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是了,若不是她當日在劇本的劇情介紹上看到「尺八」二字,也不會有今天的後續。
作者對答如流:「這樣的安排能更好地為劇的宣傳造勢。」
這句話並無錯處,傳統文化自帶神秘色彩,越小眾格調越高的想法更是根深蒂固。但凡在影視劇里添加一點相關元素,便能成為宣傳的噱頭之一。許多觀眾被營銷洗腦後,會誤以為劇組認真考究過歷史,利用劇情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對這部劇的「用心」大加讚許。
「是這樣嗎?」她問,語氣並不逼人:「那為什麼不把女主的設定換成尺八大家?」
作者手心冒汗,她才發現對方是有備而來,先機已失。
「原著中寫道:女主與男主吹簫的水平不分伯仲,兩人同樣師從大家,後來因簫音相識,引以為知己。」
「你將這條線改成女主偶然聽到男主吹奏尺八,驚為天人,兩人因此相識又是為什麼?」
作者張嘴又合上,她有無數看似合情合理的解釋,此刻愣是說不出半句話。
「要我來回答嗎?」她輕聲與人溝通,眼睛如一面明亮的鏡子,倒映出談話對象的骯髒與狼狽。
投資商在意的是演員是否到位,對幕後的彎彎繞繞一概不知,作者是出演男主角的演員的粉絲之一,她不惜以公謀私,冒著毀掉原著的風險,大幅度修改主要劇情線,弱化女主的存在與閃光點,為男演員鋪路,尺八的設定是她想要更加突出男主特別的產物。
這是其一。
編劇是整個幕後團隊中相當弱勢的一方,她肯定要得到其他人的支持,才敢寫出這樣的劇本。
《雲破月》的導演和製片人認定只有男演員才扛得起收視率,於是這部名義上的大女主戲,所有的高光劇情都安在男主角身上。
這是其二。
「我說的,對嗎?」坦白的機會她給過一次,不介意再給第二次。
作者許久不言,已然默認她的說法。
她充滿耐心,繼續問:「你知道上一個拿『尺八』營銷的演員下場是什麼嗎?」
去年初,某部熱播劇里男主角是吹奏尺八的翩翩公子,劇播出時,男演員肖柏的經紀公司洗通稿,聲稱他本人十分熱愛尺八文化,他在數次採訪中同樣反覆提及尺八,儼然是一位新時代尺八文化的宣傳者與弘揚者,崇拜他的粉絲更是拿這件事為他鍍金。
時隔半個月後,真正的尺八傳人沈相思撰寫一篇長文,文中逐一指出那部劇里與尺八相關的劇情的錯誤,道具形制並非尺八,用蕭音代替尺八音,吹奏手法錯誤……
隨後她又發表了第二條長文,配的是肖柏接受採訪時提及尺八的言論截圖,她分別指出其中所有常識性錯誤。
那條長文最後,她還寫了一段旁人看來頗為諷刺的話:「尺八,不會因一人興盛,不會因一人衰落。它在你們心目中是什麼?是宣傳的噱頭,資本的遊戲,是偶像的名片,粉絲的工具。它依舊是它,它不再是它。你們吵,你們鬧,你們跟風而來,你們隨風而去。你們冠以想要了解的名義,折辱為之奉獻生命的人,你們以這樣的形式與它相遇,將它另類的忘記與遺棄。」
「每樣事物都有特定的受眾群體與特定的傳播方式,特定之外便是傷害。」
「你們的打擾就是最大的傷害。」
兩條長文拉開粉絲混戰的序幕。
「沒有肖柏誰知道尺八是什麼東西?」
「給你們免費宣傳還反咬我們一口?粉絲就是賤唄,誰都能來踩一腳。」
「什麼尺八大家?這個人很有名嗎?難登大雅之堂的垃圾玩意兒。」
「傳統不就是糟粕嗎?固步自封的老古板,誰還會聽這種破音樂。」
……
諸如此類的言論甚囂塵上。
沈相思的評論區與私信全面淪陷,粉絲的留言極具侮辱性,網友的聲援也被瘋狂的粉絲蓋下,最後,所有路人都選擇冷眼旁觀這場鬧劇。
「兩個月後,肖柏私底下做過的那些無法為公眾原諒的事被全面曝光,侮辱女性、酒後駕駛、誘/奸粉絲……輿論突然轉向,他遭到公司雪藏,從那天起,網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半點消息。」她撥一下耳墜,聲聲入耳:「汪編劇,用圈裡的話來說,肖柏應該算是你偶像的對家吧?這些事……」她支起下巴:「你應該比我更清楚才對。」
作者不寒而慄,她猜測到某種可能,止不住顫聲:「是你……」
她的目光望過來,眼神冷淡到至極:「帶我入行的前輩告訴我,這一行,火不火靠命,走多久靠作品,至於那些被強捧的人早晚會遭到反噬,你怎麼能保證下一秒,遭到反噬的人不是他。」
這是變相的警告與威脅,作者頹然垮肩:「為什麼要盯上他?只因為我們改動劇本,刪減你的戲份嗎?」
顯然不是,其實原因很簡單,她說:「你不該寫尺八。」
有個人願意為此奉獻年華甚至是生命,她怎麼會允許心上人心愛之物被染指的事出現第二次。
作者趕稿半個月,遵照她的要求刪掉男主不該有的戲份,吹簫的線依舊沒有改回來,劇情變成女主是尺八大家,男主被尺八之音所吸引,從而結識女主。
至於劇播後怎麼向原著粉解釋這一改動,那就是作者要考慮的事了。
作者對答如流:「這樣的安排能更好地為劇的宣傳造勢。」
這句話並無錯處,傳統文化自帶神秘色彩,越小眾格調越高的想法更是根深蒂固。但凡在影視劇里添加一點相關元素,便能成為宣傳的噱頭之一。許多觀眾被營銷洗腦後,會誤以為劇組認真考究過歷史,利用劇情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對這部劇的「用心」大加讚許。
「是這樣嗎?」她問,語氣並不逼人:「那為什麼不把女主的設定換成尺八大家?」
作者手心冒汗,她才發現對方是有備而來,先機已失。
「原著中寫道:女主與男主吹簫的水平不分伯仲,兩人同樣師從大家,後來因簫音相識,引以為知己。」
「你將這條線改成女主偶然聽到男主吹奏尺八,驚為天人,兩人因此相識又是為什麼?」
作者張嘴又合上,她有無數看似合情合理的解釋,此刻愣是說不出半句話。
「要我來回答嗎?」她輕聲與人溝通,眼睛如一面明亮的鏡子,倒映出談話對象的骯髒與狼狽。
投資商在意的是演員是否到位,對幕後的彎彎繞繞一概不知,作者是出演男主角的演員的粉絲之一,她不惜以公謀私,冒著毀掉原著的風險,大幅度修改主要劇情線,弱化女主的存在與閃光點,為男演員鋪路,尺八的設定是她想要更加突出男主特別的產物。
這是其一。
編劇是整個幕後團隊中相當弱勢的一方,她肯定要得到其他人的支持,才敢寫出這樣的劇本。
《雲破月》的導演和製片人認定只有男演員才扛得起收視率,於是這部名義上的大女主戲,所有的高光劇情都安在男主角身上。
這是其二。
「我說的,對嗎?」坦白的機會她給過一次,不介意再給第二次。
作者許久不言,已然默認她的說法。
她充滿耐心,繼續問:「你知道上一個拿『尺八』營銷的演員下場是什麼嗎?」
去年初,某部熱播劇里男主角是吹奏尺八的翩翩公子,劇播出時,男演員肖柏的經紀公司洗通稿,聲稱他本人十分熱愛尺八文化,他在數次採訪中同樣反覆提及尺八,儼然是一位新時代尺八文化的宣傳者與弘揚者,崇拜他的粉絲更是拿這件事為他鍍金。
時隔半個月後,真正的尺八傳人沈相思撰寫一篇長文,文中逐一指出那部劇里與尺八相關的劇情的錯誤,道具形制並非尺八,用蕭音代替尺八音,吹奏手法錯誤……
隨後她又發表了第二條長文,配的是肖柏接受採訪時提及尺八的言論截圖,她分別指出其中所有常識性錯誤。
那條長文最後,她還寫了一段旁人看來頗為諷刺的話:「尺八,不會因一人興盛,不會因一人衰落。它在你們心目中是什麼?是宣傳的噱頭,資本的遊戲,是偶像的名片,粉絲的工具。它依舊是它,它不再是它。你們吵,你們鬧,你們跟風而來,你們隨風而去。你們冠以想要了解的名義,折辱為之奉獻生命的人,你們以這樣的形式與它相遇,將它另類的忘記與遺棄。」
「每樣事物都有特定的受眾群體與特定的傳播方式,特定之外便是傷害。」
「你們的打擾就是最大的傷害。」
兩條長文拉開粉絲混戰的序幕。
「沒有肖柏誰知道尺八是什麼東西?」
「給你們免費宣傳還反咬我們一口?粉絲就是賤唄,誰都能來踩一腳。」
「什麼尺八大家?這個人很有名嗎?難登大雅之堂的垃圾玩意兒。」
「傳統不就是糟粕嗎?固步自封的老古板,誰還會聽這種破音樂。」
……
諸如此類的言論甚囂塵上。
沈相思的評論區與私信全面淪陷,粉絲的留言極具侮辱性,網友的聲援也被瘋狂的粉絲蓋下,最後,所有路人都選擇冷眼旁觀這場鬧劇。
「兩個月後,肖柏私底下做過的那些無法為公眾原諒的事被全面曝光,侮辱女性、酒後駕駛、誘/奸粉絲……輿論突然轉向,他遭到公司雪藏,從那天起,網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半點消息。」她撥一下耳墜,聲聲入耳:「汪編劇,用圈裡的話來說,肖柏應該算是你偶像的對家吧?這些事……」她支起下巴:「你應該比我更清楚才對。」
作者不寒而慄,她猜測到某種可能,止不住顫聲:「是你……」
她的目光望過來,眼神冷淡到至極:「帶我入行的前輩告訴我,這一行,火不火靠命,走多久靠作品,至於那些被強捧的人早晚會遭到反噬,你怎麼能保證下一秒,遭到反噬的人不是他。」
這是變相的警告與威脅,作者頹然垮肩:「為什麼要盯上他?只因為我們改動劇本,刪減你的戲份嗎?」
顯然不是,其實原因很簡單,她說:「你不該寫尺八。」
有個人願意為此奉獻年華甚至是生命,她怎麼會允許心上人心愛之物被染指的事出現第二次。
作者趕稿半個月,遵照她的要求刪掉男主不該有的戲份,吹簫的線依舊沒有改回來,劇情變成女主是尺八大家,男主被尺八之音所吸引,從而結識女主。
至於劇播後怎麼向原著粉解釋這一改動,那就是作者要考慮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