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潘安這次的手段十分雷厲風行,不聽話就直接弄走,或者直接杖棍處置,殺雞儆猴這手段十分有效,在那之後就沒人敢上躥下跳,一點正事不干就知道煽風點火,爭搶功勞。

  經過一路的實踐,潘安帶來的這些打井的技術人員打深井的技術已經改善了不少,在達到了旱災的中間區域之後,打深井這項技術已經十分純熟了,潘安帶著施工隊那是四處去打井,這個時候沒別的辦法,不能人工降雨也沒有南水北調工程來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靠地下水來救命了。

  由於地質原因外加有的地方水深的程度已經超過了目前人工可以開採的程度,他們這項工程進行的也不容易,不過對於緩解旱災的效果還是十分不錯的。

  再加上潘安帶來的一些應對旱災的常識,以及配合當地官府想出了不少相應措施,安撫百姓目前的焦慮情緒,鎮壓一些由於災難來臨出現的違法犯罪的現象。

  旱災的情況得到了不小的緩解,不過只要雨不下,這樣也不是長久之計,潘安在東北駐紮的時間正經不短,主要是這次旱情嚴重,雨又一直沒有下,長此以往民心不安,目前一時的緩解也不是永久的安定。

  於是潘安就把主意打在了人工降雨上,他在學習機那裡購買了不少相關書籍,發現在古代這種條件下也是可以製作引雨器的,這個引雨器要安置在高台之上,而且如何操作也挺複雜的,要反覆的測算,對應「含水雲層」方向順時針旋轉。

  無雲層時,方位也有講究,而且引來雨的機率也不高,只能說在這種條件之下可以一試,畢竟潘安觀察了這麼多天的天象變化,一點下雨的徵兆都沒有。

  潘安在北方一呆就是大半年,轉眼就要過年了,嚴冬來臨本就沒有雨水,而在潘安有效的治理旱災的措施之下,北方旱災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

  這次潘安的功勞十分大,在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打了個完美的翻身仗,雖說過程不太美好,潘安見識了許多雞零狗碎讓人噁心作嘔的阻撓手段,以及官場裡十分黑暗的一面,不過這一趟他的收穫十分巨大。

  跟著他一起來的范進駙馬在這大半年來讓潘安對他改觀不少,潘安還以為這就是個八面玲瓏面上功夫紮實其實沒什麼能力的小白臉,當然這也是大多數人對他的看法就是得去掉個八面玲瓏。

  但是果然是人不可貌相,范進雖說點子不是很多,但真的是個能吃苦幹實事的人,潘安最欣賞的就是這一類人,兩人相處的十分融洽。

  與此同時潘安也見識到了這位范駙馬和公主的恩愛程度,因此每次潘安去找他商量事情的時候,這位駙馬不是在看公主的來信,就是在給公主寫信。

  這一看就沒來虛的,潘安倒是知道許多駙馬為了討好公主面上的諂媚奉承,花樣手段正經不少,但是一看范進這與公主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恨不得立馬飛過去和人相見的架勢,要麼就是心機太重,要麼就是處出了真感情啊。

  最讓人討厭的就是范進三句話不離他的大兒子二閨女以及正在他公主老婆肚子裡的老三,看著真不像裝出來的,潘安因為這對范進的好印象又上升了一個層級。

  他也想兒子啊,出來這麼久了,回去了兒子不認識自己可怎麼辦,哎,想想就心酸啊。

  潘安回朝之後的待遇可想而知,又升官了,陛下任命他為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正五品,可以說正好發揮他在水利方面的優勢,而正五品也意味著他有了上早朝的資格,正式進入了朝廷這個大染缸之中。

  第135章 完結章(上)

  自打進入朝會以後,潘安算是真正見識到了朝堂之上的腥風血雨,真真的殺人於無形。

  他的政治生涯在這才算是真正開始,這時他也知道了方源的身份,和他想的一樣,確實是當朝大員,皇帝面前一等一的紅人。

  兩人這麼多年再次相見,卻是在這朝堂之上,對視一眼之後兩人皆沒有上前打招呼的打算。

  潘安倒是也沒上前搭訕的心思,畢竟這眾目睽睽之下,你一個五品小官和朝廷大員搭訕,這不是上趕著抱大腿,潘安的駙馬身份又比較敏感,不適合和任何黨派的官員有所摻合。

  方源的態度也很有意思,他對潘安並沒有表示過比較特殊的優待,對待潘安和其他人一樣,潘安也一樣如此,或許在方源還是潘安眼裡,他們這段救命恩情已經錢貨兩清了。

  在以後的日子裡,潘安是堅定的保皇黨,一心一意跟著皇帝陛下走,一點都不摻合什麼黨派以及皇子的爭鬥之中,這樣的態度再加上他駙馬的身份以及個人的能力不錯,他的升遷之路走的還算順暢。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他從正五品的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到從四品的國子監祭酒,之後沉寂數年,又因著書在皇帝面前刷了一把存在感,從而出任正四品的鴻臚寺卿,接著又是多年的原地不動,後來被皇帝想起升職成了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

  到了這裡潘安的仕途之路也並沒有停止,工部可以說是他呆的最如魚得水的一個部門,在這個崗位上他呆的時間最長,一直到他四十多歲的時候他才往上動了一動。

  但是他這個崗位的變動卻伴隨著這個王朝最高權力者的變動,作為堅定的保皇黨外加新帝的姑父,潘安在這場腥風血雨的皇位爭奪戰之後,成為了為數不多的皇帝可以放心些用的人之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