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莫長安不知道的情況下, 系統面板中,他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正在飛速地填充中,距離他能夠他抽到的那本書已經很接近了。

  凌晨五點,莫長安猛地醒來, 渾身上下已經被汗水濕透。

  這邊沒有電,也沒有信號,所以莫長安的手機到這裡就只剩下鬧鐘和相機的功能了。不過這不重要,那些僱傭兵有衛星電話,如果出什麼問題,他們能夠聯繫到外界的人。

  莫長安來到水井邊,摸索著自己打了一桶水,給自己擦了擦身子。洗澡是沒有這個條件的,除非他不介意別人的眼光,直接在水井邊脫光了沖涼。

  從地底滲出的水帶有絲絲寒意,莫長安喝了一口,一股甘甜的氣息透過味蕾直達大腦,與因為房屋損毀嚴重,風一吹就灰濛濛的小鎮格格不入。

  他們帶來了食物和藥品,食物以大米為主,還有部分蔬菜和肉。大米的烹飪比麵粉什麼的要方便得多,有水、有火就可以,而麵粉,很容易造成浪費。至於蔬菜和肉,只是少部分,那是給孩子們補充營養的。

  藥品的種類就比較多了,外傷使用的藥,還有抗生素。

  他們來的時候只帶來了一部分,再過不久,還將有一個卡車車隊被僱傭兵們僱傭著前來。除了食物和藥品,還有一些新的衣服提供給這些倖存者。

  大約6點半左右,志願者隊伍的人都起來了,開始給大家發放食物。

  至於藥品,並不直接發下去,專業為醫學的志願者這時候便開始起作用了。

  他們專門帶了一個大號的帳篷,將裡邊進行簡單消毒之後,便開始對這裡受傷的人進行整治。傷口沒有處理好的幫忙重新處理傷口,而得了病的,則在進行診斷之後給他們開藥。

  至於莫長安他們來當老師的,目前還閒著,課程的安排還在交涉中。許多孩子因為戰爭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不太願意見到陌生人。

  而之前給他們上課的那個老師,本來就是這個小鎮的老師,在戰火蔓延到這邊的時候,他用生命護住了這些孩子。可惜他的手腳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最終只能截肢。

  帳篷中,傳來一個小孩撕心裂肺的哭喊,莫長安與其他的志願者一樣,走過去看情況。

  從帳篷上的透明窗口中看到,裡邊的小孩被放在手術台上,旁邊還有一名年長的女性抱著他,帶著口罩的醫生擋住了小孩的大部分身體,不知道在幹什麼。

  “手術持續時間太長,小孩身上的麻醉時間過了。”有人從帳篷里出來跟大家解釋道。

  後來,莫長安才知道。那個小孩之前受了傷,同那個老師一樣,因為沒有及時處理傷口,以至於整條腿都需要截肢,否則會威脅他的生命。

  雖然主刀醫生的經驗非常豐富,但是麻醉師只是一名在讀的研究生而已。經驗還有所欠缺,不敢使用太大計量的麻藥,所以手術過程中,麻藥逐漸失效,疼痛回到了小孩身上。

  手術結束,小孩沒有疼暈過去,而是在他母親地懷中一抽一抽地哽咽著。他母親的手臂上,包了一塊雪白的紗布,紗布上的點點血跡呈一個牙印狀。

  還有更多的人,因為先前處理傷口方法不正確,落下了終生殘疾,現有的條件完全沒辦法處理。

  接下來的幾天,莫長安加入了教堂中的課堂。雖然老師教的是他們這個國家的語言,但是這些小孩能聽得懂英文,莫長安會在課間跟他們聊天。

  一開始,莫長安會問那些小孩一些問題,不過在一直沒能得到回應之後,他就開始自顧自地講起故事來。

  莫長安從各個國家的童話故事開始講起,這個國家長時間處於戰亂之中,這裡的很多小孩甚至是在戰爭中出生的。他們過了一天不知道下一天是否會來臨,大人們更是沒心情給他們講這些故事。

  有這些功夫,他們還不如去廢墟中找找看有沒有什麼能用的東西。

  莫長安講了兩個故事,看到那些小孩雖然一副“我不想聽”,卻又悄悄把耳朵豎起來的樣子,笑了笑,繼續講他的故事。

  就這麼過了幾天,他終於融入了這些小孩中,起碼他跟他們講話的時候,他們會回應了。

  莫長安跟領隊匯報情況,得到了領隊的回答:“明天開始正式上課。”

  他們這一行,有文學老師,有數學老師,還有英文老師。他們能夠聽懂英文是一回事,但能不能寫出英文是另一回事,所以還需要一個老師來教他們寫字。

  這些小孩沒有換洗的衣服,不過夏天,晚上的時候,他們從井裡打水把衣服搓搓,第二天也就幹了,所以沒有太大的味道。

  中午發放食物的時候,雖然只是普通的米飯加拌飯的醬料,但小孩們吃得十分香甜。不知道廚師是怎麼做的,醬料里用到了他們帶來的蔬菜和肉類,每個小孩都能夠補充營養。

  不過味道嘛,除了鹹味也沒其他的了。

  在願意接受新來的老師之後,小孩們學習的態度非常認真,他們珍惜著現在能上的每一課,這可能是唯一能夠讓他們離開這個國家的鑰匙。

  早上,小孩們會去廢墟中尋找他們能用的東西,到了下午太陽正毒的時候才會回到教堂上課。晚上吃過晚飯,借著火光,繼續又上課。

  雖然日子過得艱苦,因為很久沒洗澡,莫長安總感覺自己身上有一股味兒,但他並不後悔來到這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