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排長李鳳志接到通信員的通知時,他們已經接近到三號高地北側三百米左右的位置,反覆觀察並沒有發現有什麼變化,昨天襲擊後敵人的陣地、工事、坑道好象也沒怎麼恢復好,表面陣地並沒有發現敵人活動,甚至連警戒都沒有派出。

  李鳳志由戰士提干,軍事素質非常棒,作戰勇猛,是個打仗的料,儘管文化程度不高,可鬼點子不少,一般院校畢業的指揮員恐怕也沒幾個比他聰明。也應了哥們兒的一個觀點,打仗還得靠這伙“二桿子”,往往有知識的人,即使不乏英勇頑強的精神,也不見得比這伙土得掉渣的人厲害。因為有知識的人往往多謀,多謀不是壞事,但容易寡斷,說白了就是考慮事多,容易自己給自己下套出難題,總是再三權衡利弊得失,猶豫間做不出果斷的決定,導致貽誤戰機。而那些“二桿子”可不管三七二十一,除了具有一肚子中國農民獨有的鬼主意,還都是敢幹的主兒,瞬間就能做出決定,一旦判斷上不出問題,取勝的把握非常大。

  李鳳志沒等通信員呵哧帶喘的傳達完我的指示,馬上明白了我的意圖。這小子還真能沉得住氣,沒有命令部隊加速前進,而是發信號讓弟兄們停下。當時把傳令的通信員差點沒氣抽過去。

  “排長,怎麼停下了?連長可是讓你火速前進行進間發起攻擊啊。”通信員幾乎是帶著哭腔。

  “小孩芽子,你懂個屁。”李鳳志說話從來一個句子沒有超過十個字過,這次也不例外。他不但命令部隊停止前進還一屁股坐在地上把鞋脫了,把小通信員看的目瞪口呆,不知這排長大人要玩出什麼新花樣。

  “先把鞋上的泥去了,而後展開成戰鬥隊形,馬上開始攻擊。”李鳳志恐怕這是為數不多的一次說出超過十個字的一句話,也是沒辦法,他那表達能力實在組織不出十個字以內的戰鬥命令了。不過也不能怨他,就這句話估計一般指揮員也只能這麼說,再短促也不過如此。

  三排和配屬火器分隊的弟兄們鞋子上早就粘滿了厚厚一層褐色的泥,連身上都蹭得連湯水不撈的,確實影響進攻速度。用李鳳志的話說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功”,把泥去了才好輕裝前進。

  還真得說李鳳志觀察的細,大家都急著趕路,還不時的做出臥倒躍進的動作,根本顧不上腳上的東西,也不敢停下來,恐怕也只有李鳳志才敢大膽的做出這很簡單但效果奇佳的動作。

  “上!”李鳳志這回乾脆簡練到一個字,三排弟兄們迅速展開向三號高地猛撲過去。

  應該是去了泥的緣故,攻擊速度飛快,三百米的山路啊,不到五分鐘就前出了二百多米。李鳳志沖在全排的最前頭,這是他打仗的習慣,每次進攻肯定沖在最前。反正他們排,甚至全連也沒有幾個動作快過他的,想拖在中間或者在後面指揮員似的坐鎮對李鳳志來講根本不適用。

  最後這一百米距離已經繞過了三號高地北側一個小突出部,敵人未派出警戒只是假象,坑道口處就有敵人的一個觀察哨,觀察位置極為隱蔽,躲在一處巨石後面,兩個敵人一左一右賊眉鼠眼。突然閃在面前幾十個人當時把他們嚇了一跳。不過嚇歸嚇,人家手中的槍可不是燒火棍,當時就從巨石兩側出槍瞄準,還想打個精度射來給坑道里的人報信,還想玩出一箭雙鵰打一槍干兩件事的高效率。

  第二卷 褐色土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佯攻

  李鳳志可是有名的神槍,準頭子不在孫猛、孟來福、袁軍和哥們兒之下,他除了精度高還是有名的“快槍手”,這一點我們幾個都自愧不如。這麼說吧,衝鋒鎗三十發彈,十五個點射,目標百米距離的胸環靶,用時不到十秒鐘,至少能在靶上見二十九個眼以上,這水平不是一般人輕易能夠達到,即使是我的恩師呂教員也就這般水平。換句話說,如果目標是敵人的胸部暴露給李鳳志,那麼不用十秒鐘,那個叫前胸也好叫後背也罷,基本就不能再叫以前的名字了,叫篩子更合適一些。

  兩個躲在巨石後出槍的敵觀察哨兵露出的身位沒有胸環靶大,甚至只露了兩個半大腦袋,還分成一左一右,間隔在半米左右。

  對李鳳志來說只要露頭就行,難度稍大點是因為要在敵人響槍之前將兩個傢伙送上天,也就是一秒鐘之內必須把相距半米的兩個腦袋打成串糖葫蘆。

  三排的弟兄們都在高速運動中,只有李鳳志一個人發現了目標,其他人都還拎著槍曲身運動準備一下就衝到陣地上,腦袋裡基本都是一片空白,只想迅速,根本就沒想到有敵人正在瞄著他們,更沒想到舉槍還擊。

  李鳳志沒有招呼其他人,時間來不及了,向前運動當中突然急停,就象前鋒帶著球突破到門前抬腳射門的一剎那突然來個急停晃過後衛的封鏟一般。急停之後就是標準的短停頓射擊,左腿略向前弓,右腿繃直,雙手大懸臂舉槍瞄準,身邊的特等射手袁軍看到排長的動做也發現了目標,沒有協同就知道該干哪個,也順勢臥倒向前出溜的同時手中的輕機槍已經支好與身體結合一體完成了“正握托塌”。

  說不上是誰先響的槍,半秒的差距,反正那兩個敵人的槍沒響,勾住板機的手指還套在板機護圈裡,可再也使不上那一分力了。李鳳志和袁軍的槍幾乎同時打出了一個點射,巨石後探出的兩個腦袋一邊一個均缺了大半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