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張仲微道:“我們兩個大男人,來見人家的妾,惹人閒話呢,且先回去,讓我娘子來請。”
張伯臨同意了,兩人去牽了馬,打道回府,因心裡有事,又是一路疾奔,再一次讓塵土迷了方氏的眼,又惹得她罵了一回。
張仲微回到家中,將他們去開封府衙門打聽到的情況講了一遍,再讓她請田氏來家,仔細問一問。
林依極不樂意,道:“我幫著將此事了解,好讓嬸娘弄個妾來家?”
張仲微安慰她道:“只要我沒那心思,就算妾進了門,還不是隨你擺弄?”
林依最在意的,只有他的態度,見他心意堅決,語氣肯定,就高興起來,道:“說的也是,來了妾,轉手賣掉,說不準還能賺幾個呢。”
張伯臨又進來,先替方氏向她道歉,再請她幫個忙,叫田氏來問話。還是張伯臨會做人,這番道歉的話,讓林依消了氣,叫過楊嬸吩咐幾句,遣她帶著轎子,趕去東京城。
楊嬸領命,叫了兩個家丁,抬著家裡的小轎子,朝東京城裡去。轎子此時是空的,她本來可以坐,但卻急著辦差,嫌慢,因此只甩著胳膊,邁著大步,同轎夫一起走著。
行路到底比騎馬慢許多,他們在路上,就遇見了方氏。楊嬸知道她為何坐在這裡,心裡發笑,暗道,若林娘子真是走失的,那牙儈怎麼也不見了?分明就是一個騙局,偏方氏心存一線希望,所以看不破。她擔心方氏獨自在這裡曬久了出事,便上前道:“二夫人,兩位少爺已上開封府衙門報了案了,你還是回去罷。”
方氏已是曬得頭昏腦脹,就聽了她的話,站起來朝祥符縣的方向走。楊嬸曉得林依此時不願見到她,忙伸出胳膊攔了,道:“二夫人,瞧你這滿頭大汗的,趕緊上轎子,我送你回家。”
方氏這才瞧見有轎子,大喜,慡快上了轎,閉著眼,攤在那裡。等她感覺到轎子停了,睜開眼時,發現已置身羅家酒樓後院,只好無奈下了轎子,仗著張梁還不知情,走了進去。
楊嬸進去與張梁見過禮,再出來叫轎夫將轎子重新抬了,朝州橋巷而去。她敲開賈家的門,向開門的小丫頭道:“我們家夫人新做了幾套衣裳,請你們家的田姨娘趁著天亮,過去瞧瞧,晚了對著燈,只怕看不清。”
小丫頭問道:“不知你們家夫人是哪位?”
楊嬸答道:“是祥符縣張家的林夫人。”
這小丫頭乃是丁夫人留下的,卻是知道林依,也曉得她家與田氏的關係,笑道:“原來是祥符縣知縣夫人,我這就進去通報。”
她進到裡面,找到正與另一個妾生悶氣的田氏,將楊嬸的話轉告。田氏現在只是個商人家的妾,地位算低的,有知縣家的夫人相請,多有面子的事,哪有不肯去的,急急忙忙就換了身見客的衣裳,又將林依送她的那根銅包銀的簪子插了,趕到門口去見楊嬸。
楊嬸沖她略福了福,請她上轎,道:“我家夫人正等著姨娘呢。”
田氏見她沒有要攀談的樣子,有些失望,默默上了轎。
方氏上當失財的事,張伯臨最著急,因為這筆錢一旦追不回來,就得由他還張八娘的債,因此親自站在院門口等田氏,一看到她的轎子朝這邊來,就飛跑進去通知林依。
林依能理解他的心情,也挺同情他,遂將對方氏的厭惡暫拋一旁,打起了精神來見田氏。
田氏為了那兩貫錢和一支銅包銀的簪子,還是感激林依的,見了門,道謝的話講個不停。林依可沒功夫與她敘舊,待得茶端上來,直入正題,問道:“上回你家夫人來時,說林娘子走失了,可曾找到?”
田氏不知林依怎會關心賈家的一個妾,但還是照實答道:“不曾,老爺忙著生意,沒功夫去找她。”
林依又問:“她是獨自出門亂逛走丟的?”
田氏神神秘秘道:“哪裡是走丟的,我聽小丫頭們講,她是受不了老爺的打,偷偷跑掉的。”
賈老爺打林娘子?林依不奇怪,賈老爺之所以會有牢獄之災,全拜林娘子所賜,估計早將她恨之入骨了,這回好容易出了獄,自然要揍她來出氣。
田氏好奇問道:“林夫人,你問這個作甚?”
林依笑道:“你不曉得,我還在朱雀門東壁住著時,就與她是鄰居,比認得丁夫人還早。”
原來是舊識,那關心關心倒也不奇怪,田氏瞭然,又問:“聽說林夫人新做了幾套衣裳?想必件件都是精緻的。”
林依這才想起請她來的由頭,忙叫青梅取了幾件衣裳出來,與她同看,末了又送她一件背子,道:“若有了林娘子的消息,千萬告訴一聲,我這舊鄰居,還是掛牽她的。”
田氏喜出望外,歡天喜地地把衣裳接了,滿口答應下來。林依讓青梅送她出去,還坐了來時的轎子回東京。
田氏剛走,張伯臨和張仲微就從裡間出來了,慶幸道:“看來林娘子騙人的事,與賈家無關。”
張伯臨取來一貫錢,遞與林依道:“方才讓你破費了。”
林依愣了愣,才反應過來這是給的背子錢,嗔道:“一件衣裳而已,又不是綢緞的,也值得你如此?”
張伯臨曉得她不是小氣的人,不然開學館的錢,也要一併還了,於是又謝了一遍,將錢收起。
第256章 驚詫案情
田氏到過張家大房一趟,讓林依他們知道了——林娘子雖然不是方氏的逃奴,但卻是賈家的逃奴。第二日,張仲微去尋過方氏,拿著牙儈的畫像,連同這個消息,一起告訴了開封府府尹。
開封府尹想著,多了這層關係在,若能抓獲林娘子,他可就等於破了兩宗案子,來年政績考核時,臉上也有光,於是又多多加派了人手,全城搜捕林娘子和牙儈,每個出城的路口也不放過。
林娘子和牙儈都是女流之輩,一時間能走到哪裡去,在這樣大面積高強度的搜捕下,很快就被抓捕歸案了。
事實上,這兩位,根本就沒想跑,官差抓到林娘子時,她正在裁fèng鋪子裡量尺寸,準備做新衣裳;而牙儈則坐在路邊的一家娘子店裡,吃酒啃肉。
府尹聽得回報,驚訝之餘,又大為震怒,拍著驚堂木問堂下的兩人:“你們好大的膽子,犯了案還這般若無其事。”
牙儈和林娘子,顯見得是行騙之初就串通過口供,應對的話一模一樣:“大尹冤枉,妾身不知犯了甚麼罪。”
府尹見她們矢口否認,愈發惱怒,命衙役將方氏那張賣身契拿到兩人跟前,喝道:“你們膽大包天,竟然騙到朝廷官員家去了。”
林娘子根本不朝賣身契上看,稱:“妾身不識字。”
牙儈常與這物事打交道的人,不敢稱不認得,就湊著看了一眼,卻道:“大尹,這上頭雖然有我的名賤名,但筆跡,手印,都不是我的。這定然是有人刻意模仿,故意陷害。”
府尹不信,當場讓她用左右手都寫了字,又抓著手按過手印,兩下一對照,還真對不上。府尹大為奇怪,又命師爺將賈家的那張賣身契取來,將林娘子的手印一對照,發現也對不上。
在府尹心裡,早就認定了牙儈和林娘子都是騙子,這會兒卻出現這樣的結果,讓他驚呆了。難道後一張賣身契,真是方氏偽造的?府尹不相信,而此時,在門口圍觀的張伯臨,已沖了出來,代母喊冤了。
府尹的一顆心,自然是偏著張家的,於是喊了退堂,將張伯臨叫到後面,道:“凡事得有證據,不然就算本官相信你們也沒用。”
張伯臨明白,府尹處在這個位置,也極難做,於是道:“請府尹暫緩幾日,待我回去問一問母親,查明真相。”
府尹允了,放他回去。
此時方氏並不在家中,而是賴在祥符縣,任人趕也趕不走,她的心思,大家都明白,她是怕這場官司,讓張梁知道了,因此要躲起來。只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眾人都曉得這道理,於是也就懶得理她了,任由她一人在院門口焦躁踱步。
張伯臨剛邁過門檻,方氏就迎了上去,抓住他喜悅問道:“案子審得怎樣?她們招了罷?錢追回來沒有?”
張伯臨很氣惱,非常氣惱,沒好氣地回答道:“還追錢呢,人家差點反告你誣陷。”
“啊?”方氏詫異非常,連退三步,但馬上又反應過來,重新撲上去,晃著張伯臨的胳膊,道:“這你也哄我?那張契紙,白紙黑字,還有通紅的手印,這能有假?”
張伯臨硬拽著她,一面朝第二進院子走,一面道:“娘說對了,問題就出在這張契紙上。”
說話間,他已拖著方氏到了廳上,一手拉開她,硬按到椅子上。張仲微和林依都在廳里侯著,聞言都很驚訝,問道:“契紙有問題?”
張伯臨自懷裡取出契紙,展開來,指著最末端道:“府尹當堂對過筆跡和手印,與牙儈和林娘子的都對不上。”
方氏驚詫得動都動不了,僵在椅子上問道:“怎麼會這樣?這是怎麼回事?”
張伯臨帶著氣,語氣不善:“怎麼回事?這得問您哪。”
張仲微理解張伯臨的心情,但這般與娘親講話,傳出去像甚麼樣子,何況是為人師表的人,於是從後將他撞了一撞,自己問方氏道:“嬸娘,她們當著你的面簽名和按手印時,可有甚麼異狀?”
方氏已有些傻了,茫然道:“她們並不曾當著我的面簽名和按手印。那張契紙牙儈拿出來時,就已經簽好名字按好手印了。”
幾人都瞪圓了眼睛,望著方氏,不敢置信,身為二房當家主母,竟然犯這樣低級的錯誤?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正常,方氏一輩子都住在民風質樸的鄉下,哪裡見過這樣的騙術,加上她當時買林娘子時,是相信牙儈的,自然就會疏忽了這樣的小細節。
張伯臨頹然跌坐在椅子上,念叨著:“完了,就算那兩人不敢反告一狀,兩百貫錢也是追不回來了。”
方氏一聽,捶胸頓足,嚎啕大哭。張伯臨聽得心煩氣躁,大吼:“人呢,快把二夫人送回東京去。”
方氏這會兒哪裡敢見張梁,立時住了聲音,可憐巴巴地看看張伯臨,又看看張仲微,忽地撲到林依跟前,道:“仲微媳婦,你一向最有主意,快幫著想想轍。”
林依不著痕跡地退後一步,冷冰冰道:“嬸娘想把錢追回來,再與我們買個妾?”
張伯臨同意了,兩人去牽了馬,打道回府,因心裡有事,又是一路疾奔,再一次讓塵土迷了方氏的眼,又惹得她罵了一回。
張仲微回到家中,將他們去開封府衙門打聽到的情況講了一遍,再讓她請田氏來家,仔細問一問。
林依極不樂意,道:“我幫著將此事了解,好讓嬸娘弄個妾來家?”
張仲微安慰她道:“只要我沒那心思,就算妾進了門,還不是隨你擺弄?”
林依最在意的,只有他的態度,見他心意堅決,語氣肯定,就高興起來,道:“說的也是,來了妾,轉手賣掉,說不準還能賺幾個呢。”
張伯臨又進來,先替方氏向她道歉,再請她幫個忙,叫田氏來問話。還是張伯臨會做人,這番道歉的話,讓林依消了氣,叫過楊嬸吩咐幾句,遣她帶著轎子,趕去東京城。
楊嬸領命,叫了兩個家丁,抬著家裡的小轎子,朝東京城裡去。轎子此時是空的,她本來可以坐,但卻急著辦差,嫌慢,因此只甩著胳膊,邁著大步,同轎夫一起走著。
行路到底比騎馬慢許多,他們在路上,就遇見了方氏。楊嬸知道她為何坐在這裡,心裡發笑,暗道,若林娘子真是走失的,那牙儈怎麼也不見了?分明就是一個騙局,偏方氏心存一線希望,所以看不破。她擔心方氏獨自在這裡曬久了出事,便上前道:“二夫人,兩位少爺已上開封府衙門報了案了,你還是回去罷。”
方氏已是曬得頭昏腦脹,就聽了她的話,站起來朝祥符縣的方向走。楊嬸曉得林依此時不願見到她,忙伸出胳膊攔了,道:“二夫人,瞧你這滿頭大汗的,趕緊上轎子,我送你回家。”
方氏這才瞧見有轎子,大喜,慡快上了轎,閉著眼,攤在那裡。等她感覺到轎子停了,睜開眼時,發現已置身羅家酒樓後院,只好無奈下了轎子,仗著張梁還不知情,走了進去。
楊嬸進去與張梁見過禮,再出來叫轎夫將轎子重新抬了,朝州橋巷而去。她敲開賈家的門,向開門的小丫頭道:“我們家夫人新做了幾套衣裳,請你們家的田姨娘趁著天亮,過去瞧瞧,晚了對著燈,只怕看不清。”
小丫頭問道:“不知你們家夫人是哪位?”
楊嬸答道:“是祥符縣張家的林夫人。”
這小丫頭乃是丁夫人留下的,卻是知道林依,也曉得她家與田氏的關係,笑道:“原來是祥符縣知縣夫人,我這就進去通報。”
她進到裡面,找到正與另一個妾生悶氣的田氏,將楊嬸的話轉告。田氏現在只是個商人家的妾,地位算低的,有知縣家的夫人相請,多有面子的事,哪有不肯去的,急急忙忙就換了身見客的衣裳,又將林依送她的那根銅包銀的簪子插了,趕到門口去見楊嬸。
楊嬸沖她略福了福,請她上轎,道:“我家夫人正等著姨娘呢。”
田氏見她沒有要攀談的樣子,有些失望,默默上了轎。
方氏上當失財的事,張伯臨最著急,因為這筆錢一旦追不回來,就得由他還張八娘的債,因此親自站在院門口等田氏,一看到她的轎子朝這邊來,就飛跑進去通知林依。
林依能理解他的心情,也挺同情他,遂將對方氏的厭惡暫拋一旁,打起了精神來見田氏。
田氏為了那兩貫錢和一支銅包銀的簪子,還是感激林依的,見了門,道謝的話講個不停。林依可沒功夫與她敘舊,待得茶端上來,直入正題,問道:“上回你家夫人來時,說林娘子走失了,可曾找到?”
田氏不知林依怎會關心賈家的一個妾,但還是照實答道:“不曾,老爺忙著生意,沒功夫去找她。”
林依又問:“她是獨自出門亂逛走丟的?”
田氏神神秘秘道:“哪裡是走丟的,我聽小丫頭們講,她是受不了老爺的打,偷偷跑掉的。”
賈老爺打林娘子?林依不奇怪,賈老爺之所以會有牢獄之災,全拜林娘子所賜,估計早將她恨之入骨了,這回好容易出了獄,自然要揍她來出氣。
田氏好奇問道:“林夫人,你問這個作甚?”
林依笑道:“你不曉得,我還在朱雀門東壁住著時,就與她是鄰居,比認得丁夫人還早。”
原來是舊識,那關心關心倒也不奇怪,田氏瞭然,又問:“聽說林夫人新做了幾套衣裳?想必件件都是精緻的。”
林依這才想起請她來的由頭,忙叫青梅取了幾件衣裳出來,與她同看,末了又送她一件背子,道:“若有了林娘子的消息,千萬告訴一聲,我這舊鄰居,還是掛牽她的。”
田氏喜出望外,歡天喜地地把衣裳接了,滿口答應下來。林依讓青梅送她出去,還坐了來時的轎子回東京。
田氏剛走,張伯臨和張仲微就從裡間出來了,慶幸道:“看來林娘子騙人的事,與賈家無關。”
張伯臨取來一貫錢,遞與林依道:“方才讓你破費了。”
林依愣了愣,才反應過來這是給的背子錢,嗔道:“一件衣裳而已,又不是綢緞的,也值得你如此?”
張伯臨曉得她不是小氣的人,不然開學館的錢,也要一併還了,於是又謝了一遍,將錢收起。
第256章 驚詫案情
田氏到過張家大房一趟,讓林依他們知道了——林娘子雖然不是方氏的逃奴,但卻是賈家的逃奴。第二日,張仲微去尋過方氏,拿著牙儈的畫像,連同這個消息,一起告訴了開封府府尹。
開封府尹想著,多了這層關係在,若能抓獲林娘子,他可就等於破了兩宗案子,來年政績考核時,臉上也有光,於是又多多加派了人手,全城搜捕林娘子和牙儈,每個出城的路口也不放過。
林娘子和牙儈都是女流之輩,一時間能走到哪裡去,在這樣大面積高強度的搜捕下,很快就被抓捕歸案了。
事實上,這兩位,根本就沒想跑,官差抓到林娘子時,她正在裁fèng鋪子裡量尺寸,準備做新衣裳;而牙儈則坐在路邊的一家娘子店裡,吃酒啃肉。
府尹聽得回報,驚訝之餘,又大為震怒,拍著驚堂木問堂下的兩人:“你們好大的膽子,犯了案還這般若無其事。”
牙儈和林娘子,顯見得是行騙之初就串通過口供,應對的話一模一樣:“大尹冤枉,妾身不知犯了甚麼罪。”
府尹見她們矢口否認,愈發惱怒,命衙役將方氏那張賣身契拿到兩人跟前,喝道:“你們膽大包天,竟然騙到朝廷官員家去了。”
林娘子根本不朝賣身契上看,稱:“妾身不識字。”
牙儈常與這物事打交道的人,不敢稱不認得,就湊著看了一眼,卻道:“大尹,這上頭雖然有我的名賤名,但筆跡,手印,都不是我的。這定然是有人刻意模仿,故意陷害。”
府尹不信,當場讓她用左右手都寫了字,又抓著手按過手印,兩下一對照,還真對不上。府尹大為奇怪,又命師爺將賈家的那張賣身契取來,將林娘子的手印一對照,發現也對不上。
在府尹心裡,早就認定了牙儈和林娘子都是騙子,這會兒卻出現這樣的結果,讓他驚呆了。難道後一張賣身契,真是方氏偽造的?府尹不相信,而此時,在門口圍觀的張伯臨,已沖了出來,代母喊冤了。
府尹的一顆心,自然是偏著張家的,於是喊了退堂,將張伯臨叫到後面,道:“凡事得有證據,不然就算本官相信你們也沒用。”
張伯臨明白,府尹處在這個位置,也極難做,於是道:“請府尹暫緩幾日,待我回去問一問母親,查明真相。”
府尹允了,放他回去。
此時方氏並不在家中,而是賴在祥符縣,任人趕也趕不走,她的心思,大家都明白,她是怕這場官司,讓張梁知道了,因此要躲起來。只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眾人都曉得這道理,於是也就懶得理她了,任由她一人在院門口焦躁踱步。
張伯臨剛邁過門檻,方氏就迎了上去,抓住他喜悅問道:“案子審得怎樣?她們招了罷?錢追回來沒有?”
張伯臨很氣惱,非常氣惱,沒好氣地回答道:“還追錢呢,人家差點反告你誣陷。”
“啊?”方氏詫異非常,連退三步,但馬上又反應過來,重新撲上去,晃著張伯臨的胳膊,道:“這你也哄我?那張契紙,白紙黑字,還有通紅的手印,這能有假?”
張伯臨硬拽著她,一面朝第二進院子走,一面道:“娘說對了,問題就出在這張契紙上。”
說話間,他已拖著方氏到了廳上,一手拉開她,硬按到椅子上。張仲微和林依都在廳里侯著,聞言都很驚訝,問道:“契紙有問題?”
張伯臨自懷裡取出契紙,展開來,指著最末端道:“府尹當堂對過筆跡和手印,與牙儈和林娘子的都對不上。”
方氏驚詫得動都動不了,僵在椅子上問道:“怎麼會這樣?這是怎麼回事?”
張伯臨帶著氣,語氣不善:“怎麼回事?這得問您哪。”
張仲微理解張伯臨的心情,但這般與娘親講話,傳出去像甚麼樣子,何況是為人師表的人,於是從後將他撞了一撞,自己問方氏道:“嬸娘,她們當著你的面簽名和按手印時,可有甚麼異狀?”
方氏已有些傻了,茫然道:“她們並不曾當著我的面簽名和按手印。那張契紙牙儈拿出來時,就已經簽好名字按好手印了。”
幾人都瞪圓了眼睛,望著方氏,不敢置信,身為二房當家主母,竟然犯這樣低級的錯誤?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正常,方氏一輩子都住在民風質樸的鄉下,哪裡見過這樣的騙術,加上她當時買林娘子時,是相信牙儈的,自然就會疏忽了這樣的小細節。
張伯臨頹然跌坐在椅子上,念叨著:“完了,就算那兩人不敢反告一狀,兩百貫錢也是追不回來了。”
方氏一聽,捶胸頓足,嚎啕大哭。張伯臨聽得心煩氣躁,大吼:“人呢,快把二夫人送回東京去。”
方氏這會兒哪裡敢見張梁,立時住了聲音,可憐巴巴地看看張伯臨,又看看張仲微,忽地撲到林依跟前,道:“仲微媳婦,你一向最有主意,快幫著想想轍。”
林依不著痕跡地退後一步,冷冰冰道:“嬸娘想把錢追回來,再與我們買個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