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曉寧:文明這個東西太久遠,影響我們最多的就是科技文明的技術。某一種技術可以大大改變歷史。這在複雜性(complexity)思維中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控制國際資本的流動主要是靠軍事槓桿

  美國對歐洲,包括對中國,主要是在安全這一點上使勁。它可以用軍事力量,去影響歐洲和東亞的基本經濟面。

  王建:美國對歐洲,包括對中國,主要是在安全這一點上使勁。因為只有安全這點夠得著。只有安全這個點,增長率和利率的影響現在都有限。

  王湘穗: 有什麼優勢發揮什麼優勢,美國有軍事力量,就肯定要用它去影響歐洲和東亞的基本經濟面。包括讓聯合國的邊緣化,就是讓聯合國這個國際安全閥不起作用。

  王建:跟它的內在邏輯是一致的。

  王湘穗:美國現在的主要優勢就在軍事,按經濟規矩競爭它不行。

  王建: 打經濟戰沒法弄,歐洲經濟是不好,但我沒有經濟泡沫,貿易逆差沒有。美國的優勢,就是軍事實力大,北約19個國家的軍費加起來,只相當於美國的40%。

  王湘穗:歐洲防務在美國身上躺了40年,躺出軟骨病了,美國就利用這條弱點打你。

  王建: 美國的軍事實力強大是相對的,因為歐盟的經濟實力不比美國弱,如果軍事實力差距大,經濟實力差距也大,軍事實力的差距就難縮小,反過來就很容易趕上。

  喬良: 現在一般國家都不敢跟美國叫板,實際上,如果真正有敢叫板的,美國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狂。舉例來說,在科索沃普里什蒂納機場,俄羅斯派出200名傘兵叫板,去跟美英軍叫板,最後就叫到了利益,這次俄羅斯不敢叫板,畢竟鞭長莫及,假如這次俄羅斯派兩三艘軍艦從阿拉伯海過去。假如它敢在H2、H3機場降下兩個空降師來,不打薩達姆,也不打美國軍隊,就空降在那兒,美國也難受,美國倒不是怕這一兩個空降師,但它不能不忌諱俄羅斯手中的核武器。雖然雙方有協議,也已經銷毀了不少核源。但是,光是剩下的核彈,也足以讓它們毀掉對方幾百次,但是現在俄羅斯有它的短,經濟上沒底氣,所以不能跟美國叫這個板,

  王建:我出兩個師的兵力到這能得到什麼?如果好處德、法給我,我就出。

  喬良:法、德兩國也不敢給它許這個願。

  王建: 現在是俄羅斯願意出軍事力量保護,你給它一個什麼價,法、德恐怕還沒想好這個問題,因為原來沒想到軍事實力差歐元就挺不住。

  王湘穗: 歐洲在軍事上敢不敢下注?這次看來沒敢下注,下次如果美國再冒險的時候,歐洲也不見得有人敢在軍事上下注。軍事實力變遷要有一個周期,不是說趕就能趕上的。

  王建: 這一次還沒有結束。因為,美國的軍事力量還在海灣,它是不是會打敘利亞,會封鎖海灣?它的經濟還沒解套,還得用軍事幫忙。

  喬良:下一個目標是誰?恐怕連美國自己也拿不準。究竟是先打對它有敵意的目標,還是先打使它短期內就能獲利的目標,恐怕還是個兩難選擇。對美國現在一條道走到黑,非要靠打仗來解決問題,我們也得做一個透徹分析,到底是因為它自認為太強大,誰也不怕,才非要這麼幹?還是被可以預見的糟糕前景逼急了,不那麼干不行?這兩點,是需要我們準確把握的。這關係到新戰國時代立論的依據。

  王湘穗:美國是一個矛盾體,在軍事上它確實誰也不怕,有一副鋼牙,逼急了,咬誰都不怵,但它有幾萬億債務,幾千億赤字,經濟支柱不行。它一方面是天下無敵的武林高手,一方面是到處欠帳的叫花子,說好聽點像賣馬的秦瓊。

  “幣緣板塊衝突”:未來世界大戰的新形態(1)

  美國想用小打而屈人之國,用小打避免大打,但是屈人之兵、屈人之國的目的不變。眼前的衝突是美歐衝突,遠些的衝突是亞歐衝突,這兩種衝突的起因和性質是很不一樣的。

  美歐衝突的起因是在虛擬經濟層面,亞歐衝突是因為長遠的物質資源利益矛盾。 在現階段,左右世界大勢的主要矛盾,還是美歐之間的貨幣利益矛盾,美國只有首先剷平歐元與美元爭霸的苗頭,才能既保住自己的金融泡沫不破,又保證在東亞的物質利益不受損。

  美國對外政策的底牌是“擾亂歐洲、穩定亞洲”。

  喬良: 有一個話題咱們在討論中沒有完全展開,就是美國越打越順手,越順手就越想打,動輒使用武力。這固然與它的軍力現在獨步一時有關,但也有一個類似泡沫經濟的問題。就是美國人被自己製造出來的戰爭泡沫所蒙蔽,所陶醉,準確點說,就是它被小規模局部戰爭的勝利所蒙蔽。從第一次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到這次倒薩,每一仗美國都打勝了,但這其實並不能說明問題,因為這幾仗沒有一仗是跟大國特別是有核大國打的,並且這幾仗沒有一個對手背後有大國的支持,都是絕對的以大打小。一點懸念都沒有。但美國人仍然不把這麼明白無誤的事實放在眼裡,仍然無節制地在開始膨脹,這就是美式戰爭的泡沫化。當然,我說這話時並沒昏了頭,會得出美國軍事的泡沫化說明它其實在軍事上不堪一擊的結論。不可否認,美國仍是迄今為止軍事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有一點我們、包括美國人都必須清醒認識,那就是美國的強大,基本上是常規武器、常規戰爭的強大,如果說到核武器,核戰爭,美國儘管同樣強大卻沒有意義,因為核武器幾十枚和幾千枚並無本質差別,核戰爭一旦爆發將沒有勝利者。這就是美國人打仗至今全是挑小國打,決不跟大國特別是核大國打的原因。所以,我們應看到這一點,別跟美國一樣被它的小勝所蒙蔽,更別被它的小勝所唬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