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方氏經這話一頂,轉向張仲微,委屈道:“仲微,看你媳婦……”
張仲微正煩悶著呢,根本沒留意到這邊的動靜,只與張伯臨商量:“哥哥,此事不能就這樣算了,傳出去,讓人笑掉大牙。”
張伯臨恨道:“極是,這口氣怎能叫人咽得下。”
張仲微想了想,站起來道:“我再去東京一趟。”
張伯臨問道:“你還要去尋府尹?可沒有確鑿的證據,他也沒法子。”
張仲微搖了搖頭,道:“我不去尋他。”
林依聽說他要進城,忙讓他順道把方氏送回去。方氏一聽,直接兩眼一翻,暈死過去了,也不知是真暈還是假暈,反正青梅掐了半天的人中,她就是不醒。林依無法,只得稟明楊氏,將她抬去了張伯臨現住屋子的隔壁,叫楊嬸看著。張伯臨到底還是擔心親娘,又取了錢,親自去找郎中來瞧。
張仲微袖了那張假契紙,騎馬奔向東京城,到參政府下馬,遞帖子,求見歐陽參政。歐陽參政消息靈通,曉得他家在打官司,本來想避嫌,不見他,但參政夫人因為林依送的股份,月月都有進帳,就替他講話道:“若學生真有了難處,你這當老師的卻不管,豈不是寒了人家的心?”
歐陽參政向來很敬重這位夫人,於是就聽了她的話,命人將張仲微請進來。等到張仲微將案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歐陽參政自己憤怒了,東京城居然有這樣的狂妄之徒,行騙到他學生家不說,還欲反咬一口。這事若不解決,不是打了張仲微的臉,而是打了他的臉。
他這樣想著,趕忙命人去知會開封府府尹,再抓牙儈與林娘子,直接用刑。
張仲微十分感激,謝了又謝。
歐陽參政卻道:“這回能直接用刑,全因一個是布衣,一個是逃奴,若下次換成有身份的,該怎麼辦?”
歐陽參政的話,十分明確,即叫張仲微管束愚笨的家人,莫要再貪圖小便宜,中了這樣低劣的騙術。
張仲微聽得無地自容,只能諾諾應了,告辭出來。開封府那邊一時半會兒還出不了結果,但張仲微還是上街買了幾樣禮物,拜訪過府尹,再才回家。
他一回到家,方氏就醒了,將他叫過去問詳細。張仲微到底還是心善,不忍將歐陽參政的責備講給她聽,只道有貴人答應幫忙,叫她放寬心。
正巧楊氏聽說方氏醒了,前來探望,聽見這話,馬上接口道:“既然有貴人相助,定然出不了甚麼大事,弟妹且回家去罷。”
方氏哭喪著臉道:“大嫂,你好狠心,我還躺在床上,你就要趕我走。”
楊氏拍了拍額頭,道:“是我糊塗了,你趕緊躺下,安心養病,我自會派人去東京一趟,知會二弟。”
方氏大驚失色,趕忙求她,但楊氏根本不聽,走出門去喚張伯臨,道:“不是我狠心,只是你娘病了,這樣大的事,我擔不了干係,你還是趕緊回家報信的好。”
張伯臨一聽就明白了,楊氏是存心要借這個機會,好好教訓方氏一頓。他雖然也有些怨方氏,但畢竟是親娘,聽了楊氏這樣的話,心內五味紛呈。但楊氏的話,合情合理,任誰也挑不出錯來,更重要的是,她是長嫂,在講究長幼有序的大宋,就算她明著教訓方氏,別人也講不了二話。
其實楊氏底下多的是人手,隨便派個人,都能去東京傳個話,但她卻偏偏要張伯臨自己去說,擺明了是想把自己,乃至整個大房擇乾淨了。
張伯臨是個理智的人,對楊氏這樣的做法,雖然有些難過,但卻十分地佩服,不愧是跟著張棟在官場上風雨幾十年的人,形勢看得十分清楚,該幫的地方不含糊,該利用的地方也絕不手軟。
第257章 被逐出門
楊氏對張伯臨講完,轉身就走了。張伯臨還要在祥符縣教書,依仗大房的地方多矣,對她的話不敢不聽,便騎了馬,親自回家一趟,告訴張梁,方氏病在了大房家,今晚肯定是回不來了。
張梁十分奇怪,方氏的身體一向很好,怎會說病就病了?他攔住腳步匆匆的張伯臨,不許他走,問道:“你娘究竟怎麼了?”
張伯臨先是支支吾吾,後來一想,反正爹和娘,總會得罪一個,講了,得罪娘,不講,得罪爹,兩害相較取其輕,還是先穩住爹罷。
張伯臨暗地裡一番計較,作出了決定,將方氏被騙,上衙門打官司險被誣告的事,大略講了一遍。
方氏上當受騙,這事兒本身,張梁並不在意,他耳里只迴響著一個聲音,兩百貫,整整兩百貫!
張伯臨見張梁的臉色不對勁,連忙扶他坐下,端了茶與他喝,又替他撫胸順氣。
張梁緩了緩,問道:“那兩百貫是問誰借的?”
張伯臨答道:“娘說是向八娘子借的。”
張梁一聽,把茶盞都砸了,怒道:“咱們住的這房子,還是八娘子借的呢,她還好意思去借錢,這下欠了債,還怎麼好意思住下去?”
張伯臨也為此事發過愁,但目前只能勸張梁放寬心,稱開封府府尹還在提審牙儈和林娘子,相信案子很快就會有進展。
張梁聽出了些意思來,問道:“開封府府尹肯幫忙?”
張伯臨道:“是仲微托人通了路子。”
張梁因為張仲微沒能幫張伯臨謀上個差遣,本來有些怨他,聽了這話,怨就淡了些,感嘆道:“到底是親的,還是不忍看著我們落難。”
張伯臨贊同道:“仲微一直都很顧惜咱們二房。”
張梁嘆道:“去把你娘接回來罷,總賴在大房家像甚麼,沒得惹你伯母不高興——咱們一家,以後仰仗他們的地方多著呢。”
張伯臨應了,起碼回祥符,說要送方氏回家,方氏死活不肯,張伯臨只好騙她道:“爹出門去了,沒有五六天回不來,娘怕甚麼。”
方氏奇道:“他去哪裡了?”
張伯臨胡亂報了個勾欄的名字,聽得方氏心頭大恨,一時間把甚麼都拋到腦後去了,急沖沖地自己就下了床,胡亂套了件衣裳,家去了。
張伯臨是扯的謊,張梁自然正在家等著她,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張梁既沒打她也沒罵她,只叫她老實待在家裡,等衙門斷案的結果。張伯臨見方氏無事,便放心地重回祥符縣,儘管官司還沒打完,但學館還是得開,不然沒錢吃飯。
開封府那邊,第二天下午就傳來了消息,好消息,牙儈和林娘子都不耐打,沒幾板子下去就全招了,對她們合起伙來騙方氏的計劃,供認不諱。林娘子還道,她本來是想到銀主家住幾天,還能不能順點值錢的物事回來,但一聽說對方是與賈家相熟的張家,心裡害怕,這才半路上跑了。
開封府尹斷完案子,追回了方氏的兩錠大金子,交與了張伯臨,又命人找到賈老爺,把林娘子送了過去。結果張家和賈家都備了厚禮謝他,讓他十分得意。而張仲微也備了一份禮,送到了歐陽參政府上,但歐陽參政一貫清廉,並不曾收,只道他把官做好,就是給他臉上增光了。
方氏聽張伯臨講了衙門斷案的情形,恍然大悟:“怪不得林娘子一路上向我問東問西,原來是想去搬空仲微家。”
張梁遣她道:“你把錢與八娘子送到家裡去。”
方氏這兩天低頭伏小,不敢違抗,二話不說就去了。她前腳才踏出院門,張梁就向張伯臨道:“去雇一輛車,咱們搬家。”
張伯臨大吃一驚:“搬到哪裡去?”
張梁道:“還能哪裡,我也只有你一個兒子了。”
原來是想搬到祥符縣去,張伯臨為難道:“我如今住的還是仲微的房子呢。”
張梁道:“我也曾教過兩天書,到了祥符縣,正好與你做個幫手,兩人賺錢,還怕租不起房子養不了家?”
張伯臨見張梁不再反對他以教書為業,大喜,親自動手去搬箱子,決定先到大房借住兩天,明日一早就去看房子。他們家人多,物事又少,很快就將行李收拾妥當,搬到了車上。張仲微帶著小墜子、錦書、青蓮、冬麥和張浚明爬上車,讓張伯臨騎馬,命任嬸去知會張八娘,告訴她搬家的事。
任嬸早就覺著不對勁了,急得跳腳:“二老爺要通知八娘子,方才怎麼不讓二夫人順道就說了?”
張梁不理她,疊聲地催車夫開車,張伯臨見狀,忙問:“爹,你不等娘回來?”
張梁黑著一張臉,道:“你娘替你祖父祖母守過三年孝,我休不得她,但留她在東京住,還是使得罷?”
張伯臨與任嬸都明白了,他哪裡是要搬家,分明是變了相地趕方氏出家門哪。張伯臨認為此舉不妥,但又覺得,是該給方氏些教訓了,於是不再出聲,心想,反正是老父的主意,難道他這做兒子的,還能不聽?
他可以不在意,任嬸卻急了,要趕就趕方氏,趕她作甚麼,林娘子那檔子事,可是方氏一個人惹出來的,與她無關哪。張梁要走,任嬸不讓,竟衝到車前一跪,央求張梁帶她一起走。
張梁卻道:“你走了,誰來服侍二夫人?你可是她的陪嫁。”一句話就打發了任嬸,又叫車夫費力氣,抽了她一鞭,然後一車一馬,奔往祥符縣去了。
他們到了祥符縣,暫無住處,便由張伯臨先進去,向楊氏講了借住的事。楊氏聽說方氏被張梁留在了東京,深感大快人心,忙命請他們幾口人進來,吃茶敘舊,安排房屋,張伯臨帶著兩個妾住東廂第二間,張梁帶著小墜子住東廂第一間,還剩下冬麥和張浚明沒住處,就問過林依後,住到了第二進院子的東廂第二間,與小玉蘭作鄰居。
因為張家二房的到來,後衙兩進院子立時被擠得滿滿的。林依聽說張伯臨的兩個妾都和他一起住,腦子裡馬上就不純潔了,又不好衝著大伯子看,只好掐著張仲微的胳膊忍笑。
張仲微吃痛,自然要問個緣由,林依卻不肯說,只好任由她把胳膊掐出了幾個印子來。
他們這邊因為沒了方氏,而張梁又感激大房在這場官司中不遺餘力地幫忙,因此兩房人顯得極親熱,吃著茶,聊著天,其樂融融。
東京城裡的方氏,到了張八娘家,將錢還了,張八娘很高興,便留她吃飯。母女倆正講著,只見任嬸飛跑進來,一骨碌跌到跟前,方氏正要斥她沒規矩,就聽見她尖著嗓子叫道:“二夫人,不好了,二老爺把你趕出家門了。”
方氏只當她瘋了,罵道:“胡謅甚麼,我是自己出來還八娘子的錢的,怎麼變成被逐出家門了?”
張仲微正煩悶著呢,根本沒留意到這邊的動靜,只與張伯臨商量:“哥哥,此事不能就這樣算了,傳出去,讓人笑掉大牙。”
張伯臨恨道:“極是,這口氣怎能叫人咽得下。”
張仲微想了想,站起來道:“我再去東京一趟。”
張伯臨問道:“你還要去尋府尹?可沒有確鑿的證據,他也沒法子。”
張仲微搖了搖頭,道:“我不去尋他。”
林依聽說他要進城,忙讓他順道把方氏送回去。方氏一聽,直接兩眼一翻,暈死過去了,也不知是真暈還是假暈,反正青梅掐了半天的人中,她就是不醒。林依無法,只得稟明楊氏,將她抬去了張伯臨現住屋子的隔壁,叫楊嬸看著。張伯臨到底還是擔心親娘,又取了錢,親自去找郎中來瞧。
張仲微袖了那張假契紙,騎馬奔向東京城,到參政府下馬,遞帖子,求見歐陽參政。歐陽參政消息靈通,曉得他家在打官司,本來想避嫌,不見他,但參政夫人因為林依送的股份,月月都有進帳,就替他講話道:“若學生真有了難處,你這當老師的卻不管,豈不是寒了人家的心?”
歐陽參政向來很敬重這位夫人,於是就聽了她的話,命人將張仲微請進來。等到張仲微將案情的來龍去脈講了一遍,歐陽參政自己憤怒了,東京城居然有這樣的狂妄之徒,行騙到他學生家不說,還欲反咬一口。這事若不解決,不是打了張仲微的臉,而是打了他的臉。
他這樣想著,趕忙命人去知會開封府府尹,再抓牙儈與林娘子,直接用刑。
張仲微十分感激,謝了又謝。
歐陽參政卻道:“這回能直接用刑,全因一個是布衣,一個是逃奴,若下次換成有身份的,該怎麼辦?”
歐陽參政的話,十分明確,即叫張仲微管束愚笨的家人,莫要再貪圖小便宜,中了這樣低劣的騙術。
張仲微聽得無地自容,只能諾諾應了,告辭出來。開封府那邊一時半會兒還出不了結果,但張仲微還是上街買了幾樣禮物,拜訪過府尹,再才回家。
他一回到家,方氏就醒了,將他叫過去問詳細。張仲微到底還是心善,不忍將歐陽參政的責備講給她聽,只道有貴人答應幫忙,叫她放寬心。
正巧楊氏聽說方氏醒了,前來探望,聽見這話,馬上接口道:“既然有貴人相助,定然出不了甚麼大事,弟妹且回家去罷。”
方氏哭喪著臉道:“大嫂,你好狠心,我還躺在床上,你就要趕我走。”
楊氏拍了拍額頭,道:“是我糊塗了,你趕緊躺下,安心養病,我自會派人去東京一趟,知會二弟。”
方氏大驚失色,趕忙求她,但楊氏根本不聽,走出門去喚張伯臨,道:“不是我狠心,只是你娘病了,這樣大的事,我擔不了干係,你還是趕緊回家報信的好。”
張伯臨一聽就明白了,楊氏是存心要借這個機會,好好教訓方氏一頓。他雖然也有些怨方氏,但畢竟是親娘,聽了楊氏這樣的話,心內五味紛呈。但楊氏的話,合情合理,任誰也挑不出錯來,更重要的是,她是長嫂,在講究長幼有序的大宋,就算她明著教訓方氏,別人也講不了二話。
其實楊氏底下多的是人手,隨便派個人,都能去東京傳個話,但她卻偏偏要張伯臨自己去說,擺明了是想把自己,乃至整個大房擇乾淨了。
張伯臨是個理智的人,對楊氏這樣的做法,雖然有些難過,但卻十分地佩服,不愧是跟著張棟在官場上風雨幾十年的人,形勢看得十分清楚,該幫的地方不含糊,該利用的地方也絕不手軟。
第257章 被逐出門
楊氏對張伯臨講完,轉身就走了。張伯臨還要在祥符縣教書,依仗大房的地方多矣,對她的話不敢不聽,便騎了馬,親自回家一趟,告訴張梁,方氏病在了大房家,今晚肯定是回不來了。
張梁十分奇怪,方氏的身體一向很好,怎會說病就病了?他攔住腳步匆匆的張伯臨,不許他走,問道:“你娘究竟怎麼了?”
張伯臨先是支支吾吾,後來一想,反正爹和娘,總會得罪一個,講了,得罪娘,不講,得罪爹,兩害相較取其輕,還是先穩住爹罷。
張伯臨暗地裡一番計較,作出了決定,將方氏被騙,上衙門打官司險被誣告的事,大略講了一遍。
方氏上當受騙,這事兒本身,張梁並不在意,他耳里只迴響著一個聲音,兩百貫,整整兩百貫!
張伯臨見張梁的臉色不對勁,連忙扶他坐下,端了茶與他喝,又替他撫胸順氣。
張梁緩了緩,問道:“那兩百貫是問誰借的?”
張伯臨答道:“娘說是向八娘子借的。”
張梁一聽,把茶盞都砸了,怒道:“咱們住的這房子,還是八娘子借的呢,她還好意思去借錢,這下欠了債,還怎麼好意思住下去?”
張伯臨也為此事發過愁,但目前只能勸張梁放寬心,稱開封府府尹還在提審牙儈和林娘子,相信案子很快就會有進展。
張梁聽出了些意思來,問道:“開封府府尹肯幫忙?”
張伯臨道:“是仲微托人通了路子。”
張梁因為張仲微沒能幫張伯臨謀上個差遣,本來有些怨他,聽了這話,怨就淡了些,感嘆道:“到底是親的,還是不忍看著我們落難。”
張伯臨贊同道:“仲微一直都很顧惜咱們二房。”
張梁嘆道:“去把你娘接回來罷,總賴在大房家像甚麼,沒得惹你伯母不高興——咱們一家,以後仰仗他們的地方多著呢。”
張伯臨應了,起碼回祥符,說要送方氏回家,方氏死活不肯,張伯臨只好騙她道:“爹出門去了,沒有五六天回不來,娘怕甚麼。”
方氏奇道:“他去哪裡了?”
張伯臨胡亂報了個勾欄的名字,聽得方氏心頭大恨,一時間把甚麼都拋到腦後去了,急沖沖地自己就下了床,胡亂套了件衣裳,家去了。
張伯臨是扯的謊,張梁自然正在家等著她,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張梁既沒打她也沒罵她,只叫她老實待在家裡,等衙門斷案的結果。張伯臨見方氏無事,便放心地重回祥符縣,儘管官司還沒打完,但學館還是得開,不然沒錢吃飯。
開封府那邊,第二天下午就傳來了消息,好消息,牙儈和林娘子都不耐打,沒幾板子下去就全招了,對她們合起伙來騙方氏的計劃,供認不諱。林娘子還道,她本來是想到銀主家住幾天,還能不能順點值錢的物事回來,但一聽說對方是與賈家相熟的張家,心裡害怕,這才半路上跑了。
開封府尹斷完案子,追回了方氏的兩錠大金子,交與了張伯臨,又命人找到賈老爺,把林娘子送了過去。結果張家和賈家都備了厚禮謝他,讓他十分得意。而張仲微也備了一份禮,送到了歐陽參政府上,但歐陽參政一貫清廉,並不曾收,只道他把官做好,就是給他臉上增光了。
方氏聽張伯臨講了衙門斷案的情形,恍然大悟:“怪不得林娘子一路上向我問東問西,原來是想去搬空仲微家。”
張梁遣她道:“你把錢與八娘子送到家裡去。”
方氏這兩天低頭伏小,不敢違抗,二話不說就去了。她前腳才踏出院門,張梁就向張伯臨道:“去雇一輛車,咱們搬家。”
張伯臨大吃一驚:“搬到哪裡去?”
張梁道:“還能哪裡,我也只有你一個兒子了。”
原來是想搬到祥符縣去,張伯臨為難道:“我如今住的還是仲微的房子呢。”
張梁道:“我也曾教過兩天書,到了祥符縣,正好與你做個幫手,兩人賺錢,還怕租不起房子養不了家?”
張伯臨見張梁不再反對他以教書為業,大喜,親自動手去搬箱子,決定先到大房借住兩天,明日一早就去看房子。他們家人多,物事又少,很快就將行李收拾妥當,搬到了車上。張仲微帶著小墜子、錦書、青蓮、冬麥和張浚明爬上車,讓張伯臨騎馬,命任嬸去知會張八娘,告訴她搬家的事。
任嬸早就覺著不對勁了,急得跳腳:“二老爺要通知八娘子,方才怎麼不讓二夫人順道就說了?”
張梁不理她,疊聲地催車夫開車,張伯臨見狀,忙問:“爹,你不等娘回來?”
張梁黑著一張臉,道:“你娘替你祖父祖母守過三年孝,我休不得她,但留她在東京住,還是使得罷?”
張伯臨與任嬸都明白了,他哪裡是要搬家,分明是變了相地趕方氏出家門哪。張伯臨認為此舉不妥,但又覺得,是該給方氏些教訓了,於是不再出聲,心想,反正是老父的主意,難道他這做兒子的,還能不聽?
他可以不在意,任嬸卻急了,要趕就趕方氏,趕她作甚麼,林娘子那檔子事,可是方氏一個人惹出來的,與她無關哪。張梁要走,任嬸不讓,竟衝到車前一跪,央求張梁帶她一起走。
張梁卻道:“你走了,誰來服侍二夫人?你可是她的陪嫁。”一句話就打發了任嬸,又叫車夫費力氣,抽了她一鞭,然後一車一馬,奔往祥符縣去了。
他們到了祥符縣,暫無住處,便由張伯臨先進去,向楊氏講了借住的事。楊氏聽說方氏被張梁留在了東京,深感大快人心,忙命請他們幾口人進來,吃茶敘舊,安排房屋,張伯臨帶著兩個妾住東廂第二間,張梁帶著小墜子住東廂第一間,還剩下冬麥和張浚明沒住處,就問過林依後,住到了第二進院子的東廂第二間,與小玉蘭作鄰居。
因為張家二房的到來,後衙兩進院子立時被擠得滿滿的。林依聽說張伯臨的兩個妾都和他一起住,腦子裡馬上就不純潔了,又不好衝著大伯子看,只好掐著張仲微的胳膊忍笑。
張仲微吃痛,自然要問個緣由,林依卻不肯說,只好任由她把胳膊掐出了幾個印子來。
他們這邊因為沒了方氏,而張梁又感激大房在這場官司中不遺餘力地幫忙,因此兩房人顯得極親熱,吃著茶,聊著天,其樂融融。
東京城裡的方氏,到了張八娘家,將錢還了,張八娘很高興,便留她吃飯。母女倆正講著,只見任嬸飛跑進來,一骨碌跌到跟前,方氏正要斥她沒規矩,就聽見她尖著嗓子叫道:“二夫人,不好了,二老爺把你趕出家門了。”
方氏只當她瘋了,罵道:“胡謅甚麼,我是自己出來還八娘子的錢的,怎麼變成被逐出家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