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燁最近很頭禿。

  鄴都總算一天天安穩下來。當初北伐的幾位將領中,聞堂已經回了泰州,簫薇打算在中州留一段時間陪陪家人朋友,然後和江暮雲一同前往西北重建白虎營,不日也要啟程了。

  這就意味著孫紹也待不了多少時日。謝蘭當時有一萬個不放心,公孫瑜前腳剛離開吳都,她後腳便跟上一同來了北方。現在鄴都大事都塵埃落定,謝蘭估計要跟著孫紹大軍一同回江南去了。

  顧燁愁容滿面,不知道自己和謝蘭現在算是什麼關係,也不知道這一別何時才能再見。

  人人都覺得顧燁必定加官進爵,走向人生巔峰。在顧淳還是太子的時候,他便是近侍,此後數年,他更是不離左右,與顧淳情同手足。

  如今顧淳登基為帝,那他顧燁還不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於是顧燁每天說的最多的就是“您客氣了”,“哪裡話”,“沒有沒有”,“謬讚”。他頓時成了個香餑餑,每次下朝走到殿外,都有人追上來和他閒聊,就算是回到住處,也有人排著隊來拜訪。

  顧燁可謂是十分無辜。若這些來客只是隨口聊幾句,或是有年輕後輩對他非常崇拜,想聽聽陛下打江山的過程中不為人知的故事,他應付一番也就罷了。若真有人想讓他舉薦一二,在陛下耳邊說幾句好話,他還真做不到。

  他從小到大,心裡只有“忠義”兩個字。既是太子近侍,那為其赴湯蹈火,也是應當應分的。他每次去救顧淳,都沒想過自己會不會陷入危險。在西戎那會兒,他從屍山血海中把顧淳背出來,一路護他走到白城,也差點丟掉小命。

  而後多年相處,顧淳的為人他再清楚不過,除了臣子的本分,他的確把顧淳當做了自己的兄長,敬他,護他,顧淳所追求的大義,也是指引顧燁向前的燈火。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謝蘭”這個名字居然在他心裡牢牢地占據了一席之地。

  他們在月央殿的風雲詭譎中初見之後,顧燁就覺得自己掉進了謝蘭的坑裡,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落坑”。謝蘭會想方設法地約他吃飯,會明里暗裡查他的過往,會在花燈節上……

  不能想,太害羞了。

  燈下一吻,雖是無心,還是讓人渾身震顫。

  顧燁覺得自己是對謝蘭動了心的——若他那顆木頭腦袋連著的不是一顆木頭心。

  他會時常想到謝蘭在地牢前見到他受傷的時候心疼的眼神,想到她為自己包紮的時候細心的模樣,還有在彭川鎮朝夕相處的珍貴時光。

  然而此木頭初識情滋味,還不懂各種套路,也使不出什麼花花腸子,一想到謝蘭要走了,就覺得十分難過。

  這難過終於被顧淳發現了。

  顧淳每日都忙的很,但和顧燁見面的次數還是很多,畢竟有公務交待。顧燁三番五次魂不守舍,還一臉純情,顧淳再看不出來,也枉做了這麼多年“兄長”。

  “……如此一來,江南的事務便做完了大頭,“顧淳話裡有話,“不過江南還真是好,要有機會,我還想去住一段時間。”

  “是啊,真是好。”複讀機顧燁跟著嘆了一句。

  “江南的姑娘也好。”顧淳笑道。

  “是啊,江南的姑娘……”

  顧燁說到一半,才發覺不太對勁,眼看著顧淳桃花眼一眯,一副“你這慫樣”的表情,慌忙辯解道:“我不是……”

  “顧燁啊,”顧淳搖搖頭,“你可知道謝家的情況?”

  顧燁愣了愣,沒接話。

  “謝清的三個兒子,一個多病,一個菩薩心,一個還太小。”顧淳緩緩道,“他年紀也大了,謝家作為如今的江南家族之首,擔的責任太重,謝清定會早早地開始培養接班人。你說,以後的謝家,會聽誰的?”

  “謝蘭。”顧燁低頭接道,不知為何,他竟有些無名欣然,覺得謝蘭能擔此大任,自己也跟著驕傲起來。

  顧淳眼見著這木頭會錯了意,咳了兩聲,話鋒一轉:“那你覺得,當謝清的女婿,日後會在哪裡?”

  顧燁一怔,終於明白了顧淳的意思。

  他若是要和謝蘭在一起,必定要前往南方,一輩子也許都要以謝家的利益為重。他在北伐中的功績足以讓他身居高位,但離開鄴都,這一切恐怕都要打個折扣。

  顧淳點到為止,便也不再多講,又把話題轉向了公事。

  人心易變,殊途同歸的太少,這……畢竟是顧燁自己的選擇。

  一直到孫紹整兵將要出發的前一天,顧燁都沒什麼動靜。

  而那天晚上,謝蘭正收拾回江南的東西,卻突然聽到窗外一陣窸窣。她輕輕一瞥,竟看見顧燁正騎在樹枝上,跟她打著招呼。

  謝蘭哭笑不得,眼見著那樹枝來回打顫,生怕他摔到地上,連忙推門出去:“怎麼爬那麼高?”

  顧燁利索地跳下來,竟從懷裡掏出一個鐲子,不由分說地戴在了她的手腕上。

  “阿蘭,我……”

  謝蘭還一臉訝然地看著鐲子——那上面紋著一朵朵蘭花,在月色下顯得高貴而嬌美。她一抬眼,便發現顧燁從臉紅到耳根,他太過緊張,還沒鬆開她的手,每說一個字,便會握得再緊一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