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妃一心沉浸在孕育新生兒的喜悅中。與她不同,玉澹宮的袁貴妃那裡是另一番光景。

  玉澹宮這邊,一開始漫天的賞賜已經過去了。袁貴妃自從將自己母親方氏召入宮中陪伴之後,就讓母親代為禮佛。袁貴妃身體日漸笨重,說只有母親代她在佛前行禮,才是最心誠的。

  連皇帝都說,這個孩子生來就是結善緣的。有袁貴妃這樣的母親是孩子的福氣。

  袁貴妃乍然富貴,又是第一胎,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她一點不怵。正好她身體也好,御醫都說她這一胎十分穩當。

  所以玉澹宮中還時不時宴請相聚,袁貴妃並不避人。皇帝也時常參與,幾乎日日留在玉澹宮。

  這其實都是袁貴妃身邊的邵嬤嬤給她的謀劃。袁貴妃有孕之後,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這段時日皇帝移情別戀,另有新寵。

  之前邵嬤嬤已經為她謀劃不少。她懷孕之後,也是邵嬤嬤建議將她母親接入宮中。以此來鞏固她在皇帝心中“信女”的地位。

  之後她又和邵嬤嬤在玉澹宮中物色了幾個容貌還算標緻的小宮女,給皇帝侍寢。又時常在玉澹宮辦宴席,一切都按著皇帝喜好來,只將皇帝服侍得舒舒服服,又讓皇帝對她深信不疑。

  但袁貴妃也知道,她與太子妃不好比。她可以招惹這宮裡其他女人,唯獨太子妃喬簡簡,她既惹不起,又沒有必要在這時候去惹。至少目前是。

  眼下而言,喬家是大張旗鼓的反顧派,這對袁貴妃並不算壞事。

  袁貴妃對皇帝試探過幾次口風。皇帝正對喬家寵信有加,對喬簡簡這個太子妃也是滿意的。所以袁貴妃暫時沒有動作。玉澹宮的宴席,一次也沒有邀請過太子妃。

  只是在深夜時候,袁貴妃還是會吐露真言。

  這一日皇帝終於難得不宿在玉澹宮。袁貴妃臥在榻上休息,身邊只留她母親方氏還有邵嬤嬤,三個人低聲說話。

  袁貴妃問起了東宮那邊:“簡簡那邊,御醫有沒有說脈象?”

  邵嬤嬤道:“還是老樣子,要過了七個月才算穩。而且也瞧不出男女。”

  袁貴妃笑道:“要是兩個小子就有趣了。”

  方氏道:“可惜我沒見過這太子妃,要不然看看肚子形狀,還能瞧出一二。”她之前一直說女兒袁貴妃的肚子形狀好,一定是個男孩兒,但袁貴妃不讓她對皇帝說。

  邵嬤嬤笑道:“老奴總覺得貴妃的運勢不同尋常,天下再尋不出第二個了。”

  方氏一聽,也得意道:“邵嬤嬤,你不知道,我當年生她的時候,她爺爺就說了,這孩子不尋常!”

  袁貴妃道:“若天真眷顧我,就讓我這一次生下男孩。否則這宮中就是還有一個運勢比我更強的。”

  她顯然說的是東宮太子妃。

  邵嬤嬤和方氏都一頓,兩人忙連聲安慰。

  袁貴妃笑道:“我這話也就是私下與你們說說。我所倚靠的只有聖上,除此之外,也就肚子裡這個孩子了。哪像別人,至少娘家還是官宦之家,朝上也得聖寵。”

  她之前也對方氏嘆過,她娘家的親戚,都是些爛泥扶不上牆的,正經讀書的都沒幾個。她想扶持娘家人都找不出人來。

  之前豐城行宮重建的職位空出來,袁家有人心動,袁貴妃猶豫一下要不要張口跟皇帝要。沒想到皇帝轉頭就給了喬家。袁貴妃只能作罷。

  她這番牢騷便是因此而來。

  邵嬤嬤目光清明,面上仍是一副為貴妃惋惜的神色,道:“娘娘且放寬心。容易到嘴的甜頭未必就是好事,時日還長著。”

  方氏也如此附和。

  袁貴妃微笑道:“我也就隨口說說罷了。如今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平安生下這個孩子。”

  第170章

  蕭廣逸在西境開始練兵正是初夏。寧州地方,在這季節晝熱夜冷,相差很大。但這也算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候了。

  對邊疆將士來說,這個季節的食物,用水,都比冬天好很多,比寒冬時節行動方便。所以這也是一年中最需要抓緊時間練兵的時候。

  因為西戎人是遊牧為生,夏天的時候,西戎人還會放牧。等到秋冬天,西戎人就會糾結兵力,四處掠奪,以此儲備過冬。

  蕭廣逸在邊關,與封將軍匯合。他這次除了帶了人馬過來,還帶了改造兵器,排練陣型的圖紙。這些都是蕭從簡上輩子的心得積累。兵器的圖紙則是清沅請顧澤行重新設計過的,這次拿過來試造。

  蕭廣逸將敖桂安排出關,讓他去觀察西戎人的動向。

  封將軍對燕王這些準備還是有些驚訝。之前在寧州的時候,封將軍已經看出來燕王行事不同凡響,不是平庸之輩。但接觸越深,封將軍還是會對燕王更加驚訝。

  一個皇子對寧州的境況,對邊疆的形勢看得如此透徹,對許多癥結已經有了應對之法。若放在從前封將軍問自己,有這麼一個皇子出現在西境,他會怎麼想。封將軍認為自己一定會有許多疑慮,並不敢真和這樣的年輕人合作。

  因為皇子身份太特殊,他怎知一個皇子心中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他不能冒險將自己的身家性命,更重要的是他不能將西境脆弱的平衡與這樣一個皇子牽扯到一起。

  他一定會對朝廷對皇帝詳細匯報燕王的一舉一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