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他笑著說“這是自然,只有傻子才喝涼茶,酗烈酒”,其實心裡想說,你一陪著我好不好?
韓非囑咐他“不准難過,不准傷心”。
他這回不笑了,只靠在他懷裡,自嘲道:“......我就是個傻子......”
他們折回慕良山的小茅屋,這是當年張良為了方便養梨樹蓋的,今時今日,倒成了他們的避難所。
姜御醫為人敦厚,三天兩頭地來看韓非,返回宮中卻隻字不提,幫二人隱瞞。
三十天很短,彈指揮間,晃眼便過。
那天,張良在小溪捉到一條魚,拿去廚房做飯,卻被韓非搶了先。
“子房,今晚的飯,我來做。”
張良心疼他,“你不能勞累。”
“我做魚很拿手,你保證喜歡。”他發現張良並不讓步,頓了頓,又道,“我從未給你做過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張良的心仿佛被削了一大塊,從背後抱著他,不敢說話,怕一開口,就忍不住哭出聲來。
韓非渡的魚很美味,魚肉鮮嫩,入口即化,混著料酒的香味,張良最後連湯都喝得一乾二淨。
他放下碗筷時,卻發現韓非在對面睡著了。手顫抖著探向鼻翼之下,還好還好,還有呼吸。
輕輕推他的肩膀,“韓兄,困了麼?去床上休息罷?”
韓非無力地睜開眼,笑了笑,“不了。”然後撐著桌面起身,“子房,扶我去山頭。”
第75章 陰陽隔(三)
韓非無力地睜開眼,笑了笑,“不了。”然後撐著桌面起身,“子房,扶我去山頭。”
他愛極了慕良山,在那狼牙形狀的山巔,透過薄薄的雲煙,可以將新鄭盡收眼底。
張良不由想起幾年前,他帶自己到這裡,看的那一幕盪魂攝魄的雪景。
他當時說,要送自己最好的光景。
然則,他們卻錯過了最美的光陰。
“來這裡做什麼,風大。”張良幫他緊了緊披風。
此時,夕陽沉了一半,看似興榮的新鄭浸在斜暉里,白色的輕煙與火紅晚霞交相掩映,勾了一副恢弘端莊之美。
“就待一會兒,這裡好看。”韓非看著錦繡山河,尤其不舍,“慕良山高,可以看到新鄭。”
張良頷首,又道:“世間斷還有另一座山,比慕良山高出許多,能看到天下。”
韓非悵然一嘆,道:“山頂雖美,卻也高寒。”唯有承受住這寒冷,才看得了萬千景色。“子房,你日後若登了高山,山越高,越要當心。”
此前,這些豪言壯語的對象都是“我們”,現在只變成“你”。
於是攥著他的衣袖,“有你在,再冷也不怕。”
韓非笑得淒涼,眼神悠遠,嘆道:“從前我以為,只要步步為營,定能打出一片天下。如今想來,倒是太單純了。”
“你已經做了很多。”他修訂的韓法,將韓國救出死胡同,直到現在,柳司寇都時常念叨韓非,說他是前年難遇的奇才。
韓非搖首——還不夠。
法,是立國之本,在這瞬息萬變的亂世,還要有一支強盛的軍隊做支柱。雄軍鎮國,劍拔弩張之時才不會受他國牽制。
斜陽漸漸沒入地平線,光線撤去,四周徐徐變暗。張良點亮了燈籠,舉在二人之間。
“子房,轉過來。”
張良聽話地轉頭看他。
韓非抬手,解下一直纏在他發間的深藍色髮帶,放到張良手心,道:“以後我不在了,就讓它陪著你。”
“說什麼糊塗話你!”張良猛地擰過頭,面朝腳下深淵。
“轉過來,看我。”韓非吃力地把髮帶一圈一圈綁上他的青絲,“趁我現在還有氣力,跟你說會兒話。”
離別的話,要早說,不然等到想說卻沒機會說的時候,才是此生最大的遺憾。
“韓兄......”他開始哽咽。
“以後,若這裡的梨樹開了花,你就折一枝到我墳前,我看著,心情也好。”
張良死死攥著燈籠的支杆,聲音比韓非還小,“我才不要......”
韓非把手搭在他肩上,寵溺地摩擦著髮帶上的紋路,柔聲道:“拿著它,就當我還在,嗯?”
理智便在那一刻喪失,張良拼命地搖頭,抽泣道:“我可否不要這帶子......可否以後我想你之時你就在身邊,我念你之時,你就在眼前?可否哪裡也不去,一直陪著子房!你說的,要與我同生死共白頭,不許食言!”
“聽話......”韓非哽咽。
“我不......我其實,一直都不聽話......”
那個溫文爾雅的張子房,滿腹妙計的陌上公子,正清淚滿面。
“你讓我少飲酒,其實我一直酗酒貪杯,把你藏的梨花釀都喝完了,又裝滿水放回去。那件你最喜歡的袍子,前日我還給洗破了洞,爛得不得了。你還讓我不要難過,我其實......難過得快死了。一直都沒跟你說,不敢說......”
韓非胸前的衣服被眼淚打濕,“乖,莫哭了,我心疼。”
“求你,子房求你,別走......”
韓非囑咐他“不准難過,不准傷心”。
他這回不笑了,只靠在他懷裡,自嘲道:“......我就是個傻子......”
他們折回慕良山的小茅屋,這是當年張良為了方便養梨樹蓋的,今時今日,倒成了他們的避難所。
姜御醫為人敦厚,三天兩頭地來看韓非,返回宮中卻隻字不提,幫二人隱瞞。
三十天很短,彈指揮間,晃眼便過。
那天,張良在小溪捉到一條魚,拿去廚房做飯,卻被韓非搶了先。
“子房,今晚的飯,我來做。”
張良心疼他,“你不能勞累。”
“我做魚很拿手,你保證喜歡。”他發現張良並不讓步,頓了頓,又道,“我從未給你做過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張良的心仿佛被削了一大塊,從背後抱著他,不敢說話,怕一開口,就忍不住哭出聲來。
韓非渡的魚很美味,魚肉鮮嫩,入口即化,混著料酒的香味,張良最後連湯都喝得一乾二淨。
他放下碗筷時,卻發現韓非在對面睡著了。手顫抖著探向鼻翼之下,還好還好,還有呼吸。
輕輕推他的肩膀,“韓兄,困了麼?去床上休息罷?”
韓非無力地睜開眼,笑了笑,“不了。”然後撐著桌面起身,“子房,扶我去山頭。”
第75章 陰陽隔(三)
韓非無力地睜開眼,笑了笑,“不了。”然後撐著桌面起身,“子房,扶我去山頭。”
他愛極了慕良山,在那狼牙形狀的山巔,透過薄薄的雲煙,可以將新鄭盡收眼底。
張良不由想起幾年前,他帶自己到這裡,看的那一幕盪魂攝魄的雪景。
他當時說,要送自己最好的光景。
然則,他們卻錯過了最美的光陰。
“來這裡做什麼,風大。”張良幫他緊了緊披風。
此時,夕陽沉了一半,看似興榮的新鄭浸在斜暉里,白色的輕煙與火紅晚霞交相掩映,勾了一副恢弘端莊之美。
“就待一會兒,這裡好看。”韓非看著錦繡山河,尤其不舍,“慕良山高,可以看到新鄭。”
張良頷首,又道:“世間斷還有另一座山,比慕良山高出許多,能看到天下。”
韓非悵然一嘆,道:“山頂雖美,卻也高寒。”唯有承受住這寒冷,才看得了萬千景色。“子房,你日後若登了高山,山越高,越要當心。”
此前,這些豪言壯語的對象都是“我們”,現在只變成“你”。
於是攥著他的衣袖,“有你在,再冷也不怕。”
韓非笑得淒涼,眼神悠遠,嘆道:“從前我以為,只要步步為營,定能打出一片天下。如今想來,倒是太單純了。”
“你已經做了很多。”他修訂的韓法,將韓國救出死胡同,直到現在,柳司寇都時常念叨韓非,說他是前年難遇的奇才。
韓非搖首——還不夠。
法,是立國之本,在這瞬息萬變的亂世,還要有一支強盛的軍隊做支柱。雄軍鎮國,劍拔弩張之時才不會受他國牽制。
斜陽漸漸沒入地平線,光線撤去,四周徐徐變暗。張良點亮了燈籠,舉在二人之間。
“子房,轉過來。”
張良聽話地轉頭看他。
韓非抬手,解下一直纏在他發間的深藍色髮帶,放到張良手心,道:“以後我不在了,就讓它陪著你。”
“說什麼糊塗話你!”張良猛地擰過頭,面朝腳下深淵。
“轉過來,看我。”韓非吃力地把髮帶一圈一圈綁上他的青絲,“趁我現在還有氣力,跟你說會兒話。”
離別的話,要早說,不然等到想說卻沒機會說的時候,才是此生最大的遺憾。
“韓兄......”他開始哽咽。
“以後,若這裡的梨樹開了花,你就折一枝到我墳前,我看著,心情也好。”
張良死死攥著燈籠的支杆,聲音比韓非還小,“我才不要......”
韓非把手搭在他肩上,寵溺地摩擦著髮帶上的紋路,柔聲道:“拿著它,就當我還在,嗯?”
理智便在那一刻喪失,張良拼命地搖頭,抽泣道:“我可否不要這帶子......可否以後我想你之時你就在身邊,我念你之時,你就在眼前?可否哪裡也不去,一直陪著子房!你說的,要與我同生死共白頭,不許食言!”
“聽話......”韓非哽咽。
“我不......我其實,一直都不聽話......”
那個溫文爾雅的張子房,滿腹妙計的陌上公子,正清淚滿面。
“你讓我少飲酒,其實我一直酗酒貪杯,把你藏的梨花釀都喝完了,又裝滿水放回去。那件你最喜歡的袍子,前日我還給洗破了洞,爛得不得了。你還讓我不要難過,我其實......難過得快死了。一直都沒跟你說,不敢說......”
韓非胸前的衣服被眼淚打濕,“乖,莫哭了,我心疼。”
“求你,子房求你,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