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治個鬼啊,這分明就是在說在下是來保護你的請公子就當沒看見在下,別聲張到王爺那裡好嗎。
我斜睨他一眼,“起來吧,你是來保護我的,何罪之有,是我今日過于敏感了,只是不知道你從何時起偷偷跟在我身邊?”
他似鬆了口氣,站起來,“多謝公子,自公子在聽風樓時屬下就奉命暗中保護公子,只在那日您與王爺遇見燕太子秦寧後,都是王爺親自暗中相護,至公子入府後,才又換了屬下來。”
我目瞪狗呆,原來自那日之後,他竟親自暗中相護,怪不得再見時他神色疲憊,我卻誤會他只是因為思慮燕秦寧那廝,看來著實是我不是個東西。
“公子?”承舟看我愣神兒,出聲提醒,“公子若無吩咐,屬下就隱回暗處,且請公子千萬不要對王爺提此事才好。”眼中的精光如子回一般無二,子回啊子回,連你的護衛竟都被你教的如此了,我搖搖頭無可奈何,“你放心吧,我斷不會提及。”他聽完這話才淡笑抱拳,“屬下告退。”身影重新隱入竹林之中。
府中住這些日子,我日日都能與子回相見,只是終歸是兩軍交戰之時,他身為大將軍王,軍務繁忙,常常只是匆匆一見,我雖未關心戰事,也知道此次齊燕交戰,燕涼軍由太子燕秦寧率領,燕秦寧絕不是個容易對付的,鄧陵王因為背景緣由,雖得武帝給予軍權,卻仍是外派在邊,未曾還朝,朝中疑慮之言不少,君心本就多疑,只怕子回這邊擔君之憂,皇帝那邊卻設著防備,他的處境,委實不易。我對用兵之術一竅不通,能做的只有儘量不給他添麻煩,偶爾執君之手,能辟一方清靜讓他贊得安心休息,就心滿意足。
只是他忙軍務,平日裡我卻是閒得發慌,子回對我未曾設限,他的臥房書房,我都可以隨意走動,我無聊就在他書房中轉悠,雕花書架上汗牛充棟,從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到兵法策論,治國行政,諸子略、術數略、方技略,應有盡有,分門別類,井井有條,只是這多如牛毛的書於我而言簡直是災難,文化小爺我還是有的,少時曾得叔父教誨,被逼無奈,硬是將那文言詩賦,諸子百家,治國策論正著反著背了無數,奈何小爺我腹有詩書並沒有氣自華,而是對這些正兒八經冠冕堂皇的書籍產生了深切的排斥,以至於初學兵法時,我常常用剛學到的兵法與叔父現學現賣,逃避功課,一次兩次都被我得了逞,叔父一氣之下就不准我再看兵書了。
我頂著童年陰影仍在他書房轉悠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喜歡看他寫的東西,無論是提筆練字,還是一時起興,又或隨手繪畫題詞,都是我最大的興趣,見字如面,是個好詞。
☆、第九章
左丞相柳竽卿幾日前來到鄧陵驛站,這位左丞相是個年過半百卻蒼勁硬朗猶見當年風采的老頭兒,聽說不知身負了什麼皇命,近日常往來於王府和驛站之間,我在子回院中迴廊遠遠看過他幾次,卻未曾直接照面,又聽聞燕涼派了什麼使節見了景帝,兩位為君的一通氣,兩軍戰事全面暫停,子回應是暫時閒了些的,我卻許久未得見他,這一日傍晚,他終於出現在聞竹院內,神色疲憊,廊下一看到我,就拽了我的衣袖一把將我扣在懷裡,埋頭在我肩上,我伸手拍著他的背,道:“子回,你沒事吧。”
他不說話,只是摟著我,我一陣心疼,不知道他究竟遇見了什麼事,我只知道,他需要我時,我便在,除了更加用力的摟著他,我什麼也做不了,有些恨自己沒用。
良久,他低頭輕輕地去吻我,進而一口含住我的下唇,纏綿細膩,我的心跳的快要超了負荷,他將舌探入,勾住我的舌,輾轉,我下意識抓緊他手臂衣袖,他右手攬著我的腰與我緊緊相貼,左手勾起我的下頜,長長地吻著,吻得我頭昏昏的腦中一片空白,我只知道不管吻過多少次,我仍是為他緊張,為他情不自禁,為他心動不已。
他停下來,額頭抵著我的額頭,喘息,又是蜻蜓點水的一吻,然後將我打橫抱起,我摟著他的脖子,想起了當年他救我時,我混沌之中感受到的懷抱,我將頭向他懷中靠了靠,不自覺得喜上眉梢,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勞資只知道我愛這個人,與他在一起,做什麼,我都幸福。
他抱我進了房門,將我放在床上,低頭吻我的耳垂,我每每對他吻上耳朵的行為無法抵抗,他知道,所以故意這樣做,果然,他就只會欺負我,“昱之,如果有一天,我做了傷害你的事,你會怪我嗎?”
我無暇思考他話中的含義,只道:“你耍賴,我不答,答了也不算數的。”
他輕輕的笑了,我終是未看到他笑中的無奈,“好。”
說那麼多幹嘛,還是干正事吧……
我還是有些在意他說的那句話的,末了,我一口咬住他的耳朵:“你若對不起我,勞資就,就……始亂終棄!”
他吻了吻我的額頭,然後一手搭在鼻尖上笑個不停,眼睛裡都是星光,我看著他的展顏而笑,心登時就安頓了下來,他的笑容,溫如暖陽,千金不換。
那日早上醒來,不見他在身旁,應是又不知忙了什麼去,之後每日又是只匆匆一面……
近來,他越發奇怪,我牽他的手,他總是有意無意的躲,與我見面的次數本就少,近來乾脆一連幾日都不來見我,我去找他,他就差人推說有事,令我莫名升騰起不安。
其實我還是有事瞞著子回的,我確是北齊國人士,祖籍青州,只是我是在南部屬國燕涼長大的,我叔父殷誠是燕涼的前太傅,聽叔父說我們家道中落,家中只剩了我們叔侄倆,他帶著不到一歲的我逃難來到燕涼,將我養大,六年前叔父去世,我成了孤零零的漂泊客。
燕涼民風彪悍,外邦對北齊中原的風土人情大都有一種不可磨滅的執念,燕涼相傳,北齊都城順安,那是文人雅士遍地書香,什麼燈火通明安樂富足夜夜笙歌。年方十八的小爺我長得也算沉魚落雁貌比潘安吧,有幸憑著早年間叔父的身份和他教的一些文縐縐的策論詩詞,加上還算過得去的武藝,在燕涼人稱二公子,名滿燕京,可惜小爺我對二公子這個二耿耿於懷,怪只怪燕涼太子燕秦寧,他在民間自稱燕涼公子,曾跟著我叔父學習文策,我與他一向不對付,他學問雖不及我,但勝在文武雙全,且勤奮好學,當年十八歲的他曾在北齊討閥燕涼西鄰的焉支部時作為附屬國將帥出征,雖不及當年十七歲的鄧陵邑還,卻也是率了一隊敢死軍燒了焉支部的半數糧草,一戰在燕涼成名,我叔父更是偏愛他,自小就每每教訓我要有燕秦寧一半的自律,他就不必在我身上枉費這麼多精力,唉,說起來到現在還是我的陰影。
後來我叔父與燕涼王不知道抽了個什麼瘋,兩人自以為是的就給我和燕涼的公主燕清昭定了婚約,叔父去世,我守孝三年後,燕涼王便開始逼婚,我自是不喜別人如此左右我的終身大事,所幸我與燕清昭自小一起長大,我找她旁敲側擊試探此事,她與我想法一拍即合,於是,我倆裡應外合,一路將婚期拖了兩年多,終於拖到沒了藉口,我便和她商議,我趁亂逃出燕涼先躲一躲,走之前,未免她在燕涼為難,我留下據叔父所說是家傳之物的那把鈍刀,讓她只說我是害怕兩國禍亂,出世避禍去了。
我斜睨他一眼,“起來吧,你是來保護我的,何罪之有,是我今日過于敏感了,只是不知道你從何時起偷偷跟在我身邊?”
他似鬆了口氣,站起來,“多謝公子,自公子在聽風樓時屬下就奉命暗中保護公子,只在那日您與王爺遇見燕太子秦寧後,都是王爺親自暗中相護,至公子入府後,才又換了屬下來。”
我目瞪狗呆,原來自那日之後,他竟親自暗中相護,怪不得再見時他神色疲憊,我卻誤會他只是因為思慮燕秦寧那廝,看來著實是我不是個東西。
“公子?”承舟看我愣神兒,出聲提醒,“公子若無吩咐,屬下就隱回暗處,且請公子千萬不要對王爺提此事才好。”眼中的精光如子回一般無二,子回啊子回,連你的護衛竟都被你教的如此了,我搖搖頭無可奈何,“你放心吧,我斷不會提及。”他聽完這話才淡笑抱拳,“屬下告退。”身影重新隱入竹林之中。
府中住這些日子,我日日都能與子回相見,只是終歸是兩軍交戰之時,他身為大將軍王,軍務繁忙,常常只是匆匆一見,我雖未關心戰事,也知道此次齊燕交戰,燕涼軍由太子燕秦寧率領,燕秦寧絕不是個容易對付的,鄧陵王因為背景緣由,雖得武帝給予軍權,卻仍是外派在邊,未曾還朝,朝中疑慮之言不少,君心本就多疑,只怕子回這邊擔君之憂,皇帝那邊卻設著防備,他的處境,委實不易。我對用兵之術一竅不通,能做的只有儘量不給他添麻煩,偶爾執君之手,能辟一方清靜讓他贊得安心休息,就心滿意足。
只是他忙軍務,平日裡我卻是閒得發慌,子回對我未曾設限,他的臥房書房,我都可以隨意走動,我無聊就在他書房中轉悠,雕花書架上汗牛充棟,從四書五經,詩詞歌賦,到兵法策論,治國行政,諸子略、術數略、方技略,應有盡有,分門別類,井井有條,只是這多如牛毛的書於我而言簡直是災難,文化小爺我還是有的,少時曾得叔父教誨,被逼無奈,硬是將那文言詩賦,諸子百家,治國策論正著反著背了無數,奈何小爺我腹有詩書並沒有氣自華,而是對這些正兒八經冠冕堂皇的書籍產生了深切的排斥,以至於初學兵法時,我常常用剛學到的兵法與叔父現學現賣,逃避功課,一次兩次都被我得了逞,叔父一氣之下就不准我再看兵書了。
我頂著童年陰影仍在他書房轉悠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喜歡看他寫的東西,無論是提筆練字,還是一時起興,又或隨手繪畫題詞,都是我最大的興趣,見字如面,是個好詞。
☆、第九章
左丞相柳竽卿幾日前來到鄧陵驛站,這位左丞相是個年過半百卻蒼勁硬朗猶見當年風采的老頭兒,聽說不知身負了什麼皇命,近日常往來於王府和驛站之間,我在子回院中迴廊遠遠看過他幾次,卻未曾直接照面,又聽聞燕涼派了什麼使節見了景帝,兩位為君的一通氣,兩軍戰事全面暫停,子回應是暫時閒了些的,我卻許久未得見他,這一日傍晚,他終於出現在聞竹院內,神色疲憊,廊下一看到我,就拽了我的衣袖一把將我扣在懷裡,埋頭在我肩上,我伸手拍著他的背,道:“子回,你沒事吧。”
他不說話,只是摟著我,我一陣心疼,不知道他究竟遇見了什麼事,我只知道,他需要我時,我便在,除了更加用力的摟著他,我什麼也做不了,有些恨自己沒用。
良久,他低頭輕輕地去吻我,進而一口含住我的下唇,纏綿細膩,我的心跳的快要超了負荷,他將舌探入,勾住我的舌,輾轉,我下意識抓緊他手臂衣袖,他右手攬著我的腰與我緊緊相貼,左手勾起我的下頜,長長地吻著,吻得我頭昏昏的腦中一片空白,我只知道不管吻過多少次,我仍是為他緊張,為他情不自禁,為他心動不已。
他停下來,額頭抵著我的額頭,喘息,又是蜻蜓點水的一吻,然後將我打橫抱起,我摟著他的脖子,想起了當年他救我時,我混沌之中感受到的懷抱,我將頭向他懷中靠了靠,不自覺得喜上眉梢,什麼面子不面子的,勞資只知道我愛這個人,與他在一起,做什麼,我都幸福。
他抱我進了房門,將我放在床上,低頭吻我的耳垂,我每每對他吻上耳朵的行為無法抵抗,他知道,所以故意這樣做,果然,他就只會欺負我,“昱之,如果有一天,我做了傷害你的事,你會怪我嗎?”
我無暇思考他話中的含義,只道:“你耍賴,我不答,答了也不算數的。”
他輕輕的笑了,我終是未看到他笑中的無奈,“好。”
說那麼多幹嘛,還是干正事吧……
我還是有些在意他說的那句話的,末了,我一口咬住他的耳朵:“你若對不起我,勞資就,就……始亂終棄!”
他吻了吻我的額頭,然後一手搭在鼻尖上笑個不停,眼睛裡都是星光,我看著他的展顏而笑,心登時就安頓了下來,他的笑容,溫如暖陽,千金不換。
那日早上醒來,不見他在身旁,應是又不知忙了什麼去,之後每日又是只匆匆一面……
近來,他越發奇怪,我牽他的手,他總是有意無意的躲,與我見面的次數本就少,近來乾脆一連幾日都不來見我,我去找他,他就差人推說有事,令我莫名升騰起不安。
其實我還是有事瞞著子回的,我確是北齊國人士,祖籍青州,只是我是在南部屬國燕涼長大的,我叔父殷誠是燕涼的前太傅,聽叔父說我們家道中落,家中只剩了我們叔侄倆,他帶著不到一歲的我逃難來到燕涼,將我養大,六年前叔父去世,我成了孤零零的漂泊客。
燕涼民風彪悍,外邦對北齊中原的風土人情大都有一種不可磨滅的執念,燕涼相傳,北齊都城順安,那是文人雅士遍地書香,什麼燈火通明安樂富足夜夜笙歌。年方十八的小爺我長得也算沉魚落雁貌比潘安吧,有幸憑著早年間叔父的身份和他教的一些文縐縐的策論詩詞,加上還算過得去的武藝,在燕涼人稱二公子,名滿燕京,可惜小爺我對二公子這個二耿耿於懷,怪只怪燕涼太子燕秦寧,他在民間自稱燕涼公子,曾跟著我叔父學習文策,我與他一向不對付,他學問雖不及我,但勝在文武雙全,且勤奮好學,當年十八歲的他曾在北齊討閥燕涼西鄰的焉支部時作為附屬國將帥出征,雖不及當年十七歲的鄧陵邑還,卻也是率了一隊敢死軍燒了焉支部的半數糧草,一戰在燕涼成名,我叔父更是偏愛他,自小就每每教訓我要有燕秦寧一半的自律,他就不必在我身上枉費這麼多精力,唉,說起來到現在還是我的陰影。
後來我叔父與燕涼王不知道抽了個什麼瘋,兩人自以為是的就給我和燕涼的公主燕清昭定了婚約,叔父去世,我守孝三年後,燕涼王便開始逼婚,我自是不喜別人如此左右我的終身大事,所幸我與燕清昭自小一起長大,我找她旁敲側擊試探此事,她與我想法一拍即合,於是,我倆裡應外合,一路將婚期拖了兩年多,終於拖到沒了藉口,我便和她商議,我趁亂逃出燕涼先躲一躲,走之前,未免她在燕涼為難,我留下據叔父所說是家傳之物的那把鈍刀,讓她只說我是害怕兩國禍亂,出世避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