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躍今接到消息的時候,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最後還是同意了。

  法子是好法子,可他覺得,皇后這步棋,走的太急了。

  而且,這個法子,也不像皇后想出來的。

  早朝

  大臣們頂著黑眼圈,無精打采,還得憋著哈欠,不能御前失儀。

  太監猛的拉長腔調,高聲唱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不少大臣打了個哆嗦,立刻清醒不少。

  劉知宇上前一步:“臣有本奏!”

  皇上撿回來一個兒子,心情不錯,沒和底下哈欠連天的群臣計較,轉過頭來笑呵呵的問劉知宇:“愛卿有何事啊?”

  “啟稟陛下,臣代陛下南巡途中,發現南淮應天府府尹穆光徇私枉法,不敢妄自審理,只等回京,請聖上定奪。”劉知宇說完,從袖子裡拿出一沓狀紙與判決,以及證人證詞,雙手捧上,自有太監下殿接了,遞給皇上。

  劉知宇的一句話,驚的諸位大臣一個激靈。

  孔博遠眉心一跳,心道,原來如此。

  衛躍今仍舊低著頭,看自個兒腳丫子。

  他參與議事也有十幾年了,早些年,皇上還是王爺的時候,衛躍今就有這習慣――皇上不問他,他從來不說話。

  “真是大膽!放肆!”皇上看完,氣的把摺子扔到地上,一旁的太監立刻小碎步跑去撿了,皇上擺擺手,“別給朕,”又一指底下的大臣們,“傳給他們,挨個瞧瞧,瞧完了給朕說說,什麼感想?”

  沒等大臣們看完,皇上已經點了人出列。

  “曹陽,你給朕出來。”

  曹陽應聲出列,心道不好。

  “朕記得,去年的審核,是你負責?”皇上很快收斂了情緒,冷冷的發問。

  “臣審核失察,罪該萬死,”曹陽立刻跪下,磕頭請罪。

  皇上沒說話。

  很快,一些老臣看不下去,紛紛站出列,替曹陽說情。

  “諸位說的對,曹陽是第一批科舉出身的榜眼,跟了朕二十多年,也是個老人兒了,一直勤勤懇懇,朕的確不能因為――此、等、小、事、”皇上刻意咬重這四個字,毫無疑問,皇上很生氣,“――怪罪與他。”

  “曹陽,你今年也有五十歲了吧,”皇上問。

  “回皇上的話,罪臣今年四十又六。”

  “嗯,朕就覺得你一定是歲數大了,有些事兒,記不清了。”皇上冷笑。

  “臣――臣――”曹陽頓了半天,也沒憋出句話來。

  他倒是想說“臣還能幹”吶,可這話一說,皇上立馬就有理由給他降罪了;主動請辭,他是不肯的,吏部油水多的很,再加上,他又抱上皇貴妃的大腿,太子一死,二皇子可就是最大的了,說不定就是下一個太子,這空當,他要是請辭了,那不相當於之前都做了白工嗎?

  再說了,他為著茅家的事兒,被皇上責備,茅家真能袖手旁觀不成?吏部有多難進,茅家又不是不知道,沒道理平白捨棄自己一個尚書,曹陽略微定了定心神,他賭皇貴妃是個聰明人,不會幹這種自毀城牆的事兒。

  “沒話說了?”皇上又是一聲冷笑,“朕念曹愛卿數年來勤勤懇懇,現如今年歲大了,不能總是操勞,特賜黃金百兩,准許其衣錦還鄉。”

  “回去好好享福吧,曹愛卿。”皇上讓他氣的心肝兒疼,曹陽是他一手提拔出來的,他能不氣嗎?!

  他登基即位之後,第一次開科考試,曹陽就高中榜眼,身家清白,普通的小農戶出來的,皇上後宮各種關係亂七八糟,可以說,皇上能即位,離不開各個外戚的幫襯,這也造成了他即位後,總是捉襟掣肘,多有不便,所以他一直在留意各類身家清白的舉子,也在一直有意無意的在培養曹陽,可結果呢?要不是劉知宇去了一趟南淮,他還不知道這曹陽竟成了茅家的人!

  “皇上――皇上――臣有話說,”曹陽在下面垂死掙扎,“都是皇貴妃,是皇貴妃指使臣做的――”

  皇上疲憊的撐著額頭,揮了揮手:“拖下去。”

  孔博遠看的心裡一跳一跳的,心道,還好茅倚岑讓自己撈的不是曹陽,不然自個兒也就一起賠進去了。

  劉欽差遞上的摺子轉了一圈,又回到了皇上手邊。

  “說說吧,這事兒,你們怎麼看?”

  “袁默,你是宰相,你先來。”

  袁默出列,一撩袍子,跪了下來:“臣失察,臣有罪。”

  皇上直接把摺子摔他身上,“給朕滾起來,要治你的罪,朕早治了,用的著等現在?!”

  袁默站起來,拍了拍袍子上的土,又站了回去。

  皇上真是要讓他氣死了!

  袁默和曹陽是同一年的進士,地主家裡出來的小少爺,和他名字一樣,永遠沉默。

  算了,皇上安慰自己,袁默不開口也好,省的以後被御史安了“排擠同僚”的罪名。

  皇上想到御史,就點了御史的名。

  “謝愛卿,你來說。”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等事情在於外戚勢力過大,陛下應當及時肅清官僚隊伍,加強審核制度,”謝父說的頭頭是道,

  “此外,負責審查的官員也應當從一個增加到多個,減輕了工作量,才能提高審查質量。”

  皇上“嗯”了一聲,心道,好歹還是有個靠譜的。

  “還有哪位愛卿,有話要說?”皇上的目光在群臣中掃視一圈,無人出列,皇上頓了一下,道,“就沒人找找馮老宰相兒子的毛病?”

  馮文華的父親官居宰相多年,門下有不少得意門生。

  馮文華扶不上牆,馮父也沒想讓他入朝,因此門生與馮文華彼此之間並不熟悉。

  諸位門生只看狀紙上寫“馮文華”,眼熟,一時半會兒並沒想起來,只當是普通馮姓人家,這會兒皇上提了一句,不少大臣紛紛出列,請求皇上為馮家主持公道。

  更有甚者,將馮文華那點兒不為人道的毛病,都搬到了朝堂上。

  “呵,這是哪門子的說法?”皇上冷笑一聲,“他一輩子沒喜歡過女人,這會兒喜歡上了,就合該讓給他?”

  “照朕說,茅皋和馮文華,沒一個好東西。” 皇上下了定論,一轉眼望見石躍今嘴巴一開一合,立馬點名喊她,“石躍今,你嘀嘀咕咕的,編派朕什麼呢?有話給朕出來說!”

  石躍今呲牙咧嘴的出了列:“臣沒說啥,臣就是覺得吧,這國舅爺和馮老的兒子,同時看上一個丫頭,這丫頭,一定長的挺好看的。”

  “滾回去吧你,”皇上笑罵了一句,“對了,”皇上忽然想起來這案子似乎還沒判完,“這事兒該歸誰管?”

  就在此時,孔博遠手持玉笏,朝旁邁了一步,出列道,“啟稟陛下,是臣所轄範疇。”

  “那成,”皇上把摺子扔給孔博遠,“刑部就刑部吧,好好判,朕相信你。”

  孔博遠,從到了刑部之後一直兢兢業業,手底下一起冤假錯案都沒有,頭上永遠頂著“鐵面無私”的稱號。

  皇上讓孔博遠接了案子,才覺得這事兒算是了了。

  “行了,沒事兒就散了,啊,對,”皇上臨走前補了一句,“曹陽走了,石躍今你先補上吧,等朕找著合適的,再換下來。”

  石躍今還是低著頭,瞅著他的腳丫子,隨口應了,心道皇后教他辦的事兒,他好歹是提了。皇上不好奇,也不想把那個丫頭招進來看看,這可怨不得他。

  後宮

  雍和宮

  皇貴妃在皇上面前跪下,剛打算替弟弟求情,皇上就制止了她:“這事兒,朕已經讓孔尚書去查了,你別說,朕也不想聽,省的壞了咱倆這麼多年的情分。”

  “是,”茅倚岑應了,站起來,服侍皇上吃飯。

  皇上既然肯來,總還是顧念情分的,事情就有轉機。

  孔博遠查的很快,不過兩天的時間,刑部就把整件事情查的水落石出。

  皇上下了朝,又去了雍和宮。

  “陛下,”皇貴妃遠遠的笑著迎了上去,皇上沒像往常一樣攬她的腰,連個笑臉都沒給。

  一進殿門,皇上臉色就拉了下來,他嘆了口氣。

  “倚岑,你跟在朕身邊,也有二十年了吧,這麼多年的情分――”

  皇貴妃一聽,心下大驚,立刻跪下,“陛下――”。

  “選一個吧,茅家教子不嚴,與人私奔,長姐如母,代其受過,禁足半月,降為貴妃;或者,茅皋仗勢欺人,強搶民女,按律發配,皇貴妃大義滅親。”

  皇貴妃鬆了一口氣,皇上這架勢,嚇死她了,還好弟弟沒事。只是降一級,照舊除了皇后她最大,這和不降有什麼區別,皇上還是向著她的。

  “這事兒鬧的太大,才幾天的功夫,滿大街都嚷嚷開了,朕壓不住,”皇上扶起茅倚岑,嘆息道,“朕總要給天下人一個說法。”

  “陛下,”茅倚岑感動的抹著眼淚,“您能為臣妾做到這步,臣妾已經心滿意足了。”

  “朕知道了。”

  當天晚上,皇貴妃代弟弟受過的旨意就傳了下來,茅倚岑接了旨,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來了。

  祥和宮

  皇上從雍和宮出來,轉頭就去了祥和宮。

  “陛下,”賢妃從皇上進來之後,就一直跪在地上,淚珠一顆接一顆的往下掉,皇上疼她疼的跟什麼似的,一見何賢掉眼淚,那心立馬就揪起來了,“愛妃,怎麼著了這是?誰給你氣受了?倚岑還是皇后?朕這就去幫你把場子找回來!”

  “陛下,姐姐們都對臣妾好著呢,沒人欺負臣妾,”賢妃一邊哭著,一邊解釋,“臣妾是在氣自己,三年前既然能跑出府去找妹妹,怎麼就不走遠一點呢,走遠點,興許就瞧見了……”

  “怎麼忽然提這茬了?”皇上把人扶起來,抱在懷裡,拭去眼淚,“三年前遇見你那次,你說你在打壞人,原來是在找妹妹?”

  “臣妾的爹娘找了三年,都沒找到,臣妾便想自己去找,”賢妃在他懷裡點了點頭,又哭起來,“臣妾的妹妹,就那麼在人販子手裡呆了六年,整整六年啊,臣妾進宮前,在何府里吃好穿好,妹妹在外面受苦挨凍;臣妾進宮後,在宮裡享盡恩寵,可臣妾的妹妹――臣妾的妹妹,她……”

  “好了好了,”皇上拍著賢妃的背,安慰道,“你不也說了,何大人和何夫人找了兩年,也沒找到嗎?如果你那會兒去找,說不得還把自己給丟了呢。”

  “不一樣的,”賢妃哭的更傷心了,“我妹妹三年前,她,她其實就在京郊啊,我要是走的再遠一點兒,我興許就能找回她來了,她還那么小,還吃了那麼多苦……”

  “別哭了,寶貝,哭的朕心都碎了,”皇上正琢磨著怎麼安慰何賢呢,一回味,不對啊,“你妹妹找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