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日本人自己沒有什麼擅長的項目,卻總喜歡對別人說三道四、百般指責。如果是本國運動員,即使他們違反了規則,也要報以掌聲;而如果是其他國家的運動員,即使取得了好成績,也要怒氣衝天地喝倒彩。麥克阿瑟稱這樣的人為"十二歲的兒童",並非沒有道理。

  對自縊身亡者的評價

  就前面所提到的那位日本商社職員的自縊身亡,我徵詢了一些朋友的看法。

  "這是日本人特有的責任感。不為自己作任何的辯解,而以生命作為承擔責任的代價。對此,西方人是難以理解的。"

  不論老少,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是這種看法。

  但是,羅杜利蓋斯的回答卻大相逕庭,他認為:

  "他一定從公司得到了巨額報酬,足以保證他一生富足的生活。而且,他還設計好了與戀人一起生活的美好計劃。可是,真可憐,這些美夢眨眼之間就煙消雲散了,他也隨之陷入了絕望之中。"

  在西方人中,或多或少都是把這位日本職員的死與工作聯繫起來進行評價的,只有考古學家高爾頓先生的見解獨到,他說:

  "嗯,我理解他的心情。我們誰都知道,一個人的生命遠比幾十艘船重要。可是,我們也聽說過,有的人僅僅因為戀人的死而精神失常,最後甚至與之共赴黃泉。同樣,我們也聽說過,當船下沉時,船長寧可與之一同沉沒,也決不肯棄船而逃。就拿我來說吧,一旦突然失去了自己傾注畢生心血收藏的石器和陶器,說不定我也會發瘋。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執著的愛的表現。"

  新的抉擇

  第26節:第五節 永遠的誓言(2)

  "明天的教室里也許會空無一人吧。"

  "不會吧,哪會一個人都沒有呢?"

  我就這樣反覆地自問自答。

  哪怕來一個人也行啊!如果真的只來了一位學生的話,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地為他講授課程。在南美的大地上,假如能有一位繼承自己學業的學生,我也就心滿意足了。我渴望著能夠來一位學生。

  這些痛苦,全都是日本人所固有的痛苦。但是,現在這裡所存在的,只是學生與教師的關係問題,"日本"已經完全被排斥在外了。當我審視到這個問題的瞬間,腦海里突然涌動出了挑戰的衝動。

  那天夜裡,由於期待著"抵制"中可能出現的轉機,我至誠至盡地準備了講義,把日語譯成西班牙語,再把西班牙語譯成日語。

  我的祈禱沒有白費。看著講台正下方,翻開筆記本等待上課的瑪利亞·芙羅拉的身姿,我的腦海里立刻浮現出了聖女貞德的影子,她那莊嚴神聖和悲傷的神態令我心跳不已。我絕口不提上次發生的事情,只是像往常那樣講著課。在講課的過程,陸續也有人進來,聽課人數達到了十多人。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有位學生問我:"下次的課還上嗎?"

  我挺起胸膛,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當然上課。不論世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要知識還存在,我就要繼續上課。即使學校被燒毀,還可以去我家的客廳里上課。"

  第二天,聽課的人數超過了三十名。

  兩周後,在學生大會的講壇上,我作了平生最為精彩的演講。

  奮起吧!印加的子孫們

  "我是一個熱愛日本的日本人。正因為如此,我才能熱愛秘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今天的秘魯與幾十年前的日本非常相似。如果說有不同地方的話,那就是你們還擁有自由。然而,我卻要在這裡描繪日本的未來。我隨時都想回日本去,但是,作為紀念,我希望諸位牢牢記住兩件事。

  "第一,無論你們相信與否,現在,日本的科技水平已經躋身於世界一流的行列。再過十年,也許諾貝爾獎就都要集中到日本了。儘管如此,我還是要請諸位正視一個現實--在一百年前,日本的文盲現象遠比秘魯的印第安嚴重。那時,日本從與你們有血緣關係的西班牙、荷蘭以及許多國家邀請教師,前來講授物理學、解剖學和地震學等課程。可是,這些教師根本就不懂日語。況且,當時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也不可能找到一本與日語對應的辭典。為了弄清一個個詞彙的含義,他們通宵達旦地研究。有時,為了弄懂一個單詞,甚至要反覆討論一個星期之久。有時,學生們好不容易弄懂了某個單詞之後,竟然會緊緊地握著手,激動地流出眼淚。解剖新書就是這樣經過八年時間而被譯成日文的。當然,大家也有感到苦惱和遺憾的時候,但他們相互鼓勵道:'只要這樣幹下去,將來日本就一定會超過那些老師們的國家。'終於,他們創造了今天的日本。雖說在日本充滿著醜惡的東西,但是,在研究學問方面這種百年來的不懈努力卻絕非謊言。就我個人而言,隨時都想高高興興地辭去教職回日本。我在等待著你們對我說:'你講的東西我們都懂了,不需要再講了。'可是,你們說不出這句話,卻說什麼'西班牙語水平低,聽不懂,別講了!'我真的對秘魯人感到厭惡了。

  第27節:第五節 永遠的誓言(3)

  "還有一件事想告訴大家,那就是我們日本人甚至有些嫉妒你們秘魯人。你們這些糊塗蟲,恐怕自己還沒有意識到。

  "日本人只知道拼命工作,在前景難料的情況下,不惜一切地工作,才有了今天的成績。但是,對於你們來說,歷史不是曾經為你們作過證嗎?那就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到回報。看吧,庫斯科的繁華,納斯加之花所盛開的印加文明。難道那不是與尼羅河文明、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文明、印度河和恆河文明,以及在黃河沿岸興起的中國文明,可以相提並論的古代世界五大文明之一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