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房放眼看著遠處的烽火狼煙,看著校練場斷頭台,突然對這一切產生了一種厭煩之感。眼前瀰漫硝煙,空氣中瀰漫著血霧,讓人心神不寧。

  烽火、狼煙、血光、殺戮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王翦似乎洞察她的心思,“若是煩了,就去散散心。”

  阿房微微一怔,嘆口氣,“散散心,去哪裡,做什麼?”

  王翦屢屢鬍子,“趁著還年輕,做想做之事。”

  是夜,阿房打開了無崖子給她的第二個錦囊,並沒有什麼妙計,裡面還是三個字,甚至,跟第一個錦囊里有兩個字還是重複的,只見無崖子力透紙背的三個字,寫著——不要悔。

  無崖子是這樣懂他這個徒弟,他知她聰慧無雙,卻也知道,她的性格過於柔弱,放於亂世,她的肩膀或許扛不起這個天下。可是他堅信她的善良會將她帶領到正確的道路上,所以在她第一次躊躇的時候,讓她不要怕,就算有艱難險阻,也要勇往直前;在她第二次懷疑自己的時候,告訴她就算善良被辜負,也不要悔,要繼續善良下去。

  他什麼都未曾說過,卻早已看透了她人生的路。他雖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實現他的心愿,實現天下一統;可是,他也知道,她不會按他規劃的路走。他是這麼的了解她。

  因為了解,所以原諒。

  阿房的眼淚瞬間便抑制不住的流了下來。師父,對不起,我終究還是辜負了你的信任。

  擦乾眼淚,她想做什麼?秋離思考,其實她和嬴政的目標是一樣的,天下統一。

  只不過,嬴政只相信武力,而她相信兵不血刃,照樣可以收復一個國家。她攔不住他,那她也不再說了,她去做。

  她要證明給他看,她說的,是對的。

  於是,她向王翦辭行,然後連夜離開了平輿,去了臨淄。

  在阿房的回憶里,大概是臨淄的日子過於單調,這段回憶過得飛快。

  在這裡,她女扮男裝,做了齊國的謀士,她取得了齊王的信任,將都城治理的太平安逸,百姓不思戰事。

  如是,便是三年。

  在這期間,若說唯一有什麼料不到,便是阿房的身體狀況了。她那日為了救嬴政,在大殿上挨了荊軻幾拳,那些拳頭力道極大,對她的五臟六腑都造成了損傷,那時她年輕看不出什麼,這些年她四處奔波,再加上十三娘之死讓她悲傷過度,這隱疾一下子爆發出來,便壓制不住。

  尤其是那日,她聽說,秦王大婚,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封為驪姬,寵幸有加。有幾位試圖揣摩聖意的人試圖藉此機會博得龍顏大悅,於是上摺子建議秦王加封驪姬為王后。然而卻不小心引得龍顏大怒,差點被貶官。

  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日,阿房一口血咳出來,躺在床上好久不能起身。

  從此,她時時咳血,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

  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直到,王翦兵臨城下。她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勸說齊王投降,也終於走到油盡燈枯的這一天。

  那天,她拿著一紙詔書,親自送出城門,交到王翦上手。她也終於證明給嬴政看,兵不血刃,也可以收復一國。

  後面的故事,秋離都知道了。

  手中蒼龍闕的溫度一絲絲的涼下去,秋離知道,阿房的生命,要走到盡頭了。

  忽而迷霧又起,重重疊疊的影子交閃而過,畫面定格在那個月明星稀的晚上。

  村口的老槐樹下,兩個幼童的身影被拉的老長。那是幼年時的嬴政和阿房。

  又是他們去要去元府救元辰的那一夜。嬴政目光灼灼的看著阿房,雙手在她肩上豪氣的拍拍,“結拜了就是一家人,救出家人,我們義不容辭!如果有一天你出事了,我和四哥也會這樣奮不顧身的去救你的!”

  小阿房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眼神中儘是驚訝,感動,許久說不出話來。忽而,大眼睛眨巴眨巴,感動變成悲傷,流出兩行跟此情此景不相稱的清淚來。

  秋離認出,那是成年後的阿房的眼睛。

  她經歷過了太多的失望,再次聽到這句話,便只剩下了物是人非的悲傷。

  時間就定格在這一刻。兩個人,長久的相對著沉默的佇立著。阿房的眼淚一直一直的流淌著,頃刻間電閃雷鳴,化為一場傾盆大雨,無垠之水滾滾而來,仿佛黃河決堤,滔天大浪轉瞬間席捲了天地間的一切。

  秋離下意識的抓住元辰的手,兩個人被大浪瞬間沖走,被旋渦席捲身不由己的向遠方衝去。

  秋離意識到,這是便是阿房的夢魘。她對嬴政全部的信任和愛意,起源於那一天,她一直堅持的相信就算全世界都拋棄她,嬴政也會不顧一切的來尋她,來救他。也一直相信,他是她可以毫無保留去相信的的人,值得她拼上性命,也要保護的人。這種想法,深深的根植在她內心深處,仿佛一種信仰。

  他給了她這種信仰,卻也親手打破。他繼續向前走著,可她卻一直被困在這打破信仰的悲傷中,故步自封。

  這種悲傷,給了她想要毀天滅地的衝動。

  周遭的一切景致被巨浪席捲,房屋倒塌,樹木損毀,目之所及,一片斷壁殘垣。巨浪滔天,秋離和元辰在洪水中掙扎著浮浮沉沉,可是阿房和嬴政的身影似是兩尊雕像,安然不動的站在槐樹下,保持的巋然不動的身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