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了陶湘的話,場面變得有些安靜下來,但很快有人反駁道:「還有什麼好商量的?安家費本來就是給我們下鄉幫助建設農村的知青的,當然要拿回到我們自己的手裡來!」

  「沒錯,就是這個理!」這話說到了大家的心坎中,稍熄的氣氛轟得一下被點燃了。

  故意與陶湘唱反調的便是那位「嬌小姐」黃自如,陶湘見狀唇角一抿,果然是早上的時候得罪了人家。

  光她一個倒也不要緊,可其他人的情緒也被煽動起來,這就麻煩了。

  知青們在說到旮沓屯與自稱的時候總喜歡用「他們」「我們」這樣撇開關係的詞彙,潛意識裡帶著隱隱在上的優越感,覺得就算鬧掰了也沒有什麼,農村人與城裡人素來不是一條道上的。

  他們認為自己可是知青,是國家與主席委以重任的知識青年,與大字不識一個的泥腿子可有著天壤之別,完成建設農村任務後就要返城繼續過城裡人日子的。

  這種觀念在第一批下鄉知青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陶湘相處時自然察覺得到,可笑愚昧之餘,不免覺得擔心。

  她對舊時代這場曠日持久的下鄉運動可沒什麼底氣,自然不同其它知青們那樣樂觀無知。

  在陶湘上輩子那麼一丁點對知青的認知里,六七十年代的返城可不是那麼好返的,背井離鄉呆在貧困農村里熬上二三十年到運動結束的例子比比皆是,現在就得罪落戶鄉里有權勢的人可不是什麼好主意。

  因著陶湘不同意立即去找大隊長討要安家費,雙方一下子僵持在那,大家都不理解同在知青陣營,為什麼陶湘竟然就能一點沒有集體意識,拖後腿得厲害。

  就在這時,屯裡有一群玩耍的小孩跑過四合院,見著新來的知青們都站在院子裡似是在吵架,連忙好奇地圍攏過來圍觀。

  幾個人都要臉面,當著屯裡外人的面也不好再爭執,沒好氣地各自轉開身。

  兩個男知青見西廂的門開著,半勸半拉著將四個女知青哄進屋子,準備六個人尋個安靜的地方坐著再好好商議商議。

  四合院外的小孩們也都鬼精,見知青們背著他們說話,眼珠子軲轆一轉,便風也似的一股腦跑去屯裡找大人打小報告了。

  一進西廂屋裡,大家便看見左手邊門沒關的小隔間敞亮著,這個時候也沒隱私不隱私,徑直就站在門口看著。

  只見裡頭家具嶄新,被褥鬆軟,更醒目的是在小桌上那一盆齊全的家什物事,活脫脫一個講究的閨閣小姐房間,這些顯然都是陶湘的。

  想想自己還在為了一條被子爭來爭去跑斷腿,別人卻舒舒服服什麼都準備好了,知青們的臉色都不怎麼好看。

  黃自如更是嘲諷道:「難怪你不加入我們,原來是看不上啊!」

  這話就相當於把陶湘放在了知青們的對立面,簡直誅心之言。

  偏偏其他人看陶湘的眼神都變了,顯然是聽了進去,也覺得如此。

  被誤會的陶湘饒是脾氣再好,此時面上也淡了下來:「這些都是我辛辛苦苦帶過來的,你與其嫉妒,不如寫份信讓你爹媽寄過來,也省得在我這說些陰陽怪氣的話……」

  「你說誰嫉妒?」黃自如怒氣沖沖地瞪大了眼,「你以為誰都像你似的,活像個資本主義家小姐的作派!」

  「黃自如同志,慎言!」陶湘交叉在胸口的雙手驀地放下,本還嬌軟的氣質中陡然呈現出不怒自威的氣勢,「你該知道誹謗軍烈家屬是什麼罪!」

  萬萬沒想到陶湘竟然還是個烈士的後代,後怕的黃自如立刻住了嘴,知青里也發出嗡嗡不停的詫異聲。

  陶湘卻不耐煩跟人掰扯這個,她今天必須要跟他們說清楚什麼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免得做錯事被人記恨連根拔,屆時還牽連到她。

  只可惜提點的話還沒說出口,四合院門口忽然一陣騷亂,大隊長領著屯民來了。

  「這是怎麼了,大家一個個地聚在這裡?明天可就要上工了,怎麼不休息休息?」大隊長臉上一片笑意,但看在打過交道的知青們眼中便活生生是只笑面虎。

  脾性最烈的黃自如忍不住直截了當地開了口,因著先前受了陶湘的制衡,所以她對著大隊長的語氣里不自覺帶了氣:「大隊長,我們怎麼說也是城裡下來的知青,可現在這安家費我們一丁點都動用不了,這是什麼意思?」

  「別說住下了,安頓都困難,實在不行,我們也只能去向上頭反應了!」黃自如近乎威脅地當眾發言道。

  「都是誤會……」大隊長擺了擺手,「這不是想給你們省些錢?」

  說著,大隊長招來了村裡的記帳工,好似因害怕而妥協的模樣, 「本來這錢是生產隊打算替各位知青同志統一擔負支出時用的,但既然你們覺得不好,那咱們就分開算算……」

  知青們尤其黃自如見狀有些得意起來,早知如此,早些行這一步不就好了。

  黃自如勾著眼輕瞟了陶湘一眼,像在誇耀自己的功勳,而其他知青將其圍在中央,很是追捧。

  被微妙孤立的陶湘倚立在西廂的門前,眉目安靜地低垂著眼眸聽大隊長算帳,一邊暗忖這都叫什麼事。

  那邊大隊長還在一筆筆清算著明細,屯裡所扣修建知青宿舍的費用,毛竹20根、樑骨2架、中脊1根 ,還有一些小的建築材料,諸如黃泥、板門、窗框、磚瓦、床木桌椅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