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陸老爺臉色頹然,仿佛一下子老了幾十歲,最終同意了讓桑柔給陸怡雅驗屍。
第41章 訪查
翌日,天空飄起了濛濛細雨。
雨洗殘冬,如絲細雨中,杏花如煙,花瓣上沾滿了晶瑩的水珠,遠處的山、水、樹,一片朦朦朧朧。
一陣清涼的春風迎面撲來,帶著些泥土芳草味,沁人心脾。
上華榕寺的路並不好走,路被雨水打濕,坑坑窪窪,全是泥土,他們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達華榕寺。
可能是下雨的緣故,來上香的人並不多。
華榕寺依山而建,規模頗大,據說很是靈驗,所以百年來香火不斷。
早在他們上來之前,衛展風便帶著衙役上來,暗中控制了華榕寺,並通知了華榕寺的法如方丈。
因不想打草驚蛇,所以知道他們到來的人並不多,穆寒一行人到達內堂時,等待他們的只有一個法如方丈,還有一個穿著灰色僧袍的年輕人。
桑柔一眼就落到穿灰色僧袍的年輕人身上,他看上去年約二十五歲,身上雖然穿著寺里的僧袍,卻沒有剃髮。
他個子不高,瘦骨淋漓的樣子,因為太瘦,雙頰狠狠地凹陷進去,顯得顴骨又高又露,加上倒八字的眉,看上去頗有點尖嘴猴腮的感覺。
這人應該就是在觀音殿外給陸怡雅解簽的那個人——莫嗔,桑柔看到他的第一感覺就是不舒服,不明白為什麼華榕寺會安排這麼一個人來解簽。
他們來之前就對他做過一番調查,莫嗔其實不算是真正意義的出家人,正確來說是帶髮修行,只不過自從他五歲來到華榕寺,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得也跟僧人沒有兩樣的生活,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剃髮。
法如方丈對穆寒行了個佛禮。
穆寒請法如方丈入座,淡淡道:“佛門乃清淨之地,本官本不該打擾到方丈的清修,只是數月來出了幾樁命案,這四個死者都曾經跟寺中這位莫嗔師父接觸過,所以本官來這裡進行例行查問。”
法如方丈又念了一聲法號:“穆大人請自便。”
法如方丈看了莫嗔一眼,莫嗔走到了穆寒面前,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道:“穆大人請問吧,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上個月上元節的時候,死者陸怡雅,城南陸家繡品的大小姐,曾來過寺里上香,並在你這裡解了支簽,你可還記得?”
“不記得。”莫嗔想都沒想就回答道:“每日來往寺廟的香客眾多,我怎麼可能記得住每一個香客?更何況上元節那天人流比往常要多幾倍。”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讓你見見她,或許你能想起點什麼來。”
兩個衙役抬著一個擔架走了進來,將擔架放到莫嗔旁邊,然後一把將蓋在上面的白布掀開到脖子的地方。
法如方丈又念了一句“阿彌陀佛”,然後閉上眼睛,一邊轉動著手中的佛珠,一邊默念著佛經。
莫嗔站著的時候,右手放在背後,桑柔並沒有跟著進內堂,她在內堂的門口等待,此時看過去,正好看到莫嗔的右手的中指比一般人要長。
她也看到,莫嗔在看到屍體的剎那,右手顫抖了一下。
“怎樣?現在想起來了嗎?”
莫嗔還是那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想起來了,這位姑娘的確在我這裡解過一個簽——第四十六簽:劉邦斬白蛇,下下之卦:犬兒生兩口,柳眼淚珠浮。悲嘆無情緒,心酸自苦憂。她當時求問的是姻緣,我告訴她婚眷無緣,進退兩難,勉強成婚,只恐相逢在夢中。”
穆寒挑眉:“一個月前的事情你為何記得如此清楚?”
莫嗔聳聳肩:“我在廟中幫人解簽三年,她還是頭一個在聽完簽文後,當場哭得不能自已的人。”
“三月初一的子時到寅時,你人在哪裡?”
“白雲觀山上。”
穆寒俊眉微挑,還來不及開口,法如方丈睜開眼睛開口道:“每逢初一十五,老衲便會帶著寺中弟子到白雲觀去作法祈福,當天晚上會留在白雲觀里暫為留宿,當時莫嗔就住在老衲隔壁,跟另外弟子住在一起。”
白雲觀到城南需要兩個時辰的腳程,來回四個時辰,他根本來不及來回。
如法方丈叫來了當時和莫嗔一起住的弟子,他證實了如法方丈的話,並且補充,丑時他起來方便時,莫嗔正在一旁睡覺,未曾出去過房門。
桑柔蹙眉,地點對不上,有人證,也就是說當晚將陸怡雅從陸府綁架走的人根本不是莫嗔。
之後穆寒又問了其他幾個問題,還有有關前面三個死者的問題,莫嗔都以不記得為理由,畢竟已經過去了幾個月。
桑柔想起華榕寺里有個長生堂,可供人們立長生牌位。
雖然看穆寒的查問一時半會不會結束,她在那裡又幫不上忙,想了一下,便轉身往地藏王殿的方向走過去。
她娘去世那年,她爹帶著她來華榕寺為她娘立了一個長生牌位,後來一直奔於生計,就再也沒有來過,相隔也有十四年來。
她循著記憶中的路線找過去,卻沒能找到,最終還是在一個小僧人的幫助下才找到了長生堂的位置,據小僧人的介紹,隨著信徒的增加,舊的長生堂已經不夠擺放牌位,所以五年前,在信徒的資助下,建了一座新的長生堂。
第41章 訪查
翌日,天空飄起了濛濛細雨。
雨洗殘冬,如絲細雨中,杏花如煙,花瓣上沾滿了晶瑩的水珠,遠處的山、水、樹,一片朦朦朧朧。
一陣清涼的春風迎面撲來,帶著些泥土芳草味,沁人心脾。
上華榕寺的路並不好走,路被雨水打濕,坑坑窪窪,全是泥土,他們走了一個多時辰才到達華榕寺。
可能是下雨的緣故,來上香的人並不多。
華榕寺依山而建,規模頗大,據說很是靈驗,所以百年來香火不斷。
早在他們上來之前,衛展風便帶著衙役上來,暗中控制了華榕寺,並通知了華榕寺的法如方丈。
因不想打草驚蛇,所以知道他們到來的人並不多,穆寒一行人到達內堂時,等待他們的只有一個法如方丈,還有一個穿著灰色僧袍的年輕人。
桑柔一眼就落到穿灰色僧袍的年輕人身上,他看上去年約二十五歲,身上雖然穿著寺里的僧袍,卻沒有剃髮。
他個子不高,瘦骨淋漓的樣子,因為太瘦,雙頰狠狠地凹陷進去,顯得顴骨又高又露,加上倒八字的眉,看上去頗有點尖嘴猴腮的感覺。
這人應該就是在觀音殿外給陸怡雅解簽的那個人——莫嗔,桑柔看到他的第一感覺就是不舒服,不明白為什麼華榕寺會安排這麼一個人來解簽。
他們來之前就對他做過一番調查,莫嗔其實不算是真正意義的出家人,正確來說是帶髮修行,只不過自從他五歲來到華榕寺,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得也跟僧人沒有兩樣的生活,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剃髮。
法如方丈對穆寒行了個佛禮。
穆寒請法如方丈入座,淡淡道:“佛門乃清淨之地,本官本不該打擾到方丈的清修,只是數月來出了幾樁命案,這四個死者都曾經跟寺中這位莫嗔師父接觸過,所以本官來這裡進行例行查問。”
法如方丈又念了一聲法號:“穆大人請自便。”
法如方丈看了莫嗔一眼,莫嗔走到了穆寒面前,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道:“穆大人請問吧,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上個月上元節的時候,死者陸怡雅,城南陸家繡品的大小姐,曾來過寺里上香,並在你這裡解了支簽,你可還記得?”
“不記得。”莫嗔想都沒想就回答道:“每日來往寺廟的香客眾多,我怎麼可能記得住每一個香客?更何況上元節那天人流比往常要多幾倍。”
“既然如此,那本官就讓你見見她,或許你能想起點什麼來。”
兩個衙役抬著一個擔架走了進來,將擔架放到莫嗔旁邊,然後一把將蓋在上面的白布掀開到脖子的地方。
法如方丈又念了一句“阿彌陀佛”,然後閉上眼睛,一邊轉動著手中的佛珠,一邊默念著佛經。
莫嗔站著的時候,右手放在背後,桑柔並沒有跟著進內堂,她在內堂的門口等待,此時看過去,正好看到莫嗔的右手的中指比一般人要長。
她也看到,莫嗔在看到屍體的剎那,右手顫抖了一下。
“怎樣?現在想起來了嗎?”
莫嗔還是那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想起來了,這位姑娘的確在我這裡解過一個簽——第四十六簽:劉邦斬白蛇,下下之卦:犬兒生兩口,柳眼淚珠浮。悲嘆無情緒,心酸自苦憂。她當時求問的是姻緣,我告訴她婚眷無緣,進退兩難,勉強成婚,只恐相逢在夢中。”
穆寒挑眉:“一個月前的事情你為何記得如此清楚?”
莫嗔聳聳肩:“我在廟中幫人解簽三年,她還是頭一個在聽完簽文後,當場哭得不能自已的人。”
“三月初一的子時到寅時,你人在哪裡?”
“白雲觀山上。”
穆寒俊眉微挑,還來不及開口,法如方丈睜開眼睛開口道:“每逢初一十五,老衲便會帶著寺中弟子到白雲觀去作法祈福,當天晚上會留在白雲觀里暫為留宿,當時莫嗔就住在老衲隔壁,跟另外弟子住在一起。”
白雲觀到城南需要兩個時辰的腳程,來回四個時辰,他根本來不及來回。
如法方丈叫來了當時和莫嗔一起住的弟子,他證實了如法方丈的話,並且補充,丑時他起來方便時,莫嗔正在一旁睡覺,未曾出去過房門。
桑柔蹙眉,地點對不上,有人證,也就是說當晚將陸怡雅從陸府綁架走的人根本不是莫嗔。
之後穆寒又問了其他幾個問題,還有有關前面三個死者的問題,莫嗔都以不記得為理由,畢竟已經過去了幾個月。
桑柔想起華榕寺里有個長生堂,可供人們立長生牌位。
雖然看穆寒的查問一時半會不會結束,她在那裡又幫不上忙,想了一下,便轉身往地藏王殿的方向走過去。
她娘去世那年,她爹帶著她來華榕寺為她娘立了一個長生牌位,後來一直奔於生計,就再也沒有來過,相隔也有十四年來。
她循著記憶中的路線找過去,卻沒能找到,最終還是在一個小僧人的幫助下才找到了長生堂的位置,據小僧人的介紹,隨著信徒的增加,舊的長生堂已經不夠擺放牌位,所以五年前,在信徒的資助下,建了一座新的長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