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晉珩:“他威脅你了嗎。”

  向尹舟沉默了一瞬,道:“沒有。”

  晉珩沒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而是問她:“那你接下來怎麼打算。”

  使者沒提和親,至使她現在十分尷尬。避而不提,拐回去道,“陛下見不見他。”

  “見。”晉珩猜出了十之八九。如果向尹舟單單是替柳偃月傳話,便沒必要改名換姓,而改成他們的公主,意圖就相當明顯了。“任憑你處置他。”

  向尹舟:“羌國那邊,蒙洱希望陛下下一道譴責書。”

  晉珩:“柳偃月討得你原諒後,我會考慮的。”

  她可不擔這個罪:“國於國之間的事,怎能憑我個人意思。”

  晉珩:“他不逼你,你也不會回來。他挑釁你,就是挑釁我,我要他先道歉,合情合理。”

  向尹舟不解:“你倆以前挺好的,為何鬧得如此生分。”

  晉珩:“自然是有千絲萬縷的干係。說起來複雜,不說罷,你聽著也頭疼。”他明白她如今不想摻和俗世的紛爭。

  兩人不說朝堂上的事又無話可說,陷入沉默,對心頭上最想要知道的事都隻字不提。

  太監溜到太后的壽春宮,稟報了這件趣聞——皇帝對一個歌姬上心,並因此退了朝會。

  這意味著什麼?鐵樹開花、朽木抽芽,大周要有喜事!

  “真是難得的喜訊。”何後如今不管朝政,閒了下來,宮中的樂子已經玩膩,兒子又沉悶,沒個可談心的人,變得懶綿綿的。幸而晉然時不時跑來玩鬧,才不至於太冷落。

  這些年,她心頭一等一的大事就是晉珩的婚配問題,母子倆因此多次鬧矛盾,晉珩煩不勝煩,便學他老子,公昭天下,誰勸他就貶誰。久而久之,再沒人敢提。

  這下是晉珩先動容了,何後哪還坐得住,打聽道:“是誰家的女兒,模樣如何?”

  太監未見過向尹舟,不認識,描述道:“相貌一般,是蒙洱國的公主。”

  太后滿意點頭:“這好。蒙洱人重禮教,性格溫和,公主更該是知書達理了。”雙手合起,虔誠道,“阿彌陀佛,這次一定要成了。”

  另一頭司南趕過來,像撞見鬼似的,一臉驚恐:“太后,奴婢剛才在後殿瞧見…瞧見一個跟太子妃長得一模一樣的女人在跟陛下說話!”

  太后臉色忽變:“向女?”

  司南:“是的,太后要不親自去看看?”

  太后沉思片刻,很快冷靜下來,道:“是呀,不奇怪,只有向女才會讓皇帝反應異常。”

  她跟晉珩之間的隔閡是從八年前起的,雖然晉珩依然孝順她,卻總顯得生分,她明白兒子跨不過那道坎,一直在克制對她的怨念。

  太后吩咐司南:“或許向女並沒有死,你去查探查探她的墳冢。”

  司南:“是。額……那這件事太后意向如何?”

  解鈴還須繫鈴人。太后無奈:“還能如何,順水推舟罷,興許皇帝臉色還好看些。”她早已被晉珩磨得沒了脾氣,不知從何時起,她也不得不看晉珩臉色,老得更快了。對太監道:“你去瞅瞅皇帝和公主還在不在後殿,如果不在,回來告訴我在哪。”

  太監:“是。”

  晉珩有要事在身,便命婁明明領向尹舟到東宮逛逛,一來晉然在那,二來盛秋了,萬芳園裡的菊花開得又滿又艷,不賞可惜。

  婁明明再見向尹舟,啞了許久沒說出話,過後回了神,摟住向尹舟的手腕不放開,滔滔不絕。

  “娘娘是你嗎?我可想你了!娘娘一點都沒變,好像胖了一點點呢,這些年娘娘到哪裡去了,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忘了我……”

  一連串問候撲向她,繞得她頭暈,忙否認:“我是柳靈,蒙洱國大公主!”

  “咦~津姨!”晉然聞聲從書房裡跑出來,一見她就高興得手舞足蹈,笑開嘴露出兩排稀疏的牙齒,一臉白痴,“你是來看我的對不對!”

  小孩子長得快,比上次見面高了不少。他一笑,向尹舟所有的防備都沒了,蹲下來握了握他細小的胳膊,道:“肚子圓鼓鼓的,一天吃得不少吧?”

  晉然心虛地擺頭:“沒有哦!”

  婁明明笑道:“娘娘還不知道,太子沒少背著陛下藏果糖,把牙都吃壞了。”

  向尹舟:“小孩愛吃便隨他去吧。”想起自己小時候,想吃糖還沒錢買,而長大了吃到了糖,卻再沒有從前那樣的滿足感了。

  晉然神秘兮兮地從懷裡取出一隻小糖盒,送給向尹舟:“津姨給你,不能讓父皇知道哦!”

  向尹舟:“你捨得?”

  晉然連連點頭:“嗯嗯!”

  ——“瞅瞅,母子倆多親呢!”

  聞聲向尹舟身子一僵,笑容凝固在臉上,後頸窩進了冷風,她不禁打了個寒顫,立馬改了神情,起身回頭,見到了那張曾令她魂飛魄散的慈祥的臉。她幾次演練這重逢的場景,心中仍是難免驚慌,恭恭敬敬行了個拜見禮。

  宮女見她不語,介紹道:“這是太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