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玉帶?玉帶是我們定情時送的,還你......”
“披風,是你前年說怕我冷送的,還你......”
“還有這身衣裳,你說,我穿水藍色好看,便去南方幫我定了一身,說穿上它就仿佛你在我身邊,現在也還你......”
韓非沒動,只是看著他臉上的淚水發怔。他第一次見張良流淚,是他那回詐死,眼前的人裹在被窩裡,像受傷的蝸牛,脆弱可憐。
他萬萬沒想到,第二次見張良流淚,自己是真快死了。
張良兩眼空空,抬手解著自己的衣裳,卻發現手抖得厲害,衣繩打了死結,如何也解不開。
“該死,為何解不開?為何解不開!”
“子房......”韓非的眼眶也熱了。
張良偏執地扯著那隻扣子,像孩提一樣痛哭,終於崩潰,“解不開......”
乞求著望向他,聲音支離破碎,“韓兄,我解不開......”
饒是心腸再硬,韓非也再難忍住,猛地將他拉進懷裡,哽咽道:“莫哭。”
張良捶了他一拳,聲音沙啞得厲害,“你混蛋......我那樣捨不得你,你卻要走!混蛋混蛋!”
韓非把他的頭顱按到自己的胸膛,“莫哭,不走了......”
張良攥著他後背的衣裳,淚水把他的胸膛盡數打濕,待到累了,沒氣力了,才終於停下。
韓非一下一下地撫摸著他的背,不厭其煩地重複:
“不走了......”
山間的小徑偏涼,偶有兩隻飛鳥掠過,留下幾聲啼鳴。
他怯生生地問:“韓兄......你怕麼?”
“不怕。”
“但是......我有點怕。”
“我還有多久?”
“......一個月。”這是最大的期限,他覺得韓非能活到最多的那一天。
韓非默了默,收緊了手臂,“足夠了。”
“韓兄,我們不回王宮了。”張良驀然換上笑意,那地方冰冷,骨血之情淡如涼水,君臣之恩薄如青煙,“我們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風景,時時刻刻都在一起,把一天當成一年,這樣,我們就還能相守三十年。韓兄,我們賺到了是不是?不用變成老頭子也可以相守三十年。”
韓非道:“韓國史官筆下,我如今已經四十七,算是半個老頭子了。”
張良踮腳,在他眉間印下一吻,“你在我心中,永是少年。”
韓非看著他,緩緩點頭,“好。”
姜御醫聽說二人要出去雲遊,嚇得趕緊加了幾張方子,千叮萬囑,要是出現什麼異樣,一定要馬上回去。張良點頭答應,又隻字不漏地把藥方背出,他這才肯放人。
解下煩擾,解下憂愁,二人前所未有的輕鬆,顧惜每一刻光景。
他們在慕良山尋到一座月老廟,張良拔出軒轅劍,將二人的頭髮斬下一縷,纏繞成一個同心結,仔細放到韓非手心,道:
“與君青絲解,綰作同心結。有了它,誰也不能將我們分開。”
韓非寵溺地揉了揉他的腦袋,把同心結小心翼翼地放入衣襟。
他們去奔騰洶湧的黃河瀑布,兩人並肩而立,韓非道:“天下萬里,浩瀚多嬌,子房,我欠你一座江山。”
張良回眸淺笑,道:“你只欠我一個你。”
他們挖出那壇梨花釀,一人一杯喝得尤其滿足,張良調笑著說:“美酒盈樽,韓兄可喜歡麼?”
韓非輕輕攬過他,道:“美酒盈樽,良人在懷,沒有比這更美的光景了。”
他們去大漠,看那緩緩升起的玉盤明月,沒有雜色的青天,沒有雜色的大漠,無風無雲,唯有逼近地平線的皎皎明月,宏美之景,撼動人心。
韓非道:“子房,我走後,大漠明月仍如是,我今日送你這片光景,切要好好放在心裡。”
張良道:“你走後,我見明月,便同見你。”
七月初七,他們結成連理,月老樹上掛滿了紅綢,千絲萬縷,緊緊糾纏。
張良穿著丹紅的婚衣,從樹上跳下來,抬眸,對上韓非的眼睛,深深道:“韓兄,我心中只裝著你,永遠不變。”
韓非道:“我還能愛你十八年。”
那時候,他們下山正好十二天。
六魂恐咒逐漸在韓非的體內蔓延,韓非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
他經常發熱,周身滾燙。張良跑到屋外,涼水一盆一盆地往身上澆,然後折回房中,鑽進他懷裡,“正好我冷,你幫我取暖。”
他經常走在路上一下子失力,兩腿一屈就要摔倒,張良就把他的手臂環在自己肩上,裝作什麼也沒發生,調笑著說:“韓兄,早想這樣抱著我走了罷?”
兩個人緩慢地往前走,雖沒有寶劍傍身,卻也有一股攜手天涯的快意。
韓非囑咐他“天冷了要添衣”。
他笑著說“這是自然,只有傻子才天冷不穿衣裳”,其實心裡想說,你一直提醒我好不好?
韓非囑咐他“晚上不能看書,仔細壞了眼睛”。
他笑著說“這是自然,只有傻子才晚上看書”,其實心裡想說,你一直管著好不好?
韓非囑咐他“茶莫涼,酒莫酣”。
“披風,是你前年說怕我冷送的,還你......”
“還有這身衣裳,你說,我穿水藍色好看,便去南方幫我定了一身,說穿上它就仿佛你在我身邊,現在也還你......”
韓非沒動,只是看著他臉上的淚水發怔。他第一次見張良流淚,是他那回詐死,眼前的人裹在被窩裡,像受傷的蝸牛,脆弱可憐。
他萬萬沒想到,第二次見張良流淚,自己是真快死了。
張良兩眼空空,抬手解著自己的衣裳,卻發現手抖得厲害,衣繩打了死結,如何也解不開。
“該死,為何解不開?為何解不開!”
“子房......”韓非的眼眶也熱了。
張良偏執地扯著那隻扣子,像孩提一樣痛哭,終於崩潰,“解不開......”
乞求著望向他,聲音支離破碎,“韓兄,我解不開......”
饒是心腸再硬,韓非也再難忍住,猛地將他拉進懷裡,哽咽道:“莫哭。”
張良捶了他一拳,聲音沙啞得厲害,“你混蛋......我那樣捨不得你,你卻要走!混蛋混蛋!”
韓非把他的頭顱按到自己的胸膛,“莫哭,不走了......”
張良攥著他後背的衣裳,淚水把他的胸膛盡數打濕,待到累了,沒氣力了,才終於停下。
韓非一下一下地撫摸著他的背,不厭其煩地重複:
“不走了......”
山間的小徑偏涼,偶有兩隻飛鳥掠過,留下幾聲啼鳴。
他怯生生地問:“韓兄......你怕麼?”
“不怕。”
“但是......我有點怕。”
“我還有多久?”
“......一個月。”這是最大的期限,他覺得韓非能活到最多的那一天。
韓非默了默,收緊了手臂,“足夠了。”
“韓兄,我們不回王宮了。”張良驀然換上笑意,那地方冰冷,骨血之情淡如涼水,君臣之恩薄如青煙,“我們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風景,時時刻刻都在一起,把一天當成一年,這樣,我們就還能相守三十年。韓兄,我們賺到了是不是?不用變成老頭子也可以相守三十年。”
韓非道:“韓國史官筆下,我如今已經四十七,算是半個老頭子了。”
張良踮腳,在他眉間印下一吻,“你在我心中,永是少年。”
韓非看著他,緩緩點頭,“好。”
姜御醫聽說二人要出去雲遊,嚇得趕緊加了幾張方子,千叮萬囑,要是出現什麼異樣,一定要馬上回去。張良點頭答應,又隻字不漏地把藥方背出,他這才肯放人。
解下煩擾,解下憂愁,二人前所未有的輕鬆,顧惜每一刻光景。
他們在慕良山尋到一座月老廟,張良拔出軒轅劍,將二人的頭髮斬下一縷,纏繞成一個同心結,仔細放到韓非手心,道:
“與君青絲解,綰作同心結。有了它,誰也不能將我們分開。”
韓非寵溺地揉了揉他的腦袋,把同心結小心翼翼地放入衣襟。
他們去奔騰洶湧的黃河瀑布,兩人並肩而立,韓非道:“天下萬里,浩瀚多嬌,子房,我欠你一座江山。”
張良回眸淺笑,道:“你只欠我一個你。”
他們挖出那壇梨花釀,一人一杯喝得尤其滿足,張良調笑著說:“美酒盈樽,韓兄可喜歡麼?”
韓非輕輕攬過他,道:“美酒盈樽,良人在懷,沒有比這更美的光景了。”
他們去大漠,看那緩緩升起的玉盤明月,沒有雜色的青天,沒有雜色的大漠,無風無雲,唯有逼近地平線的皎皎明月,宏美之景,撼動人心。
韓非道:“子房,我走後,大漠明月仍如是,我今日送你這片光景,切要好好放在心裡。”
張良道:“你走後,我見明月,便同見你。”
七月初七,他們結成連理,月老樹上掛滿了紅綢,千絲萬縷,緊緊糾纏。
張良穿著丹紅的婚衣,從樹上跳下來,抬眸,對上韓非的眼睛,深深道:“韓兄,我心中只裝著你,永遠不變。”
韓非道:“我還能愛你十八年。”
那時候,他們下山正好十二天。
六魂恐咒逐漸在韓非的體內蔓延,韓非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
他經常發熱,周身滾燙。張良跑到屋外,涼水一盆一盆地往身上澆,然後折回房中,鑽進他懷裡,“正好我冷,你幫我取暖。”
他經常走在路上一下子失力,兩腿一屈就要摔倒,張良就把他的手臂環在自己肩上,裝作什麼也沒發生,調笑著說:“韓兄,早想這樣抱著我走了罷?”
兩個人緩慢地往前走,雖沒有寶劍傍身,卻也有一股攜手天涯的快意。
韓非囑咐他“天冷了要添衣”。
他笑著說“這是自然,只有傻子才天冷不穿衣裳”,其實心裡想說,你一直提醒我好不好?
韓非囑咐他“晚上不能看書,仔細壞了眼睛”。
他笑著說“這是自然,只有傻子才晚上看書”,其實心裡想說,你一直管著好不好?
韓非囑咐他“茶莫涼,酒莫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