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這一切都自醇王案起始,醇王妃又是那個當初的架火人。
.
“既成眼中釘,我自當避之為上。”醇王妃道,“再者,此間事雖未了,早晚也會撥雲見霧。”
風寄娘抬頭看著雲捲雲舒,道:“行道雖難,卻合王妃的心愿。”
江南雨,塞北沙,蒼山雪。
“只不曾想邀風娘子一聚之時,亦是告別之時。”醇王妃言下頗有些遺憾。
“聚也是散,散也是聚,安好便好。”風寄娘笑。
醇王妃將一隻錦盒交與她,道:“風娘子奇女子,我是俗世人所有的也是俗物,不敢以金銀寶器相贈,盒中之物說不得能解風娘子些許疑惑。”
風寄娘屈膝謝過:“王妃過謙了,奴家多謝。王妃遠行如飛鳥歸於天,游魚歸於水,心中所願。奴家身無長物,只有一方驅蟲邪的香丸方子有些用處,望王妃不棄。”
醇王妃親手接過匣子,忽笑:“原來風娘子赴約時便已知曉我要遠行。”
風寄娘但笑不語。
二人正心有戚戚時,忽然院門外一陣喧鬧,一身盛裝的小楊氏一陣風似得卷了進來,怒不可遏地瞪著醇王妃,喝問:“王妃要遠行?”
醇王妃點頭,道:“王府上下巨細靡遺一一都要託付與楊孺人。”
小楊氏尖細的下巴上一根青筯浮現在那,道:“路有盜匪,池生沼氣,林藏毒蟲,山生邪祟,但願王妃遠行能好生去好生回,不要做了山魂野鬼。”
她哼了一聲,甩袖就走。
醇王妃端得雷厲風行,不過三日就已理好行裝,藉口訪千寺拜萬佛為亡夫祈福,厲家上下一片黯然,承平帝暗地腹誹這個兒媳識趣,巴不得她離得越遠越好,此生此世都不要回京。
風寄娘遙遙相送。
醇王妃惹了承平帝的眼,連母家都只暗地送來銀兩,不敢過來相送,一溜車馬雖有侍婢護衛,竟也透著冷清。
倒是小楊氏戴著羃籬,藏在樹後怔怔地看著醇王妃的車隊遠離,忽然捂著臉嗚嗚地哭出聲來。
她們爭過,斗過,恨過,依偎過。醇王妃也好,蕭孺人也罷,都是一根一根橫在她喉間心上的刺,一個令人食寢不安,一個讓她痛徹心扉。現在,她們一個死別,一個生離,只剩她在奢華無邊的醇王府獨大。
可是,這又有何趣味?
有何趣味?
風寄娘看著小楊氏傷泣,看著一個錦衣小郎君奔出來拉住了小楊氏的手,看著小楊氏收聲回府,看著她走了幾步回眸遠望。
一曲一終,許是此生不再見,許是再見已換人間。
作者有話要說: 大長章有木有
第74章 石出(四)
雷剎對著葉刑司帶回來的名錄毫無頭緒, 葉刑司睡了一覺醒來後無比頹喪, 單什與阿棄二人擅行不擅思,只會連聲催著雷剎去找風寄娘, 偏偏雷剎去歸葉寺撲了個空。
饒是雷剎一向冷靜也覺得束手束腳煩躁莫明,他早前聽聞在悲佛山有山石如臥佛,既訪風寄娘不見不如入山看看臥佛。
山中那些墨客留下的提字石刻經風雨侵蝕大都已面目全非, 連著整個悲佛山都滿是人宴罷人散盡的荒寂。雷剎遠遠就看到傳言中的臥佛, 上面滿積塵垢,一邊地上有附近樵夫供奉的一塊饅頭,已經長毛髮硬幹裂。
這塊曾引得信徒一步一跪的臥佛早早就凋零了香火, 幾乎無人再信他。
雷剎本就看不出什麼名堂,說是臥佛倒更像牽強附會,山風嗚呼,實在沒什麼趣味。他正要轉身離開, 臥佛背後繞出一個俊秀悲憫的和尚,卻是歸葉寺的一葉法師。
一葉有著出塵的容貌,連身上的僧袍都似乎纖塵不染, 濁世茫茫,人人身染塵垢, 一葉這樣過於超然的同樣令人生出不安,非我同類。
“貧僧與施主有面緣卻不曾說過隻字片語。”一葉念了一聲佛, 道。
雷剎眉毛都沒有動一下,道:“某與法師似乎無話可談。”
一葉的面容上滿是佛祖一般的慈悲,他道:“春有花, 夏有葉,秋有果,幼生老死,然副帥卻是天地間的異數。”
雷剎有片刻的憤怒,他定定看著一葉,殷紅的唇上綻開譏笑:“想必一葉大師從不省己身。”他說罷頭也不回地下了山。
他不容於世,這個所謂的一葉大師又強上幾分,窩在歸葉寺這種詭異古怪的荒寺里,行徑詭秘,暗裡不知做著什麼令世人悚然側目之事。
一葉怔在那,山風吹動僧袍,他卻如入定如千百年不變的石臥佛。
.
風寄娘一到不良司,單什就在那搖頭晃腦大為感慨,道:“風仵作回了司中,副帥卻往歸葉尋訪仵作呢。”
“哦,副帥貴足踏賤地,不知是為哪樁?”風寄娘笑問。
單什大笑,遮掩道:“仵作與副帥往來甚密,哪能件件為公,哈哈哈。”
風寄娘輕瞥他一眼,單什記著正事將她領到側廳,阿棄與小筆吏趴在地上對著名錄發呆出神,半晌,一個道:“不如去當初李侍郎府那看看?”
另一個道:“去找些和尚道士一塊想想?”
阿棄發愁道:“和尚道士又非一家,他們水火不容怎會一同來?”
.
“既成眼中釘,我自當避之為上。”醇王妃道,“再者,此間事雖未了,早晚也會撥雲見霧。”
風寄娘抬頭看著雲捲雲舒,道:“行道雖難,卻合王妃的心愿。”
江南雨,塞北沙,蒼山雪。
“只不曾想邀風娘子一聚之時,亦是告別之時。”醇王妃言下頗有些遺憾。
“聚也是散,散也是聚,安好便好。”風寄娘笑。
醇王妃將一隻錦盒交與她,道:“風娘子奇女子,我是俗世人所有的也是俗物,不敢以金銀寶器相贈,盒中之物說不得能解風娘子些許疑惑。”
風寄娘屈膝謝過:“王妃過謙了,奴家多謝。王妃遠行如飛鳥歸於天,游魚歸於水,心中所願。奴家身無長物,只有一方驅蟲邪的香丸方子有些用處,望王妃不棄。”
醇王妃親手接過匣子,忽笑:“原來風娘子赴約時便已知曉我要遠行。”
風寄娘但笑不語。
二人正心有戚戚時,忽然院門外一陣喧鬧,一身盛裝的小楊氏一陣風似得卷了進來,怒不可遏地瞪著醇王妃,喝問:“王妃要遠行?”
醇王妃點頭,道:“王府上下巨細靡遺一一都要託付與楊孺人。”
小楊氏尖細的下巴上一根青筯浮現在那,道:“路有盜匪,池生沼氣,林藏毒蟲,山生邪祟,但願王妃遠行能好生去好生回,不要做了山魂野鬼。”
她哼了一聲,甩袖就走。
醇王妃端得雷厲風行,不過三日就已理好行裝,藉口訪千寺拜萬佛為亡夫祈福,厲家上下一片黯然,承平帝暗地腹誹這個兒媳識趣,巴不得她離得越遠越好,此生此世都不要回京。
風寄娘遙遙相送。
醇王妃惹了承平帝的眼,連母家都只暗地送來銀兩,不敢過來相送,一溜車馬雖有侍婢護衛,竟也透著冷清。
倒是小楊氏戴著羃籬,藏在樹後怔怔地看著醇王妃的車隊遠離,忽然捂著臉嗚嗚地哭出聲來。
她們爭過,斗過,恨過,依偎過。醇王妃也好,蕭孺人也罷,都是一根一根橫在她喉間心上的刺,一個令人食寢不安,一個讓她痛徹心扉。現在,她們一個死別,一個生離,只剩她在奢華無邊的醇王府獨大。
可是,這又有何趣味?
有何趣味?
風寄娘看著小楊氏傷泣,看著一個錦衣小郎君奔出來拉住了小楊氏的手,看著小楊氏收聲回府,看著她走了幾步回眸遠望。
一曲一終,許是此生不再見,許是再見已換人間。
作者有話要說: 大長章有木有
第74章 石出(四)
雷剎對著葉刑司帶回來的名錄毫無頭緒, 葉刑司睡了一覺醒來後無比頹喪, 單什與阿棄二人擅行不擅思,只會連聲催著雷剎去找風寄娘, 偏偏雷剎去歸葉寺撲了個空。
饒是雷剎一向冷靜也覺得束手束腳煩躁莫明,他早前聽聞在悲佛山有山石如臥佛,既訪風寄娘不見不如入山看看臥佛。
山中那些墨客留下的提字石刻經風雨侵蝕大都已面目全非, 連著整個悲佛山都滿是人宴罷人散盡的荒寂。雷剎遠遠就看到傳言中的臥佛, 上面滿積塵垢,一邊地上有附近樵夫供奉的一塊饅頭,已經長毛髮硬幹裂。
這塊曾引得信徒一步一跪的臥佛早早就凋零了香火, 幾乎無人再信他。
雷剎本就看不出什麼名堂,說是臥佛倒更像牽強附會,山風嗚呼,實在沒什麼趣味。他正要轉身離開, 臥佛背後繞出一個俊秀悲憫的和尚,卻是歸葉寺的一葉法師。
一葉有著出塵的容貌,連身上的僧袍都似乎纖塵不染, 濁世茫茫,人人身染塵垢, 一葉這樣過於超然的同樣令人生出不安,非我同類。
“貧僧與施主有面緣卻不曾說過隻字片語。”一葉念了一聲佛, 道。
雷剎眉毛都沒有動一下,道:“某與法師似乎無話可談。”
一葉的面容上滿是佛祖一般的慈悲,他道:“春有花, 夏有葉,秋有果,幼生老死,然副帥卻是天地間的異數。”
雷剎有片刻的憤怒,他定定看著一葉,殷紅的唇上綻開譏笑:“想必一葉大師從不省己身。”他說罷頭也不回地下了山。
他不容於世,這個所謂的一葉大師又強上幾分,窩在歸葉寺這種詭異古怪的荒寺里,行徑詭秘,暗裡不知做著什麼令世人悚然側目之事。
一葉怔在那,山風吹動僧袍,他卻如入定如千百年不變的石臥佛。
.
風寄娘一到不良司,單什就在那搖頭晃腦大為感慨,道:“風仵作回了司中,副帥卻往歸葉尋訪仵作呢。”
“哦,副帥貴足踏賤地,不知是為哪樁?”風寄娘笑問。
單什大笑,遮掩道:“仵作與副帥往來甚密,哪能件件為公,哈哈哈。”
風寄娘輕瞥他一眼,單什記著正事將她領到側廳,阿棄與小筆吏趴在地上對著名錄發呆出神,半晌,一個道:“不如去當初李侍郎府那看看?”
另一個道:“去找些和尚道士一塊想想?”
阿棄發愁道:“和尚道士又非一家,他們水火不容怎會一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