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頁
某些野心勃勃的國家為了賺錢,不講道義將武器賣給了武裝反動分子,這才造成了這個國家戰亂遲遲無法結束的結果。
不僅是城鎮有戰爭之後的痕跡,就連他們走的這一路,都能看到被炸彈炸過留下的大坑。屍體像是被專人處理過了,不然很容易引起瘟疫。
莫長安的心情很沉重,心裡仿佛多了塊鐵,嘴上仿佛貼了封條,就連吃飯都沒胃口。他本來應該暈車的,現在就連暈車都沒心情了。
去目的地的路上,特別是在經過城鎮的時候,僱傭兵們都很警惕,生怕從什麼地方竄出武裝反對分子來攻擊他們。雖然他們幹的這一行就是遊走於生死之間,但不代表他們就放任生死。
他們所過之處,一個人影都沒見到。
一直到日落時分,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見到了人煙。
但見到了人和沒見到人又有什麼區別呢?在這裡,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臉上都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小鎮的建築已經殘破不堪,大家們勉強住在沒有完全損毀的房屋中。
許多人的身上都包紮著紗布,有些紗布還往外滲著血,一看就知道是隨意包紮的。
戰爭時期,藥品是亟需的戰略物資,平民們有的東西,早就被武裝反對分子搶走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東西用。只有偶爾從前來的志願者們,得到一些幫助。
“大家一路過來都很累了,把帳篷紮好之後好好休息吧,明天才會開始有任務。”
志願者組織的領隊找到了他們之前聯繫的人,似乎是這一片聚集地的領頭人,他在這裡很有威望。他們在一旁交流著這次帶來的物資,還有人員配備。
而莫長安在帳篷搭好了之後,便好奇地向周邊走去。
“晚上很危險,不要到處亂走。”一名僱傭兵攔住了他。
“我就去那邊看看,似乎有很多人聚集在那裡。”莫長安指了指那一座看起來像是教堂的建築,距離他們的營地並不遠。
“我和你一起過去。”
“謝謝。”
在來的時候,莫長安就穿上了商景行給他寄過來的防彈衣。為了不讓防彈衣顯得太顯眼,他帶來的衣服都是深色的。
僱傭兵並沒有嫌他過去麻煩,而是主動跟著他一起過去,可以說是非常盡責了,一點都不愧對他們高額的佣金。
當然,這對於那些僱傭兵來說都是應該做的。只有優質的服務才能獲得好的口碑,好的口碑才能要更高的價格,而且還有人願意來僱傭他們。
太陽已經落山,教堂里傳來微微的火光。
這座小鎮早就沒有了電供應,水自然也是沒有的,整個小鎮就靠著教堂邊上的那一口井過活。至於食物,是政府提供的,但也不多,政府打仗也需要食物。
靠近教堂,莫長安聽見裡邊傳來讀單詞的聲音。莫長安聽不懂他們在讀什麼,應該是他們國家的語言。
從窗戶中往裡看,約有二十來個孩子坐在地上,每一個身上多多少少都帶著傷。篝火前,一名失去了右臂和雙腿的男子,用僅剩的左手在一塊黑板上寫著板書。
老師教得很認真,學生們學得也很認真,沒有一個人走神。
莫長安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學過的課文——《最後一課》。
教堂里的老師仿佛變成了書中的喊麥爾先生,與學生們上著最後一課:“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他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再也見不到明天了。他們上的每一堂課,都有可能是最後一課。
“他們希望孩子們通過讀書,能夠離開這個已經千瘡萬孔的國家。但事實上,除非戰爭結束,否則機率十分渺茫,最好的不過是被類似我們的組織吸收,成為僱傭兵。”旁邊的僱傭兵對莫長安說道。
莫長安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深吸了一口氣,扭頭離開。
“謝謝先生陪我過來,我現在要回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梅深不見涼的手榴彈
這章寫得有點難受,之前看到了一張圖,在廢墟中的學校。身處於和平國家的我們,真的很難想像到他們過的日子。
第164章
因為條件不夠, 所以莫長安他們兩個人一個帳篷睡著。
僱傭兵是不會全部休息的, 在他們剛到目的地的時候就已經有一部分去休息了。等到大家都休息的時候,那一部分提前休息的人便會把其餘沒有休息的人換下來,他們輪班值守。
儘管身邊有一個人睡著,但莫長安一晚上都沒有睡得安穩。
夢中, 他醒來,便處於一個滿是硝煙的戰場中央。
四周無人,但無數的炮火向他所在的地方襲來,他只能狼狽地躲著。如果他沒有躲開, 等待著就是死亡的下場。
漸漸地,他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了。除了他, 還有別的人跟他一起躲避著這些攻擊。他們身上多多少少都受了傷, 已經變成泥土色的衣服與鮮血混合在一起,明明已經竭力了, 還不斷躲避著。
畫面又一變, 轟炸停了下來, 莫長安的耳邊全是哭泣的聲音。
妻子跪坐在丈夫的屍體面前嚎啕大哭, 孩子趴在父母的屍體上目光呆滯, 他似乎還沒有回過神來,父母就已經離他而去了。
不僅是城鎮有戰爭之後的痕跡,就連他們走的這一路,都能看到被炸彈炸過留下的大坑。屍體像是被專人處理過了,不然很容易引起瘟疫。
莫長安的心情很沉重,心裡仿佛多了塊鐵,嘴上仿佛貼了封條,就連吃飯都沒胃口。他本來應該暈車的,現在就連暈車都沒心情了。
去目的地的路上,特別是在經過城鎮的時候,僱傭兵們都很警惕,生怕從什麼地方竄出武裝反對分子來攻擊他們。雖然他們幹的這一行就是遊走於生死之間,但不代表他們就放任生死。
他們所過之處,一個人影都沒見到。
一直到日落時分,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見到了人煙。
但見到了人和沒見到人又有什麼區別呢?在這裡,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小孩,臉上都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小鎮的建築已經殘破不堪,大家們勉強住在沒有完全損毀的房屋中。
許多人的身上都包紮著紗布,有些紗布還往外滲著血,一看就知道是隨意包紮的。
戰爭時期,藥品是亟需的戰略物資,平民們有的東西,早就被武裝反對分子搶走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東西用。只有偶爾從前來的志願者們,得到一些幫助。
“大家一路過來都很累了,把帳篷紮好之後好好休息吧,明天才會開始有任務。”
志願者組織的領隊找到了他們之前聯繫的人,似乎是這一片聚集地的領頭人,他在這裡很有威望。他們在一旁交流著這次帶來的物資,還有人員配備。
而莫長安在帳篷搭好了之後,便好奇地向周邊走去。
“晚上很危險,不要到處亂走。”一名僱傭兵攔住了他。
“我就去那邊看看,似乎有很多人聚集在那裡。”莫長安指了指那一座看起來像是教堂的建築,距離他們的營地並不遠。
“我和你一起過去。”
“謝謝。”
在來的時候,莫長安就穿上了商景行給他寄過來的防彈衣。為了不讓防彈衣顯得太顯眼,他帶來的衣服都是深色的。
僱傭兵並沒有嫌他過去麻煩,而是主動跟著他一起過去,可以說是非常盡責了,一點都不愧對他們高額的佣金。
當然,這對於那些僱傭兵來說都是應該做的。只有優質的服務才能獲得好的口碑,好的口碑才能要更高的價格,而且還有人願意來僱傭他們。
太陽已經落山,教堂里傳來微微的火光。
這座小鎮早就沒有了電供應,水自然也是沒有的,整個小鎮就靠著教堂邊上的那一口井過活。至於食物,是政府提供的,但也不多,政府打仗也需要食物。
靠近教堂,莫長安聽見裡邊傳來讀單詞的聲音。莫長安聽不懂他們在讀什麼,應該是他們國家的語言。
從窗戶中往裡看,約有二十來個孩子坐在地上,每一個身上多多少少都帶著傷。篝火前,一名失去了右臂和雙腿的男子,用僅剩的左手在一塊黑板上寫著板書。
老師教得很認真,學生們學得也很認真,沒有一個人走神。
莫長安突然就想到了之前學過的課文——《最後一課》。
教堂里的老師仿佛變成了書中的喊麥爾先生,與學生們上著最後一課:“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
他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再也見不到明天了。他們上的每一堂課,都有可能是最後一課。
“他們希望孩子們通過讀書,能夠離開這個已經千瘡萬孔的國家。但事實上,除非戰爭結束,否則機率十分渺茫,最好的不過是被類似我們的組織吸收,成為僱傭兵。”旁邊的僱傭兵對莫長安說道。
莫長安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深吸了一口氣,扭頭離開。
“謝謝先生陪我過來,我現在要回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梅深不見涼的手榴彈
這章寫得有點難受,之前看到了一張圖,在廢墟中的學校。身處於和平國家的我們,真的很難想像到他們過的日子。
第164章
因為條件不夠, 所以莫長安他們兩個人一個帳篷睡著。
僱傭兵是不會全部休息的, 在他們剛到目的地的時候就已經有一部分去休息了。等到大家都休息的時候,那一部分提前休息的人便會把其餘沒有休息的人換下來,他們輪班值守。
儘管身邊有一個人睡著,但莫長安一晚上都沒有睡得安穩。
夢中, 他醒來,便處於一個滿是硝煙的戰場中央。
四周無人,但無數的炮火向他所在的地方襲來,他只能狼狽地躲著。如果他沒有躲開, 等待著就是死亡的下場。
漸漸地,他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了。除了他, 還有別的人跟他一起躲避著這些攻擊。他們身上多多少少都受了傷, 已經變成泥土色的衣服與鮮血混合在一起,明明已經竭力了, 還不斷躲避著。
畫面又一變, 轟炸停了下來, 莫長安的耳邊全是哭泣的聲音。
妻子跪坐在丈夫的屍體面前嚎啕大哭, 孩子趴在父母的屍體上目光呆滯, 他似乎還沒有回過神來,父母就已經離他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