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郎君,可要回府?”

  謝道陽看了看頭頂的夕陽,瑰麗的彩霞在天邊渲染出明媚的色彩,不知怎的,他有點想見一見那如朝陽一般熱烈天真的女子。

  “不,去鄂國公府。”

  孰料蘇玉瑤沒肯出來見他。

  謝道陽悻悻而返,知曉必是因著敬王府之事遷怒於他,回府時,又碰上素來清冷的七娘子。

  “七妹。”

  謝道陽牽起了嘴角,見謝靈清安安靜靜地杵在府中去書房的必經之路,問:“在此處等為兄,所為何來?”

  謝靈清聲音如她性子一般清冷,瞳孔映著暗下去的天色,仿佛帶了點黯淡:“大兄不必煩惱,七妹願意進宮。”

  這是聖人給謝家出的一道難題。

  謝道陽逆了他的意,天性多疑者,自然要從旁的地方找補,要看他謝家的忠心——謝七娘聲名在外,在陳郡謝氏女子中,顯然是最得寵最受重視的一個。

  如今,他就要謝家呈上最得意的七娘,便如王家呈上了二娘子一般。

  謝道陽自然知道,這其中有王家的手筆,誰都知道,王二娘是自己進宮,進宮方式還尤其的不光彩,後又行為不檢,更是墮了琅琊王氏的清名。

  而謝七娘專心治學,縱他常年隨聖人左右,可謝家卻未選擇姻親攀附——

  無形之下,已見高低。

  謝七娘若獻,忠心可期,謝氏也被拉到與王家同一地步:瞧,不也是賣女求榮?若不獻,那嫌隙自然更大。

  “不成。”

  可謝七娘不同,她便該是流雲芳糙里,一棵自在爛漫隨風搖曳的雛jú,若關入宮裡,不消幾年,便會悄悄枯萎。

  謝道陽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謝靈清眼眶悄悄紅了:“七娘既深受謝家栽培,便該扛起責任。大兄……”

  謝道陽搖頭:“便謝家不覆,也不該是你一個女兒家之事。七妹,此事切勿多言。”

  他為人迂腐端方,可卻極有原則。

  謝七娘卻要轉圜得多,突然說起敬王府之事,道她今日偷偷出城,遠遠看了別莊一眼,發覺莊內掛起了白幡,也不知是損了何人。

  “聖人如此不顧惜人命,焉知我謝家是不是下一個敬王府?”

  “大逆不道!”

  謝道陽怒斥,謝靈清卻道:“大兄既不肯舍我,又不肯舍阿瑤妹妹,焉知世間安有兩全法?”

  “改弦更張,是勢在必行之事。聖人自幼多疑,便此次捨出了我謝七,等下一回疑心在再起事,大兄要舍誰?”

  謝道陽挺直的背脊頹然彎下。

  這亦是他反覆斟酌,卻又不敢多思之事,聖人近來越發古怪,聽憑容妃在宮內攪和得烏煙瘴氣,朝令夕改,他被隱隱排斥在外。

  便此次這時疫之事……

  他也未探得一二。

  便反覆勸誡聖人,莫要太信這中山王,聖人亦是聽而不聞,反是與他日日縱情享樂,莫逆非常。

  “誰托你來做說客的?”謝道陽負手而立,端方的一張臉上,唯獨一雙眼睛還算出彩,盯人時,幾乎有噬人的錯覺。

  謝靈清淡道:“沒有人。”

  “敬王妃與我在閨中時相熟,她性子純良又機敏,最良善不過。敬王外傳雖孤高傲慢,可卻也目下無塵,所行所作之事,吾觀之,縱有政客手腕,可也從不戕害無辜。”

  “比金鑾殿上的不差。”

  她這話可謂是大逆不道了。

  可左右除了心腹,和道旁兀自招展的樹木,便一覽無餘的空蕩蕩。

  謝七娘找了個好地方。

  謝道陽一聲不吭地回房,房內燭火下一夜未歇,直到第二日,才漚著一雙紅眼珠子出門,謝七娘似早有準備,候在門外。

  “大兄……”

  謝道陽頭也不回地上朝去了。

  翌日,被圈在別莊樂不思蜀的敬王便收到了這麼一份大禮,他從前定下的計,在此時:才終於順理成章地行到了這一步。

  “郎君神算。”

  林木好不容易自麇谷居士那逃出來,馬屁跟不要錢似的亂飛。

  奈何郎君一眼都沒給他,手中紫金狼毫筆落墨時連一點都沒顫,直到提筆寫完,才緩緩道:“世家之人,從來是先有家,才後有君。”

  “人心變故,尋常罷了。”

  只要謝大郎沒忍住向聖人要了人,這一步,或早或晚都會到來。

  “謝七娘有提出什麼要求?”

  “七娘子道,只求郎君有一日或登大統,封她做個下西洋的行官兒。”

  楊廷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轉問道:“府中那秋實最近還是動作頻頻?”

  “倒是蔫下來了。”

  說到這,林木便忍不住自豪起自家郎君的計策,這染了時疫之物被王妃發現,便乾脆將計就計地定下了計策,這樣一來,敬王府看著是遠離黨政中心,卻也是穩坐釣魚台,坐山觀虎鬥。

  中山王一箭雙鵰,一面往聖人身上潑髒水,一邊試圖讓人敬王親近染了時疫之人,若敬王一命嗚呼,是最好,若不成——

  也隔開了要緊人物。

  只可惜,誰都不是軟柿子,王妃手段高明,哪裡當真會讓人染了時疫,只做出了假象,姓春的美人又是個膽子小的,被一嚇唬便什麼都招了,配合著王妃將這戲碼掩了個十成十。

  現下,只欠東風。

  東風很快就來了。

  第211章 百花宴

  容妃生辰, 恰在將熱未熱的六月六,天清氣朗,一切都顯得剛剛好。

  為賀容妃生辰,宮中特辦百花宴,席開百桌,將聖人跟前有些臉面的官員連同家眷老小一起都邀了個遍。

  所謂百花,在這春末節氣, 自然是指那如花盛開的未出閣小娘子了。聖人有言,憐惜中山界苦寒, 著意在這一群鮮嫩嫩花骨朵兒似的京畿名門貴女里為中山王尋個可心人, 好帶回中山去。

  而長安上下, 權貴幾乎都被請了, 唯獨敬王府被排除在外,三千精兵分早中晚三班盡忠職守地把持著王府各處, 連同狗洞一道都堵得嚴實, 莫說是人了,連只蒼蠅都飛不出。

  蘇令蠻朝頭頂紅彤彤的大太陽掃了一眼,懶散地靠在窗邊。

  見素來持重的堂堂敬王又一次對著窗外滿院的木芙蓉發呆, 手中的紫金狼毫筆沾了濃墨, 宣紙上已是滴了一團污漬,不由一哂:

  “阿廷, 這已經是你今日的第十一次發呆了。”

  楊廷抿唇瞥了她一眼,扇子一般濃密的睫毛下,是星光般璀璨的瞳仁, 仿佛含著萬千心事,風起雲湧間偏又不露聲色。

  又不吭聲。

  蘇令蠻翻了個白眼,耳邊的明璫微微蕩漾著,更襯得膚白如玉,剔透非常。

  “今日容妃辦百花宴,聽說全長安有頭有臉的都去了,聽聞熱鬧非常。”

  “怎麼,蠻蠻想去?”楊廷嘆口氣,也無甚練大字的心思了,隨手將狼毫筆掛在筆架上,“恐怕要委屈王妃一二了,敬王府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三千精兵不散,誰都出不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