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然後等到了晚上,這幾個跪在乾清宮外的人,家裡被雷電劈了了,眾人的臉色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這時候,再也沒有人敢反對了。因為這是明晃晃地受到‘天罰’了。
也因為如此,所有人都無不上心起來,對於他們來說,這可是天旨了。
也不斷上折吹捧,聖母皇太后和皇上是天命之主。否則,上天怎麼會給她們入夢。
而事實,胤禪沉默地在修煉,昨晚上用了不少巨雷法還是多多少少掏空了小半靈氣。
改了旗名後,武安寧就沒折騰了,開始了新年科舉,這次科舉武安寧授了大學生張英為主考。
其中,八旗子弟在這次副考中只占了一個名額。
新帝的第一次科舉,是完全矚目的。
武安寧很關注這次的科舉。
第163章
春闈期間,雍親王府四福晉病逝了。
報上來後,武安寧微微扯動一下嘴角,雍親王果然是個狠人。
武安寧也不再關注,開始忙著在朝堂摻透自己的勢力,至於雍親王,對於權力被她和胤礽大消減的情況下,早就成了閒人,加上攝政王在前年那場毓慶宮殺叔弒兄滅弟之舉,也不會再有多少門人去投靠失勢的雍親王。雍親王也只能忍著,繼續做他的富貴閒人。
“宣金科狀元、榜眼、探花覲見!”
外面隨著這宣旨的聲音層層傳出乾清宮外,禮炮也響了起來。
不一會兒,三人低著頭慢慢走進來。
武安寧看著頭前一個不到二十的年輕人,果然長得好,無怪睿康對他順眼喜歡得緊。
這次,在朝堂上的胤禪也難得露出個笑容,目光也多看這新科狀元兩眼。
前些日子,他可是聽皇姐說了,這次參加殿試的有個她喜歡的,後面他打聽一下,知道是這個孔繼禮。
額娘也是個偏心的,確定皇姐真看上他了,也將他從第十六名提到了狀元位置上。
“跪!”
“拜!”
一連續的禮節,在場也有不少人看著向來不管事的皇上,現在對這新科狀元頻頻看去。
眾人心裡不由地打了個突。
皇上不肯大婚,難道……是喜歡……男人。
攝政王胤礽面上淡淡的,他其實也清楚,不過這些日子,他和太后鬧得不愉快,甚至對於睿康的婚事,又鬧了一出。
就算捨不得公主和親蒙古,但怎麼也得在京里找個貴族公子嫁了,怎麼能找個一無所有的書生,就算是姓孔,但也要看他是不是嫡支。
他這還沒做攝政王兩年,就感覺越來越疲憊,而且隨著時間越長,他覺得,他早晚有一天會和皇太后徹底鬧開,到時候還不知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瓊林宴。
文武百官驚奇地發現,主位上的幾個位置,竟然多了一個陌生的年輕人,認識的人不由吃驚,因為這年輕做皇子打扮的,可不是固倫睿康公主。
說起睿康公主,不管是蒙古還是滿朝親貴,可都想著結親了。
現在……他們都不由地失望起來,看來睿康公主看上新科進士們了。
算一算,中間有幾個年輕未婚的,再比較一下出身,可得好好打算一下。
如果作為固倫公主的額駙,也不怕沒有家族前程。
武安寧小聲問睿康話,睿康笑說:“性子也好,額娘,就他了。”
長得好,性子好,不像短命,睿康性子有些好強,就喜歡這樣的。
胤禪聽力極好,傳音說道:“雖然沒有成親,但是誰知道家裡有沒有婚約……”
武安寧瞪眼,也傳音說道:“有,也能廢了。”
胤禪不由地搖了搖頭。
倒是睿康笑著在武安寧耳邊說道:“額娘別擔心,也不是非他不可,以後也未必不會再遇見一個我喜歡的。”
睿康現在對孔繼禮沒有感情,只是有視覺上的喜歡而已,她之所以想快點成親,是因為她知道額娘心裡的想法。
她就想趁著這兩年額娘收權改制,她早些生下孩兒。
禪弟不會成親,也不會有子嗣,額娘的心思她最了解。一旦改制,那麼額娘就不會再過繼愛新覺羅家的孩子了,那麼禪弟的子嗣,不是武家,就是她這個女兒生下的外孫過繼了。
要達到這個目的,睿康也準備在生下子嗣後,也參與到朝政中去,這樣才能贏了武家。別和她說後宮不得干政,這些睿康自小就嗤之以鼻,用額娘前些年的話來說,那只是套在女人身上的枷鎖而已。
孔繼禮感覺自己上上下下被打量著,難受之極。
可就是如此,他也只能端正的坐著。
這次考上的狀元,實在是他的意外,畢竟他太年輕,會試名次也只是個中上,他殿試更是答題答得中規中矩,按照他的想法,此次若中進士,做上兩年的官就辭了,會家鄉做個教書先生,到時候他這個考上進士的孔家學徒,學生不會少到哪裡去,他也能過悠然看南山的好日子,她娘和伯母姨母們也沒話說。
宴散。
新科狀元被留下了。
他隨著年輕的皇上進去內殿。
誰知,皇上還沒進殿門,竟然主動拉著他問:“狀元家裡可有婚約?”
孔繼禮心中一驚,他一個漢人,家裡還窮,皇上就算給他做媒,也不會是皇家格格,倒是同屆的滿姓年輕進士提過,聖母皇太后的親妹妹今年及笄,今年殿試如果拔了頭籌,很可能得到武家親眼。
這麼一想,也越發覺得是這樣了。
這可真不是好親事,但是也不能直接就拒絕,他家裡的事一查就知道,若是撒謊騙人,可是欺君之罪。孔繼禮不想做官,但並不代表他就是個迂腐的人,相反,他最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回皇上,臣並無婚約。”
隨後,他端的純潔無害,有略為羞澀地說道:“臣和表妹青梅竹馬長大……”
他話還未說完,就被一個女聲打斷了。
“那你喜歡你表妹嗎?”
隨後,孔繼禮驀然一怔,眼前的姑娘秀美異常,淺笑盈盈的模樣,更是在瞬間讓他的心差點靜止了,他心思立刻轉變了。堂兄說得對,男人遇見自己看中的姑娘,難免會心熱衝動。
“長大……情同兄妹。”
睿康不由嗔笑:“你也是個不老實的。”
孔繼禮立刻被燥紅了臉。
到底,他也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年輕男子。
武安寧在殿裡遠遠看著,這孔繼禮或許喜好美人,但非利慾薰心之人,在絕對在可控之內,想了想後,她也懶得再看了,一切交給睿康好了。
胤禪見狀,也不再管了,然後由著皇姐帶著她看上人四處走走。
在他這兒,什麼規矩都可以無視了。
皇姐出嫁後,他可以走了,他已經留下足夠多的雷符和各種其他福祿,丹藥也煉製了些延壽丹,日後每年回來看看額娘和皇姐,時間久了,他想他會看破一切擁有修仙者該有的心無所擾之心境。
永安二年五月,固倫睿康指婚新科狀元孔繼禮。同年,和碩溫恪公主奉先帝生前指婚,與博爾濟吉特·倉津完婚。
另外,袁太妃所出的和碩愨靖公主指婚在了京中,額駙為一等男孫承運。
又冊十五格格,敏妃所出的和碩敦恪公主指婚博爾濟吉特·多爾濟。
指婚蒙古的婚事勉強按照和碩公主規格而走,愨靖公主已近似固倫公主規格,睿康公主與永安三年六月出嫁,更是如同皇太子娶妃的陣仗。
然而,誰也不沒敢說不是。
到了永安三年,武安寧越發得心應手。
隨著早早安排下的人慢慢升上來,原有的老臣也發現,若是沒有於國有利的諫言和策論而去否定皇太后下的政論,當天,就會遭到天罰。
一時間,京城諸臣想法漸變,從同意開了海禁,建立工廠,再到廢小腳,到青龍烈焰等八軍團每年必須參加考核。
無不都照著皇太后的旨意行事。
八軍團因為改了名,在皇太后的示意下,不再稱呼滿州青龍軍和漢軍青龍軍等特色稱呼,久而久之,地位雖有分別,但滿漢各抱成團,隨後皇太后在軍中若不勝任其位,無論滿漢,都下降一等的詔令,徹底打破滿漢之間的地位差距。
原來的八旗,經過十年,再也不復八旗了,因為成了八軍的八旗,隨著一年一年的考核,逐漸沒了滿漢之分,一軍中的滿漢軍籍一切憑著自己的能力擔任要職,這溫水煮青蛙似的,就變成了如斯模樣。
八軍代替了八旗,武安寧下旨廢除了包衣制度。
因為這十年來太多天將雷罰發生,還有京城帶著破天的數十萬大軍威懾。
一經提出,就沒有人再反對,而是一個個迅速安排起來,沒有包衣,各府奴才和宮中奴婢的人選,脫離包衣出身改如何改制,包衣官位又將歸入何部,直忙活了大半年才理清。
也因為如此,所有人都無不上心起來,對於他們來說,這可是天旨了。
也不斷上折吹捧,聖母皇太后和皇上是天命之主。否則,上天怎麼會給她們入夢。
而事實,胤禪沉默地在修煉,昨晚上用了不少巨雷法還是多多少少掏空了小半靈氣。
改了旗名後,武安寧就沒折騰了,開始了新年科舉,這次科舉武安寧授了大學生張英為主考。
其中,八旗子弟在這次副考中只占了一個名額。
新帝的第一次科舉,是完全矚目的。
武安寧很關注這次的科舉。
第163章
春闈期間,雍親王府四福晉病逝了。
報上來後,武安寧微微扯動一下嘴角,雍親王果然是個狠人。
武安寧也不再關注,開始忙著在朝堂摻透自己的勢力,至於雍親王,對於權力被她和胤礽大消減的情況下,早就成了閒人,加上攝政王在前年那場毓慶宮殺叔弒兄滅弟之舉,也不會再有多少門人去投靠失勢的雍親王。雍親王也只能忍著,繼續做他的富貴閒人。
“宣金科狀元、榜眼、探花覲見!”
外面隨著這宣旨的聲音層層傳出乾清宮外,禮炮也響了起來。
不一會兒,三人低著頭慢慢走進來。
武安寧看著頭前一個不到二十的年輕人,果然長得好,無怪睿康對他順眼喜歡得緊。
這次,在朝堂上的胤禪也難得露出個笑容,目光也多看這新科狀元兩眼。
前些日子,他可是聽皇姐說了,這次參加殿試的有個她喜歡的,後面他打聽一下,知道是這個孔繼禮。
額娘也是個偏心的,確定皇姐真看上他了,也將他從第十六名提到了狀元位置上。
“跪!”
“拜!”
一連續的禮節,在場也有不少人看著向來不管事的皇上,現在對這新科狀元頻頻看去。
眾人心裡不由地打了個突。
皇上不肯大婚,難道……是喜歡……男人。
攝政王胤礽面上淡淡的,他其實也清楚,不過這些日子,他和太后鬧得不愉快,甚至對於睿康的婚事,又鬧了一出。
就算捨不得公主和親蒙古,但怎麼也得在京里找個貴族公子嫁了,怎麼能找個一無所有的書生,就算是姓孔,但也要看他是不是嫡支。
他這還沒做攝政王兩年,就感覺越來越疲憊,而且隨著時間越長,他覺得,他早晚有一天會和皇太后徹底鬧開,到時候還不知會是什麼樣的結局。
瓊林宴。
文武百官驚奇地發現,主位上的幾個位置,竟然多了一個陌生的年輕人,認識的人不由吃驚,因為這年輕做皇子打扮的,可不是固倫睿康公主。
說起睿康公主,不管是蒙古還是滿朝親貴,可都想著結親了。
現在……他們都不由地失望起來,看來睿康公主看上新科進士們了。
算一算,中間有幾個年輕未婚的,再比較一下出身,可得好好打算一下。
如果作為固倫公主的額駙,也不怕沒有家族前程。
武安寧小聲問睿康話,睿康笑說:“性子也好,額娘,就他了。”
長得好,性子好,不像短命,睿康性子有些好強,就喜歡這樣的。
胤禪聽力極好,傳音說道:“雖然沒有成親,但是誰知道家裡有沒有婚約……”
武安寧瞪眼,也傳音說道:“有,也能廢了。”
胤禪不由地搖了搖頭。
倒是睿康笑著在武安寧耳邊說道:“額娘別擔心,也不是非他不可,以後也未必不會再遇見一個我喜歡的。”
睿康現在對孔繼禮沒有感情,只是有視覺上的喜歡而已,她之所以想快點成親,是因為她知道額娘心裡的想法。
她就想趁著這兩年額娘收權改制,她早些生下孩兒。
禪弟不會成親,也不會有子嗣,額娘的心思她最了解。一旦改制,那麼額娘就不會再過繼愛新覺羅家的孩子了,那麼禪弟的子嗣,不是武家,就是她這個女兒生下的外孫過繼了。
要達到這個目的,睿康也準備在生下子嗣後,也參與到朝政中去,這樣才能贏了武家。別和她說後宮不得干政,這些睿康自小就嗤之以鼻,用額娘前些年的話來說,那只是套在女人身上的枷鎖而已。
孔繼禮感覺自己上上下下被打量著,難受之極。
可就是如此,他也只能端正的坐著。
這次考上的狀元,實在是他的意外,畢竟他太年輕,會試名次也只是個中上,他殿試更是答題答得中規中矩,按照他的想法,此次若中進士,做上兩年的官就辭了,會家鄉做個教書先生,到時候他這個考上進士的孔家學徒,學生不會少到哪裡去,他也能過悠然看南山的好日子,她娘和伯母姨母們也沒話說。
宴散。
新科狀元被留下了。
他隨著年輕的皇上進去內殿。
誰知,皇上還沒進殿門,竟然主動拉著他問:“狀元家裡可有婚約?”
孔繼禮心中一驚,他一個漢人,家裡還窮,皇上就算給他做媒,也不會是皇家格格,倒是同屆的滿姓年輕進士提過,聖母皇太后的親妹妹今年及笄,今年殿試如果拔了頭籌,很可能得到武家親眼。
這麼一想,也越發覺得是這樣了。
這可真不是好親事,但是也不能直接就拒絕,他家裡的事一查就知道,若是撒謊騙人,可是欺君之罪。孔繼禮不想做官,但並不代表他就是個迂腐的人,相反,他最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回皇上,臣並無婚約。”
隨後,他端的純潔無害,有略為羞澀地說道:“臣和表妹青梅竹馬長大……”
他話還未說完,就被一個女聲打斷了。
“那你喜歡你表妹嗎?”
隨後,孔繼禮驀然一怔,眼前的姑娘秀美異常,淺笑盈盈的模樣,更是在瞬間讓他的心差點靜止了,他心思立刻轉變了。堂兄說得對,男人遇見自己看中的姑娘,難免會心熱衝動。
“長大……情同兄妹。”
睿康不由嗔笑:“你也是個不老實的。”
孔繼禮立刻被燥紅了臉。
到底,他也不過是個十八歲的年輕男子。
武安寧在殿裡遠遠看著,這孔繼禮或許喜好美人,但非利慾薰心之人,在絕對在可控之內,想了想後,她也懶得再看了,一切交給睿康好了。
胤禪見狀,也不再管了,然後由著皇姐帶著她看上人四處走走。
在他這兒,什麼規矩都可以無視了。
皇姐出嫁後,他可以走了,他已經留下足夠多的雷符和各種其他福祿,丹藥也煉製了些延壽丹,日後每年回來看看額娘和皇姐,時間久了,他想他會看破一切擁有修仙者該有的心無所擾之心境。
永安二年五月,固倫睿康指婚新科狀元孔繼禮。同年,和碩溫恪公主奉先帝生前指婚,與博爾濟吉特·倉津完婚。
另外,袁太妃所出的和碩愨靖公主指婚在了京中,額駙為一等男孫承運。
又冊十五格格,敏妃所出的和碩敦恪公主指婚博爾濟吉特·多爾濟。
指婚蒙古的婚事勉強按照和碩公主規格而走,愨靖公主已近似固倫公主規格,睿康公主與永安三年六月出嫁,更是如同皇太子娶妃的陣仗。
然而,誰也不沒敢說不是。
到了永安三年,武安寧越發得心應手。
隨著早早安排下的人慢慢升上來,原有的老臣也發現,若是沒有於國有利的諫言和策論而去否定皇太后下的政論,當天,就會遭到天罰。
一時間,京城諸臣想法漸變,從同意開了海禁,建立工廠,再到廢小腳,到青龍烈焰等八軍團每年必須參加考核。
無不都照著皇太后的旨意行事。
八軍團因為改了名,在皇太后的示意下,不再稱呼滿州青龍軍和漢軍青龍軍等特色稱呼,久而久之,地位雖有分別,但滿漢各抱成團,隨後皇太后在軍中若不勝任其位,無論滿漢,都下降一等的詔令,徹底打破滿漢之間的地位差距。
原來的八旗,經過十年,再也不復八旗了,因為成了八軍的八旗,隨著一年一年的考核,逐漸沒了滿漢之分,一軍中的滿漢軍籍一切憑著自己的能力擔任要職,這溫水煮青蛙似的,就變成了如斯模樣。
八軍代替了八旗,武安寧下旨廢除了包衣制度。
因為這十年來太多天將雷罰發生,還有京城帶著破天的數十萬大軍威懾。
一經提出,就沒有人再反對,而是一個個迅速安排起來,沒有包衣,各府奴才和宮中奴婢的人選,脫離包衣出身改如何改制,包衣官位又將歸入何部,直忙活了大半年才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