看上去仿佛……不大對頭,跟魔怔了似的發癲。
容妃這一糊塗地思來想去,那邊宮婢早被人著人拉開,蘇令嫻又得以道:
“奴發覺,容妃娘娘素喜行巫蠱之術,有妖言惑主之嫌,此事……傳容妃辱娘,一問便知。”
巫蠱之術?
在座若原先還有言笑晏晏純當看八卦的官眷,此時大殿內卻是針落可聞,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不過一個妯娌傾軋,竟扯出這麼一段公案來。
若之前證明容妃素行無德,那這巫蠱之術提出——
若當真坐實,卻是要了容妃的性命。
可在座諸位,沒有誰敢動彈。
這等幾乎能動搖國祚之事,哪裡是她們這群百官家眷所能管得?宮中唯一能管的,除了那金鑾殿上坐著的那位,恐怕也只有常年幽居慈寧宮受頭風所苦的聖德太后了。
容妃猶自愣愣地回不過神來,她怎麼也不明白,事情竟進行到這一步了。
半晌,鄂國公夫人蓼氏站了起來,容長臉上,兩條深深的法令紋顯了出來,袖手道:“臣婦斗膽,去請聖德太后聖諭。”
皇宮雖大,可這輦轎來來去去,也不過是一炷香時間,便當真請到了聖德太后諭旨,太后慣常不出面,派了身前兩個得力的嬤嬤督辦,由著一眾宮人,當真從漪瀾宮正院中一中一西的兩棵槐樹下,起出了一個巫蠱布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