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過三天,洛逸才知道,堯王梁未帶著一小隊人出城,其中也有殷家的姑娘,好幾天都沒有回來。

  ……

  丹城外的草原有多大,奔馳起來才能知道。這和梁未在內陸時,經過的荒無人煙遠不相同。

  這是一塊無主兒的地方,先就讓人心情振奮。

  在百年以前,丹城是北市的附城之時,就是無主兒之地。在這裡重樹大梁國的界碑,是梁未出京的主要原因。

  教訓金絲,不過是讓她氣到,附帶的做做。

  殷若去看“笑話”,青鸞回來的一番添油加醋,梁未讓人時不時去罵金絲一頓,金絲姑娘傷還沒好,又添情傷,據說已到聽到“殿下”這兩個字,就雙眼一翻,瞬間暈去,比抽風還快。

  倘若殷若再去的話,別說金絲不敢罵人,就是一個字也不敢再說。

  這附帶的做完了,梁未主要的還是在草原上樹起大梁國的威風。

  他雖沒有傾全國之力,卻調來一位元帥、一位名將,和一位少帥。

  將軍穆彥來自穆家,世代鎮守國境西側,是三位裡面最年青的一位。

  說年青,也近三十來歲,打起仗來一定有經驗。

  他策馬在梁未的身側,警惕的眼眸不時左右挪動,把周圍的地勢收在眼中。

  “少帥,你可看清楚些,孟帥那天對我說,他有了年紀,齊將軍也不必多追戰功,這裡主要的仗,歸你打。”

  打尖的時候,梁未特意的交待穆彥。

  “請殿下放心,打不好這裡的仗,沒有面目回去見父老鄉親。”穆彥回答的鏗鏘有力。

  出門在外,殷若更是時時的跟在梁未身邊。把這些對話全聽在耳朵里,把亢奮的內心又一回鼓舞。

  梁未和穆彥這樣的對話,每天都有。殷若每天都讓鼓舞,每天都嫣然笑靨。

  她常常伸著腦袋聽,聽著聽著,就再湊過來一些。

  這是她很早很早的期盼,本以為鏡中花水中月,有這麼一天可以達成,換成任何人都會熱烈到這種地步吧。

  她不經意的,冬天的衣裳臃腫,時常的貼上樑未的雪衣。自他身側露出討好的面容,歪著腦袋眨巴大眼睛。

  常把穆彥的好奇心點燃到十分。

  孟良固早就悄悄傳話,丹城的姑娘有瘋病,居然敢問殿下討休書。孟良固其實想說殿下是不是也不正常,只有賜死哪有休棄給別人染指。

  但他雖沒有說,齊秋武也好,穆彥也好,聽話聽音,都聽得出來。

  這一路行來,穆彥也看出來這一對人很正常。這姑娘公然穿著殿下的衣裳,殿下公然的帶著她在身邊。夜晚宿營,本應把殿下擺在最安全的位置上,這姑娘卻高據其中。

  穆彥出自世家,武將之家管教森嚴。從男女大防上說,他不方便找個機會問問得瘋病的銀三姑娘,但心裡卻痒痒的,總想問上一問。

  ------題外話------

  一更送上。

  謝謝票票噠

  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一道天險

  但是銀三姑娘對別的人和事物都沒有興趣,更不會主動和穆彥等人接觸。白天,她只在堯王梁未和人說話的時候,湊上來聽。晚上,她睡下來,帳篷在堯王梁未的後面。進進出出的人,穆彥已知道除去一個叫青鸞的人,和兩個護衛叫馬大、牛二,是殷家自己的人以外,餘下的清一色從車陽等人的侍從中調出來。

  穆彥的好奇心,適可而止的停留在好奇心上。

  ……

  到達草原的盡頭,天色茫茫不知顏色,雪花四面舞,落地一片白。道路熟悉的殷若揚鞭而指:“那裡。”

  群山高聳披雪花,在灰濛濛的雪裡,一不小心就當成是天和地。有時候有異花香味,不知道從何處而來。

  這就通往衛國的高山,據說高不可攀登。下面有深谷可以過,但是蛇蟲多。

  輕易的過不來人。

  只有冬天的時候,嚴寒讓蛇蟲不敢出來,這裡才能過人。

  這也是堯王梁未在去年冬天到達北市的原因,衛國的兵馬前來搶掠,一般是冬天經過這道山谷。

  梁未在去年到來,聖旨卻在今年春天下。他本想給金絲一個機會,如果這姑娘回家後就清醒,不再發瘋,對他的到來不敢親近的話,也就只有殿下馳騁草原,而沒有賜婚聖旨這件。

  也就不會對殷若造成傷害。

  站在山谷的外面,梁未回想到這些,由不得又去看殷若凍的通紅的面容。

  還是有那麼一絲絲、一星星的內疚出來的。

  殷若在嚷:“都跟著我,我走在最前面。”

  脆生生的嗓音,由緊緊包裹的黑色雪衣內出來。因看不到頭臉,只聽到嗓音,久違的熟悉感自梁未心底生起。

  黑施三回來了。

  梁未並沒有因為親切而忽略,嗔怪道:“你給我回來,走我後面!”

  雖然沒有蛇蟲出沒,但往衛國的道路通暢,說不定會遇到誰。

  殷若扒開雪衣上的帽子,圍領內露出骨碌碌轉的大眼睛,梁未大笑,真的是她回來了。

  那振振有詞的聲音,也表示黑施三的到來。

  “這裡我路熟悉,當然都跟著我。”

  梁未把嘴裡剛喝的風雪呸出去:“你今年幾歲,敢說這裡路熟悉?”梁未對丹城的熟悉度,並不比殷若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