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卷 褐色土 第一百三十七章 收復陣地

  “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孫子兵法》

  前往二號高地接敵的路上我就很後悔昨天的雨中奇襲,仗打的漂亮,可當時膽子還是太小了,主要是沒有得到任務改變的命令,否則就直接占住三號高地了,省得現在還得全線出擊再去收復。

  這仗還是沒什麼太大的把握,雖然兩個方向並肩突擊,投入的兵力兵器比昨天還多,可敵情不明啊。孫子曰:“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現在就是不知彼啊,只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取勝概率。

  我腦袋裡牢記著孫子的話,默念著那些兵家經典的戰術思想,可實際操作起來卻難上加難,想知彼並不容易,敵人也不是傻子,跟我們一樣每次行動都想盡一切辦法隱瞞真實企圖,也能搞出一些兵力兵器佯動以及電子干擾、電子佯動等花樣,這次的大規模集結就有佯動的成份,甚至有些調動了我方高級指揮員的判斷。

  做為一名下級指揮員只能按照命令去執行,根據當面的具體情況去判斷,每次戰鬥必須要躬身前往靠前指揮,這跟在家時的“甩手掌柜”大不一樣。我跟一排長走在一起,不斷的用望遠鏡四處觀察,二號和三號高地沒有一點動靜,敵人也沒有實施炮火攔阻。各種跡象表明,敵人並沒有發現我們的行動。

  白天接敵,很難隱蔽企圖,只能採取小群多路分組躍進的方式,儘量的利用接敵路線上的植被。雨後的褐色土地很濕很粘,走不一會兒就滿腳是泥,跟腿肚子上綁了沙袋一般,越走身體越沉,越走越費力。

  我們可是要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準備一個波次就拿下前沿兩個高地,最怕的就是與敵人膠著一處打得難解難分,所以動作必須要迅速,眼下的行進速度顯然達不到短促突擊的要求。我再次想起孫子的話“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駑,節如發機。”必需象射擊打短點射一般,一擊致命,千萬別造成戀戰混戰的局面。

  沒有火力準備,電台也不能開機,否則容易被敵人偵聽,事先的計劃就是不管到沒到位,5時40分兩個方向準時開打,基本沒有占領衝擊出發陣地的時間,屬於行進間發起攻擊。

  地形條件實在太可氣,向敵斜面坡度極緩,敵人來襲的方向可以使用坦克、裝甲車引領衝擊,而我們攻擊的方向卻坡度較陡,那些重裝備根本用不上。我心裡捉摸著,如果有坦克和裝甲車助戰該多好啊,短促突擊戰術實際上就是依賴這些越野機動力極強,又具備一定火力的重裝備。我們是裝甲步兵團,沒了坦克、裝甲車相當於插翅猛虎去了翅,兇猛的公牛沒了角。缺了這麼重要的東西不說,腳上粘滿的泥粑也讓我們行動不便。

  媽的,已經來了,肯定不能再撤回去,向後比向前的危險更大,而且現在可是兩個方向啊,有一方進展不順利都會導致整個行動的失利。

  我不停的看著表,計算著到達攻擊位置的時間。我們已經前出了半個小時,按照正常的接敵速度,不快不慢,如果中途沒有敵情,不出什麼大的意外,估計準時到達指定位置沒有問題。

  還是怕什麼偏來什麼,中途真就有了意外。擔負偵察的孫猛急速回來報告,發現敵人兩輛裝甲車正由我原先設置的警戒陣地向二號高地高速駛來,判斷是來增加二號高地敵人的力量,應該是沒有發現我們行動。

  這一情況非同小可,兩輛裝甲車不光火力較猛,機動力較強,還運來了兩個班的敵人啊。以我們現在一個排的步兵加上配屬的火器分隊基本上與敵人兩個裝甲步兵班戰術單位對比是1:1,而原來二號高地上有多少敵人還不清楚,只要有一個班的敵人以上,我們就處於絕對的劣勢。

  以我們的進攻戰鬥原則,兵力兵器對比不超過3:1,基本不能考慮實施進攻。敵人還占據有利地形依託陣地工事,優勢更加明顯。本來我把主要火器分隊使用在二號高地方向,就是要在敵人的弱處開刀,迅速撕開口子,而後向三號高地轉進,配合三排一舉收復三號高地。現在看來情況有變,二號高地不再是弱敵,我們可能是硬碰硬了,這仗的勝算原來是五五開,現在只能是四六甚至三七開了。

  唯一具備點優勢的就是攻擊的突然性,只要接近到二號和三號高地前側一百米左右的位置不被敵人發現,那就具備攻擊的突然性,算做奇襲了,可這大亮的天,敵人也不是瞎子,能把我們放到一百米還不發現?

  一個大膽的想法突然閃現在腦際,也算是急中生智吧。我命令一排和配屬分隊減緩行進速度,叫過通信員,讓他飛速趕往三排方向通知三排長李鳳志,加速前進,改變打法,由並肩突擊改為三排提前打響。

  這個方案實則是調虎離山之計,讓三排以佯攻的方式調動敵人,爭取把那兩輛裝甲車調到三號高地去增援,如果二號高地的敵人也過去增援最好,我們可趁虛而入,先拿下一個再說。有了二號高地在手,就有了攻擊敵三號高地的依託,估計能改變一下目前的惡劣態勢,畢竟我們的主要力量都在二號高地方向。




章節目錄