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糖糍粑是知青陶湘才有得吃的殊榮,她是沒份的。

  與其相比,同一個院裡住著的趙家孩子們就要膽大放肆許多,站在邊上直勾勾望著陶湘碗裡的吃食,只差沒有流著口水下手去撈了。

  「來……」注意到小女孩的陶湘將對方招到近處,主動夾給了她一塊糍粑,「你叫什麼名字啊?今年幾歲了?」

  聽到問話,陳家的小女孩卻沒有立即回答,只是睜著一雙黑黢黢的大眼眨也不眨地看著陶湘搖了搖頭。

  「她是個啞巴!」有個小男孩大聲嘲笑了句,周圍其他的孩子也轟然大笑起來,還唱起了拙劣編造的童謠。

  歌里的地方話音太濃,陶湘沒有怎麼聽出來,但猜測應該是嘲諷陳家阿婆與小女孩兩個人眼瞎啞巴的意思。

  趙家的大人們還在家裡午休,沒有人管教這些小孩,一個個的也不怕生人,皮上了天。

  陳阿婆在裡屋聽到動靜拿著竹棒跑出來,虎著臉把他們都趕走了。

  這個老人給她殘疾的孫女支起了一片天。

  「老惡婆出來了!」孩子們尖叫著一鬨而散,行為無知又惡劣。

  小女孩也就是陳果果被陳阿婆領進屋子裡,她既沒難過也沒傷心,像是習慣了這種遭遇,甚至還對著陶湘甜甜地笑了笑,讓人看著不免憐惜心疼。

  吃完飯後,陳阿婆拿著碗去洗了,陶湘則坐著曬太陽消食,屯子裡突然響起了一陣陣尖銳的哨聲,社員們要開始上工了。

  陶湘看了眼手錶,恰巧一點過半。

  旁邊正屋裡的趙家人拿著鋤頭、苗籃等物也出來準備下地了,那是一對其貌不揚的中年夫妻。

  男人比較沉默寡言,而女人就顯得十分潑辣,不好相與。

  她瞪著一雙精光閃爍的眼睛,誇張地上下打量著陶湘,那目光令人不適,好在他們很快就走了。

  陳阿婆與果果也是要去田裡做農活的,在鄉下小至五歲小孩,大到八十歲老人,只要是下地幹活,都有工分可分,就多點少點的事。

  陳家條件差得很,所以果果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著陳阿婆下地,現在也算是個熟練工了。

  不像趙家的四個孩子,最大的十二三歲,還整天攆貓逗狗,不做什么正事。

  西廂里兩個原住民一走,便只剩下陶湘一個暫時沒鑰匙的外來戶看門,趙家的孩子們也不知都跑去哪裡瘋了,屋門關得嚴嚴實實。

  感覺沒什麼好玩的陶湘無聊極了,吃飽喝足後困頓又上頭,她便打算收拾了外面晾曬的被褥回房去鋪著休息,飽飽地睡個午覺後再說。

  恰巧外面的風忽然大了起來,飄飛的雲遮住了太陽,天氣一下子變得陰陰的,有種秋意盎然的涼爽,也帶著一絲平原地區少有的潮氣。

  見再曬下去也曬不到什麼陽光,陶湘趕緊抱著院子裡晾衣繩上的鋪蓋回了自己的小隔間。

  這些都是陶家嬸嬸給陶湘準備的新被蓋,從店裡買回來以後就及時將被套等都拆洗晾曬過,此時上頭還瀰漫著一股乾淨暖洋的皂香。

  光禿禿的單人木板床很快被陶湘鋪上厚實的柔軟織物,齊整且舒適。

  她又將洗乾淨的藍色碎花布包敞開成整塊布蓋在狹小的書桌上,大小合適,看著也順眼多了。

  只是隔間到底還是面積太小,給人收納的地方有限,陶湘只能緊著外人看不見的床底下塞。

  不著急穿的秋衣冬襖依舊放回鋁箱裡置在床下,其他熱水壺、搪瓷杯、洗臉盆卻都要拿到面上來,這些都是每天要用的。

  除此以外,陶湘發現陶家嬸嬸還給她準備了諸如雪花膏、萬金油和牙膏牙刷木梳等物,就連女兒家用的月事帶和草紙也給帶了一些,實在不是一句體貼可以稱道的。

  小東西雜而亂,陶湘已經沒地方擺放了,只能姑且先一股腦兒丟在書桌上。

  她想著等一會兒陳家祖孫倆回來以後,自己就去找木匠再訂做兩個收納箱,還有小鞋櫃也要來一個,到時候統統放在床底下,既不占地方,瞧著也清爽……

  陶湘心裡一邊盤算著事,一邊去關屋門準備睡覺。

  但就在她站在西廂門口預備關時,四合院裡忽然進來了一堆人,正是中午時分開的那五個知青。

  作者有話要說:  目前知青這篇的存稿已經都用完了,現在是每天寫每天發,因為要上班嘛,所以日更三千還是有困難的,可能偶爾會斷更一天這樣子……

  放心好了,會評論區請假的,預計就是每天的凌晨更新。。

  大家可以先收藏養肥,我周末是會多存點的~~~

  然後emmm^評論也好少哦,是我寫的不好看嗎??

  崽崽們對於本文有任何建議都可以及時告訴我哦,這樣可以方便進行調整吖~~

  第七章

  如今大隊長拿捏著大家的安家費不肯放,日子眼見即將過得捉襟見肘不說,以後也肯定難熬。

  知青們越想越窩火,決心聯合起來抗爭,所以特意來找陶湘一起。

  「我們一定要團結起來,屬於大家的東西必須要爭取!」一個女知青說得義憤填膺,其他人也立即高聲附和起來。

  陶湘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情,看其他人同仇敵愾的模樣,她心中隱隱覺得十分不妥,知青們就這麼貿貿然衝過去對上大隊長,怕是會吃虧。

  眼見眾人情緒愈來愈激動,恨不得下一刻就去找大隊長對峙,陶湘連忙安撫阻止道:「有什麼話好好說,咱們先商量商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