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青鸞跟進來守住門,一長串子的吩咐:“打水來,取擦牙的青鹽來,把藥湯送來,小心些,別又滾燙的送了來……”

  六個小廝噘著嘴,揉著腦袋去了。

  過上一會兒,青鸞從房裡出來,對著梁未回話:“少東家吩咐金家也支應糧草,再就回殿下,把金家的貨物也送到北市、樊城、廣元去發賣可好。”

  梁未瞬間就能想到:“占金家多少便宜?”

  青鸞笑容滿面:“一成。”

  “哈。”

  梁未就知道是這樣,也笑出來一聲。隨即,兩聲:“哼哼。對她說,我知道了。”

  商人之間的勾當,梁未是不管的,他也管不了。而殷若既然挑起整個丹城,把金家稍帶進來理所應當。

  梁未今天本沒有打算說兩家的家產一事,但殷若提到,這就讓姚大人過來。

  “金家的收走八成,以後這附近軍隊的糧草支應,讓他們再出一些。殷家的收走五成,和金家一樣辦理。”

  姚大人出來後,笑了笑。

  第二天殷若知道,已來不及感激。她起個大早,等在梁未房外,準備跟上他還一起出城。

  出城一看,眼界也寬,心眼也寬。

  梁未叫進她一起用早飯,兩個人再次一起出城。這一天下來,殷若更加能明白堯王殿下守好丹城的決心,她在亢奮里就走不出來。

  一連數日,兩個人同進同出城門,雖然車陽等人跟著,但是閒話再一次從丹城出來。

  不過這一回,金家沒有人信,殷家也沒有人信,只能在暗處說。

  ……

  火石打亮,燭火明起以後,黑暗中數個面容出現。在他們的周圍,不是大酒桶,就是臘肉咸雞,這是地窖。

  “有消息嗎?”

  最暗處只能看到一道身影,嗓音懶懶似還沒有睡醒。

  “殿下,我還是堅持我的判斷。堯王梁未往丹城來,是受殷家邀請。自從他到丹城,雖也對殷家不滿,但處置殷家是最輕的。並且,每天帶著銀三去軍營,軍情大事從不避她。”

  那道身影動了動:“銀三?是個女子啊。”洛國的殿下洛逸眼前出現殷若的面容。

  大梁國的十七歲殿下來到北市,仿佛劍指丹城。衛奪城來了,洛逸也不能例外。

  ------題外話------

  又欠下一千字,嗚啦嗚,

  仔明天再補。

  今天的結束了。晚安哈。

  第一百三十二章 ,母親的味道

  丹城是個好地方,洛國的宮室也使用紅花為香料,或者用紅花配製的香料。

  洛逸時常的遺憾,洛國的水土河道眾多,直到今天沒有一塊地方大面積種的出來紅花。

  如果大梁國的殿下把丹城重納國土,就意味著洛國將和衛國一樣,在紅花就將支出一大筆錢,並且不能再從丹城收錢。

  梁未不禁止丹城的人進進出出,洛逸也能遠遠的看看那片生長紅花的地方。

  殷若不是跟隨殿下走的近,她也看不到正在建造的衛所內部,洛國的殿下,就只能猜測下,那裡是片衛所。

  城裡已經出現奸細,殷刀的口中也好,由殷刀傳話的金胡口中也好,都不是沒遮攔。

  正在修衛所,並且補新兵,洛逸得不到確切消息。他只碰觸到撲面而來的危險氣息,在烈烈風中呼嘯狂舞。

  這是年青的洛逸殿下初次來到丹城,和他的父兄們說的不一樣,洛逸清晰明了,這是別人的地盤。

  他收不收得走錢和貨物,現在已經顧不上,而是能不能不丟人的回去。比如,好歹要給大梁國殿下一個難堪才行。

  洛逸遠比衛奪城來的晚,他就盯上殷若。

  嗓音還是懶懶的,透著說不出的狷狂:“丹城殷家,是不想再送我們錢了,還是想獨占這片紅花之地呢?”

  就當下來說,金家七倒八傷,殷家獨占鰲頭。

  ……

  天氣,一天比一天冷。

  秋風吹伏草原上的景致,在丹城的外圍停留下來。四面的軍營越來越多,丹城的這個冬天,應該不冷。

  又或者,有殿下在的緣故,不冷。

  帶著露水的城門剛剛打開,長長的車隊駛進來。在丹城這種地方,隨意抓一個經過的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生意經。他們歡欣的望著沉重的車輪印,推算著上面的東西。

  大批的糧食、大量的冬衣,由堯王殿下調令運送而來。這位殿下曾告訴黑施三,在大梁國的境內,如果有他不能解決的人和事,也就沒有別人能解決。這段話,屢屢驗證在殷若面前。如今,又驗證在丹城人的面前,雖然殿下並沒有向全丹城的人如此表示。

  他要什麼,就有什麼。京里的太后和德被帝,從沒有拒絕過他。

  這一回的車隊中夾著宮中的車輛,此時,梁未展開母后的信,正看得津津有味。

  “……去年你說當差,冬天離開我。今年你又不肯回來。明年,你總要回來讓我看一眼吧。如果你明年不回來,我就去了……”

  梁未嘻嘻地笑,這就是他的母后,一生榮寵與強盛,造就曾太后說一不二的性格。換成別的太后,可能會說,再不回來就怎麼怎麼樣,至多的,逼著長子多下幾道聖旨讓梁未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